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回顾分析本研究28例行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检查的病例,探讨该技术在脑内疾患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所有病例均采用点分辨波谱(PRESS)序列定位技术,获得单体素波谱,并对28例患有各种脑内疾患的病例,将NAA/Cr、Cho/Cr、及NAA/Cho等指标按病理类型,分组进行技术分析。所有病例均以对侧相应部位的正常脑组织作为自身对照。结果脑部病变的1H-MRS表现与正常脑组织有明显不同(P<0.05)1,表现为Cho/Cr比值升高,NAA/Cr和NAA/Cho比值下降,不同病变之间也存在着MRS差异。结论1H-MRS可提供组织生化和代谢方面的信息,为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采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鉴别诊断肝癌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3年6月~2015年5月在我院接受检查的占位性病变患者85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原发性肝细胞癌28例,肝血管瘤30例,转移瘤15例,肝囊肿12例,均行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扫描,比较不同肝脏占位病变ADC值及不同b值下ADC值。结果不同肝脏占位病变ADC值随b值差的升高而降低,原发性肝癌ADC值明显低于肝血管瘤、转移瘤、肝囊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值差越大越接近实际DC值,且波动幅度较小。结论通过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量化分析ADC值可提高肝癌的诊断及鉴别效果。
简介:目的:利用氢质子磁共振频谱和扩散加权成像,分析健康青年、中年两个年龄组两侧海马的脑代谢物浓度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的变化,旨在为各种与海马相关疾病的早期诊断和病情评估提供依据。方法:对40名健康青年、中年两组志愿者双侧海马行磁共振波谱(MRS)及扩散加权成像(DWI)检查,计算双侧海马N-乙酰天门冬氨酸/(肌酸+胆碱)NAA/(Cr+Cho)、NAA/Cr、NAA/Cho和Cho/Cr值及表观弥散系数(ADC)值。结果:健康成年人左、右两侧海马的脑代谢物浓度NAA/(Cr+Cho)、NAA/Cr、NAA/Cho和Cho/Cr比值及表观弥散系数(ADC)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青年组、与健康中年组海马的脑代谢物浓度NAA/(Cr+Cho)、NAA/Cr、NAA/Cho和Cho/Cr比值及表观弥散系数(ADC)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氢质子磁共振频谱和扩散加权成像测定的NAA/(Cr+Cho)、NAA/Cr、NAA/Cho和Cho/Cr值及ADC值为标准,为各种与海马相关疾病的早期诊断和病情评估提供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核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诊断脑血管疾病的效果评价。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共86例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通过多层螺旋CT、核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进行诊断,对比两组诊断结果。结果核磁共振学血管成像技术诊断准确率高于多层螺旋CT,P<0.05。结论核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诊断脑血管疾病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准确率高,同时能清晰显示出患者脑部的病变情况,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磁共振全脊柱成像技术在脊柱疾病中的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88例脊柱病变患者,采用随机双盲法原则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4例患者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描述,给予部分脊柱磁共振扫描成像。实验组44例患者给予全脊柱扫描成像,对两组患者磁共振图像进行分析,观察两组患者磁共振扫描脊柱疾病的正确率。结果实验组44例患者全脊柱成像诊断的正确率为100%,对照组部分脊柱成像诊断的正确率低于全脊柱磁共振成像。结论对于患有脊柱疾病的患者进行全脊柱成像可一次性对全段脊柱、脊髓进行检查,观察病变位置,以及对整个脊柱造成的影响,对脊柱疾病的治疗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乳腺磁共振检查女性心理压力发生情况并总结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7年7月期间于我院行乳腺磁共振检查的116例女性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我院自制的心理压力评价量表,评价女性检查时的心理压力,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策略。结果经过对有效问卷的分析发现,女性在行乳腺磁共振检查时因环境密闭、检查孔狭小、长期保持同一体位等因素,极易产生一定的心理压力,具体表现包括出汗、呼吸困难、恐惧、焦虑、颤抖、心跳加速等,对正常的检查过程造成了一定影响,但本次研究中的所有女性均顺利完成了检查,有7例女性因检查中配合度不佳,造成检查中断,经过护理人员的安抚后均可继续检查,并最终顺利完成检查,但检查时间均在30min以上。结论女性在行乳腺磁共振检查时,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加强对女性检查前后的护理干预,有助于缓解女性不良情绪,确保检查顺利完成。