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Servqual模型在外科护理服务质量评价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护理服务质量测评量表对我院外科260例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病人对我院外科护理总的服务质量测评值SQ=-0.20,表明病人对我院外科护理服务的感知小于期望,总体感知服务质量水平较低,服务质量不容乐观。[结论]病人对我院外科护理服务质量的期望与感知存在差距,护理管理者需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以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 标签: SERVQUAL 模型 外科护理 服务质量 评价
  • 简介:目的建立一种创伤性脑损伤动物模型及相关评价体系。方法应用自行设计制造的自由落体撞击装置建立大鼠创伤性脑损伤模型,观察大鼠脑损伤后生命体征和病理学改变,并通过自行设计的神经功能量表进行功能评分。结果撞击后,动物均出现明显的生命体征改变,包括伤后血压立即骤降后恢复平稳、呼吸暂停与呼吸变深快等。伤后6h,出现明显的脑损伤病理学改变。伤后12h,神经功能量表分析显示大脑皮质、脑干和小脑功能受到明显影响。结论本体系可用于建立和量化评价大鼠创伤性脑损伤情况,并可用于建立和评价其他中小型动物模型

  • 标签: 创伤性脑损伤 动物模型 评价 装置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经颅超声(TCS)观察6-OHDA诱导的PD模型大鼠电针治疗前后中脑黑质区高回声(SNH)面积,结合黑质酪氨酸羟化酶(TH)免疫组化及血清、十二指肠和黑质炎症因子IL-1β和TNF-α等,探讨TCS在PD诊断和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15只,6-OHDA造模45只,通过向黑质区单侧输注6-OHDA诱导PD模型模型成功33只,随机分为模型组(16只)和电针组(17只),并于造模后第15 d和45 d进行行为学评估及超声观察,造模后第45 d,每组选取4只大鼠进行脑组织免疫组化染色,余下大鼠取心脏血后,根据解剖位置迅速分离出黑质及十二指肠,进行ELISA法检测,采用方差分析及t检验比较各组间的指标差异。结果造模15 d后的大鼠损伤侧黑质区均出现明显的大面积片状SNH;超声观察第45 d时电针组损伤侧SNH面积比模型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1,P<0.05);电针组TH阳性面积与模型组相比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4,P<0.05);电针组血清和十二指肠TNF-α及十二指肠IL-1β较模型组有所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88,7.64、10.86,P均<0.05);模型组、电针组SNH面积与TH阳性面积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r=-0.698、-0.723,P<0.05)。结论TCS可以成功观测PD模型大鼠电针治疗前后SNH的面积变化,可作为PD诊断和疗效评价的指标之一。

  • 标签: 帕金森病 超声检查,经颅 电针 胃肠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SD大鼠放射性肺纤维化模型,探寻实验中纤维化蛋白、细胞因子等作为组织纤维化程度评价指标的可行性,为放射性肺纤维化的研究提供基础。方法选取体重为180~200 g的SD雄性大鼠37只,完全随机分为对照组(5只)和照射组(32只)。照射组采用X射线行右肺单次照射,照射剂量分别为13 Gy(10只)、15 Gy(10只)和17 Gy(12只),分别于照后4个月和6个月,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和马松三色染色评价大鼠肺组织纤维化程度;采用Western blot检测纤维黏连蛋白1(FN1)、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在肺组织中的表达;测定肺组织中羟脯氨酸含量以评价肺组织中胶原蛋白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定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转化生长因子β (TGF-β)、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FN-γ)的变化。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照射组4~6个月后均出现肺纤维化,纤维化程度随照射剂量的增大和照射时间的增长而增加;照射组大鼠肺组织中FN1、α-SMA的蛋白表达水平较对照组升高,MMP2的蛋白表达水平较对照组降低;6个月照射组羟脯氨酸含量较对照组升高,分别从(514.19 ±282.20)μg/mg增加至(886.13±145.01)、(1188.70±273.84)、(1700.70±590.95)μg/mg,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621、3.609、4.004,均P<0.05);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TGF-β、白细胞介素6、TNF-α分泌量较对照组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30~12.780,均P<0.05),IFN-γ较对照组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98~4.303,均P<0.05)。结论SD大鼠放射性肺纤维化模型构建成功。大鼠肺组织纤维蛋白含量未能反映肺组织纤维化程度,肺组织羟脯氨酸含量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细胞因子在重度纤维化时可作为评价指标。

