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甲状腺超声钙化形态与甲状腺癌的关系,为甲状腺癌临床诊断提供指导。方法:从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甲状腺结节患者中选取200例进行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甲状腺手术治疗,术前行超声检查。结果:200例患者见284个结节,钙化率26.76%,80个恶性结节,钙化率67.50%,204个良性结节,钙化率10.78%;微小钙化结节、粗大钙化结节、微粗钙化共存结节、中央钙化结节、混合钙化结节、边缘钙化结节、孤立钙化结节恶性发生率分别为75.47%、55.56%、80.00%、91.89%、70.83%、23.08%、0.00%;良恶性结节钙化形态、位置存在一定差异(P<0.05)。结论:甲状腺超声钙化形态与甲状腺癌存在一定关系,不同超声钙化形态结节均存在恶性风险,但微小钙化、微粗钙化共存、中央钙化、混合钙化结节恶性发生率较高,临床可根据甲状腺超声钙化形态辅助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促进甲状腺癌诊断准确性提高。
简介:目的:观察不同浓度艾灸生成物对SD大鼠肺的影响。方法40只大鼠随机分正常对照组、低剂量艾灸生成物组、中剂量艾灸生成物组、高剂量艾灸生成物组,高剂量艾灸生成物恢复组,每天在相应浓度艾灸生成物中暴露4小时,每周5天,持续2个月;高剂量艾灸生成物恢复组经2个月高剂量艾灸生成物刺激后,在空气中自然暴露21天作为恢复期。正常对照组大鼠不进行任何艾灸生成物干预,常规饲养2个月。肉眼、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各组大鼠肺的病理形态,比较各组大鼠肺脏器系数。结果肉眼下,除中、高剂量艾灸生成物组分别有1只大鼠肺部表面可见小的灰色或黑色斑点外,余各组别大鼠肺部均未见异常。光镜下,低、中、高剂量艾灸生成物组部分大鼠支气管及肺泡可见不同程度炎性细胞侵润,肺泡隔增厚,其中,高剂量艾灸生成物组较为明显。高剂量艾灸生成物恢复组大鼠支气管及肺泡炎性细胞侵润现象与肺泡隔增厚现象较高剂量艾灸生成物组大鼠明显减少。各组别大鼠肺脏器系数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艾灸生成物对大鼠肺形态的影响与艾灸生成物的浓度有一定相关性,艾灸生成物对大鼠肺形态的影响具有可逆性。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汉族女性错畸形患者面下1/3软、硬组织参数,探讨影响唇部形态的因素。方法临床筛选I类、II类及III类汉族女性错畸形受试者各40名,测量面下1/3软、硬组织参数,统计分析软硬参数间的关系。结果三组研究对象中,II类错畸形受试者的下唇高及上下唇高比与I类错畸形受试者存在统计学差异;II类错畸形受试者的面下1/3下份高度及面下1/3口裂比与I类错畸形存在统计学差异,III类错畸形受试者的面下1/3上份高度与面下1/3下份高度与I类错畸形受试者存在统计学差异。上唇高度与上前牙倾斜度及下唇高度与前牙覆盖大小间的存在正相关性。结论不同错畸形人群拥有不同的面下1/3软组织形态及比例,面下1/3的软组织形态受到面下1/3硬组织形态的影响。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浓度ouabain溶液对贵州小型猪内耳的作用,分析听力改变与药物浓度关系。方法采用健康、黑色2月龄贵州小型猪13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其中试验组动物通过完整圆窗膜局部应用不同浓度ouabain,分为1mM组、0.1mM组,对照组动物局部使用等量生理盐水,正常对照组不予特殊处理。用药前后行听陛脑干反应测定,并通过免疫荧光法,观察各组动物在应用药物后三天、一周、两周时的听功能及内耳形态学(螺旋神经节、毛细胞)的变化。结果生理盐水对照组及正常对照组内耳形态及听功能未见明显变化,不同浓度Ouabain均可导致螺旋神经节细胞数目减少,毛细胞形态及数量与对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ABR阈值变化明显(P〈0.05)。结论经完整圆窗膜给药,ouabain溶液对小型猪螺旋神经节细胞有损伤,并且损伤程度具有浓度依赖性,并造成听阈明显提高,ouabain对毛细胞的影响不明显。
