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比较腰椎融合手术与保守治疗在治疗腰椎不稳定性方面的效果和安全性,以确定哪一种治疗方式更能提供患者更稳定的腰椎。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选取了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进行研究,分为腰椎融合手术组和保守治疗组。通过对两组患者的腰椎稳定性、疼痛程度和生活质量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结果表明,腰椎融合手术组患者的腰椎稳定性明显优于保守治疗组,疼痛程度降低和生活质量改善程度也较保守治疗组更为显著。然而,腰椎融合手术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高。结论:腰椎融合手术在提高腰椎稳定性、减轻疼痛和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但患者及医生需权衡手术风险和潜在益处,个体化决定最适合的治疗方案。
简介: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两种不同脐部护理方法对预防新生儿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需要实施脐部护理的新生儿264例展开研究,时间跨度为2020年3月-2022年3月;按模式不同分为对照(一般护理)和观察组(优质护理);对比两组脐部感染和败血症发生率、家属满意度和新生儿脐带脱落时间。结果:观察组脐部感染发生率3.0%,败血症发生率1.5%,对照组分别为13.4%和11.6%,P<0.05。观察组家属满意度92.3%,对照组为77.1%,新生儿脐带脱落时间显著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在预防新生儿感染方面实施优质脐部护理效果较佳,建议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常规护理和护理干预对肺癌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4月-2022年3月期间接受手术治疗的肺癌患者,将其随机均分为2组,分别接受常规护理及联合护理,对比2组患者的恢复效果及满意度。结果:护理前2组患者生存质量及心理状态评分并无显著差异(P>0.05),经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各项评分均相较于参照组患者提升,护理满意度评分也高于参照组患者,组间差异统计学意义显现(P<0.05)。结论:对肺癌患者术后实施联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更好地保障患者生理及心理的恢复效果,患者对于护理干预措施的满意度更高,更好地提升了护患关系,值得将其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化道出血癌症(Cancer,CA)手术患者的介入护理方案比较研究。方法: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10月我院收治的消化道出血癌症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100例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n=50)常规护理,研究组(n=50)介入护理。观察两组间的再出血率、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质量、营养状况及心理状况比较指标。结果:经对比,研究组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介入护理方案在降低消化道出血癌症手术患者的再出血率和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表现出了显著优势以及对患者生活质量、营养状况和心理状况有积极影响。总之,介入护理值得在临床实践中进一步推广和应用,以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 目的:比较不同静脉通路在特殊患者群体静脉治疗中的护理策略及效果。方法:选取特殊患者群体(如老年人、儿童、肿瘤患者等)为研究对象,分析中心静脉通路(包括中心静脉导管、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与外周静脉通路(包括头皮钢针、浅静脉留置针)在特殊患者群体中的应用情况,比较不同静脉通路的护理策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中心静脉通路在长期静脉治疗、输注高渗性及刺激性药物等方面具有优势,但护理难度较大,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高;外周静脉通路操作简单,但在使用时间和适用药物方面有一定局限性。结论:针对特殊患者群体,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静脉通路,并采取相应的护理策略,以提高静脉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简介:[摘要]:目的:探临床护理实习中常用的两种不同带教方法:传统的直接指导式带教与启发式引导式带教,评估其在护理实践中的有效性和适用性。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6月至2023年10月来我科实习的护生共90名为研究对象。按照实习批次,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5人。结果:研究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综合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学员授课满意度评分调查得知,研究组拓展创新思维、激发学习兴趣、完成所要求学习目标及授课内容及形式满意均优于对照组,提高动手能力及有助于理解记忆对照组优于研究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直接指导式带教和启发式引导式带教各有优劣,针对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实习生特点,可以结合两种带教方法进行教学。
简介:摘要:目的:消化内科是医院常见的科室之一,常见疾病包括消化道出血、胃肠道肿瘤等。肠镜检查是消化内科常用的诊断手段之一,包括传统的普通肠镜和近年来逐渐普及的无痛肠镜。方法:随机抽取消化内科2022年3月—2022年12月收治的50例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常规肠镜检查,对照组予以无痛肠镜检查,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疾病检出率。结果:采用常规肠镜检查的患者总有效率为8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无痛肠镜检查的患者总有效率为96%,不良反应率为4%。结论:无痛肠镜相比普通肠镜具有更低的痛苦感和更高的患者接受度,有助于提高检查的完成率;两者在检查效果方面相近,均能发现肠道病变并进行病理学检查;然而,普通肠镜的费用较低,而无痛肠镜则较为昂贵。无痛肠镜在消化内科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够提高患者的检查接受度和完成率,但其费用较高,需综合考虑医院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查方式。