  • 标签: 放射性肺纤维化 模型建立 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瑞士奶酪模型在住院药房用药安全专项管理中的效果评价。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住院药房实施瑞士奶酪模型的用药安全专项管理前(2020年1月至5月)和实施后(2020年6月至2020年10月)的不合理医嘱、调剂差错情况和医护人员对住院药房满意度情况。结果 实施后,住院药房药师的调剂差错率和不合格医嘱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医护人员对住院药房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 住院药房实施基于瑞士奶酪模型的用药安全专项管理,可以有效降低不合理医嘱和药师调剂差错率,提高医护人员对住院药房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瑞士奶酪模型 住院药房 用药安全专项管理 差错率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乳晕小切口切除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瘤的临床预后评价。方法:纳入 2016年 1月 -2018年 12月 100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随机分组。传统切口组实施传统手术,乳晕小切口切除术组实施乳晕小切口切除术。分析切口愈合时间、手术操作时间、手术过程出血;治疗前后患者生活质量;并发症。结果:乳晕小切口切除术组生活质量、切口愈合时间、手术操作时间、手术过程出血、并发症和传统切口组比较有优势, P< 0.05。结论: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实施乳晕小切口切除术可获得较好效果。

  • 标签: 乳晕小切口切除术 乳腺良性肿瘤 临床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s及其表型CD4+TILs、CD8+TILs和FOXP3+TILs对三阴性乳腺癌(TNBC)短期预后[病理完全缓解(PCR)]及长期预后[无病生存期(DFS)、总生存期(OS)]的预后价值,为三阴性乳腺癌(TNBC)的免疫治疗提供理论支持。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Medline、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从建库至2020年8月以前发表的所有前瞻性试验和临床观察对照试验。2位作者独立评价纳入文献质量、提取资料,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系统评价和分析。结果共纳入48篇文献。高表达组TILs及TILs表达每增高10%的患者,预示着有更高的PCR,OR值分别为1.81(95%CI:1.44~2.28)、1.09(95%CI:1.02~1.15);更长的生存时间,DFS的HR值分别为0.99(95%CI:0.98~0.99)、0.90(95%CI:0.86-0.94),OS的HR值分别为0.87(95%CI:0.79~0.96)、0.88(95%CI:0.83~0.92)。表型CD4+TILs、CD8+TILs和FOXP3+TILs对患者的PC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在长期预后中,浸润程度高预示着患者有更长的生存时间,DFS的HR值分别为0.54(95%CI:0.36~0.80)、0.46(95%CI:0.33~0.64)、0.45(95%CI:0.31~0.68),OS的HR值分别为0.49(95%CI:0.32~0.76)、0.59(95%CI:0.54~0.66)、0.44(95%CI:0.27~0.71)。结论TILs浸润程度及TILs表达每增高10%可作为TNBC的预后指标;表型CD4+TILs、CD8+TILs、FOXP3+TILs浸润程度高预示着患者有更好的长期生存,但对患者的短期生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标签: 三阴性乳腺癌 淋巴细胞,肿瘤浸润 乳腺肿瘤 Meta分析
  • 作者: 罗婧婷 魏文斌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眼底病杂志》 2022年第04期
  • 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北京同仁眼科中心 眼内肿瘤诊治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 北京市眼科学与视觉科学重点实验室 医学人工智能研究与验证工信部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730
