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显微手术闭与血管栓塞术治疗脑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脑动脉瘤患者一共90例作为本文研究内容中的选取对象,收取时间(2015年2月10日-2016年2月1日),电脑随机分为观察组一组(45例脑动脉瘤患者)、对照组一组(45例脑动脉瘤患者),观察组实施显微手术闭,对照组实施血管栓塞术治疗。结果观察组脑动脉瘤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2.22%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脑动脉瘤患者的术后恢复时间(10.21±1.31)d、术中出血量(102.45±36.12)ml、手术时间(60.21±5.45)min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将显微手术闭与血管栓塞术治疗脑动脉瘤的临床效果实施对比后,显微手术闭取得显著效果,能缩短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降低患者并发症。

  • 标签: 显微手术夹闭 血管栓塞术 脑动脉瘤 临床效果 观察
  • 简介:目的探讨普通外科手术后短期(1—7d)留置尿管患者拔管前闭尿管的必要性,找出普通外科术后短期留置尿管患者拔尿管前是否需要管训练的证据。方法选取201例普通外科术后短期留置尿管患者并随机分为实验组101例和对照组100例。实验组拔除尿管前进行闭尿管训练,对照组开放尿管引流直接拔管。比较2组拔除尿管后恢复自行排尿时间、首次排尿情况、拔管后疼痛情况和尿路感染的情况。结果实验组、对照组恢复自行排尿时间分别为(2.555±1.31)h、(2.733±1.76)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对照组自然排尿例数分别为98例、97例,重置尿管均为3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对照组尿痛发生例数分别是93例、92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通外科术后短期(1—7d)留置尿管患者拔管前闭尿管训练没有缩短正常排尿时间,重置尿管的例数、发生尿储留的例数和尿痛的例数差异也没有统计学意义,且在进行训练期间不利于随时观察尿量及尿色,以便于掌握患者的病情变化,并增加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提示普外科手术后短期留置尿管患者拔管前不必进行管训练。

  • 标签: 导管 留置 手术后医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观察显微手术闭与血管栓塞术联用治疗脑动脉瘤的临床效果并作相关分析。方法在我院治疗脑动脉瘤患者选60例患者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血管栓塞术治疗,给予研究组显微手术闭治疗;持续跟踪1年并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及破裂出血、伤口感染、脑血管痉挛等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有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术后恢复良好率均无差异,P>0.05。结论显微手术闭治疗脑动脉瘤的术后恢复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显微手术夹闭 血管栓塞术 脑动脉瘤
  • 简介:目的探讨动脉瘤闭术中辅助应用吲哚菁绿荧光造影(ICG)对手术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动脉瘤闭术中辅助应用吲哚菁绿荧光造影及无造影辅助的共40例脑动脉瘤病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脑缺血的发生率、预后情况以及术中造影对手术策略的影响。结果20例术中辅助应用吲哚菁绿荧光造影的患者术后GOS分级显著高于非造影组,术后脑缺血的发生率亦明显低于后者,同时对部分动脉瘤闭的术中策略调整起到了积极影响。结论术中辅助应用吲哚菁绿荧光造影具有实时、精细、可重复、安全性高等特点,是提高动脉瘤闭术成功率及改善手术效果的有效方法。

  • 标签: 脑动脉瘤 吲哚菁绿 术中血管造影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脑动脉瘤治疗中采取显微手术闭和血管栓塞术的价值。方法:纳入对象为2021.01至2023.03在医院行手术治疗的40例脑动脉瘤患者,以入院时间均随机分成介入手术组及传统手术组,分别提供血管栓塞术和显微手术闭,比对运用价值。结果:介入手术组患者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住院用时低于传统手术组,但住院费用高于传统手术组;传统手术组住院用时、术后疼痛评分高于介入手术组,P<0.05;介入手术组并发症率低于传统手术组,P<0.05。结论:相较于传统手术组,以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有着手术治疗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少等优势,但其存在住院费用高昂、术后复发等情况,在治疗期间需综合考量患者病情实际情况,以此来选择适合的治疗手段。

