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正>“使、让、叫、令”等动词是现代汉语动词中较为独特的一种类型:它既不表示任何心理活动,也不表示存在、能愿或趋向,又不表示明显的行为动作。它们词义模糊,使用范围固定,只在现代汉语的兼语短语或兼语句中充当第一述语,起着致使它们后面的表示人或事物的名词性的词或者短语具有某种动作或行为的作用,如:

  • 标签: 现代汉语 动作动词 兼语短语 兼语句 动作行为动词 使令
  • 简介:文章尝试从语言范畴的连续性及言谈交际的角度出发,研究现代汉语中离合词离析现象的动因。我们认为汉语词与短语结构方式的共通性是产生离析现象的基础,动宾结构的言谈表达功能是其内在动因,言谈交际的促动是其外在动因。

  • 标签: 离合词 离析 言谈交际 信息度 事件化
  • 简介:他们是普通的俄罗斯人,分布于老、中、青不同年龄层。他们因机缘巧合,选择了汉语,爱上了灿烂的中华文明。对汉语的情愫,使他们成为中俄友谊的使者。

  • 标签: 中华文明 汉语 俄罗斯人
  • 简介:重动句属于致使句式,表达致使情境,其中致使范畴选择活动为致事。充当致事的活动可以是主动词所描述的活动,也可以跟主动词相关的动词所描述的活动,前者导致动词的重复,产生重动句。重动句中的"VO"是致事,具有名词性,充当句子的主语,也可被提升为话题。选择致事的致使范畴常常可以实现为"把",重动句跟把字句可以构成句法聚合。当役事跟活动的受事等同时,役事会被删略,役事删略后的重动句在接受性上有变异。

  • 标签: 重动句 把字句 致使情境 活动致事 役事
  • 简介:本文通过调查一个儿童芊芊从1岁4个月到3岁3个月自然语言产出的语料,研究汉语动力型情态动词的早期习得过程及其背后的机制。研究结果显示:(1)芊芊从1岁8个月到2岁6个月期间开始习得动力型情态动词,“会”最早习得,“敢”、“能”、“要”、“可以”和“肯”随后习得,情态动词的习得顺序与其使用频率之间存在部分相关性;(2)芊芊最早习得动力型情态“能力”意义,然后逐渐习得了“勇气”、“意愿”等意义,但却没有习得“善于做某事”和“有把握做某种判断”的意义,此外,早习得的情态意义的使用频率也比较高;(3)情态句的句型呈现逐渐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句法结构呈现逐渐复杂化的发展趋势;(4)影响动力型情态动词早期习得的因素,除了动力型情态动词自身的特征外,还与看护者的语言输入特征以及儿童心理理论水平有关。

  • 标签: 汉语动力型情态动词 早期习得 个案研究
  • 简介:本文集中讨论书面语言教学问题,根据对口头语言和局面语言的理解以对汉语特点的认识,主张把局面语言教学与口头语言教学区别开来,建立局面语言教学和口头语言教学两种不同的教学系统,形成能体现汉语特点的新的教学路子。文中对新的教学路子的特点和书面语言教学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初步的论述。

  • 标签: 语言教学 汉语 对外汉语 局面语言 教学法
  • 简介:3月27日,格鲁吉亚第比利斯自由大学孔子学院举办汉语教师培训会暨汉语教学成果展示会。孔子学院中外方院长、全体汉语教师及学生代表参加此次活动。会上,16名中格汉语教师从不同角度展示了精彩的汉语教学片段,涉及饮料、颜色、数字及身体部位等教学主题,重温了直接法、游戏教学、全身反应法等经典教学法。

  • 标签: 海外 华文教育 文化交流 汉语教学
  • 简介:采用课堂教学录像分析的方法,在获得校级汉语教学(初级综合课)一等奖的教师中随机选取两位教师的教学实录光盘作样本进行个案研究,分别从话语量、话语构成、教师提问、教师反馈和话语模式等方面对教师的课堂话语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两位汉语教师课堂话语存在教师话语量比重低、讲解性话语少、操练性话语比例高、教师角色多元化、积极性反馈多以及有一些IRFR和IR[I1R1(I2R2)]F的话语结构模式等优点和长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 标签: 初级汉语 综合课 教师话语
  • 简介:由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主办,延边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协办的第五届“现代汉语虚词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学术研讨会,于2012年8月10日至12日,在延边大学举行。大会开幕式由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曹秀玲教授主持,延边大学副校长盖同祥教授,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院长齐沪扬教授分别代表协办方和主办方致辞。

  • 标签: 对外汉语教学 学术研讨会 虚词研究 现代汉语 上海师范大学 成功
  • 简介:“我叫吴文仲,口天吴、文化的文,我在家排行老二,所以是伯仲的仲。”一口流利的汉语、地道的“中国式”自我介绍,让人很难想到这是出自黑皮肤、大眼睛、一头细软小卷发的尼日利亚小伙子之口。2013年,在尼日利亚学习了一年多中文的吴文仲,带着中文老师为自己起的名字,来到河北师范大学留学。经过为期四年的汉语教育学习,他有了回国后做一名汉语教师的梦想。