  • 简介:摘要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是视网膜脱离最常见的一种类型,是视网膜神经上皮与视网膜色素上皮的分离。手术治疗的关键是发现和封闭所有的视网膜裂孔,主要的手术方式包括巩膜扣带手术(SB)、玻璃体切割手术(PPV)以及两者联合。不同手术方式有其各自的优越性和局限性。SB在某些类型的RRD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单独使用有很高的解剖复位率和很好的视功能预后,联合PPV也是治疗较复杂RRD的重要辅助手段。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高速发展促成了RRD手术从眼外到眼内转变的趋势。但值得注意的是,不同患者需要个性化设计RRD手术方式,并尽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视网膜脱离 巩膜扣带术 玻璃体切除术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细胞因子及免疫分型对脓毒症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评价作用。方法纳入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入住湖南省儿童医院PICU 2科的脓毒症患儿160例,收集患儿入科24 h内生命体征、血常规、血生化指标,同期血样送检血清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2、IL-4、IL-6、IL-10及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干扰素(interferon,IFN)-γ。根据患儿入科第1个24小时内病情最差值,按照2015年儿童脓毒性休克诊治专家共识诊断标准分为脓毒症组(76例)、严重脓毒症组(84例);根据28 d预后情况分为存活组(134例)、死亡组(26例);比较各组间细胞因子浓度及各种免疫状态构成。结果严重脓毒症组与脓毒症组相比,IL-2[2.40(2.40,2.55)pg/mL比2.40(2.40,3.76)pg/mL]、IL-6[60.54(23.22,250.38)pg/mL比21.47(8.83,57.94)pg/mL]、IL-10[50.85(21.74,217.12)pg/mL比14.99(9.23,28.79)pg/mL]、TNF-α[2.75(2.40,5.15)pg/mL比2.40(2.40,3.23)pg/mL]和IFN-γ[8.01(4.34,37.28)pg/mL比2.62(2.62,28.56)pg/mL]水平均显著增高(P<0.05);死亡组与存活组相比,IL-10[99.57(10.51,646.96)pg/mL比23.17(11.74,57.30)pg/mL]、TNF-α[3.08(2.40,5.13)pg/mL比2.45(2.40,3.80)pg/mL]水平均显著增高(P<0.05);混合型抗炎症反应综合征(mixed antagonistic response syndrome,MARS)相比非MARS的死亡风险显著增高(OR 3.750,95%CI 1.302-10.804)。结论IL-2、IL-6、IL-10及TNF-α水平增高与儿童脓毒症病情严重程度显著相关;IL-10、TNF-α水平增高及MARS的发生与不良预后显著相关,当脓毒症患儿出现MARS时需高度警惕不良预后的发生。

  • 标签: 脓毒症 儿童 细胞因子 混合型抗炎症反应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在评价早产儿院内感染程度和预后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例早产儿院内感染病例,分析不同程度早产儿院内感染患儿的PCT水平,并分析PCT、新生儿危重症评分(NSCI)、合并新生儿败血症与NEC以及与预后的关系等。结果在200例患儿中,病死率为7%(14/200),PCT升高发生率为94%(188/200),合并新生儿败血症发生率35.5﹪(71/200)。死亡组与存活组在性别、胎龄、出生体重、发病年龄、是否有窒息史、是否合并肺炎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PCT水平(5.71±3.5)ng/ml与(1.63±1.4)ng/ml、新生儿危重症评分(NCIS)(81.6±25.1)与92.3±19.7、是否合并败血症85.7﹪(12/14)与32.8﹪(59/180)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PCT水平与早产儿院内感染程度及预后相关,能较好地反映早产儿院内感染的病情及预后

