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46 个结果
  • 简介:作为民国影坛第一“专业海归”,程树仁和其他留学生一起将国外正规严谨的电影专业知识及其有关电影生产流程等实践经验带回国内,对规范中国早期电影的发展起着他人难以替代的作用,在中国电影史册上理应占有一席之地。

  • 标签: 第一代 民国 中国早期电影 中国电影史 实践经验
  • 简介:带有鲜明历史传奇意味的商业遍材电视剧《一大商孟洛川》日前在央视八套播出后,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该剧摒弃了以《天下第一楼》、《大宅门》、《乔家大院》、《走西口》等为代表的商业题材剧迷恋“家族内讧”的戏核;拂去了弥漫于商贾者四周的腐朽落后的封建文化气息;

  • 标签: 电视剧 儒商精神 《天下第一楼》 《乔家大院》 商业题材 《大宅门》
  • 简介:一场特别的音乐会于9月15日晚拉开了帷幕。作为上海交响乐团开幕季的一部分,指挥教育家黄晓同和他的学生余隆、陈燮阳、张国勇、杨又青、林友声、王永吉、阿不都热合曼·阿尤甫、俄珠多吉走上东方艺术中心的舞台,共同奏响“耄耋桃李——黄晓同师生专场”音乐会,当天也是黄晓同八十岁的生日。

  • 标签: 指挥家 恩师 上海交响乐团 艺术中心 俄珠多吉 音乐会
  • 简介:20世纪20年前后的中国声乐艺术通过向西方学习歌唱技术理论,使中国声乐艺术开始经历一个不断与国际接轨的过程。在这一时期,中国声乐艺术是如何发展的以及它的发展对后世的影响如何、给我们什么样的反思,这也是文章中涉及的问题。

  • 标签: 20世纪20年代 声乐艺术 发展历史
  • 简介:20世纪90年以来,中国出现了一批重要的方言小说作品.这批作品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当下中国小说的创作格局.本文通过对、、等小说文本的解读,主要从地域文化色彩、民间立场的建构与确立以及具有鲜明本土化特色的现代汉语叙事艺术探索三个方面对这一批方言小说进行分析研究.

  • 标签: 20世纪90年代 方言小说 中国 文学研究 叙事艺术
  • 简介:齐鲁大地山东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民间根基,在民族器乐领域里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众多艺术流派中较晚形成的山东笛艺对竹笛音乐的发展也做出了重大贡献。本文对八、九十年山东笛乐资料的搜集、整理和研究,对竹笛这一乐器的发展脉络进行梳理、明晰对山东地区竹笛音乐发展做出贡献的诸多演奏家及其音乐创作、对主要作品的创作风格特征进行简要分析,便于竹笛教育者、演奏者在今后的学习、演奏、教学中更加准确的把握其风格与演奏特点。

  • 标签: 山东竹笛音乐 山东竹笛演奏家 山东竹笛作品
  • 简介:今人研究清末民初的商业美术,多以《申报》、《良友》等为发端,因而研究视野主要落实于月份牌广告,即便是以整个民国商业美术为研究主体的论著,也多只论及平面广告、字体设计,而较少涉及其他类别。事实上,民国商业美术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如橱窗设计、室内陈设、服饰设计以及与之相关的展览画赛等,这一点从当时的画报对商业美术的推介及1935年首届全国商业美术展览之内容可见一斑。然而,设计史研究者对这一时期的商业美术业态及其在近代中国设计史上承上启下的意义尚缺乏足够的理解,尽管民初期刊对此领域多有涉及,然相关史料仍亟待挖掘钩沉。

  • 标签: 商业美术 意义辨析 近代中国 美术形态 30年代 历史
  • 简介:20世纪20年中国流行音乐的崛起,与当时的社会思潮、音乐界现状、城市现代化建设等因素密切相关。本文从“黎锦晖时代”和“后黎锦晖时代”两方面,梳理了20-40年流行音乐的发展脉络,通过对相关作曲家群体及作品的分析,对中国早期流行音乐历史进行探索性研究。

  • 标签: 20-40年代 中国 流行音乐 黎锦晖
  • 简介:由黎锦晖编辑的《俭德歌集》是一本赞美节约储蓄之美德的歌曲集,1935年由上海绸业银行在上海市内悬赏征募。其研究价值有两点:其一,在民国时期上海城市研究这个微视的领域上,《俭德歌集》具体地指出了当时的音乐活动与经济社会活动如何联系在一起;其二,它说明了黎锦晖如何从事企业宣传的工作。歌集从歌词以及歌谱的演唱形式等方面体现了黎锦晖在音乐创作的理念,寄托了他的理想。

  • 标签: 黎锦晖 上海 1930年代 商业广告 俭德
  • 简介:做跨世纪的一新人──迎1996“青春旋律舞蹈晚会”伟大的时代变革,为文学艺术的发展繁荣,开辟了无比广阔的天地;千载难逢的历史契机,正是我们舞蹈艺术家奋发有为的辉煌时代。出精品、出人才,是时代的呼唤,也是舞蹈艺术自身兴旺发达的必然。培养跨世纪的舞蹈人...

