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检验科在作血液细胞分析时,用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作检某项细胞值无显示或显示值极低,需用显微镜计数法计数,再与相应结果核对后才发出报告。

  • 标签: 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 显微镜计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移植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的护理要点。方法我院通过对外周静脉输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患者移植前的心理护理、移植时的严密观察及移植后的病情观察,确保了治疗效果。结果21例患者移植12周后,乏力、食欲差等症状明显改善,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等指标较前明显下降,血清白蛋白较前明显升高。结论移植前中后的全程精心护理对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 标签: 肝硬化 移植 间充质干细胞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并丝裂霉素放置术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在表面麻醉,刀片沿胬肉头部前0.5mm做浅层剖切分离至巩膜面并将翼状胬肉组织剪除,彻底清除残留组织,将0.2mg/mlMMC棉片覆在原胬肉生长的巩膜面,覆盖结膜组织3分钟后取出,生理盐水冲洗,剪除约4×8mm大小结膜组织,移植约4×8mm大小的鼻上方结膜(不带结膜下筋膜组织),干细胞端对角巩膜缘缝合于暴露巩膜面,包扎患眼。术后7天拆除移植片缝线。结果术后随访半年至一年,术后一年复发者1例,复发率为3.12%,其余31例患眼结膜移植片生长良好,原胬肉所在角膜区域角膜上皮化良好平整光滑。结论角巩膜缘干细胞并丝裂霉素C放置术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无并发症,复发率明显降低,该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 复发率低 效果好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检测>380MHz高频脉冲电磁场刺激下骨髓间充质干细中microRNA-370的表达变化规律,探讨mir-370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能的影响。方法采用贴壁筛选法分离培养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取第3代细胞随机分为两组电磁场照射组、空白对照组,分别提取总RNA通过Realtime-PCR的结果推测mir-370对大鼠间充质干细胞中的bmp-7的调控作用。结果经全骨髓细胞贴壁筛选法分离培养的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符合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基本特征。大鼠基因组模板Bmp7已扩增出来,大小与预测一致。在转染克隆有BMP7基因3’UTR质粒的实验组中,mimics组与空白组和NC组相比,(P>0.05)无统计学差异,证明mir-370不能与BMP7基因3’UTR结合,影响萤光素酶的活性。结论mir-370不能负向调控bmp-7蛋白从而到达抑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作用。

  • 标签: 小分子RNA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高频脉冲电磁场 调控 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单纯性翼状胬肉35例39只眼,在显微镜下行常规胬肉切除术,取同侧上方带有1.0mm透明角膜缘上皮和与缺损区相应面积的球结膜为移植片修补缺损区。术后观察移植片生长及角膜上皮恢复情况。结果术后随访3-12个月,仅1例复发,其余术眼角膜上皮透明,移植片成活,供区结膜创面自行愈合。结论本术式能修复角膜缘干细胞功能,修补结膜面创伤,有效预防胬肉复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翼状胬肉的术式。

  • 标签: 翼状胬肉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 移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自2013年3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翼状胬肉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纯行翼状胬肉切除术,观察组行翼状胬肉切除术+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5%,对照组治疗有效率70%,两组结果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翼状胬肉患者采取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效果较好,能有效防止翼状胬肉复发,可临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翼状胬肉切除术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 翼状胬肉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在翼状胬肉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2例78眼翼状胬肉患者,将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1例38眼和研究组31例40眼,对照组仅进行翼状胬肉切除术,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结果术前两组的视力水平及散光程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视力水平更高,散光程度更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能有效的提高翼状胬肉患者的视力,降低散光程度,值得临床进行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翼状胬肉切除 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 散光程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下肢缺血性血管病的疗效。方法2004年8月-2012年5月住院下肢缺血性血管病51例,其中下肢闭塞性动脉硬化症25例,糖尿病足23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3例,发生足部溃疡或坏疽22例。双下肢病变38例,单肢病变13例,共移植89条下肢。全部患者均给予rhG-CSF600ug/d皮下注射,行BPSC动员4天,第5天用血细胞分离机采集单个核细胞(MNC)悬液总量80-120ml,MNC数量(306.3-670.6)×109/L。将MNC悬液按3cm×3cm距离行双下肢肌肉内注射,每点0.3-0.5ml。结果移植后6个月疼痛评分及肢冷感评分明显改善,间歇性跛行、经皮氧分压、皮肤温度移植后3、6个月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移植后踝肱指数升降不一,10例足部溃疡好转,23例DSA或CTA结果显示新侧支血管形成明显增加。结论APBSC移植可改善缺血性下肢血管病的临床症状及客观指标,是缺血性下肢血管病治疗的一种有效方法。