  • 标签: 早产儿 血清降钙素原 院内感染 预后
  • 作者: 李娜 黄显聪 陈忠坚 高赟 毛伟敏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2020年第03期
  • 机构: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杭州 310053 ,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胸外科,杭州 310022 ,中国科学院肿瘤与基础医学研究所,杭州 310022 ,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杭州 310053;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胸外科,杭州 310022;中国科学院肿瘤与基础医学研究所,杭州 310022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前血清铁蛋白(SF)水平对食管鳞癌(ESCC)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于浙江省肿瘤医院行食管癌根治术280例ESCC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多因素分析术前SF水平与ESC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280例ESCC患者中,低SF组共183例(65.4%),高SF组共97例(34.6%)。低SF组患者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8.7%、50.3%、43.2%,高SF组患者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9.1%、35.1%、32.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697,P=0.03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脉管瘤栓、神经侵犯、术前SF水平与ESCC患者的预后均有关(均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脉管瘤栓(OR=1.662,95%CI:1.239~2.229,P=0.001)、神经侵犯(OR=1.823,95%CI:1.361~2.443,P<0.001)、术前SF水平(OR=1.504,95%CI: 1.113~2.032,P=0.008)均是影响ESC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术前高SF水平ESCC患者的预后较差;术前SF水平是影响ESC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食管肿瘤 铁蛋白质类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一次根管治疗牙体牙髓病的方法及患者预后评价。方法研究对象为牙体牙髓病患者,例数200例,采用抽签分组方式对研究对象200例进行分组,患者收取时间在2016年8月1日到2017年8月1日,分为观察组一组(100例牙体牙髓病患者)、对照组一组(100例牙体牙髓病患者),分别实施一次根管治疗和常规治疗,将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牙体牙髓病患者的术后重度疼痛发生率(其中发生2例、百分比为2.00%;未发生98例、百分比为98.00%)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牙体牙髓病患者随访后复发率3.00%与对照组具有差异(P<0.05)。结论牙体牙髓病患者实施一次根管治疗后,能显著降低患者术后重度疼痛发生率和复发率,利于患者早期康复,值得应用。

  • 标签: 一次根管 牙体牙髓病 方法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术式对脑胶质瘤的治疗作用及预后。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月80例脑胶质瘤患者,随机分组。开颅外科术式组选择传统手术,显微外科术式组选择显微外科术式。分析术后住院的天数;治疗前后患者QOL生活质量;后遗症。结果显微外科术式组效果、QOL生活质量、术后住院的天数、后遗症和开颅外科术式组比较有优势,P<0.05。结论脑胶质瘤患者实施显微外科术式可获得较好效果。

  • 标签: 显微外科术式 脑胶质瘤 治疗作用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门静脉系统侵犯胰腺癌患者手术治疗的预后,并分析其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肝胆外科2011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66例伴有门静脉系统侵犯的胰腺癌患者资料,男性30例,女性36例,年龄范围35~81岁,平均年龄61.5岁。所有患者均接受联合血管切除重建的胰腺癌手术治疗。收集和分析患者病历资料并随访预后情况。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生存率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生存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6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围手术期死亡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19例,发生率为28.8%。截止随访结束,共65例(98.5%,65/66)患者获得随访。门静脉系统侵犯胰腺癌患者术后1、2、3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53.3%、30.4%、23.4%,中位生存时间为13个月。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前糖类抗原19-9>400 U/ml(RR=1.871,95%CI:1.123~3.117)和静脉侵犯全层(RR=1.713,95%CI:1.072~2.736)是门静脉系统侵犯胰腺癌患者生存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分层分析,糖类抗原19-9水平越高,静脉侵犯深度越深,患者的预后越差。结论伴有门静脉系统侵犯的胰腺癌患者远期预后较差,术前糖类抗原19-9>400 U/ml和静脉侵犯全层是患者生存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胰腺肿瘤 外科手术 血管侵犯 预后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计数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54例晚期NSCLC临床病理资料,以NLR均值为临界值,将患者分为低NLR组和高NLR组,分析NLR与NSCLC临床病理特征关系及预后的变化。结果NLR与肺癌病理类型、ECOG评分、血小板计数有关(P<0.05),住院死亡组NLR值更高。结论NLR越高,NSCLC患者住院死亡率越高,NLR对判断NSCLC患者的病情危险性及预后有着重要价值。