  • 标签: 舞蹈艺术 跨世纪 一代新人 舞蹈事业 舞蹈家 创作思想
  • 简介:瑞银集团当代艺术收藏展“移动的地平线——瑞银集团艺术珍藏:1960年至今”于2008年9月29日至11月4日在中国美术馆展出。中国美术馆作为中国国家级艺术殿堂是本次展览的合作伙伴,举办此次展览,表示国家美术机构对于具有实力的企业美术收藏的倡导和支持。本次艺术展是继瑞银集团于今年6月和7月在上海成功地举办“为了明天的记忆”艺术收藏展之后移师北京的又一更大规模的展览,是中国美术馆和瑞银集团的首度合作,也是第一次举办国际企业的收藏展。

  • 标签: 艺术收藏 瑞银集团 60年代 地平线 中国美术馆 合作伙伴
  • 简介:近日购得翟振明先生《有无之间——虚拟实在的哲学探险》一书,文后附有《虚拟实在未来发展的假想时间表》:2600年在虚拟实在中生活的我们的后代把我们今天在自然环境中的生活当作文明的史前史,并在日常生活中忘却这个史前史;3000年史学家们把2001年至2600年当作人类正史的创世纪阶段,而史前史的故事成为他们寻根文学经久不衰的题材……

  • 标签: 虚拟空间 艺术方式 年轻一代 虚拟技术 艺术家 虚拟世界
  • 简介:军旅诗人李松涛的创作在当代诗坛持续保持着提升的状态。考察其近30年来诗歌创作的历程,始终坚守属于李松涛生平、年龄、职业责任感的“这一的情与爱”,构成了其创作价值内涵、艺术品位的“内在情感主线”。循此线索,紧跟诗歌时代潮流,不断深入思考、深化并彰显自身的写作特点,正是诗人不断超越自我,引入瞩目的重要原因。不但如此,上述认识也将李松涛从新时期开始,延伸至世纪初的诗歌创作作为一个“历史范畴”的同时,自然地划分了其创作的阶段与过程。

  • 标签: 李松涛 军旅诗 军旅题材 历史题材
  • 简介:追溯20世纪江西省的赣剧教学,成果丰硕,人才辈出。赣剧教学大多以传统剧目教学为主,其表演讲究"四功五法"。赣剧教学目前正面临后继无人之困境,保护与传承令人堪忧。本文忠实记录赣剧老艺术家的口述回顾,力图揭示赣剧教学的部分发展脉络,为弘扬江西传统戏剧文化提供参考。

  • 标签: 四功五法 传统戏剧 弋阳 梨园世家 剧团工作 张三借靴
  • 简介:2015年6月30日、7月1日两天,上海歌剧院第六《江姐》剧组迎来了它难忘而激动的重要时刻。这是2009年之后,歌剧院遴选和培养第六江姐以来,首次在公众面前的正式亮相。从上世纪90年起,每逢建党纪念日,歌剧院都会上演《江姐》。如今,在党的94岁生日之际,在剧组新老演员的共同努力下,歌剧院《江姐》终于再次树立在上海大剧院的舞台上,以此为党庆生献上厚礼,也为期盼良久的观众们再度送上这部动人心魄、感人至深的红色经典佳作。1961年,作家罗广斌、杨益言根据重庆地下党员的事迹。

  • 标签: 《江姐》 上海歌剧院 上海大剧院 杨益言 红色经典 罗广斌
  • 简介:论九十年英国小剧场的生命力孙建秋英国戏剧事业的繁荣,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和历史源渊。1576年伦敦建造成第一座剧院以后,不到廿万人的伦敦就有廿多个剧团,英国人对戏剧有着浓厚的兴趣,看戏被视为一种高雅的享受。历史上曾出现过数次戏剧繁荣时期。但从文艺复兴...

  • 标签: 小剧场 观众 九十年代 英国戏剧 戏剧演出 审美心理距离
  • 简介:本文从第六电影导演的一部分作品切入,试图通过影片中的人物形象找到关照现实的独特视点.文中界定了"城市边缘人"的含义,并且首先从电影文本出发进行了人物形象分析,随后,本文回到经验层面,结合学术研究成果分析了该群体面临的重要问题,即精神上的断裂.

  • 标签: 电影文本 电影导演 影片 独特 作品 人物形象分析
  • 简介:80年中期到90年中期活跃于军旅诗坛的第三军旅诗,从形式到内容上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结构上的多角度、多层次、解构性,语言普遍具有张力、悖论、复义等显著的现代诗特点,使第三军旅诗建立了文本意识、探索了文本的意义,爆炸性的语言丰富了军旅诗的内涵,形成了军旅文学史上的一个独特现象.

  • 标签: 军旅诗 文本意识 语言特点 叙事结构 语言特点 解构性
  • 简介:舞蹈在一种孤立和经常单腿独立的状态下从来都是清高而又大同的发展。60年出生的创作群体是经历了两个孪生的轮回过程,由开始以传统的言语方式叙述新主题,到用新的技术手段言说传统故事,其实在原地打转,但分化情绪和姿态却是越走越远。学院精神和探索同样有着某种独孤求败的气质,在动作上进行院墙内的“拆”和“重建”,象牙塔内的探究其实可以衍生出对于技术言语的熟练把玩和更多可变之规范,大型晚会的彰显,大型舞剧的虚胖,几乎遮挡了所有60年创作的声音光彩和曾有的诗意张力。独自的人格力量是他们的创作的灵魂,虽然有人失去了,有人坚持着用作品来说话,但毕竟与下一纯粹技术化,电子化,多媒体化的群体来说,他们更多的是在明确着自己的生活态度,而不是艺术主张。他们是“学院实验性”或“城市实验性”的群体。

  • 标签: 错拍到切分 木头人游戏 以独攻独 灵化的热土到物化的水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