简介:目的:了解感染根管管壁牙本质的病变特点,根管预备及Nd:YAG激光照射对感染根管的作用。方法:选用单根患牙60颗,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治疗前感染根管)、根管预备组(用手用器械根管预备)、3个激光组(在常规根管预备后,采用3种不同能量参数照射1min),做扫描电镜观察。结果:对照组:感染根管牙本质小管形态不规则,排列紊乱。根管预备组:能去除病变的牙本质层,形成玷污层。50mj10Hz激光组不能封闭牙本质小管。100mj10Hz、150mj10Hz激光照射1min根管壁呈熔融状态,去除了玷污层,牙本质小管封闭和半封闭。结论:激光剂量在100mj10Hz或在此以上时,能有效清洁根管壁玷污层和封闭牙本质小管。
简介:目的:为疑似“灵芝”属样品基原探究提供性状和分子鉴定证据。方法:在基于传统形态特征初步鉴定基础上,对疑似灵芝属两样品ZZ和SS的rDNA-ITS区序列进行PCR扩增,经克隆测序后,与GenBank数据库中序列进行BlastN比对,样品及最相似物种ITS序列对齐后使用MEGA6.0软件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测序得到样品ZZ和SS的rDNA-ITS区序列分别为752、753个碱基,与已发表极硬红皮孔菌(Pyrrhodermaadamantinum)rDNA-ITS区序列相似度达99.0%,并在系统发育树中与极硬红皮孔菌聚为一支,而与紫芝、树舌灵芝遗传距离较远。结合样品ZZ和SS的子实体形态和扫描电镜观察鉴定结果判断其为极硬红皮孔菌。结论:基于rDNA-ITS区序列分析和系统发育树构建药用真菌分子鉴定方法,为疑似样品基原鉴定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preimplantation genetic testing, PGT)周期中,卵裂期(第3日)胚胎质量、囊胚活检时间、囊胚扩张程度、囊胚内细胞团(inner cell mass, ICM)评分及囊胚滋养层(trophectoderm,TE)评分对其整倍体状态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分析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生殖医学科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期间255个行PGT助孕周期的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囊胚相关形态学参数与整倍体状态的相关性。结果①977枚囊胚进行活检,共937枚囊胚成功获得染色体结果(95.9%),其中整倍体396枚(42.3%),非整倍体541枚(57.7%)。②在夫妻双方有染色体异常的周期中,633枚囊胚整倍体率与女方年龄未呈现明显相关趋势,无染色体异常的周期中304枚囊胚整倍体率随着女方年龄的增加呈显著下降趋势(P=0.000 1)。③校正女方年龄及不同周期的影响后,第6日、第7日活检囊胚整倍体率显著低于第5日活检囊胚(OR=0.7, 95% CI=0.5~0.9, P=0.009 1;OR=0.4, 95% CI=0.1~0.6, P=0.001 2);ICM级别为B的活检囊胚整倍体率显著低于级别为A的囊胚(OR=0.4, 95% CI=0.3~0.7, P=0.000 1);TE级别为C的活检囊胚整倍体率显著低于级别为A的囊胚(OR=0.4, 95% CI=0.2~0.7, P=0.000 4)。但囊胚扩张程度及已经形成囊胚后第3日胚胎质量对囊胚整倍体率无显著影响。结论形成囊胚后第3日胚胎质量、囊胚扩张程度与囊胚整倍体状态无关,活检时间、ICM级别及TE级别与整倍体状态显著相关。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安氏Ⅲ类错非拔牙与拔牙矫治前后牙弓及上气道形态变化及其相关关系。方法选取安氏Ⅲ类错患者共40例,非拔牙与拔牙组各20例,两组均采用传动直丝弓矫治技术进行矫治。测量矫治前后牙弓及上气道形态相关指标,获取的资料采用SPSS 23.0进行统计学分析,以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拔牙组治疗后UMM(上颌第一磨牙间宽度)、UD(上颌牙弓长度)、LD(下颌牙弓长度)减小(P<0.05);两组治疗后LCC(下颌尖牙间宽度)、UMM、UD、LD变化值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拔牙组治疗后ANB增大、U1-SN增大(P<0.05);拔牙组治疗后ANB增大,L1-MP减小(P<0.05);两组治疗后U1-SN变化值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拔牙组治疗后PNS-R增大(P<0.05),拔牙组治疗后PNS-R、PNS-Ad 2增大、SPP-SPPW减小(P<0.05),两组治疗前后上气道变化值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拔牙组治疗后腭咽段SPP-SPPW变化值与L1-MP变化值呈正相关(P<0.05)。