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基于实验室指标的肝内胆管癌(ICC)与肝细胞癌(HCC)的术前鉴别诊断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5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的833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资料,包括男性652例,女性181例,年龄(59.0±11.1)岁,649例HCC,184例ICC。依据纳入时间的先后,将患者分为建模组(577例)和验证组(256例)。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使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ICC的独立危险因素,确定用于鉴别模型的预测变量并绘制列线图,使用一致性指数(C-index)和校准图对模型的区分度和校准度进行评价。结果女性(OR=4.989,95%CI:2.547~9.772)、乙肝表面抗原阳性(OR=0.144,95%CI:0.074~0.279)、甲胎蛋白(21~399 ng/ml,OR=0.142,95%CI:0.072~0.283;≥400 ng/ml,OR=0.023,95%CI:0.006~0.095)、癌胚抗原>4.7 ng/ml(OR=2.667,95%CI:1.352~5.261)以及肿瘤糖类抗原199>39 ng/ml(OR=11.019,95%CI:5.739~21.159)是ICC的独立鉴别因素。将这5个变量纳入模型,绘制列线图,建模组和验证组的C-index分别为0.942(95%CI:0.919~0.965)和0.949(95%CI:0.914~0.985),校准图中校准曲线拟合良好。结论本研究成功建立了ICC与HCC术前鉴别诊断模型,该模型可为临床术前决策提供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临床及MRI影像特征预测分析肝细胞癌(HCC)分化程度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2015年3月至2019年6月期间180例手术切除的HCC患者的临床和MRI影像资料,对比分析低分化HCC与中高分化HCC患者甲胎蛋白、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D-二聚体水平、中国肝癌分期、Child-Pugh评分、肿瘤大小、表观扩散系数(ADC)、强化类型等临床和影像指标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预测低分化HCC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180例HCC患者中低分化59例,中高分化121例。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年龄、性别、甲胎蛋白、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D-二聚体水平、中国肝癌分期、Child-Pugh评分、肿瘤长径、包膜是否完整、瘤体ADC值、最大层面ADC值、强化类型与HCC分化程度具有相关性(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性别[优势比(OR)=4.524,P<0.05]、D-二聚体水平(OR=8.576,P<0.05)、中国肝癌分期(OR=5.598,P<0.05)、肿瘤长径(OR=0.498,P<0.05)、强化类型(OR=2.988,P<0.01)、瘤体ADC值(OR=0.059,P<0.05)是预测低分化HCC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肿瘤MRI影像特征可以作为术前有效预测HCC分化程度的指标,同时结合D-二聚体、甲胎蛋白值准确预测价值更高。
简介:摘要肝细胞癌(HCC)具有发病率高、早期症状不明显、患者预后差等特点。因此迫切需要寻找有效的早期诊断、监测、治疗的方法。近年来外泌体miRNA的相关研究为HCC的诊断治疗提供了新思路。HCC产生的外泌体miRNAs可影响肿瘤的微环境、增殖、免疫、侵袭、转移和凋亡等。故外泌体miRNAs在HCC的诊断、预后评估、治疗等方面有着巨大的潜在价值。本文对HCC相关外泌体中miRNAs的作用与治疗潜力进行综述。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肝细胞癌预测评分(PAGE-B)和改良肝细胞癌预测评分(mPAGE-B)预测经核苷(酸)类似物(NA)治疗的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肝硬化患者肝细胞癌发生风险的准确性和实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09年6月至2014年12月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病中心经NA治疗的707例HBV相关肝硬化患者临床资料并对患者进行随访,分析肝细胞癌发生的危险因素,比较PAGE-B(纳入参数包括血小板计数、年龄、性别)、mPAGE-B(纳入参数包括血小板计数、年龄、性别、白蛋白)、Child-Turcotte-Pugh(CTP)评分和天冬氨酸转氨酶与血小板计数比值指数(APRI)预测5年内肝细胞癌发生的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ROC),并对mPAGE-B和PAGE-B进行风险分层分析。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Mann-Whitney U检验和Kaplan-Meier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707例患者年龄为(46.7±12.2)岁,其中男567例(80.2%)、女140例(19.8%);乙型肝炎e抗原阳性率为56.4%(399/707);PAGE-B为(15.90±4.24)分,mPAGE-B为(12.39±3.58)分,CTP评分为(6.88±2.15)分,APRI为1.80分(0.85分,3.79分)。707例患者随访(38.14±20.97)个月,肝细胞癌发病率为8.1%(57/707)。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血小板计数降低和HBV DNA定量降低是肝细胞癌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Wald值=20.44、5.64、9.25,HR(95%置信区间)为1.056(1.031~1.081)、0.994(0.989~0.999)、0.769(0.649~0.911),P<0.001、=0.018、0.002]。