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放疗患者放疗后并发症的发生、焦虑情绪及其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本院自2016年0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76例宫颈癌患者,应用随机信封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8)和实验组(n=38)。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集束化护理,分析两组患者放疗后并发症发生率、焦虑情绪及其生存质量。结果实验组宫颈癌患者放疗后并发症发生率和焦虑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宫颈癌放疗患者的生存质量(75.32±6.23)分显著高于对照组(62.72±8.9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宫颈癌放疗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不仅有利于降低患者放疗后并发症发生率、缓解其焦虑情绪,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其生存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甲状腺手术护理中个性化护理措施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甲状腺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措施,基于此观察组应用个性化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护理前后抑郁、焦虑等评分及满意度。结果两组护理前抑郁、焦虑等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而护理后观察组抑郁、焦虑等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且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0%(38/40)与对照组80.0%(32/40)相比显著较高,且P<0.05。结论甲状腺手术护理中应用个性化护理措施的效果显著,即可有效缓解患者各种不良情绪,并达到较高护理满意度,因此值得应用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老年顽固性心衰患者治疗中应用硝普钠联合多巴胺持续静脉泵入方法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抽取我院收治的老年顽固性心衰患者94例,以数字抽签法随机分为参照组及研究组各47例,参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治疗方法,研究组患者实施硝普钠联合多巴胺持续静脉泵入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及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成效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参照组相比,不存在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的心功能改善优于参照组患者(P<0.05)。结论硝普钠联合多巴胺持续静脉泵入方法在老年顽固性心衰患者治疗中,对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有积极的影响,治疗效果理想,可在临床中大力借鉴。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别应用瑞替普酶以及尿激酶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7年10月接收的84例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通过采用计算机产生随机数字,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其中参照组为42例,予以尿激酶治疗,研究组为42例,予以瑞替普酶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不同时间段的血管再通情况以及治疗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比较分析,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76%),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9.04%),同时研究组60min、90min以及120min后的血管再通率,均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予以瑞替普酶的治疗效果更高,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前列地尔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临床疗效。方法以86例糖尿病肾病蛋白尿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接受常规治疗的加用前列地尔和贝那普利,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0%、76.7%,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尿素氮、血肌酐、24h尿蛋白水平及24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尿素氮、血肌酐、24h尿蛋白水平及24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前列地尔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疗效肯定,治疗后患者24h尿蛋白水平及24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明显降低,肾功能得到有效改善,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个体化舒适护理应用于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科室前列腺癌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35例一组,对照组患者施行传统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施行个体化舒适护理进行干预,最后将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生活质量评分(认知功能、失眠、疼痛、恶心呕吐)和并发症(尿失禁、膀胱痉挛、出血、电切综合征)的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同期对照组(P<0.05),同时在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面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体化舒适护理可以有效提高前列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了治疗效果,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糖尿病患者个体化治疗取得的效果。方法取医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52例进行回顾分析,治疗期间均结合患者情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对所有患者心理状况、血糖指标情况以及并发症情况等观察。结果治疗前52例患者治疗前SAS与SDS评分分别为(64.8±4.5)分、(62.5±2.2)分,治疗后分别为(42.7±1.4)分、(40.4±1.0)分,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2例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改善均优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2例患者治疗后,出现1例低血糖情况,发生率1.92%(1/52),经过对症处理,恢复正常。结论个体化治疗方案应用于糖尿病患者治疗中,对帮助改善患者不良心理、控制血糖指标等有积极意义,应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