  • 标签: 脑动脉瘤 显微手术夹闭 血管栓塞术 临床指标 并发症
  • 简介:摘要回顾性分析55例腹腔镜下难以定位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组术前在胃镜下在肿瘤旁上、下缘各放置1枚钛,行上消化道X线造影确认钛位置,术前制定手术方案;对照组在术中采用腹腔镜-内镜联合(双镜联合)定位。胃镜下钛标记联合上消化道X线造影定位诊断的准确率(100%)与双镜联合的定位准确率(100%)相同,节约手术人员参与,减少手术时间,术前可以明确手术方式,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内破裂动脉瘤闭术中不同时期再破裂的原因及处理要点。方法选择自2015年5月至2021年10月于河南大学淮河医院神经外科行显微开颅闭术治疗的21例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于术中不同时期发生再破裂。回顾性收集患者的临床特征、动脉瘤参数、预后及并发症情况等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分别总结术中不同时期再破裂的原因及处理要点。结果21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5岁,入院时均伴有意识障碍;Hunt-Hess分级Ⅲ级16例、Ⅳ级5例;前交通动脉瘤12例,后交通动脉瘤6例,大脑中动脉瘤3例;多子囊动脉瘤17例,不规则型动脉瘤4例;大型动脉瘤18例,巨大型动脉瘤3例。3例再破裂发生于闭前期(分离动脉瘤前),最终死亡2例、重残1例;14例发生于闭中期(分离载瘤动脉和动脉瘤时),术后发生脑梗死3例、重残3例;4例发生于闭后期(动脉瘤颈闭后),术后发生脑梗死2例、重残2例。结论患者年龄大、病情严重及动脉瘤位置、形状、体积等参数特殊以及术者经验不足、操作不当等均会导致颅内破裂动脉瘤闭术中发生再破裂,术中任何时期的分离闭均应精细轻柔,避免过度牵拉。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破裂动脉瘤 再破裂 开颅夹闭术
  • 简介:摘要回顾性分析13例急诊行颅内动脉瘤开颅闭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血泡样动脉瘤4例,载瘤动脉或瘤颈撕裂6例,复杂大脑中动脉动脉瘤3例。术中对血泡样动脉瘤和撕裂的动脉瘤采用缝合技术重塑载瘤动脉或瘤颈,对复杂大脑中动脉动脉瘤行搭桥术,其中成功闭12例,1例术后再出血后死亡。12例患者的随访时间为(11.0±3.7)个月(7~19个月),术后复查头颅CT血管成像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其中2例血管狭窄。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级(GOS)评估预后,恢复良好(Ⅴ~Ⅳ级)10例,恢复较差(Ⅲ级)2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观察显微手术闭与血管内栓塞治疗破裂颅内动脉瘤的疗效。方法2000年1月至2020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等4家医院神经外科采用手术治疗的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3 724例,其中采用开颅手术闭动脉瘤2 417例,采用血管内栓塞动脉瘤1 307例。采用1 ∶1倾向性评分匹配法筛选血管内栓塞组和开颅手术组各415例,回顾性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和术后并发症、随访疗效及动脉瘤复发率。结果开颅手术组术中动脉瘤破裂率为22.9%(95/415),高于血管内治疗组的17.3%(72/415)(P=0.046)。术后并发症方面除了继发慢性脑积水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肺部感染、切口愈合不良、颅内感染及新发脑梗死发生率均为开颅手术组高于血管内治疗组(均P<0.05)。开颅手术组和血管内治疗组术后中位随访时间分别为30.0个月和33.0个月。末次随访显示,开颅手术组和血管内治疗组术后动脉瘤复发率分别为0.7%(3/415)和2.9%(12/4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格拉斯哥预后评级结果显示血管内治疗组预后好于开颅手术组(P<0.05)。结论采用血管内栓塞治疗破裂颅内动脉瘤的并发症发生率、疗效均优于显微手术闭,但动脉瘤复发率相对较高。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破裂 神经外科手术 血管内手术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观察显微手术闭与血管内栓塞治疗破裂颅内动脉瘤的疗效。方法2000年1月至2020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等4家医院神经外科采用手术治疗的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3 724例,其中采用开颅手术闭动脉瘤2 417例,采用血管内栓塞动脉瘤1 307例。采用1 ∶1倾向性评分匹配法筛选血管内栓塞组和开颅手术组各415例,回顾性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和术后并发症、随访疗效及动脉瘤复发率。结果开颅手术组术中动脉瘤破裂率为22.9%(95/415),高于血管内治疗组的17.3%(72/415)(P=0.046)。术后并发症方面除了继发慢性脑积水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肺部感染、切口愈合不良、颅内感染及新发脑梗死发生率均为开颅手术组高于血管内治疗组(均P<0.05)。开颅手术组和血管内治疗组术后中位随访时间分别为30.0个月和33.0个月。末次随访显示,开颅手术组和血管内治疗组术后动脉瘤复发率分别为0.7%(3/415)和2.9%(12/4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格拉斯哥预后评级结果显示血管内治疗组预后好于开颅手术组(P<0.05)。结论采用血管内栓塞治疗破裂颅内动脉瘤的并发症发生率、疗效均优于显微手术闭,但动脉瘤复发率相对较高。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破裂 神经外科手术 血管内手术 治疗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缩短手术时间降低中转率的方法。方法:对2004年6月~2006年6月所完成的LC病例,根据胆囊管胆囊动脉结扎材料和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研究。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手术时间中转率相比有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观察组未出现近远期并发症,对照组出现1例胆漏,术后20h腹腔镜下探查,行胆囊管残端结扎,腹腔引流治愈。结论:Hem-O-lock结扎运用于LC,能缩短手术时间,降低中转率,操作简单易行,具有临床运用推广价值。