  • 标签: 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 移植 血管疾病 糖尿病足
  • 简介:摘要目的运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探讨临床常用的肝癌、胆管癌标志物AFP、AFU、CEA、CA19-9及联检对内胆管细胞型肝癌(ICC)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74例内胆管细胞型肝癌和92例肝细胞癌(HCC),以及同期8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所有患者治疗前血清AFP、AFU、CEA、CA19-9水平,比较组间差异,并运用ROC分析各指标单独检测和联合检测在ICC中的诊断价值。结果ICC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血清AFU、CEA、CA19-9水平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HCC组相比血清AFP、CEA、CA19-9水平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应用ROC曲线分析,在ICC组中,单独检测血清AFP、AFU、CEA、CA19-9水平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594、0.777、0.873、0.873,CEA的敏感性最高(80.00%),CA19-9特异性最高(95.24%),联合检测血清AFU、CEA、CA19-9时AUC为0.917。结论联合检测血清CEA、CA19-9、AFU对ICC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在ICC和HCC鉴别诊断中血清AFP意义较大。

  • 标签: ROC曲线 AFP CEA CA19-9 AFU 肝内胆管细胞型肝癌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手术中使用右美托咪定对叶切除患者的肝功能、血浆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0例叶切除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患者注射右美托咪定,时间为10min,剂量为1μg/kg·h,随后以0.5μg/kg·h持续注射;给对照组患者用0.9%的NaCl溶液等量注射。观察这两组患者在不同时间段的肝功能指标及血浆细胞因子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在T0期,ALT和AST无显著差异。随着时间的延长,两组均显著升高,但对照组升高幅度大于观察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在试验初期,TNF-α和IL-10无差异,随着时间的延长,两组均显著升高,但对照组升高幅度大于观察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以抑制肝功能损伤和细胞因子的释放,有利于避免缺血再灌注损伤。

  • 标签: 右美托咪定 肝功能 细胞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分析高危型人乳头病毒(HR-HPV)及其它病原微生物感染对于宫颈癌及宫颈上皮细胞变(CIN)影响。方法将我院2015年2月—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宫颈癌及宫颈上皮细胞变(CIN,分期)患者各72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选择同期接受体检的健康者72例作为对照,分别实施HR-HPV、支原体(CT)、解脲脲原体(Uu)以及细菌性阴道病(BV)检测。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HR-HPV及CT在宫颈癌组、CIN各期感染率表现为递减趋势(P<0.05),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Uu及BV在宫颈癌组、CIN各期感染率相对接近(P>0.05),均显著性超过对照组(P<0.05)。HR-HPV+CT、HR-HPV+Uu、HR-HPV+BV及HR-HPV合并多重感染在宫颈癌组、CIN各期感染率表现为递减趋势(P<0.05),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而HR-HPV单独感染在宫颈癌组、CIN各期感染率表现为明显递增趋势(P<0.05)。结论CT、Uu及BV或其它相关病原微生物可以提升宫颈感染HR-HPV的几率,进而可能导致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应当引起重视。

  • 标签: HR-HPV CT Uu BV 宫颈癌 宫颈上皮细胞内瘤变
  • 简介:摘要前列腺原发弥漫大B细胞淋巴相对少见,为进一步明确这类患者的特征,我们检索1993—2012年CNKI、万方、PUBMED数据库,共检索前列腺原发弥漫大B细胞淋巴病例26例,结合本中心此例患者,共计27例,对27例患者进行分析。

  • 标签: 前列腺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凋亡相关分子survivin及增殖指数Ki67在人弥漫浸润性星形细胞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指标及预后的关系。方法用RT-PCR方法及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检测73例新鲜弥漫浸润性星形细胞组织和12例正常人脑组织survivin的表达情况,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对应石蜡组织中survivin和Ki67表达情况。结果73例弥漫浸润性星形细胞中survivinmRNA阳性率为60.3%(44/73),免疫印迹法survivin蛋白阳性率为56.2%(41/73),免疫组化检测survivin核阳性率(survivin-N)为5.67%,Ki67指数为8.39%,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urvivinmRNA、蛋白的表达率、survivin-N及Ki67指数均随弥漫浸润性星形细胞WHO级别的升高而增加,并与患者的预后负相关(P<0.01);survivin-N和Ki67指数正相关,相关系数rs达0.899(P<0.05)。结论survivin和Ki67在弥漫浸润性星形细胞中的表达与WHO级别及预后相关。临床工作中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survivin核标记指数(survivin-N)与Ki67指数,可能有助于判断患者的预后,对指导临床治疗有一定的帮助。