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不同营养支持途径对脑梗死患者误吸率的影响,以选择更合适的营养支持方式,降低误吸风险,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选取2022年4月至2024年4月脑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0例。对比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采用传统营养支持途径,实验组采用新的营养支持途径。结果:实验组误吸事件发生率为3.5±0.2,低于对照组的10.3±0.5;误吸导致的肺部感染发生率实验组为1.0±0.0,低于对照组的5.1±0.0;生活质量评分实验组为87.5±0.2,高于对照组的75.3±0.5,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特定的营养支持途径可有效降低脑梗死患者的误吸率和误吸导致的肺部感染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但本研究存在样本量有限等局限性,未来需进一步扩大样本量以提高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普适性。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乳腺肿瘤放疗患者皮肤损伤的有效护理措施,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1月- 2021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60例乳腺肿瘤放疗致局部皮肤损伤患者开展研究,依据护理方法进行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各为8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则行针对性护理。对两组患者的局部皮肤损伤程度及放疗中断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皮肤损伤程度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符合统计学条件(P<0.05);观察组患者放疗中断率为5.0%,对照组患者为22.5%,组间比较差异符合统计学条件(P<0.05)。结论:乳腺肿瘤患者放疗中,给予患者针对性护理效果显著,是减轻患者皮肤损伤的关键,能降低患者治疗中断率,可予以推广应用。
简介: 【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的冲管方式在预防鼻肠管堵管中的效果。方法 收集2021年01月至2022年12月在普通外科74例接受经鼻肠管肠内营养的患者,包括急性胰腺炎、胰腺肿瘤术后、胃瘫、胃潴留、胃瘘、胃癌术后等患者,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38-40度温开水40ml每2-4小时脉冲式冲管方法,试验组每日清晨使用温开水(40-42度)30ml脉冲式冲管后,再取38-40度的5%碳酸氢纳溶液30ml脉冲式冲管,夹管30min,再用40-42度的温开水30ml脉冲式冲管,其他时段采用40-42度温开水每2小时脉冲式冲管方法。观察比较两组患者鼻肠管肠内营养管的堵管率及堵管时间。结果 试验组堵管率为2%(1/3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1%(3/37)(P<0.05);试验组鼻肠管肠内营养堵管发生时间为置管后第28天,晚于对照组置管后的(15.7+2.3)天。结论 适宜温度的温开水和碳酸氢纳溶液冲管能有效推迟鼻肠管堵管发生的时间,降低堵管率。
简介:[目的]探讨肿瘤科护士心理状况及其应对方式。[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CSQ)对49名肿瘤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肿瘤科护士SCL-90量表总分与国内常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躯体化、焦虑、强迫症状、抑郁、恐怖因子分高于国内常模(P〈0.05或P〈0.01);肿瘤科护士积极应对方式得分明显低于国内常模(P〈0.01);躯体化、强迫症状及恐怖因子与年龄呈正相关,抑郁因子与年龄呈正相关,与学历呈负相关,焦虑与婚姻状况正相关。[结论]肿瘤科护士躯体化、焦虑、强迫、抑郁、恐怖症状较重,应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
简介: 【摘要】 目的 探讨肠结核合并肠梗阻患者给与不同的营养方式,观察患者预后效果。方法 通过条件选取临床常规方法组和治疗方法组,进行回顾性分析医院收治的35例肠结核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影像、电子肠镜、病理检查结果及治疗记录。结果 常规组:18例患者肠梗阻并没有消失,肠内给予营养并没有完全吸收,患者出现腹泻,呕吐等消化不良的反应;患者不仅有咳嗽、乏力、消瘦等症状,营养不良较入院时加重。实验组:17例患者腹痛腹胀消失,肛门进行排气,腹部柔软,坚韧感消失,肠鸣音正常;腹部X线平片小肠液平减少或腹部CT检查示见腹膜增厚粘连及肠管扩张减轻;恢复正常饮食后梗阻症状不再出现。结论 肠结核合并肠梗阻患者给予实验组相应处理后,患者预后得到了很大提高,充分说明积极的“抗炎”治疗,即充分的抗结核治疗+糖皮质激素 治疗是本治疗方法的关键,在肠道功能恢复后,给予肠内营养对患者的后期预后有明显的好转 。
简介:目的探讨护士坚韧性人格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为制定相关培训计划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健康相关坚韧性量表及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湖南省某市4家综合医院的703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并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坚韧性人格与应对方式的关系。结果本组护士坚韧性量表控制、承诺和挑战3个维度上的得分分别是(4.20±0.54)、(4.58±0.36)、(4.65±0.37)分,坚韧性水平较为理想;应对方式2个维度得分与常模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经Pearson相关分析,本组护士积极应对方式与坚韧性量表总分及控制、承诺、挑战维度得分呈正相关;消极应对方式与坚韧性量表总分及控制、承诺、挑战维度得分呈负相关,进一步通过回归分析发现,坚韧性人格的挑战和承诺因子对应对方式的积极和消极因子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结论坚韧性人格有助于帮助护士群体更有效地运用积极应对方式,建议护理管理部门重视护士坚韧性人格的培养,以提高其积极有效的应对能力。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体检人员,探讨采血后按压点按压中应用优质护理的具体效果。方法 将94例体检人员进行分组,对照组:观察组=47:47,前者在采血后应用常规护理,后者则实施优质护理,对两组数据方面的差异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14.89%)相比,观察组(2.13%)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与对照组(82.98%)相比,观察组(95.74%)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 对体检人员采血后的护理来说,本文推荐应用优质护理进行干预,其整体护理效果比较理想,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升体检人员的满意度,该护理模式具备推广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