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某高校离退休老干部2015—2017年高血压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2017年3月—2017年5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某高校离退休老干部360名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血压测量及面对面的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性别、年龄、民族、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生活方式等。用Epidata3.0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双录入,用SPSS20.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人高血压患病危险因素。结果360名调查对象中男198名、女162名;年龄60~85岁,平均(68.75±8.13)岁。高血压患病人数133例,患病率36.94%。年龄越大、单身、饮酒、BMI高的老年人高血压患病率高(P<0.05),而性别、学历对高血压患病率无影响(P>0.05)。经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大、单身、饮酒、BMI高是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某高校离退休老干部2015~2017年高血压患病率较高,年龄大、单身、饮酒、BMI高是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红细胞及血小板参数改变情况。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收治的82例OSAS老年男性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将其分为轻、中、重三组,选择健康的老年男性20例为对照组,比较RBC、RDW、Hct、PLT、PDW、MPV水平。结果RBC对照组低于其他三组,轻度组低于重度组;Hct中、重度组高于其他组,重度组高于中度组;四组RBW、PDW、MPV水平依次升高,重度组PLT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细胞和血小板参数改变对预防OSAS患者血栓性心脑血管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和临床治疗情况。方法对120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有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进行观察,分析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出现室性心律失常的主要原因。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利尿剂、吸氧、洋地黄类药物进行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胺碘酮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对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有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病率较高,在抗心衰治疗基础上联合胺碘酮治疗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足显微外科患者术后不同时间段疼痛情况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以2015年4月—2016年4月我院手足显微外科收治的7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以手术进行对症治疗。术后于不同时间段内采用VAS评估患者疼痛情况并记录疼痛持续时间。在患者中重度疼痛状态下和疼痛持续30min以上时,予以其针对性护理干预,分析护理前后患者VAS评分变化。结果本组患者0时~4时疼痛感最小,疼痛持续时间最短,20时~24时疼痛感最强,疼痛持续时间最久,12时~16时次之。针对性护理前,患者VAS评分6.35±2.02,针对性护理后,患者VAS评分3.70±0.86,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足显微外科患者术后疼痛具有规律性,强烈痛感多集中于每天的12时~16时和20时~24时,把握好时机予以患者针对性护理干预对降低患者疼痛、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参考借鉴。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随机抽取南通市17个二级以上医院的361例糖尿病患者的住院病历,分析1型糖尿病(T1DM)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胰岛素使用方案对患者血糖控制效果的影响。方法纳入研究对象T1DM106例、T2DM255例。胰岛素使用方案分为替代治疗或补充治疗。(1)比较两种糖尿病使用的胰岛素治疗方案;(2)比较同一类型糖尿病经两种方案治疗前后血糖控制指标的变化;(3)比较两种糖尿病经同一方案治疗前后血糖控制指标的变化。结果(1)T1DM患者使用补充治疗者占38.8%,T2DM占71.7%。T1DM经替代、补充治疗后,最大血糖波幅分别下降49.8%、5.9%(P<0.05)。(2)使用补充治疗后,T1DM、T2DM平均血糖下降20.2%、33.1%,餐前血糖下降21.3%、34.8%(P<0.05)。(3)使用替代治疗后,T1DM、T2DM平均血糖下降25.5%、37.2%(P<0.05)。结论T1DM使用胰岛素替代治疗后最大血糖波幅下降明显;T2DM使用补充治疗或替代治疗后,平均血糖、餐前血糖有所改善。提示T1DM需使用胰岛素替代治疗;而T2DM的胰岛素使用建议个体化治疗才能获益。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我院35岁以下临床护士的职业生涯规划情况。方法对我院120名临床护士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问卷调查,均在35岁以下,分析调查结果。结果120名被调查护士总分平均值(49.58±3.27)分,自己工作获取家人支持这一条目得分(3.55±0.65)分,自信有能力做好护理工作这一条目得分(3.50±0.58)分;有强烈的职业倦怠这一条目得分(2.65±0.67)分,希望成为护理管理者这一条目得分(2.51±0.39)分;年龄、工作时间、学历、人事关系是影响35岁以下护士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因素,P<0.05。结论35岁以下临床护士在职业生涯规划方面还存在一定不足,有关管理者应该加强引导,帮助年轻临床护士树立正确的职业生涯观。
简介:摘要目的对健康体检中亚健康人群的健康管理开展情况进行探析。方法以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接受健康体检显示为亚健康的574例自愿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是否实施健康管理分为研究组(254例)和对比组(320例),对比组未实施健康管理,研究组实施系统健康管理,1年后对比分析两组定期体检率,并用亚健康状态量表评测两组健康改善情况。结果对比组的定期体检率为65.6%,研究组为85.4%,相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实施健康管理后,研究组亚健康状态量表各维度平均显著降低,与对比组比较均存在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对健康体检结果显示为亚健康人群进行针对性健康管理,可提升定期体检率,有效改善患者的健康状态,有着重要的显示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个性化护理方法在产科病房护理工作中的护理效果。方法本文的研究对象选用的是我院妇产科的围产期产妇,共200名,按随机数字评分表的分组方法将其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产妇在生产期间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则进行个性化护理;对所有产妇护理至产后,比较两组产妇经不同方法护理后的护理效果,即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及产后康复情况等指标。结果观察组产妇在围产期经个性化护理后的第一、第二产程、产后出血量、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常规护理的产妇,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则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个性化护理方法对围产期产妇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可有效缩短产妇在生育过程中的生育时间,还可减少产后出血及住院时间,进而有效提高护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