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延长加压外固定与植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创伤性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自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86例胫骨创伤性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植钢板内固定治疗,研究组采用延长加压外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性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胫骨创伤性缺损患者采用延长加压外固定与植钢板内固定治疗,均能促进其性愈合,但延长加压外固定治疗时间更短、出血量更少且术后并发症低,因此可优先使用。

  • 标签: 延长加压外固定 植骨钢板内固定 胫骨创伤性骨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包载骨形态发生蛋白(BMP)-4的腺病毒并利用其骨骼肌内异位成特性,探索移植异位形成的自体进行缺损修补的体内效果。方法2018年6月至2020年3月,将BMP-4基因构建入AAV载体内,纯化出AAV-BMP-4。将AAV-BMP-4吸附于明胶海绵(Gelfoam)上并植入郑州大学实验动物中心SPF饲养室饲养的SCID小鼠的股肌袋内,4周后进行AAV-BMP-4的活性测定。在小鼠背部皮下应用AAV-BMP-4,观察骨骼肌肉诱导异位成,待组织形成稳定后,取出这些组织移植入事先制备好的小鼠的颅骨缺损模型中,观察其缺损修复效果。结果成功构建出纯化后浓度达5×1012 vp/ml的AAV-BMP-4病毒颗粒。病毒颗粒植入小鼠的股肌袋内可成功诱导异位组织的形成,小鼠背部皮下植入AAV-BMP-4+Gelfoam复合体后4周出现了少量的新生组织,量达1 cm×2 cm×2 cm。X线和MicroCT的检查均证实了小鼠的背部皮下组织形成。经修剪移植入小鼠颅骨缺损模型处的组织在植入缺损处后,没有出现异常增生的现象,而是不断地随着时间的推移进行着外形的轻微改建,颅骨缺损得到了良好的修复。结论体外构建的AAV-BMP-4具有良好的生物学活性,AAV-BMP-4+Gelfoam在骨骼肌肉中可有效诱导成,利用新生组织可以成功地修复颅骨缺损的动物模型。移植的组织植入颅骨缺损后未出现过度生长的现象,且与宿主结合良好。

  • 标签: 腺病毒 AAV-骨形态发生蛋白-4 诱导分化 骨缺损 成骨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下颌定位导板在腓骨瓣游离移植修复单侧下颌缺损中定位髁突位置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8年12月于南京市口腔医院应用下颌定位导板进行下颌骨节段性截后腓骨游离移植修复的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7例、女3例,年龄22~65岁。下颌成釉细胞瘤4例,下颌中央性癌2例,下颌牙龈鳞癌4例;Brown Ⅰ类缺损7例,Brown Ⅱ类缺损3例。术前计算机模拟手术方案,3D打印数字化导板,术中应用数字化导板精确重建下颌,术后评估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利用图像融合技术评估残余下颌位置与手术设计中对应位置的偏差情况,并通过锥形束CT对比手术前后双侧颞下颌关节间隙的改变来评估髁突位置变化。结果手术导板在术中均能顺利就位,腓骨瓣均存活,手术时间(482.56±59.83)min。1例患者术后即出现轻度张口受限,张口度2.5 cm,其余患者未出现钛板外露、术创感染、颞下颌关节区疼痛等并发症。所有患者术后面容对称,咬合关系良好。术后图像融合显示术后残余下颌位置与术前对应位置相比平均偏差为(-0.69 ± 2.28)mm。锥形束CT结果显示,术后双侧颞下颌关节上间隙、前间隙、后间隙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髁突位置较术前无明显改变。结论下颌定位导板辅助游离腓骨修复下颌骨节段性缺损能有效定位残余下颌及髁突位置。