  • 标签: 汉语教育 海外市场 新闻动态 文化交流
  • 简介:语感是感性和理性相统一的一种悟性,文章通过三个具体的语气副词的例子,讨论了在对外汉语语气副词的教学中,应该把握感性认识和理性讲解之间的联系,找到语感与语理之间的切入点,从而提高外国学生的语言能力。

  • 标签: 语感 对外汉语 语气副词
  • 简介:<正>《汉语拼音词汇》(文字改革出版社,1963年第一版,以下简称《词汇》)为语文教学、汉语拼音化研究以及其他许多方面提供了十分有用的资料。有人用以研究、统计现代汉语书面语的同音词及拼音化工字(词)法问题。比较为人们注意的材料有二,一为周有光《汉字改革概论》第三版309页注(以下简称“周注”),一为望月八十吉《日语、汉语的同音词》的统计。两种统计所用方法不同,所得结果也不一样。

  • 标签: 同音词 汉语拼音化 双音词 词汇 统计 单音词
  • 简介:在一对一互动中,汉语学习者能够注意到对话者所提供的重述反馈,将之作为一种纠正性反馈,但是注意的水平受学习者语言水平、重述句子的长度及重述句子与学习者初始话语之间差异程度的制约。上述制约主要来源于语言偏向性和记忆能力的差异。本研究可为第二语言(汉语)教学和互动研究提供一些启示。

  • 标签: 重述 注意度 反馈 课堂互动
  • 简介:本文介绍了清代包括中国人在内的各国译者翻译改编的汉语口语课本的5种类型及其代表作品,并讨论了其在汉语第二语言教学史和中国翻译史上的地位。

  • 标签: 清代 口语课本 翻译 官话 方言
  • 简介:<正>本文将依次讨论以下三个问题:1.教学过程中的主要矛盾2.对外汉语教学的理想模式3.对外汉语教学的实践目标一对外汉语教学理论时常面临着两难的状况:一方面,它要为对外汉语教学的现实存在提供合情合理的依据。正象黑格尔说过的那样,“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就是说,理论理所当然地要充当现实的维护者。另一方面,在对外汉语教学改革的实践中,许许多多的现实存在都受到质疑,因此,理论要对现实存在进行种种反思。在这种情况下,理论又是现实的批判者。理论的这种双重品格,决定了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研究的双重使命。对外汉语教学的最重要的理论问题之一是如何认识教学过程中的主要矛盾。长期以来,人们对教学过程中的主要矛盾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人说,教与学的矛盾是教学过程的主要矛盾;有人断言,掌握知识与形成技能技巧是教学过程中的主要矛盾。在

  • 标签: 对外汉语教学 教学实践 教学过程 主要矛盾 几个问题 语言功能
  • 简介:为了解目前中国及海外大学对外汉语教学课程设计发展状况,总结使用中教材的经验,检讨不足,为今后编写出更好的教材做准备,文章认为有必要对流通在市场上的对外汉语教学教材进行调查。本调查的对象为中国内地高等院校对外汉语课程教材以及海外大学的中文课程教材。文章在众多现有的对外汉语教材中,选取了6个具影响力、有代表性、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教材,对其中的初级教学部分进行了调查。调查包括:(1)教材的使用对象及使用环境;(2)教学时间;(3)课文形式;(4)课程内容。这四项都具体体现出课程设计者的语言教学理念和语言课程设计宗旨,反映出设计者对语言学习的观点。本调查的结果让我们看到教材设计者的语言学习的观点,以及这些观点在教材中的具体表现。

  • 标签: 全球 对外汉语初级课程 教学对象 教学时间 课文形式 课程内容
  • 简介:本文对近期编写的《实用汉语近义虚词词典》的用词用字进行了考察,以此为主要依据,提出了一整套具体可操作的统计、控制外向型词典用词用字的方法和步骤;并对控制的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思考,提出了对用词用字数量和范围的看法。

  • 标签: 外向型汉语词典 用词用字 控制
  • 简介:对外汉语修辞教学以培养留学生汉语修辞能力为目标,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门新课程,目前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就课程的设置、修辞教学的项目与等级问题进行了一些探讨,并就修辞教学的方法与手段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了初步看法。

  • 标签: 对外汉语修辞教学 等级 方法
  • 简介:本文通过对国际汉语课堂教师话语的记录和分析,考察了对外汉语教师在面对留学生进行教学时的话语礼貌情况。考察发现,汉语教师在课堂上一般施行四种礼貌策略不使用补救策略、积极礼貌策略、消极礼貌策略以及非公开礼貌策略。

  • 标签: 对外汉语 教师话语 礼貌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