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网络认知行为干预对乳腺微创旋切术患者围术期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评估其在改善患者心理健康状况方面的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023年8月到2024年3月期间的40例乳腺微创旋切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接受网络认知行为干预,包括在线心理教育、心理评估、情绪调节训练、在线心理支持和持续跟踪管理等措施。结果:实验组的焦虑水平为3.4±0.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1±0.5;实验组的抑郁水平为3.2±0.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5±0.5(P<0.05)。网络认知行为干预显著降低了患者围术期的焦虑和抑郁水平。结论:网络认知行为干预对乳腺微创旋切术患者围术期焦虑、抑郁情绪具有显著的正面影响。推荐在乳腺微创旋切术患者围术期实施网络认知行为干预,以提升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并改善围术期的心理状态。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主义经济高速发展,公立医院面临较大的发展压力,若想要长久稳定的高速发展,除了提升自身硬实力之外,还要从软实力入手,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建设这两项工作在公立医院中占据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优秀文化的同时,也能提高内部员工的政治素养,培养专业能力较强的员工队伍,满足新时代对公立医院提出的实际需求。在这一背景下,部分公立医院需要意识到思想政治与文化建设工作存在的区别和关联点,制定合理科学的融合措施,让二者工作相辅相成,发挥二者工作的作用与价值,对内部员工开展更加精细化的管理,为提高公立医院的服务质量打下坚实基础。基于此,本文主要从公立医院思想政治工作与文化建设的区别和联系入手,对公立医院思想政治工作与文化建设融合措施进行全面阐述,以期为部分人员提供参考。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ICU护士的自我效能感以及患者安全文化感知现状,并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我区医院中的护理人员进行调查,应用安全文化测评问卷、自我效能感量表调查。结果:调查返回有效问卷216例,通过数据分析发现,ICU护士的自我效能感评分和患者安全文化感评分分别为(23.74±4.24)分和(92.29±7.67)分,处在中等水平;ICU护士的自我效能感能够正向影响患者安全文化感知。结论:ICU护士的自我效能感以及患者安全文化感知水平均处于中等水平,仍需采取措施进行相应提升,可以通过提升护士的自我效能感,促进患者安全文化感知的提高,保障患者的治疗安全性。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基于网络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在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8月~2023年12月于本院行手术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70例作为观察对象,按患者家属护理意愿分组。对照组(n=35),给予常规随访护理。观察组(n=35),给予基于网络平台的延续性护理。结果:两组患者出院2个月后心功能指标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行为控制及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用药情况评分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基于网络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术后护理中能获得更佳的护理效果,其有助于促进患儿心功能的恢复,提高患儿院外护理遵医程度及家属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的院外护理价值,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中医药是中华医学文化的瑰宝,如何将其永久传承是中医药界需要奋斗的目标。我院结合我区地域经济以及社会发展的要求以及优势,合理定位,充分发挥地方资源优势,培养合格的中医药人才。
简介:摘要:随着医疗行业的迅速发展,医护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皮肤科住院医生培养的水平决定了皮肤科医生将来独立进行临床工作的能力。作为皮肤科住院医生,既需要熟练掌握临床知识及操作技能,还需要有自学能力、批判性思维和科研思维,以提高综合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皮肤科住院医生的培养过程是一个临床实践过程,而不是传统的书本式教学。另外,皮肤科是一个以形态学为主的学科,疾病达3000多种,病种繁杂且形态多样,同一疾病在不同患者身上的表现千变万化,不同皮肤病也可出现相同表现,同一患者不同时期疾病的临床表现也可能差异很大,因此非常强调住院医生对疾病和皮损的认识和鉴别能力。除了住院医生本身刻苦学习之外,作为带教老师,往往是住院医生进入皮肤科学习的第一个老师,是非常重要的领路人,小到具体的用药细节,大到疑难疾病的诊疗思路等,都潜移默化住院医生的成长速度和专业水平。