  • 标签: 下颌损伤 重建外科手术 下颌骨缺损 定位导板 下颌骨修复重建 腓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Masquelet技术结合小腿皮瓣治疗胫骨感染性缺损伴广泛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9年6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〇医院骨科采用Masquelet技术结合小腿皮瓣治疗的23例胫骨感染性缺损伴有广泛胫前软组织缺损患者资料。其中男15例,女8例;年龄18~59岁(平均38.4岁);病程6~312个月(平均23.6个月);术前软组织缺损13例,窦道形成7例,贴瘢痕2例。所有患者均接受两阶段手术:①清创、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抗生素水泥诱导成膜以及小腿皮瓣修复软组织缺损;②感染控制后6~8周,去除水泥和固定物,清洗后再次固定断端,膜内植入松质颗粒。清创后创面软组织缺损面积4.0 cm×3.5 cm~18.0 cm×6.0 cm,缺损长度6~12 cm(平均8.4 cm)。应用局部带蒂筋膜皮瓣4例,腓肠神经营养皮瓣9例(顺行4例,逆行5例),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7例(顺行2例,逆行5例),逆行腓浅神经营养血管皮瓣1例,游离皮瓣2例。术后根据Paley骨折愈合评分标准评定疗效。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9~46个月(平均15.6个月)随访。其中18例皮瓣一期愈合;5例未愈合的患者经再次清创后,3例植皮后创面愈合,2例再次行皮瓣修复。骨感染控制21例,复发2例(分别发生于二期术后9个月和14个月)。患者缺损愈合时间为4~11个月(平均6.2个月)。根据Paley骨折愈合评分标准:优21例,良1例,差1例。结论应用Masquelet技术结合小腿多种皮瓣治疗胫骨感染性缺损合并广泛软组织缺损,在兼顾皮肤软组织修复的同时,有利于控制感染、形成完整的诱导膜和重建进程,疗效可靠。

  • 标签: 骨髓炎 软组织损伤 外科皮瓣 骨缺损 Masquelet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胫骨平台缺损的处理方法。方法以医院2011年3月到2016年3月期间诊治的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2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胫骨内侧或外侧平台缺损患者10名作为观察组,普通膝关节损伤患者10名作为对照组,观察组(n=10)应用矩形金属垫块处理,对照组(n=10)无胫骨平台缺损采取普通膝关节置换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效果。结果两组膝关节功能优良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应用矩形金属垫块修复胫骨内侧或外侧平台缺损的临床效果得到肯定,可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

  • 标签: 置换 胫骨 假体 矩形金属垫块
  • 简介:摘要感染性缺损是指伴有感染或在骨感染治疗过程中产生的骨质缺损,需要外科干预,但治疗过程繁琐而复杂:既要控制骨感染又要修复缺损,有时还涉及复杂的软组织重建,任何环节未达到相应的目标都可能导致整体治疗失败。因此,感染性缺损一直是骨科领域的世界性难题。常规治疗方法主要为彻底清创、植搬移、全身及局部抗生素应用。彻底外科清创是控制感染的重要基石,而清创范围、缺损重建时机和方式长期存在争议。随着膜诱导技术的临床应用,感染性缺损的治疗在有效感染控制和快速缺损修复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越来越多的临床骨科医师开始关注膜诱导技术,但因忽略骨感染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技术细节,其疗效受到影响,甚至导致并发症。为此,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组织国内骨科领域相关专家,依据循证医学方法制订《膜诱导技术治疗感染性缺损临床循证指南(2023版)》,从感染性缺损的精准诊断、术前评估、手术过程及术后管理和康复等方面提出推荐建议,为膜诱导技术治疗感染性缺损的临床实践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 标签: 感染 清创术 骨移植 指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纤维性皮质缺损(fibrouscorticaldefectofboneFCD)的X线平片、CT诊断及其与非骨化性纤维瘤的鉴别要点。方法分析了7例纤维性皮质缺损的X线平片、CT表现。结果多数病灶呈圆形或椭圆形6例,病灶边缘清晰7例,缺损区内有性间隔5例。周维软组织内均未见异常。结论X线平片能明确FCD的发病部位、大小、范围。CT检查对病变的定位更加明确,对病灶细微结构的观察更仔细,可将皮质的连续性、膨胀性及周围软组织的肿胀,骨膜反应显示清楚。

  • 标签: 纤维骨皮质缺损 X线平片 计算机体层摄影
  • 简介:近年来,高能量的四肢骨折发病率在逐年上升。四肢骨折,尤其是四肢粉碎性骨折,若同时伴有大段缺损,复位困难,缺损难以靠植内完全矫正,同时有肢体短缩、骨折延迟愈合等并发症,在治疗上缺乏良好的方法。我科2002年1月-2005年1月应用自行设计单侧外固定支架一次复位,同时行迁移术治疗四肢长骨缺损9例,取得满意疗效。

  • 标签: 单侧外固定支架 大段骨缺损 下肢长骨骨折 骨迁移 治疗 四肢粉碎性骨折
  • 简介:目的介绍一种用于修复肘后皮肤缺损的方法。方法以间背侧动脉为蒂设计前臂背侧岛状皮瓣,顺行转移修复肘后创面。结果6例病人全部成活,随访3个月至2年,皮瓣色泽、质地、弹性及感觉良好,肘关节功能正常,无不适感。结论该皮瓣设计合理、手术操作简便、成活率高,是修复肘后皮肤缺损的理想方法。