  • 标签: Hem-O-lock结扎夹 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 手术时间 中转率
  • 简介:目的:减少骨科下肢术后使用硬膜外自控镇痛泵患者尿潴留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将2012年8月~2013年8月我科住院的下肢术后使用硬膜外自控镇痛泵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硬膜外自控镇痛泵术后护理。观察组除了常规护理外,给予术后早期闭硬膜外自控镇痛泵4~6h后再启开至术后48h拔管。比较两组术后疼痛及尿潴留发生率。结果两组镇痛及首次排尿平均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尿潴留发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骨科下肢术后使用硬膜外自控镇痛泵患者,术后关闭硬膜外自控镇痛泵4~6h,有效减少尿潴留的发生率,从而提高手术效果,提升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 标签: 自控镇痛泵 下肢手术 尿潴留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钛对急性消化道出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内镜下探查出血部位,插入钛置放操作器,对37例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病人进行钛止血操作。结果所有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病例经胃镜下钛治疗后立刻止血。仅有1例术后再次出血,再次给予钛夹钳夹后成功止血。所有病例术后恢复良好,无穿孔等并发症。结论钛治疗急性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 标签: 钛夹 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 内镜治疗
  • 简介:摘要胡桃综合征(NCS)是指左肾静脉(LRV)穿行于腹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之间受压迫,或在腹主动脉和脊柱之间受挤压,导致左肾静脉回流受阻,从而引起血尿、蛋白尿、腰腹部疼痛、性腺静脉曲张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NCS是导致继发性精索静脉曲张(VC)的常见原因之一。目前,国内外专家对青少年NCS合并VC的研究较少,其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案也存在较多争议,本文对青少年NCS合并VC的诊断及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精索静脉曲张 青少年 肾胡桃夹综合征
  • 简介:目的探讨内镜下结肠息肉切除中使用金属和注射针的应用效果,以供临床参考。方法将我院2009年1月2010年6月收治的100例结肠息肉的患者,按照治疗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I组患者给予传统方法切除息肉,II组患者在内镜下切除息肉中联合使用金属和注射针,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和穿孔等并发症的发生,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II组患者50例,其中41例无蒂息肉或宽基底息肉,占82.00%,而50例未注射组中32例为无蒂或宽基底息肉占64.00%。预防性注射组中无一例出现出血穿孔,而未注射组中术中出血2例,术后便血5例。使用金属和注射针的患者情况明显优于未使用此方法的患者,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内镜下结肠息肉切除中使用金属和注射针对止血和术后穿孔的预防有较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结肠息肉 内镜切除 金属夹 注射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内镜下金属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08年10月至2010年11月收治的95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均行急诊胃镜检查确诊,并在内镜直视下明确出血部位,对照组47例给于基础治疗包括禁食,洗胃,补充血容量,必要时输血,同时给于静脉注射奥美拉唑60mg,2次/d,疗程1周。治疗组48例,在此基础治疗上加于使用金属推送器对准出血部位两端,金属出血血管及附近组织,并用0.9%氯化钠注射液局部喷洒冲洗,确认完全止血。结果治疗组显效30例,有效1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9%,对照组显效18例,有效21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3%,两组对比P<0.05。结论内镜下金属钛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一种安全有效、操作简单、无明显并发症、止血效果显著、费用低的治疗措施,值得各级医院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内镜 金属夹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脑动脉瘤患者采取开颅闭与血管介入栓塞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入我院于 2017年 7月— 2018年 7月间 50例进行治疗的脑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的形式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分别为 25例。参照组行开颅闭治疗,研究组行血管介入栓塞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手术后的并发症率。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组间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率低于参照组,组间对比 P<0.05。

  • 标签: 开颅夹闭 血管介入栓塞术 脑动脉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