PAGE-B、mPAGE-B、CTP评分、APRI预测5年内肝细胞癌发生的AUROC(95%置信区间)分别为0.708(0.639~0.778)、0.724(0.657~0.778)、0.576(0.500~0.652)、0.516(0.443~0.589)。mPAGE-B与PAGE-B预测5年内肝细胞癌发生的AUROC比较,APRI与CTP评分预测5年内肝细胞癌发生的AURO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CTP评分预测5年内肝细胞癌发生的AUROC小于PAGE-B和mPAGE-B,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3.00、3.79,P=0.003、<0.001);APRI预测5年内肝细胞癌发生的AUROC均小于PAGE-B和mPAGE-B,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4.75、5.46,均P< 0.001)。经PAGE-B评估为低危(<10分)组、中危(10~17分)组和高危(>17分)组分别为51例(7.2%)、394例(55.7%)和262例(37.1%),肝细胞癌发病率分别为0(0/51)、4.8%(19/394)和14.5%(38/262),年平均发病率分别为0、1.6%和5.5%,肝细胞癌5年累积发病率分别为0、7.3%、31.3%,高危组患者的肝细胞癌5年累积发病率高于中危组和低危组(log-rank检验值=19.27, P<0.001)。经mPAGE-B评估为低危(<9分)组、中危(9~12分)组和高危(>12分)组患者分别为97例(13.7%)、246例(34.8%)和364例(51.5%),肝细胞癌发病率分别为2.1%(2/97)、3.7%(9/246)和12.6%(46/364),年平均发病率分别为0.6%、1.1%和4.7%,肝细胞癌5年累积发病率分别为2.4%、5.1%、26.7%,高危组患者的肝细胞癌5年累积发病率高于中危组和低危组(log-rank检验值=18.64,P<0.001)。结论PAGE-B和mPAGE-B均可预测抗病毒治疗的HBV相关肝硬化患者5年内肝细胞癌的发生风险,筛查出肝细胞癌高风险的肝硬化患者,并指导临床医师应用更积极的筛查策略。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对肝细胞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其根治术后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1月至2011年6月在海军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行根治性切除术的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和生存资料。根据是否合并T2DM将患者分为T2DM组与无T2DM组,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情况。统计学方法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单因素生存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共1 691例肝细胞癌患者入组,其中142例(8.4%)患者合并T2DM。T2DM组患者中肝细胞癌发病年龄≥65岁的患者占比、男性占比、合并高血压病者占比、γ-谷氨酰转肽酶>61 U/L的患者占比均高于无T2DM组[24.6%(35/142)比10.4%(161/1 549)、92.3%(131/142)比85.7%(1 327/1 549)、43.7%(62/142)比12.3%(191/1 549)、58.5%(83/142)比49.4%(765/1 549)],合并慢性肝炎病毒感染者占比、甲胎蛋白>20 μg/L的患者占比均低于无T2DM组[76.1%(108/142)比92.0%(1 425/1 549)、47.2%(67/142)比59.9%(928/1 54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5.79、4.75、100.36、4.28、39.01、8.66,均P<0.05)。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T2DM组与无T2DM组肝细胞癌患者的术后总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02,P=0.082);进一步亚组分析显示,在病理TNM分期Ⅰ期的肝细胞癌患者中,T2DM组与无T2DM组患者的术后总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3,P=0.033),T2DM组患者的术后1、3、5年总生存率均低于无T2DM组[96.0%(48/50)比97.6%(558/572)、78.0%(39/50)比88.6%(507/572)、68.0%(34/50)比79.5%(455/572)]。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合并T2DM是病理TNM分期Ⅰ期肝细胞癌患者术后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OR值=1.663,95%置信区间1.045~2.648,P=0.032)。结论T2DM对肝细胞癌根治性切除术后患者预后的影响与TNM分期密切相关,其影响可能仅限于肝细胞癌的早期阶段。
简介:摘要原发性肝癌为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显像(PET/CT)是一种新型影像学检查技术,可以反映肿瘤的代谢情况,提供更多肿瘤相关信息。影像组学通过高通量提取医学影像中能够描述肿瘤特征的定量特征并进行分析。本文就PET/CT影像组学及其在肝细胞癌诊断和预后评估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形态学分型研究肝细胞癌(HCC)中组织学类型粗梁型所占百分比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共收集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2014年至2016年间进行手术的HCC病例232例,对其进行组织学分型,记录粗梁型肝细胞癌(MT-HCC)所占百分比。并以10%~29%、30%~49%、≥50%界限值进行分组,排除所有公认的HCC亚型后,其余病例被认为是传统型肝细胞癌(CV-HCC)。收集其相关临床病理资料,并进行术后随访,使用t检验、χ2检验及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MT-HCC和CV-HCC的临床及预后特点,最后,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影响HCC复发及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当HCC中粗梁型组织学亚型比例≥10%时,其临床病理特征具有显著性差异,定义为MT-HCC。