结论安氏Ⅲ类错非拔牙与拔牙矫治后上气道鼻咽段均有增大趋势;拔牙矫治后上气道腭咽段有减小的趋势,其减小与非拔牙矫治相比并不明显,并与下中切牙的舌倾程度相关。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基于体素形态学测量(voxel-based morphometry,VBM)及基于表面形态学测量方法,探讨伴发腭裂言语障碍(cleft palate speech disorder,CPSD)的唇裂合并腭裂(clefts lip with palate,CLP)儿童的脑灰质结构形态学变化,为深入探索CLP人群腭裂言语障碍的神经机制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2年1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颌面整形创伤外科,伴发CPSD的CLP患儿29例(CLP组),其中男性9例,女性20例,年龄(9.6±3.2)岁(5~17岁)。同期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招募健康儿童33名(健康对照组),其中男性9名,女性24名,年龄(9.6±2.4)岁(5~16岁)。两组受试者均行MRI三维T1结构像序列扫描,并利用统计参数图软件SPM12软件中VBM和CAT12工具箱进行全脑灰质体积、皮质厚度、折叠系数等分析。采用双样本t检验对两组进行全脑灰质形态学分析,团块水平采用族错误率(family-wise error rate,FWER)校正进行多重比较校正,以双侧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健康对照组的年龄和性别与CLP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07,P=0.944;χ2=0.11,P=0.745)。与健康对照组相比,CLP组左侧颞下回、右顶下缘角回、左小脑上部灰质体积显著减小(P<0.05),右内侧额上回体积显著增加(P<0.05);与健康对照组相比,CLP组受试者的左侧额下回岛叶部以及右侧脑岛部皮质厚度显著变薄(FWER校正,P=0.035);与健康对照组相比,CLP组右侧半球扣带回峡部折叠系数显著增大(FWER校正,P=0.040)。结论与健康对照组相比,伴发CPSD的CLP儿童存在多个语言相关脑区灰质体积减小、皮质厚度减小、折叠系数增大,这些与语言相关的脑区灰质形态学异常改变可能与CLP人群特有的腭裂言语障碍相关。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儿童半侧颜面短小畸形(HFM)的颅底进行三维重建及测量,探讨其颅底的形态学特点。方法收集2010年2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颌面整形一中心的未接受过任何治疗、单侧受累的HFM患儿头颅螺旋CT三维数据资料,根据Pruzansky-Kaban分型标准将患儿分为Ⅰ型、Ⅱa型、Ⅱb型及Ⅲ型共4组,应用Mimics 17.0软件对其颅底进行三维重建及测量。颅底线性测量指标包括:鞍结节至视神经管(OT)、圆孔(FrT)、卵圆孔(FT)、内耳道(IT)、舌下神经管(HT)的距离及前床突至蝶骨小翼(ClS)、颞骨岩脊(ClP)的距离;颅底角度测量指标包括:前颅角、中颅角、后颅角及岩脊角。使用SPSS 26.0软件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各分型组内比较时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不同分型组间比较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共收集HFM患儿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龄5~15岁;每组10例。颅底的角度测量结果显示,Ⅰ型HFM健侧中颅角明显大于患侧,Ⅲ型HFM健侧中颅角及岩脊角明显大于患侧,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a及Ⅱb型HFM健侧及患侧颅底角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颅底的线性距离测量结果显示,Ⅰ型HFM健侧FrT、HT大于患侧,Ⅱa型HFM健侧FrT、IT、HT、ClP均大于患侧,Ⅱb型HFM健侧IT、HT及ClP均大于患侧,Ⅲ型HFM健侧HT大于患侧,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4组HFM颅底FrT及ClP的测量值比率(患侧/健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FM的患侧与健侧颅底形态具有差异,颅底角度方面差异主要集中于中颅角,Ⅰ型及Ⅲ型具有相似性,患侧中颅角明显小于健侧;线性测量方面差异主要位于舌下神经管,各型HFM患侧舌下神经管至鞍结节距离均明显短于健侧,表明患侧颅底的生长发育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黄斑裂孔眼的脉络膜形态和血流灌注特征及其与视功能的相关性。