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骨科住院患者中构建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质量指标体系具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04月-2023年04月在我院骨科住院的100例病人进行研究,将其分为两组后采取不同的护理方式,观察两组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并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00%)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0.00%),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2.00%)低于对照组(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骨科住院患者中构建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质量指标体系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有效减少了病人的并发症发生,在临床中值得推广和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疼痛护理质量指标指引的护理干预对骨科术后患者疼痛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 100例骨科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 50例和实验组 50例。对照组对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疼痛护理质量指标指引的护理干预。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疼痛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后疼痛评分明显比对照组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疼痛护理质量指标指引的护理干预在本次研究中比常规护理的护理效果更加明显,有利于提高患者的临床治愈率,减少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
简介:摘要:目的:此次课题主要针对无肝素血液净化护理中,采取优质护理予以干预的临床指标进行探讨。方法:以入院就诊先后顺序的方式,选取到我院接受无肝素血液净化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样本,样本数量为30例。将其分成两个组别,一组患者采取普通透析护理设为常规组,另一组患者对优质无肝素血液净化护理设为研究组,每组各15例患者;之后对所有患者的凝血分级情况进行统计评估,并探讨不同护理模式下血液净化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与护理满意度等情况。结果:针对研究期间的相关数据实施对比评估,可以掌握到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从透析器凝血分级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组患者的凝血情况达到0级的有13例,占比为86.67%,达到1级的有2例,占比为13.33%;而常规组患者的凝血情况达到0级的有9例,占比为60.00%,达到1级的有1例,占比为6.67%,达到2级的有5例,占比为33.33%,组间数据对比,研究组凝血分级效果更好。组间数据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为无肝素血液净化患者提供护理模式时,采用优质护理予以干预,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的凝血情况,所以优质护理值得在临床应用推广。
简介:【摘要】:从国家发展的这一方面来说,教育是立国之本,其对社会以及国家的发展产生了 非常大的影响,从这一方面来说,教育在任何时期都是我国非常重要的一项任务。高校在我 国的教育体系中又占据着相当重要的位置,而教师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主要引导者,其道德水 平的高低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们。在现阶段,高校教育往往重视对知识的教学,而忽视了对 教师们职业道德水平的提高,在这样的情况下,有关师德的问题就层出不穷,这对教师这一 职业的整体形象造成了巨大的不良影响。因此,本文将会对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评价体系的内 容构建方法进行研究,以期能够为这一方面的工作提供更多的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实验将针对冠心病患者实施指导,重点分析早期康复护理的内容和效果,改善临床指标和预后。方法:针对120例冠心病患者为对象,疾病就诊时间为2020年1月截止于2021年12月的患者,可以通过1:1的方式进行平均数分组,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为早期康复护理,对比治疗成果。结果:从数据可见,观察组患者6min步行距离远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在心功能指标对比中,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最后,在BNP指标中,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对于冠心病患者,有助于改善心功能指标和BNP指标,患者的运动耐力提升,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深静脉血栓是临床上不可忽视的一大疾病问题,它的发生率极高,而且较易出现误诊情况,严重时会导致患者丧失宝贵的生命,本次就针对深静脉血栓的相关护理方面的内容进行探究。方法:设定病例80例,以单双数分类方法的方式进行分组,一组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二组观察组,实行护理质量敏感指标护理干预,对患者护理后的各项内容进行了评估,如住院、卧床时间,Vas评分以及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等。结果:调查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身体恢复较佳,早期下地活动,出院也提前;Vas评分明显更优;对患者是否存在深静脉血栓方面进行了调查,对照组发生率病例较多,运用问卷形式评估此次护理满意度,不满意例数均集中在对照组(P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基于信息系统的ICU护理工作量绩效考核指标的构建。方法:研究人员在本次实验中借助德尔菲法开展工作,完善ICU护士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结果:问卷回收率为100.00%;第一轮及第二轮函询各级指标重要性赋值均数分别为2.05至5.00及4.57至5.00,合理性赋值均数分别为2.13至5.00、4.71至5.00;第一轮及第二轮函询各级指标变异系数分别为0.02至0.18、0.02至0.12,相关数据均小于0.2;第一轮及第二轮专家权威系数Cr分别为0.86及0.88;ICU护士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中一级指标及二级指标分别为3项及37项。结论:基于信息系统的ICU护理工作量绩效考核指标的构建科学性较高。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措施在通用护理质量监测指标质量监控和改进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20年1-12月在我院住院的患者131376例为对照组,将2021年1-12月在我院住院的患者162219例为研究组,两组患者均采取通用护理质量监测指标进行质量监测,研究组采取集束化护理措施对通用护理质量监测指标进行干预。结果 采取集束化护理措施干预后,各项通用护理质量监测指标达标率明显高于干预前(P
简介:[摘要] 目的:提高管理效能及ICU护理质量。方法:启动多项目改善,应用PDCA循环进行科室压力性损伤、VAP、CATUI追踪管理。结果:提高医护人员的临床实战能力,降低ICU压力性损伤、VAP、CATUI的发生率。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护理敏感指标应用于麻醉复苏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价值。方法:取2022.01~2022.12我院收治的手术麻醉患者80例,采用入院尾号单双数的方式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质量干预的方式为患者进行手术麻醉,观察组采用护理敏感指标的护理质量管理为患者进行手术麻醉,以比较麻醉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有效性更高,且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分更高,(p<0.05)。结论:针对手术麻醉患者,采取护理敏感指标的护理质量管理的效果更优,患者的护理有效性有明显的改善,且患者护理后护理满意度得到提升,护理优势突出,可在临床大量推广。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急诊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应用。方法 以我院2023年1月-2024年1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计100例),根据研究需要对患者进行分组,行区别护理管理,并护理质量进行评价,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研究组采用急诊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统计两组抢救成功率及抢救时间。结果 经数据统计,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研究组高于参照组(P<0.05);两组患者抢救时间对比,急诊停留时间、确诊时间、转运时间各项用时研究组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 经研究急诊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应用有助于提升患者临床抢救成功率,缩短抢救时间,应用效果获得临床认可,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营养护理质量评价指标构建用于炎症性肠病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66例炎症性肠病患者,“双盲法”分基础组(常规护理)、科研组(营养护理质量评价指标构建)各33例,疗效比较。结果:护理前分析营养指标无差异,P>0.05;护理后较基础组,科研组Hb、TF、ALB、PA值更高;遵医率更高,P<0.05。结论:炎症性肠病患者应用营养护理质量评价指标构建可改善营养状况、优化遵医行为,值得推崇。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应用效果。方法:现将我院接收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例开展分组研究,组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组方式为随机数字表法,组间人数为40例,抢救期间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添加抢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将两组护理管理质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最终结果比较显示,观察组抢救护理质量与对照组相比提高,患者的抢救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焦虑情绪和依从性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抢救期间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构建抢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可有效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的抢救效率,确保患者的病情得到尽早控制,降低疾病危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