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6 个结果
  • 简介:研究了相互竞争的两种群中具有饱和传染率的SIS传染模型,得到疾病传播与否的阈值条件及相应的平衡点的全局稳定性.结论表明,恢复率、出生率、死亡率、竞争强度、种群数量的增大,有利于疾病的控制与消逝,疾病传播的状况取决于上述因素总和与传染强度的大小关系.

  • 标签: 饱和性传染率 SIS传染病模型 平衡点全局稳定性
  • 简介:文中建立了带有周期传染率的SEIQRS模型,在引入基本再生数R0后,利用构造适当的Lyapunov函数的方法,讨论了系统平衡点的稳定性.这一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得出HFMD动力系统的全局稳定性由它的基本再生数R0决定,当R0〈1时,该动力系统的无病平衡点全局渐进稳定,意味着该HFMD会在一定时期后消亡;当R0〉1时,该动力系统至少有一个正的周期解,即该HFMD会演变成为一种流行性疾病.

  • 标签: 手足口病(HFMD) 周期传染率 LIAPUNOV函数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儿科常见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耐药性。方法选取我院儿科收治的确诊呼吸道感染患儿300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儿的呼吸道分泌物标本进行培养,分析常见病原菌的耐药性。结果经过培养发现,有101例患儿的呼吸道分泌物标本呈阳性,阳性率为33.36%;通过检验发现有71株为革兰阴性杆菌,有30株为革兰阳性球菌。药敏试验发现,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敏感性较高,对头孢呋辛和氨苄西林的耐药性较高;革兰阳性球菌对替考拉宁和万古霉素的敏感性较高,对青霉素G和苯唑西林的耐药性较高。结论在对呼吸道感染患儿进行治疗时,应根据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性选择合理的抗生素,有利于提高临床疗效及减轻患儿家庭的经济负担。

  • 标签: 儿科 呼吸道感染 病原菌 耐药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我国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已进入全面铺开的阶段。由于传染的地域性、季节性、疾病谱的变化,以及规培生对传染相关知识的欠缺,增加了规培生传染学临床带教的难度。针对“病例的随机性及传染学基础薄弱”这些问题,我科通过两年的摸索整合,对规培生临床带教采用了LBL结合CBL的教学模式,不断提高感染病学科规范化培训医师的质量。

  • 标签: 规培 感染病 教学模式
  • 简介:摘要:形成健康、安全、优质、高效的现代公共卫生安全管理体系一直是高校所探究的主题。是学校的政治要求,也是涉及校园的民生要求。此次,面对一些公共卫生事件,学校需要加强卫生管理和健康教育以预防各类传染疾病发生,本文通过对此次新冠状病毒学校卫生管理和健康教育工作在预防传染类疾病上的现状和借鉴,梳理学校卫生管理和健康教育工作二者对预防各类传染疾病的探索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措施,旨在为未来学校科学化、规范化卫生管理和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可行依据。

  • 标签: 学校卫生管理 健康教育工作 预防 各类传染疾病 影响
  • 作者: 范帅华 杜鹏程 郭军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21-07-24
  • 出处:《中华医学杂志》 2021年第25期
  • 机构:清华大学临床医学院 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北京 102218,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传染病研究所 新发突发传染病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15
  • 简介:摘要呼吸系统感染是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类型,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突发再次提醒我们防治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的重要性。针对造成呼吸系统感染的病原体进行早期检测,对于疾病的治疗与预后均有重要的价值。纳米孔测序作为一种新的病原体检测方法,具有快速检测、实时分析的优势。本文对纳米孔测序技术在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病原学诊断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并进一步分析其应用前景,以期能够为纳米孔测序等新型分子诊断技术在感染性疾病诊疗中的应用研究提供视角。

  • 标签: 纳米孔测序 呼吸系统感染 高通量核苷酸测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考虑媒体报道对疾病传播的影响以及H7N9饱和传染率的特点,建立了媒体报道对H7N9人禽传染影响的数学模型。研究了平衡点的存在性,局部稳定性和全局稳定性。最后对本文所得到的结果进行数值模拟,并指出了本文研究的实际意义。

  • 标签: 媒体报道 H7N9 全局稳定性 数值模拟
  • 简介:8月29日,国际权威杂志《科学》发表了一篇关于埃博拉疫情的来源与传播模式的文章——《关于2014年爆发的埃博拉病毒的起源和传播的基因组测序》。这篇论文有58位共同作者,《科学》杂志于8月5日收到这篇论文,8月21日即决定接收,并在8月29日发表。然而到发表时,其中5名作者因感染埃博拉病毒而牺牲。

  • 标签: 《科学》杂志 病毒 作者 论文 感染 撰写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技术应用于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病原菌诊断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10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经治的怀疑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的患者,收集脑脊液样本分别进行mNGS检测及细菌培养,计算两者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比较两者差异。结果共纳入80例怀疑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患者,其中男53例,女27例,年龄2~80(41±19)岁。经临床复核,即2名神经重症专家对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进行综合判读并给出临床诊断,最终临床确诊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42例,非感染组38例。mNGS检测诊断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3.33%(35/42)、76.32%(29/38),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9.55%(35/44)、80.56%(29/36);细菌培养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59.52%(28/42)、68.42%(26/38),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8.00%(28/40)、60.47%(26/40),mNGS检测的灵敏度高于细菌培养技术,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83,P=0.015);与细菌培养相比,mNGS检测的特异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9,P=0.441)。结论mNGS检测技术可以提高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病原菌的检出率,该方法可能成为一种有前景的病原体检测辅助诊断工具。

  • 标签: 神经外科手术 宏基因组学第二代测序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病原学诊断 横断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