方法横断面研究。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7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诊断为单眼原发性全层黄斑裂孔的患者22例纳入研究,其中男性8例,女性14例,年龄(64.05±7.31)岁。将22只患眼作为裂孔眼组,对侧眼排除眼底病和眼底图像质量不佳的3只眼,其余19只眼作为对侧眼组;另选取年龄匹配的健康者16人(16只眼)作为健康眼组,其中男性2名,女性14名,年龄(63.25±5.14)岁。检查项目包括最佳矫正视力、微视野计检查视网膜敏感度、相干光层析血管成像术测量脉络膜血流灌注的情况、相干光层析成像术测量黄斑裂孔直径和脉络膜的厚度。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不同裂孔基底径下视功能及眼底情况的差异,通过广义线性模型分析3个组视功能及眼底情况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对视网膜、脉络膜的形态学参数与视功能参数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裂孔眼组最佳矫正视力和视网膜敏感度分别为1.02±0.22和(13.03±2.91)dB,显著低于对侧眼组的0.15±0.11和(17.25±2.03)dB(t=17.019,-4.085;P<0.001)及健康眼组的0.04±0.05和(16.63±2.89)dB(t=21.736,-3.134;P=0.004)。裂孔眼组、对侧眼组和健康眼组的脉络膜浅层毛细血管血流面积分别为(1.33±0.29)、(1.98±0.13)和(1.93±0.12)m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424,-8.707;P<0.001)。裂孔眼组旁中心血流密度为48.91%±10.12%,低于对侧眼组和健康眼组的58.27%±6.18%、55.20%±2.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02,-2.830;P=0.001,0.020)。中心凹处脉络膜较厚,然后向周边逐渐变薄,最薄的区域在鼻侧;裂孔眼组的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为(188±21)μm,显著低于对侧眼组的(217±36)μm(t=-3.672,P=0.002)和健康眼组的(229±25)μm(t=-3.304,P<0.001),而对侧眼组和健康眼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16,P=0.368)。裂孔眼组裂孔基底径分别和脉络膜血流密度(r=-0.584,P=0.004)、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r=-0.511,P=0.015)、视网膜敏感度(r=-0.432,P=0.044)相关,视网膜敏感度又与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r=0.450,P=0.035)、脉络膜血流密度(r=0.429,P=0.046)相关。结论原发性黄斑裂孔眼的视网膜敏感度降低,存在眼底血流灌注不足,对侧眼的旁中心脉络膜厚度有变薄趋势;患眼视网膜敏感度的降低与其脉络膜厚度及血流灌注减少有关。
简介:目的通过光镜、电镜定量研究分析小鼠膜性肾小球肾炎(MGN)的病理变化。方法制备小鼠MGN模型,对模型小鼠肾小球进行光镜、电镜形态学观察,并予定量分析。结果光镜、电镜观察均显示病理组具有典型的MGN病变。病理组基底膜(GBM)厚度分别为0.273nm,对照组为0.1354nm,病理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理组肾小球的平均直径(D—),平均周长(B—),平均体积(V—),平均截面积(A—),以及体密度(Vv),面密度(Sv)均大于对照组(P〈0.05或P〈0.01)。数密度(Nv)与比表面(δ)则相反,对照组大于病理组(P〈0.01)。结论光镜、电镜定量研究较为客观地反映肾小球肾炎小鼠肾小球的病变程度,为肾小球肾炎发病机理研究及临床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