MT-HCC和CV-HCC分别有76例和156例。MT-HCC预后较差,其患者平均发病年龄小于CV-HCC患者(49.99岁比56.18岁,t=-4.039,P<0.05),具有较高的血清甲胎蛋白(AFP)水平(58.49%比29.41%,t=13.112,P<0.05),并且肿瘤最大径大于CV-HCC(8.12 cm比4.28 cm,t=6.768,P<0.05)。与CV-HCC比较,被膜侵犯较常见(27.63%比10.90%,t=10.448,P<0.05),多结节型和巨块型肿瘤较多(t=24.567,P<0.05),具有较高的组织学分级(t=17.407,P<0.01)和较高的AJCC分期(t=38.071,P<0.01)。同时,更易见坏死(85.53%比42.31%,t=38.831,P<0.01)、卫星子灶(47.37%比25.00%,t=11.688,P<0.01)及大血管侵犯(23.68%比7.05%,t=12.926,P<0.01)和微血管侵犯(t=39.077,P<0.01)。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中,组织学类型MT-HCC是影响HCC复发及预后的相关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当HCC中MT-HCC所占百分比≥10%时具有明显的临床病理学意义,预后较差。
简介:摘要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肝切除术仍是HCC首选的治疗方式,然而其术后复发率高,特别是早期复发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HCC术后早期复发危险因素可大致归纳为患者自身因素、肿瘤特性、治疗相关等三大原因。本文结合最新的相关研究文献,针对上述三大原因对HCC术后早期复发相关危险因素做一综述。
简介:目的:构建携铜绿假单胞菌外毒素PE38基因及甲胎蛋白(AFP)启动子的重组载体,并研究其在体外对AFP阳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的靶向杀伤作用。方法:构建重组免疫毒素表达质粒pAFP-PE38,通过转染细胞观察其作用,RT-PCR法测定PE38mRNA表达,CCK-8法检测细胞毒性。结果:各组细胞转染质粒pAFP-PE38后仅AFP阳性的HepG2细胞表达PE38mRNA,且形态发生改变,生长显著受抑(P〈0.01),48h和72h抑制率分别为27.2%、58.3%,而AFP阴性的PC-3和HeLa细胞未受明显影响。结论:PE38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可实现HCC基因治疗的靶向性和高效性,有望成为肝细胞癌靶向基因治疗的有力工具。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肝细胞癌患者采用腹腔镜和开腹手术的治疗效果分析和对比。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8月收治的51例肝细胞癌患者进行治疗研究,随机分组,实验组28例采取腹腔镜治疗,对照组23例患者选择开腹手术治疗结果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的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进行对比,发现实验组患者各项指标都明显好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仅有1例患者肝脓肿,发生率为3.6%,对照组并发率为16.0%,和对照组患者相比,实验组的并发率明显较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细胞癌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可得到显著的治疗效果,减少患者的身体损伤,术中出血量,很少有术后并发症的出现,有助于身体恢复,可广泛推荐。
简介:摘要经过三十年的发展和推广,射频消融已成为肝细胞癌(HCC)常用的局部消融治疗手段,成为了早期和很早期HCC的首选治疗手段以及进展期HCC综合治疗中的重要辅助性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HCC治疗模式。近十多年来,在HCC早期诊断率越来越高、基础肝病的内科治疗越来越规范和普及的背景下,传统的肝切除术借助腹腔镜、肝段/叶染色等技术的广泛应用,在HCC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微创性等方面均获得了实质性进步,对射频消融的学术地位形成了强有力的挑战。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在射频消融最优势领域——早期和很早期HCC,肝切除术的中远期疗效明显优于射频消融;而射频消融在治疗理念和技术等方面缺乏创新性进步和体系性推进,总体疗效缺乏实质性提升。本文对当前射频消融在HCC综合治疗中学术地位的困境、原因及其应对措施进行了总结。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超声和CT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早期肝细胞癌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2015年2月1日至2017年1月31日133例早期肝细胞癌患者行射频消融治疗的围手术期资料,按照引导方式分为超声引导组和CT引导组,收集其临床及预后资料。结果超声引导组消融时间明显短于CT引导组[(29.0±12.0) min比(55.0±19.0) min,P<0.05)],单个肿瘤的消融次数少于CT引导组[(1.1±0.3)次比(2.0±0.6)次,P<0.05]。两组完全消融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CT引导组局部肿瘤复发率和无进展生存率均优于超声引导组(均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CT引导下射频消融是局部肿瘤复发(HR=0.266,95%CI:0.073~0.967,P<0.05)和无进展生存(HR=0.415,95%CI:0.213~0.806,P<0.05)的独立保护因素,而甲胎蛋白>20 ng/ml(HR=4.821,95%CI:1.714~13.560,P<0.05)为患者无进展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于早期肝细胞癌,CT引导下经皮穿刺射频消融的局部治疗效果优于超声引导,其原因可能与CT引导下布针次数较多、消融时间较长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