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人口腔修复情况的临床特点及修复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3年4月期间,老年人口腔修复患者100例,根据每个老年人患者的口腔病情进行口腔修复,观察并统计老年人口腔牙齿缺损及缺失情况,对比活动义齿修复和固定义齿修复情况以及修复前后老年患者牙齿咬合情况等。结果根据统计得知,100例老年人口腔修复患者中出现缺损或缺失的牙齿总共有752颗,平均每个患者缺损或缺失牙齿有7.52颗。其中缺损的牙齿占缺损或缺失牙齿总数的75.42%,而缺失的牙齿则占24.58%的比例。在所有缺失或缺损的牙齿中,上颌第一磨牙最容易缺失或缺损,而下颌尖牙常常保留下来。患者中通过活动义齿修复的有80例(全口义齿患者有18例,上半口义齿患者有35例,下半口患者有27例),固定义齿修复的有20例,两者具有显著性差异。义齿修复后上下颌骨无咬合接触关系的有21例患者,有28例患者咬合接触关系得到改善、提升,51例患者上下颌正常咬合,与治疗前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以上的探讨研究发现,口腔修复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十分关键,关注并制定老年人口腔修复方案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简介:目标:处理污染的土壤和主要被有机氯污染(有机溶剂和杀虫剂)、无机阴离子或者金属污染的地下水,纳米级零价铁(NZVI)作为一种新方案脱颖而出。本文对欧洲NZVI的应用进行了简短的概述,提出了美国对比现状。此外,还讨论了技术上差异的原因。方法:本文的结果是基于大量的文献资料的回顾和专家研讨会中,欧洲和美国专家的讨论结果。经验评价是以SWOT(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分析为基础。结果:欧洲和美国在NZVI应用的范围和使用的技术类型上有显著差异。在欧洲,到目前为止,仅进行三次NZVI的大规模修复,而这些在美国却广泛地应用,但是在欧洲却寥寥无几。欧洲基于经济约束和预警态度,提出了NZVI对含水层修复是否具有成本效益的方法。NZVI商业化的调整主要包括非技术方面的诸如公众可能的反弹情绪,事实上,这一技术很大程度上不被执政领导、政府和网站所有者所了解,而且缺乏长期使用经验。结论:尽管存在这些问题,但是,在目前领域应用该方法去除污染物是有前景的。迄今为止,没有报告报道该方法使用对环境的重大负面影响。因此,在欧洲这些试验将有助于推动该技术的发展。
简介:摘要目的对岛状皮瓣修复手部电烧伤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自2011年3月到2013年8月在我院接受手部电烧伤治疗的40例患者,其中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14例,通过5种类型的岛状皮瓣对手部电烧伤创面进行修复。早期对创面局部采用减张术,在术前及术后通过血管活性药物与右旋糖酐进行处理。结果本次研究的40例患者的手部电烧伤在接受修复治疗后均成活,多数皮瓣感觉功能的恢复情况较好,没有对外观造成影响,且转移非常灵活,明显优于其他皮瓣。结论在对手部电烧伤进行修复时使用岛状皮瓣,具有血运情况好、皮瓣薄且功能恢复情况好等诸多优点。对创面进行早期清创,并改善血运情况,能够充分保证皮瓣发生转移后手部功能的恢复。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玻璃纤维桩修复老年人残根、残冠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在我院口腔科进行桩核+烤瓷全冠修复术后1年复诊的153位老年患者的218颗残根、残冠分为两组,其中玻璃纤维桩堆树脂桩核+烤瓷全冠修复法的109颗为实验组,传统方法行铸造桩核+烤瓷全冠修复的109颗为对照组,检查修复体是否脱落、桩核有无折断、牙根有无折裂等,通过与传统方法比较评估玻璃纤维桩修复老年残根、残冠的临床疗效。结果玻璃纤维桩堆树脂桩核+烤瓷全冠修复老年患者的残根残冠成功率达95.4%,传统方法行铸造桩核+烤瓷全冠修复的成功率为94.5%,两组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纤维桩具有更美观、不影响影像学检查等优点。结论玻璃纤维桩用于临床修复老年患者残根残冠可获得满意效果,临床医生可以推广使用。
简介: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动物实验探讨桡神经浅支移位端侧吻合修复尺神经高位损伤,吻合口神经病理学变化及手内在肌组织学变化。方法选用成年的雄性猕猴6只,每只动物双侧上肢为研究单位,将其随机分为3组,每组4侧。第一组在高位切断尺神经,再重新吻合。在远端切断桡神经浅支,游离后移位与尺神经作端侧吻合(外膜开窗)。第二组在高位切除尺神经3cm,两断端均折叠结扎。腕部处理同第一组。第三组高位尺神经处理同第一组。腕部不作处理。分别取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猴小鱼际肌组织、尺神经支配的手内在肌端侧吻合口及端侧吻合口以远的神经干,制作切片,在光镜下观察其组织结构变化并观察术后猴尺神经所支配的手内在肌萎缩程度。结果组织学观察显示术后第一组神经纤维密度、数量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加,第二组术后神经纤维密度、数量达到一定数值后不再发生明显变化,也未见肌肉出现变性坏死。第三组肌纤维数量减少明显,神经纤维数量也减少明显,大部分肌纤维最终萎缩伴玻璃样变,间质小鱼际肌组织出血,肉芽组织形成。术后12个月观察到第一组雄猴手内在肌活动基本恢复正常,第一组雄猴术侧手内在肌肌肉萎缩不明显,第二组雄猴术侧手内在肌肌肉萎缩,但较C组程度轻,未见手内在肌功能恢复,第三组术侧手内在肌肌肉明显萎缩。结论桡神经浅支移位端侧吻合能有效减缓手内在肌萎缩、变性、纤维化,为高位尺神经损伤修复后尺神经的再生、长入争取了时间,创造了良好条件。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腔修复中使用正畸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138例需进行口腔修复的牙列间隙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9例,对照组给予可摘局部义齿治疗,观察组给予正畸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治疗结果。结果观察组治愈率100.00%优于对照组的85.51%,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无不良反应发生,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54%,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平均疗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口腔修复中使用正畸治疗,操作简便,无明显不良反应,可更为优秀的改善患者美观效果,维持修复稳定性,临床疗效优异,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