  • 标签: 皮肤缺损 岛状皮瓣 动脉 修复 肘关节功能 皮瓣设计
  • 简介:摘要目的研制理想的、能较快修复大段缺损的人工材料。方法将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bF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磷酸钙水泥(CPC)结合研制成rhBMP-2/bFGF/CPC人工,并将rhBMP-2/bFGF/CPC人工进行兔桡骨大段缺损修复的对比研究。术后2、4,8和12周时取材,分别作大体、新形成定量分析。结果rhBMP-2/bFGF/CPC人工内新形成量明显多于CPC人工。结论rhBMP-2/bFGF/CPC人工能更快促进长骨大段缺损的修复,是一种较理想的人工材料。

  • 标签: 骨和骨组织骨移植生物力学
  • 简介:摘要创伤后骨感染合并缺损的治疗周期长,是骨科医师面临的一大难题。Ilizarov技术是治疗创伤后骨感染合并缺损的经典方式之一,但近年来,Masquelet技术为创伤后骨感染合并缺损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法。为此,笔者就Ilizarov技术和Masquelet技术治疗创伤后骨感染合并缺损的临床应用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选择提供参考。

  • 标签: 伊利扎罗夫技术 感染 Masquelet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伴唇侧牙槽缺损的上前牙缺失美容修复效果。方法选取伴唇侧牙槽缺损的上前牙缺失39例患者(缺牙40颗)为研究资料,所有患者均给予伴唇侧牙槽种植技术,同时对唇侧牙槽缺损部分给予引导再生技术,对所有患者的牙齿松动情况、美容效果以及患者满意度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随访发现所有患者的种植体均未出现松动症状,且无明显的垂直向吸收情况,修复成功率高达100%;其中,36例患者种植体区丰满、色泽及形态均正常,1例牙龈乳头恢复较差,2例龈缘高度不足;患者满意度为97.21%。结论创伤后的牙列缺损,尤其多颗牙的连续缺失,很难采用其他固定修复方法来完成。种植修复具有不损伤余留牙、美观舒适、咀嚼效果好等优点,是一种良好的修复方法。

  • 标签: 伴唇侧牙槽骨缺损的上前牙缺失 引导骨再生技术 美容效果
  • 简介:目的:本文报告用Replace种植体支持和固位的固定式种植义齿修复伴有颌缺损的牙列缺损患者12例(43个种植体),从种植体周围组织状况,种植体及义齿稳定性,美观和功能等角度评价种植义齿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根据临床检查和X线片测量结果,确定治疗方案,选择Replace种植体数量、类别与规格。在颌成形、种植体植入、义齿修复后,定期复查。12例患者中的9位在种植体植入的同期接受了自体牙槽、粘骨膜移植或人工植入手术。根据对种植体周围软组织健康情况、高度、外形和色泽的临床观察,检查种植体及义齿稳定性,结合医、患双方对种植修复体的美观效果、功能状况满意度评价来确定修复效果。结果:12例患者都按期进行了复查,种植义齿修复后咀嚼功能恢复良好,面容和语音功能有显著改观,种植体周围软组织健康。金属烤瓷全冠和修复基台的接缝位于龈下,对接密合,给人以从龈下长出来的视觉效果,美观。11例患者的修复体及其临床应用效果评价为满意,1例评价为可接受。结论:用Replace种植体支持的、螺钉或粘固剂固定的金属烤瓷桥或义齿能够获得医、患双方都满意或可接受的临床应用效果。

  • 标签: 修复重建 牙种植体 牙列缺损 骨缺损
  • 简介:目的探讨带血管蒂腓骨移植治疗胫骨骨髓炎并缺损的效果.方法1990~2001年对36例胫骨骨髓炎并缺损的患者采用健侧(19例)和患侧(17例)带血管蒂腓骨移植(位)治疗,术后随访1~11年.参照Enneking系统对患肢进行功能评价,以正常肢体功能的百分数表示,对移植腓骨的转归,参照国际挽救肢体讨论会上制定的"同种及带血管移植放射学评价方法"进行评价.结果取健侧腓骨移植的患肢功能平均恢复86%,移植腓骨平均愈合时间为15周;骨髓炎复发1例,骨折及延迟愈合2例,平均41周移植明显变粗;取患侧腓骨移位的患肢功能平均恢复78%,移植腓骨平均愈合时间为16周;骨髓炎复发1例,骨折及延迟愈合3例,平均43周移植明显变粗;两组患肢功能恢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41).结论带血管蒂腓骨移植(位)是治疗胫骨骨髓炎并缺损的较好方法,健侧腓骨移植功能恢复优于患侧.

