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主要分析核磁共振血管成像与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诊断脑血管疾病的价值。方法: 本次所选取的研究样本来自到我院接受诊治的脑血管患者,一共抽取样本量50例,所有患者均采取核磁共振血管成像与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诊断;之后分析不同诊断方式的诊断率及核磁共振血管成像诊断脑血管疾病的狭窄情况。结果: 两种诊断方式的诊断率比较: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的诊断率更高于核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对比数据有显著差异(P<0.05);而核磁共振组诊断大脑中动脉狭窄有30例,大脑前动脉狭窄有4例,大脑后动脉狭窄有14例,颈内动脉狭窄有2例。结论: 对脑血管疾病患者的诊断过程中,采取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可有效地提高诊断率,但核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能够有效地诊断脑部血管疾病患者脑动脉狭窄情况,临床可根据患者情况自行选择。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血流向量成像的相对压成像(RPI)技术评估高血压患者在舒张期不同时相的左心室内压差(IVPDs)和压力梯度(IVPGs)的变化,探讨其对不同左心室构型的高血压患者舒张功能的诊断价值。方法入选2020年4月至2021年3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门诊就诊的高血压患者180例作为高血压组,根据相对室壁厚度(RWT)和左室质量指数(LVMI)分为正常构型组(NG组,62例)、向心重构组(CR组,62例)及向心肥厚组(CH组,56例);另选取同期61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采集临床资料和超声心动图参数并比较四组间各参数的差异。采用RPI技术测得舒张期四个时相的IVPDs和IVPGs,包括等容舒张期(IR)、快速充盈期(RF)、减慢充盈期(SF)和心房收缩期(AC)。比较四组间舒张各期IVPDs和IVPGs的差异并分析其与超声心动图参数的相关性,利用ROC曲线分析RPI参数对高血压NG组患者舒张功能减低的诊断效能。结果高血压各亚组在舒张期各时相中的IVPDs和IVPGs的绝对值大于对照组(均P<0.001),其中IVPDs-IR和IVPGs-IR在四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IVPDs-IR和IVPGs-IR与舒张功能参数E/e′具有相关性(rs=-0.615、-0.605,均P<0.001)。IVPDs-IR和IVPGs-IR对NG组患者的舒张功能减低具有很好的诊断效能,截断值分别为<-0.705 mmHg(AUC=0.935,P<0.001)、<-0.130 mmHg/cm(AUC=0.926,P<0.001)。结论RPI技术可以精准评估不同构型高血压患者不同程度舒张功能变化,其参数IVPDs-IR、IVPGs-IR可作为无创性早期诊断高血压患者舒张功能减低的潜在新指标,对临床及时干预及逆转心室重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血管肉瘤和血管瘤的CT影像特征。方法本研究回顾分析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之间病理检查证实8例血肝脏血管肉瘤和24例肝脏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观察对象均接受CT检查,对比两组患者的CT检查情况和影像学特征。结果肝血管瘤和肝血管肉瘤的瘤周动静脉短路、CT值和早期强化位置出现几率比较,均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延迟期肝血管肉瘤与肝血管瘤可见明显等密度或是高密度患者比例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肝血管肉瘤和血管瘤均存在明确的CT影像特征,能够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因而具有较高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老年患者脑血管储备功能的血管危险因素并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9年7月~2020年7月本院心脑血管科收治的128例老年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依据患者是否存在血管危险因素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使用颅多普勒和屏气试验评价,对比患者的屏气指数、脑血管危险指标与脑血管储备功能之间存在的关联。结果 观察组患者中高血压(47)例、糖尿病(26例)例、高脂血症(27)例、吸烟(22)例,其屏气指数与对照组相比均较低,(P
简介:已知的3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及其间的数量关系影响着血管形成的信号转导,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可介导肿瘤血管通透性增加并促进肿瘤血管形成,抑制VEGF和VEGFR的手段已用于肿瘤治疔的研究.VEGFR对肿瘤血管形成的影响还与Tie和Eph内皮酪氨酸家族等其他细胞表面受体的相互作用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