  • 标签: 非小细胞肺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脑出血患者采用血液净化对炎症因子的清除及预后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脑出血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式划分为两组,对照组(n=25)行常规治疗,观察组(n=25)行血液净化,对比两组炎症因子清除情况与预后。结果两组治疗前炎症因子对比P>0.05,治疗后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P<0.05;观察组好转率为88.0%,高于对照组68.0%,对比P<0.05。结论血液净化可有效消除脑出血患者炎症因子,改善预后,值得推广。

  • 标签: 血液净化 脑出血 炎症因子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乳晕小切口切除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瘤的临床预后评价。方法纳入2016年1月-2018年12月100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随机分组。传统切口组实施传统手术,乳晕小切口切除术组实施乳晕小切口切除术。分析切口愈合时间、手术操作时间、手术过程出血;治疗前后患者生活质量;并发症。结果乳晕小切口切除术组生活质量、切口愈合时间、手术操作时间、手术过程出血、并发症和传统切口组比较有优势,P<0.05。结论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实施乳晕小切口切除术可获得较好效果。

  • 标签: 乳晕小切口切除术 乳腺良性肿瘤 临床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颅脑超声用以早期诊断早产儿脑损伤的应用价值及其预后评价。 方法: 回顾研究 2017 年 8 月~ 2019 年 8 月某院出生且由 NICU 收治的 437 例胎龄 35 周的早产儿。 437 例患儿均行颅脑超声诊断,其中 126 例 合并行 行 MRI 检查, 28 例合并行 CT 检查。分析颅脑超声检查结果,超声检查结果和 MRI/CT 检查的对比。 结果: 263 例( 60.18% )检查出脑损伤, 229 例( 87.07% )为颅脑出血( PIVH )。 超声诊断结果和患儿住院期间出现颅脑损伤症状具有高度一致性( P < 0.05 )。 脑实质出血 3 例( 1.31% ),脑白质损伤 130 例( 56.77% ),合并不同程度脑颅内出血 55 例( 24.02% ),蛛网膜下腔出血 3 例( 1.31% ),硬膜下出血 38 例( 1.66% )。 颅脑超声检出率为 60.18% ,明显高于 MRI/CT 检出率 38.89% ( 49/126 ),差异有意义( P<0.05 ) 结论: 颅脑超声应用在早期诊断早产儿脑损伤中效果明显,相较于 MRI 检查与 CT 检查更具优越性,可提升检出率,对及时治疗患儿,做好预后工作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颅脑超声 早产儿 脑损伤 早期诊断
  • 简介:目的:评价食管和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狭窄气囊导管扩张术的治疗效果。方法:57例(男31例,女26例)吻合口狭窄作了气囊导管扩张术,其中食管-胃吻合54例,食管-空肠吻合3例。作1次扩张术者28例,2次扩张术者15例,3次扩张术者5例,4次扩张术者9例。全部病例均在门诊随访和作钡餐造影随访观察。结果:本组病例于末次扩张术后经2mo-36mo(平均21mo)的随访观察,疗效满意者44例(77.2%);扩张无效者13例(22.8%),给予放置金属内支架治疗。采用丝线和采用金属吻合钉吻合的两组吻合口的扩张术疗效对比无显著性意义(x^2=0.138,P>0.05);扩张术前吻合口最大舒张期直径0.2cm~0.3cm和0.4cm~0.5cm两组之间的疗效差异也无显著性意义(x^2=0.235,P>0.05);扩张术前吻合口长度0.2cm-0.4am,0.5cm—1.0cm,1.1cm-4.5cm三组之间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7.746,P<0.05)。结论:食管及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狭窄气囊导管扩张术简单、安全而有效,应作为首选的治疗方法。金属内支架置入可作为气囊导管扩张术无效的补救治疗措施。

  • 标签: 食管癌 贲门癌 吻合口狭窄 气囊导管扩张术 预后 手术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