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低场强磁共振脑静脉窦血管成像(MRV)在静脉窦血栓中的表现,探讨静脉窦血栓形成的MRI、MRV表现,评价低场磁共振MRV在静脉窦血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科1999年12月至2007年12月行MRI、MRV检查确诊的脑静脉窦血栓患者33例,应用二维时间飞跃法2DTOFMRV,结合SE、FSE、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SEIR(FLAIR)序列,评价低场强磁共振MRV对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诊断价值。结果33例脑静脉窦血栓患者中有11例MRI常规扫描未见明显异常表现,22例显示有局部静脉窦血栓信号;33例病人全部行MR2DTOFMRV,29例有阳性表现,另外4例行MR增强扫描确诊。结论颅脑MRV能够清晰的显示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位置、范围及程度,对于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诊断有很高的价值。由于2DTOFMRV分辨率低,对于静脉窦早期的血栓形成及微小血栓的诊断有很大的局限性,应结合MRI常规扫描及增强扫描,提高静脉窦血栓的诊断准确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技术在儿童脑性瘫痪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自2012年以来收治的明确诊断为脑性瘫痪患儿的50例临床检查资料以及病史,同时随机选取相匹配的健康儿进行对比分析,对所有实验儿童进行核磁共振检查和DTI检查,比较其检查结果。结果瘫痪组患儿的颅脑磁共振检查正常(兴趣区纤束无明显变化,FA值降低)为6例,7例患儿脑萎缩、3例患儿脑裂畸形、7例患儿为胼胝体萎缩伴有弥漫性脑白质损伤共计17例患儿,27例患儿为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症。同时对于白质损伤及白质软化症患儿的DTI/FT示其神经纤维束弥漫或局部缺失、稀疏或走向异常。结论磁共振成像可对脑性瘫痪的患儿进行明确的诊断,其中DTI/FT检查对隐蔽性脑白质损伤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胼胝体急性梗死疾病的核磁共振表现以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自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于我院治疗的脑梗死患者84例,按照患者的病因进行分组,其中,胼胝体梗死患者共48例,为实验组,非胼胝体急性梗死患者共36例,为参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并发症情况和血管狭窄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共48例,阳性的梗死患者共31例(64.58%),白质稀疏的脑梗死患者为28例(58.33%);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率与参照组相比较高,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血管狭窄的发生率相对较高,参照组患者的血管狭窄的发生率相对较低,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胼胝体梗死疾病与非胼胝体梗死疾病相比更容易引发并发症,且易导致血管狭窄,利用核磁共振的检查方法能够对此类疾病准确有效地诊断,提高治疗疾病的效率,是检查脑梗死类疾病的可行方案。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磁共振水分子扩散加权成像技术对于诊断肝脏疾病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0例病人与15例正常对照病人的腹部的正常脏器,同时选取40例病人的60个病灶(其中转移瘤10例18个病灶;肝癌9例13个病灶;肝囊肿10例13个病灶以及海绵状血管瘤11例16个病灶)进行磁共振水分子扩散加权成像并检测器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结果正常的脏器,例如肾;肝;胆囊;胰腺;脾脏和肌肉的表观扩散系数分别为1.74x10-3mm2/s;0.71x10-3mm2/s;0.76x10-3mm2/s;0.81x10-3mm2/s;2.87x10-3mm2/s;1.01x10-3mm2/s。转移瘤;肝癌;肝囊肿;海绵状血管瘤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分别为1.21x10-3mm2/s;0.98x10-3mm2/s;3.05x10-3mm2/s;2.87x10-3mm2/s。其中恶性肿瘤,肝囊肿和血管瘤三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磁共振水分子扩散加权成像技术与表观扩散系数对于肝脏疾病的检测和诊断有着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简介:通过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检查和3个月的随访观察,探究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上新发生的卒中病灶位置与卒中后抑郁(PSD)之间的关系,期望能够对卒中患者能否发生卒中后抑郁方面提供帮助。方法:选择符合本实验入组标准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70例。入院后完善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检查,并给予相应治疗,出院后对其进行随访,并对其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观察并比较卒中后抑郁的发病率及其与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上新病灶的关系。结果:DWI上具有新病灶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病3个月内PSD发病率比较:多发脑梗死(75%)〉额叶梗死(50.00%)〉边缘系统梗死(21.43%)〉基底节区梗死(12.5%),且各组患者间PSD发病率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发病3个月内PSD的发病率与DWI上新病灶之间具有相关性,且DWI上示多发脑梗死者PSD的发病率高于单个脑区梗死者,DWI检查对卒中后抑郁具有提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