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喉罩通气在小儿腹股沟斜疝结扎修补术中麻醉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3月50例择期行腹股沟斜疝结扎修补术的儿童。采用咪达唑仑0.1—0.2mg/kg、芬太尼2μg/kg、丙泊酚2.5mg/kg麻醉诱导后,面罩扣紧口鼻自然呼吸潮气量低于5ml/kg时的患儿,植入喉罩,听诊法和观察胸廓运动确定喉罩在正确位置后行手术;潮气量大于5ml/kg的患儿,不植入喉罩行手术。两类麻醉方法患儿均以100mg/kg/分钟静脉泵注丙泊酚维持麻醉,连续监测ECG、MAP、HR、SPO2。结果两类麻醉方法的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呼吸道堵塞、咳嗽、喉痉挛、及胃内容物误吸等不良反应发生,均通气良好,生命体征平稳,喉罩植入的患儿无术后咽痛发生。结论喉罩通气技术,使用相对简单,无创伤,对短小手术,术中肌肉松弛要求不高,若掌握方法恰当,在临床麻醉中可部分替代面罩和气管插管通气,可在小儿的短小手术麻醉中推广。
简介:目的观察气管插管、喉麻管气管表面麻醉后气管插管及喉罩通气三种情况下拨除气管导管/喉罩对血流动力学及呛咳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75例,随机分为3组。Ⅰ组:静脉诱导后气管插管;Ⅱ组:静脉诱导喉麻管气管表面麻醉后气管插管;Ⅲ组:静脉诱导后置入喉罩通气。结果拨除气管导管时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呛咳的发生率,Ⅰ组明显增高于/快于Ⅱ组、Ⅲ组(P〈0.05);Ⅱ明显增高于/快于Ⅲ组(P〈0.05)。结论喉麻管气管表面麻醉后,气管插管及喉罩通气均能有效预防拨除气管导管/喉罩时血流动力学波动及呛咳反应,且喉罩通气预防拨管反应效果更好。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喉罩通气压力模式与容量模式对患者心血管、呼吸力学以及气体交换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4年6月到2014年9月期间接收的6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根据通气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容量控制通气(VCV),观察组采用压力控制通气(PCV),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在气腹5min和气腹15min时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结果在气腹5min以及气腹15min时,在气道峰压(Ppeak)、分钟通气量(MV),呼出通气量(Vte)、呼末二氧化碳(ETCO2),观察组和对照组之间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喉罩通气采用压力控制通气模式,患者的气道峰压较低,同时可有效地改善肺顺应性,促进二氧化碳的及时排出,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喉罩通气;压力模式;容量模式中图分类号R61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1093-01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妇科腹腔镜手术采用单管喉罩与双管喉罩全身麻醉对呼吸循环系统的影响。方法选取妇科腹腔镜择期手术12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单管喉罩组(D组)和双管喉罩组(S组)。记录两组插喉罩前后、气腹后、体位改变(头低脚高20度)后、拔喉罩前后的呼吸循环变化情况。结果两组在插喉罩前后、气腹后、拔喉罩前后的呼吸循环变化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单管喉罩组(D组)在体位改变后呼吸影响较大,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单管喉罩在体位改变(头低脚高20度)后比较容易出现漏气,潮气量降低,而双管喉罩则无此情况发生,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使用双管喉罩比单管喉罩安全性更高。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I-gel喉罩与气管插管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对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在全麻诱导后分别采用喉罩(I)组和气管插管组(T)组行机械通气,记录气腹前、后10、15min呼气末C02(PETC02),气道平台压(Palat)、气道峰压(Ppeak)和肺顺应性(CL),并记录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气腹后10、15min,I组CL明显高于T组,Palat,Ppeak明显低于T组(P<0.05).与气腹前比较,气腹后10、15min,两组CL明显降低,PETC02,Palat,Ppeak明显升高(P<0.01)。I组术后咽喉痛和呛咳的例数明显少于T组(P<0.05)。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中采用I-gel喉罩通气更安全,不良反应更少。
