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小夹板加石膏托治疗四肢不稳定骨折的临床治疗方法,并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抽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在我院就诊四肢不稳定骨折的病人36例进行临床研究,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保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小夹板加石膏托治疗,观察并比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为优所占比例为61.1%,良所占比例为16.7%,差所占比例22.2%,即总有效率为77.8%。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为优所占比例为83.3%,良所占比例为11.1%,差所占比例12.5%,即总有效率为94.4%。以上两组比较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小夹板加石膏托治疗四肢不稳定骨折,比保守治疗具有更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的治疗四肢不稳定骨折的临床治疗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不同小夹板固定方式固定儿童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的生物力学,寻找最佳的固定方法。方法采用经防腐处理的儿童离体上肢4具,制成肱骨髁上骨折模型,采用夹板固定,固定方式为前臂位置旋前、旋后;肘关节屈伸角度0°(伸直)、45°、90°、110°、120°、150°(极限度数),经纵向及偏轴加载后测出各种固定方式骨折的稳定性、抗弯及抗旋转强度。结果在纵向加载(抗弯)能力中,前臂旋前屈曲110~150°位移最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偏轴加载(抗旋转)能力中,前臂旋后屈曲110°、120°,前臂旋前屈曲120°位移最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夹板固定儿童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其中前臂旋前位、旋后位过度屈曲(>90°)稳定性最好,抗弯及抗旋转能力最优。结论针对儿童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的患儿,小夹板过度屈曲前臂旋前或旋后位固定均能取得良好稳定性,临床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小夹板外固定及桡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盖氏骨折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15例盖氏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及小夹板外固定进行治疗,术后观察盖氏骨折患者的治疗及护理效果。结果15例盖氏骨折患者随访6个月-3年,术后优11例(73.3%)、良3例(20%)、可1例(6.7%),骨性愈合效果良好。结论结合小夹板外固定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对盖氏骨折患者进行治疗,遵循复位原则,加强手术护理,可促使关节功能的有效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究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及中医治疗中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 方法:将我院 42 例中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均分成参照组与研究组,参照组给予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联合西药治疗,研究组则联合中药治疗,统计对比两组疗效。 结果:经治疗后,研究组住院时间与腕关节功能评分指标均优于参照组,且治疗有效率明显更高, P<0.05 ,差异显著 。 结论: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及中医治疗中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更为显著。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联合中药熏蒸法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联合桃红四物汤内服治疗,观察组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联合中药熏蒸法治疗。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在早期消除肿胀、缓解疼痛症状方面,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桃红四物汤配合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Colles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21年9月——2023年9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Colles骨折患者中筛选60例纳入本次研究,并以治疗方法的差异性作为分组标准,将其均等分成两组。其中一组单独选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为参照组(30例),另外一组则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桃红四物汤展开治疗,为实验组(30例)。统计两种疗法的临床效果,并通过对比相关指标数据对其展开分析。结果:治疗后组间相比,实验组有效率(96.67%)明显高于参照组(76.67%),实验组患者的腕关节功能及疼痛评分均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在Colles骨折的治疗中,联合应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与桃红四物汤能为患者在有效缓解不适症状的同时,促进骨折的愈合与关节功能的恢复。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手法整复小夹板固定术应用于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疗效。方法:疾病为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随机抽取86例患者,其中最早就诊于我院的时间为2021年2月,最晚就诊于我院的时间为2022年2月,通过抽签法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的例数为43、方案为外固定架固定术,观察组的例数为43、方案为手法整复小夹板固定术。选取的观察指标包括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情况以及骨代谢情况。结果:骨折线消失时间、外生骨痂出现时间以及桡骨短缩指标的对比,差异显著(p<0.05),其中观察组较优;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血清骨碱性磷酸酶(BALP)以及骨密度指标的对比,差异显著(p<0.05),其中观察组较优。结论: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手法整复小夹板固定术进行治疗,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得以缩短,骨密度得以增加,骨代谢指标得以优化,治疗效果显著。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效果并分析对患者桡骨高度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1年1月期间收治的56例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以便利抽样法分组,常规组28例,夹板组28例。常规组行石膏托外固定,夹板组行小夹板外固定。组间对比固定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的桡骨高度。结果:夹板组的固定总优良率(96.43%)高于常规组(64.29%)。治疗前两组的桡骨高度相近,统计学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夹板组高于常规组,统计学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固定效果好,对桡骨高度也有积极影响。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罹患桡骨远端骨折老年患者治疗环节当中,采取手法复位自制杉树皮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方法,对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临床疗效的影响价值。方法:在2020.07~2022.12研究时间段内,本院骨科就诊40例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为样本,密封信封抽选分组,对照组20例患者,行使手术掌侧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固定治疗;实验组20例患者,行使手法复位自制杉树皮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方法,统计不同组别的:(1)并发症发生率;(2)RUSS评分。结果:开展手法复位自制杉树皮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方法后,相比较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RUSS评分均有明显改善意义,(P<0.05)。结论:罹患桡骨远端骨折老年患者治疗环节当中,采取手法复位自制杉树皮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方法,可及时降低并发症发生几率,治疗效果较为积极,
简介:摘要:目的:桡骨远端骨折是常见的骨折类型之一,由于其位置特殊,治疗方式的选择对于患者康复具有重要影响。本文旨在分析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配合悬吊牵引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为患者提供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石膏固定方法,治疗组采用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配合悬吊皮牵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康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经过治疗,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的平均康复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在随访期间,治疗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有明显提高。结论: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配合悬吊皮牵引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具有以下优点:操作简便、固定效果好、有利于早期功能锻炼。然而,该方法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患者依从性、医生技能等因素会影响治疗效果。因此,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