  • 标签: 带血管蒂腓骨 骨移植 骨髓炎 胫骨缺损 手术方法
  • 简介:目的探讨采用颗粒及结构技术进行人工髋关节股骨侧假体翻修术的临床效果。方法2001年6月至2005年10月,采用颗粒或/和结构技术对16例人工髋关节股骨侧假体进行了翻修,平均随访时间39个月,采用Harris评分及X线片观察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Harris评分从术前平均41.7分提高到术后82.6分,术后优良率为达87.5%;9例患者无假体松动及下沉;余7例出现不同程度的股骨假体下沉,下沉的高度低于0.5~1cm;所有患者未出现假体松动的症状,无需再次翻修术。结论进行有效缺损修复,成功地重建股骨近端的结构是人工髋关节股骨侧假体翻修的关键。

  • 标签: 关节成形术 颗粒骨 结构骨 翻修术
  • 简介:目的:探讨小型猪牙齿在牙槽缺损修复区的移动情况。方法:选用6只实验用小型猪(8-10个月龄),在一侧前磨牙近中造成直径为15mm,高为10mm圆柱状的缺损区。获取小型猪的自体骨髓基质细胞,分离培养并诱导为成样细胞。将小型猪自体骨髓基质干细胞与生物复合体(60%羟基磷灰石+40%磷酸三钙)复合后,种植到缺损区。另一侧作为对照侧。术后14W用60g力牵引双侧第一前磨牙近中移动。于12W后测量双侧前磨牙的移动距离。进行配对t检验比较。结果:6只小型猪两侧第一前磨牙近中移动平均距离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细胞支架构建方式,可修复小型猪的上颌缺损,修复后不会对牙齿移动产生不良影响。

  • 标签: 牙移动 小型猪 骨髓基质细胞 骨髓基质干细胞 骨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富血小板血浆在口腔种植体周围缺损修复中的价值。方法将我院2010年2月至2012年1月发生种植体周围缺损的46例患者,按入院单双日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修复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富血小板血浆进行修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随访3个月至2年,观察组患者种植体周围缺损平均增加量60%~80%,对照组患者平均增加量20%~3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种植体周围在戴义齿12个月及24个月平均吸收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患者种植体存活率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富血小板血浆可以促进牙周组织再生,使种值体达到良好的性愈合,提高口腔种植体的成功率。

  • 标签: 富血小板血浆 种植体 骨缺损 修复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本课题旨在探讨在单颗上前牙唇侧缺损的情况下,以特定的手术方案进行即刻种植来重建唇侧壁,并行延期修复达到良好的种植美学修复效果的方法。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我院符合纳入标准的成年患者17名,迅过翻瓣手术、唇侧过量植并行、胶原蛋白海绵辅助创口缝合的手术方法及延期修复进行种植修复,获得影像学及临床资料共计口例。收集术前、术后6月及复诊的CBCT影像资料,以指定的测量方式对种植位点唇侧壁颈部化(L1)、根中(L2)和根尖(L3)部位进行测量,获得房侧壁变化的数据;同时收集临床数据,根据国内的种植体成功标准统计种植体存留率;并且拍摄修复后患者口内照片,用粉红色美学评分PES标准和白色美学评分以ES标准对修复进行美学评估;最后对上述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所有种植位点的种植体存留率为100%,无患者在修复后出现并发症。美学评分经过三名评估人员评估得到患牙修复后粉红色美学评分PES为(7.45+1.85)分,平均7.12分,白色美学评分以ES的评分为(8.2+1.5)分,平均8.36分。结论本研究中所通过翻瓣手术、唇侧过量植并行GBR、胶原蛋白海绵辅助创口缝合的手术方法及延期修复在上颁单颗前牙唇侧缺损的病例中能获得较高的种植体成功率,唇侧壁重建厚度理想,初期美学效果良好,长期效果仍待观察。

  • 标签: 上前牙伴唇侧骨壁缺损 即刻种植 美学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