简介:目的评价喉罩(LMA)与高频喷射通气(HFJV)在颅内动脉瘤栓塞术中联合应用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34例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患者,随机分成LMA联合HFJV组(A组)和常规全麻气管插管组(B组),各17例。分别于术前(T0)、诱导置入LMA(气管插管)后1min(T1)、5min(T2)、20min(T3)、苏醒拔除LMA(气管导管)时(T4)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RTCO2),并记录苏醒时间以及动脉血气分析的变化。结果诱导插管期:A组T1HR较t0升高不明显,MAP变化轻微;B组T1HR和MAP较Tn有明显升高(P〈0.05).麻醉维持期:A组MAP下降小于B组。术中用药:A组丙泊酚(3.16±1.34)mg/min、瑞芬太尼(9.35±2.17)μg/min,明显少于B组丙泊酚(4.29±2.41)mg/min,瑞芬太尼(17.38±5.46)μg/min(P〈0.01)。此外,A组B时PRTCO2(32.50±2.55)mmHg(1inHg=0.133kPa)以及PaCO2(45.95±5.12)mmHg与T2时PRTCO2(40.43±2.12)mmHg,PaCO2(57.01±1.29)mmHg相比有所下降,而PaO2在T3时(147.75±22.89)mmHg较T2时(70.45±14.59)mmHg明显升高(P〈0.05)。术后苏醒期:A组苏醒时间(4.12±2.56)min明显短于B组(11.27±5.48)min(P〈0.01)。结论LMA与HFJV联合应用可减轻气管插管引起的插管反应,降低动脉瘤破裂危险性,且通气功能维持良好。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经喉罩自主吸入七氟醚麻醉应用于胸腔镜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5例行胸腔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丙泊酚组(1组,33例)和七氟醚组(2组,32例),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后心率、平均动脉压、PETCO2、术后恢复时间以及麻醉并发症的发生率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的心率和平均动脉压较麻醉前大多出现下降趋势(P<0.05),但七氟醚组的心率和平均动脉压水平高于丙泊酚组(P<0.05)。七氟醚组的麻醉并发症发生率为18.75%,小于丙泊酚组的24.24%。七氟醚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和OAA/S分级达到5级的时间均短于丙泊酚组(P<0.05)。结论经喉罩自主吸入七氟醚麻醉在胸腔镜手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安全性高,术后恢复快。
简介:目的:系统评价喉罩(LMA)与气管插管在髋关节置换手术中气道管理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INAHL、TheCochraneLibrary、CNKI、CBM、WanFangData和VIP数据库中,有关喉罩和气管插管用于髋关节置换手术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17年10月,采用Revman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1个RCT,合计1446例患者,其中喉罩组722例,气管插管组724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1)与气管插管相比,喉罩可以降低拔管呛咳、术后咽痛和术后声嘶的发生率。(2)两组侧卧位气道压力(Paw)和呼气末CO2分压(PetC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喉罩组插入时引起的血应激指标升高小于气管插管组。(4)首次置入成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现有证据,在髋关节置换手术中,喉罩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气道管理方式。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喉罩复合瑞芬太尼、七氟烷在儿科麻醉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并对喉罩复合瑞芬太尼、七氟烷在儿科麻醉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方法从去年在我院儿科接诊的且经麻醉治疗的患者中随机抽取50名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而另一组为观察组,每组各25人。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气管插管复合芬太尼、七氟烷治疗,而观察组患者采用喉罩复合瑞芬太尼、七氟烷治疗。随后对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血流动力学变化、苏醒时间、术后疼痛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等进行观察及对比分析。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及各项指标的汇总比较,我们发现采用喉罩复合瑞芬太尼、七氟烷治疗的观察组患儿术后醒的更快,出现并发症的几率更小,血液动力学指标更稳定(P<0.05)。结论经过本次研究,我发现喉罩复合瑞芬太尼、七氟烷在儿科麻醉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更好,值得医学临床中推广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