简介: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体内试验探讨云实感冒合剂抗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的作用机制。方法:网络药理学预测:运用TCMSP、GeneCards等数据库预测云实感冒合剂干预RSV的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利用Cytoscape 3.2.1软件构建中药成分-疾病靶点网络图。通过STRING数据库分析蛋白质相互作用关系。借助Metascape数据库进行富集分析。采用分子对接技术分析验证网络药理学结果。云实感冒合剂干预RSV感染验证试验:滴鼻法建立RSV小鼠模型,灌胃合剂后检测血常规、肺指数,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细胞亚群,ELISA检测血清TNF-α、IL-6、IL-1β含量,RT-PCR检测肺组织中TLR4、NF-κB和RSV-N基因mRNA相对水平。结果:分析获得云实感冒合剂有效活性成分41个,抗RSV靶点111个,富集得到167条信号通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柴胡疏肝散在治疗抑郁症合并慢性胃炎中的作用机制,为柴胡疏肝散的进一步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网络药理学技术,从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TCMSP)等平台检索柴胡疏肝散的化学成分和靶点,构建柴胡疏肝散-化学成分-靶点相互作用网络。利用在线数据库获取抑郁症合并慢性胃炎的疾病相关基因,通过分子对接软件预测并验证柴胡疏肝散中活性化合物与靶点的结合能力。同时,对80例抑郁症合并慢性胃炎患者进行病例对照研究,评估柴胡疏肝散的治疗效果。结果:柴胡疏肝散中的多种化学成分与抑郁症合并慢性胃炎的关键靶点具有较强的结合能力,主要涉及神经递质传递、炎症反应等生物过程。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显示,柴胡疏肝散能显著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和胃炎症状,且未观察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本研究揭示了柴胡疏肝散在治疗抑郁症合并慢性胃炎中的作用机制,为柴胡疏肝散的进一步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柴胡疏肝散在治疗抑郁症合并慢性胃炎中的作用机制,为柴胡疏肝散的进一步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网络药理学技术,从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TCMSP)等平台检索柴胡疏肝散的化学成分和靶点,构建柴胡疏肝散-化学成分-靶点相互作用网络。利用在线数据库获取抑郁症合并慢性胃炎的疾病相关基因,通过分子对接软件预测并验证柴胡疏肝散中活性化合物与靶点的结合能力。同时,对80例抑郁症合并慢性胃炎患者进行病例对照研究,评估柴胡疏肝散的治疗效果。结果:柴胡疏肝散中的多种化学成分与抑郁症合并慢性胃炎的关键靶点具有较强的结合能力,主要涉及神经递质传递、炎症反应等生物过程。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显示,柴胡疏肝散能显著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和胃炎症状,且未观察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本研究揭示了柴胡疏肝散在治疗抑郁症合并慢性胃炎中的作用机制,为柴胡疏肝散的进一步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简介:摘要:院史档案作为医院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原始记录,是医院的风雨历程与光荣历史的体现,是记录医护人员践行救死扶伤、立德树人初心使命的重要载体。本文以福建某医院为例子,对院史档案在医院文化建设中的作用进行深入分析,并结合实际提出建议,为加强医院文化建设,反映医院历史与传承提供重要载体。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构建银杏叶提取物(GBE)防治血管性痴呆(VaD)的“活性成分-疾病靶点-信号通路”网络,探讨其干预血管性痴呆的靶点及潜在机制。方法:利用TCMSP数据库筛选银杏叶的主要化学成分。从TCMSP 、Pharmmapper和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获取药物靶点,Gencards 、DrugBank及OMIM疾病数据库获取疾病靶点。通过 STRING 数据库进行蛋白互作分析,并筛选核心靶点。利用 DAVID 在线平台进行GO功能分析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采用AutoDock Vina软件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共获得潜在活性成分27个,成分潜在靶点473个,VaD相关靶点643个,交集靶点121个。其中槲皮素、木樨草素、山柰酚、异鼠李素、β-谷甾醇是度值排名前五的关键成分,很可能对VaD有潜在的治疗作用。TNF、IL-6、AKT1、IL-1β、VEGFA、TP53、CASP3等是治疗VaD潜在的核心靶点。涉及的信号通路主要为脂质与动脉粥样硬化、IL-17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HIF信号通路、MAPK 信号通路、FoxO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等。结论:本研究初步揭示GBE可能通过多种成分、多靶点和多途径抑制VaD的发展,为GBE治疗VaD的活性成分及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思路和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