简介:摘要胸腰椎骨折是骨科中较为常见的严重损伤,为了使患者达到独立的生活能力,减少或避免终生卧床,方法选自我科2011年~2017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病例80例,进行分析。首先对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采用3点法、5点法功能锻炼法、飞燕点水功能锻炼法及现在护理模式相结合。结果在80例患者中,肌力达到5级68例,4级12例。腰痛症状消失,生活功能自理,未发生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结论我们为患者提供详细、易学、方便的功能锻炼方法及康复指导,为患者的功能恢复提供了保障。
简介:目的探讨支气管肺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发生乳糜胸并发症的临床诊治方法。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8年2月江苏大学附属医院胸心外科行支气管肺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发生乳糜胸并发症1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例24h胸腔引流量250~400ml,予禁油腻食物并予以高蛋白支持;6例24h胸腔引流量400~700ml,予生长抑素治疗并间隙性夹闭胸腔闭式引流管;1例24h胸腔引流量700~1200ml,予胸腔灌注金葡素注射液。结果11例经保守治疗全部治愈。所有患者拔管后无胸闷、气促、心率加快症状,3d后复查胸片未见明显积液。结论支气管肺癌根治性切除术中行系统淋巴结清扫易损伤胸导管分支及交通淋巴管,引起乳糜胸并发症,采取个体化精准的保守治疗,均可治愈。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胸腰椎骨折后路进行内固定手术治疗中给予手术护理配合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2月在医院接受经后路进行内固定手术的5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入选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的25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的25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手术配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围术期的各项指标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低,手术部位引流量低,VAS评分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结论在胸腰椎骨折后路进行内固定手术治疗中给予手术护理配合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电图胸导R波递增不良的临床作用。方法此次回顾性分析以及研究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参与收治的30例心电图胸导R波递增不良患者涉及的所有数据信息,均实行心电图相关检查和彩超检查,分析引发心电图胸导R波递增不良的原因。结果30例心电图胸导R波递增不良患者中高血压心脏病伴发冠心病室间隔略增厚以及左心室增大占据比例是53.33%;先天性心脏病左心室增大占据比例是3.33%;老年瓣膜病伴发室间隔略厚、左心室增大占据比例是3.33%;扩张性心肌病占据比例是6.67%;肥厚性心肌病伴发左心室增大占据比例是3.33%;陈旧性心肌梗塞占据比例是10.00%;急性前壁心梗占据比例是6.67%;肺心病伴发双室大占据比例是13.33%。结论心电图胸导R波递增不良一般是因多种脏器生理性改变或者器质胸心疾病导致的,需要和临床情况进行结合开展有效诊断。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期护理干预对老年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将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我院接收的74例老年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且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n=37例),进而对两组患者分别采取不同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工作。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护理后视觉模拟评分(4.21±1.01)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接受护理后视觉模拟评分(6.59±2.21)分,并且观察组患者接受护理后抑郁自评量评分(14.11±1.01)分和焦虑自评量评分(18.38±1.1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接受护理后抑郁自评量评分(32.29±2.11)分和焦虑自评量评分(30.01±2.14)分(P<0.05)。结论对老年胸腰椎骨折患者使用分期护理干预进行护理工作之后,患者的疾病有了较大的改善,拥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针对胸腰椎手术并发脑脊液漏的临床护理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对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行胸腰椎手术并发脑脊液漏的48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提供针对性护理;对比2015年1月-2015年12月行胸腰椎手术并发脑脊液漏的20例患者提供的常规护理的满意度和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根据对比分析,其中2015年1月-2015年12月行胸腰椎手术并发脑脊液漏的20例患者对护理工作总满意人数为16例,占80%,排除药物及麻醉作用,出现头痛、恶心症状为8例,占40%;2016年1月-2017年12月行胸腰椎手术并发脑脊液漏的48例患者对护理工作总满意人数为46例,占95.83%,排除药物及麻醉作用,出现头痛、恶心症状为9例,占18.75%;两组患者数据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胸腰椎手术并发脑脊液漏患者进行针对性治疗,制定合理护理方案,可以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减少不良反应出现概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帮助患者早日恢复身体健康1。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乳腺癌术后胸壁复发放射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乳腺癌术后胸壁复发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手术切除病理确诊,胸壁上存在复发灶,进行放射治疗,对比分析放射治疗前后复发灶直径、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放射治疗前患者复发灶直径为(3.51±0.41)cm,治疗后复发灶直径(1.52±0.35),明显下降,差异显著(P<0.05);经放射治疗,完全缓解28例,部分缓解41例,稳定11例,进展1例,占其比例86.25%。不敏感6例,占其比例7.50%。控制率为100.00%(80/80)。结论乳腺癌术后胸壁复发患者行放射治疗,可有效减小复发灶直径,改善血流情况,有利于病灶稳定,效果突出。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模式用于全子宫切除术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2018年6月50例全子宫切除术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单纯持续硬膜外麻醉方法,观察组进行腰硬联合麻醉模式。比较两组效果;头痛、恶心呕吐、腰背痛等不良反应现象;干预前后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稳定性指标水平。麻醉作用平均起效的时间。结果观察组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头痛、恶心呕吐、腰背痛等不良反应现象低于对照组,干预前两组各项生命体征稳定性指标水平并无明显差异,干预后观察组各项生命体征稳定性指标水平优于对照组,观察组麻醉作用平均起效的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模式在全子宫切除术麻醉中的效果确切,可更好维持动力学指标稳定和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提升麻醉的效果,缩短麻醉作用平均起效的时间。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腰硬联合麻醉不同注药速度对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84例接收腰硬联合麻醉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注药速度不同分为A、B、C三组,对比分析三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A组T6阻滞出现时间、最高阻滞平面出现时间均短于B组、C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B、C两组患者对比,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高于B、C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但B、C组两组患者对比,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C组最低血压值显著低于A组,且最低血压值出现时间晚于A组,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与B组、B组与C组患者的最低血压值、最低血压值出现时间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时,注药速度与麻醉效果存在一定的关系,尤其是控制在15~20s之间,患者的感觉和运动阻滞较为持久,且安全性较高。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腰硬联合麻醉与单独硬脊膜外腔麻醉两种麻醉方式在急性阑尾炎手术中的效果及不良反应等情况。方法选择50例2015年2月-2017年12月在本院就诊符合收治条件的急性阑尾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腰硬联合麻醉组(实验组)25例,硬脊膜外腔麻醉组(对照组)25例,手术过程中监测两组患者的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心电图等生命体征情况。麻醉成功后,术中观察患者麻醉阻滞平面、牵拉反应程度、辅助用药量等指标,术后记录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排气时间)、出院时间等指标,以此评判两组麻醉方式用于急性阑尾炎手术的优劣。结果两组患者在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心电图情况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阻滞完善,可以满足手术要求,但手术过程中牵拉反应程度实验组I~Ⅱ级23例(92.00),对照组I~Ⅱ级19例(76.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辅助用药使用情况实验组3例,对照纽13例,平均用量1.5~2.0ml,两纽均未见呼吸抑制。术后排气时间和出院时间比较,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阑尾炎手术中行腰硬联合麻醉可以有效提高阻滞平面,减轻牵拉反应,减少麻醉辅助用药,加快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