  • 标签: 弥漫浸润性星形细胞瘤 survivin 增殖指数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MSCT)三期增强扫描应用于直径≤2cm胰岛细胞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直径≤2cm胰岛细胞患者采用多排螺旋CT诊治资料。结果病灶均表现为明显强化或中等强化,明显强化病灶为34个,环形强化病灶为16个。结论MSCT三期增强扫描可较好地判断直径≤2cm胰岛细胞是否具有功能性。

  • 标签: 胰岛细胞瘤 多排螺旋CT 三期增强扫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左旋门冬酰胺酶治疗复发鼻型NK/T细胞淋巴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共入组经病理组织学、免疫表型证实的40例复发的鼻型NK/T细胞淋巴,治疗方案为LOAP方案左旋门冬酰胺酶(L-ASP)6000U/m2,静脉滴注,每日一次,共5天;长春新碱1mg/m2,静脉滴注,第1天;阿糖胞苷100mg,每日一次,共5天;强的松45mg,每日一次,共5天。21天一周期,至少2周期后评价疗效及毒副作用。结果40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R)36例(90%),部分缓解(PR)4例(10%),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恶心、呕吐。结论左旋门冬酰胺酶治疗复发鼻型NK/T细胞淋巴疗效较好,毒性可耐受。

  • 标签: 左旋门冬酰胺酶 复发鼻型NK/T细胞淋巴瘤 化学药物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自发现肺癌驱动基因以来,分子靶向治疗已成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lungcancer,NSCLC)的重要治疗手段。目前,间变性淋巴激酶(anaplasticlymphomakinase,ALK)融合基因是除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growthfactorreceptor,EGFR)基因外的NSCLC重要治疗靶点,其靶向药物接连上市。本文综述ALK融合基因阳性的NSCLC患者的靶向药物进展,期望对临床工作有所借鉴。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ALK融合基因 靶向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苦参提取物氧化苦参碱(Oxymatrine)对视网膜母细胞(RetinoblastomaRB)端粒酶(Telomerase)活性表达的影响,研究氧化苦参碱对RB的作用机制,为氧化苦参碱在抗视网膜母细胞临床用药提供更完整的理论依据。方法体外培养视网膜母细胞HXO-Rb细胞,实验组细胞加入氧化苦参碱提取物,对照组细胞中加入等量的培养液,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的变化。同时分别采用不同浓度及不同时段的氧化苦参碱研究其对HXO-Rb的抑制作用。结果氧化苦参碱可抑制HXO-Rb细胞的生长,当浓度为100ug/ml时细胞形态学可明显观察到改变,端粒酶的活性下降,细胞凋亡率比值最大,并且随着时间延长,细胞凋亡增加。

  • 标签: 氧化苦参碱 视网膜母细胞瘤 端粒酶活性
  • 简介:摘要目的旨在研究原癌基因Pokemon对核因子-κB/p65(nuclearfactor-kappaB,NF-κB)基因在胶质细胞中的表达及调控作用。方法采用小干扰RNA(siRNA)瞬时转染,抑制Pokemon在胶质细胞的表达,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PCR)和蛋白印迹法(Westernblot)分别检测Pokemon、NF-κB/p65mRNA和蛋白在胶质细胞的表达情况。结果在A172细胞中瞬时转染PokemonsiRNA后(36h,48h,60h),分别使用Real-timePCR和Westernblot检测Pokemon与NF-κB/p65的mRNA和蛋白水平,结果显示,在Pokemon基因的mRNA(对照组1.0±0.0517(无效RNA片段),36h0.712±0.1627,48h0.634±0.0961,60h0.562±0.076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蛋白(对照组vs实验组36h0.8±0.3517vs0.45±0.2991,48h0.82±0.0842vs0.247±0.0723,60h0.965±0.0762vs0.149±0.022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水平下降的同时,NF-κB/p65基因的mRNA(对照组1.0±0.0833(无效RNA片段),36h0.405±0.0319,48h0.364±0.0412,60h0.355±0.06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蛋白(对照组vs实验组36h0.625±0.0547vs0.15±0.0792,48h0.764±0.0426vs0.127±0.0842,60h0.75±0.0587vs0.519±0.027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水平也明显下降,呈时间梯度改变,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原癌基因Pokemon在胶质A172细胞中对NF-κB/p65有正向调控作用,与胶质发生、发展过程关系密切。

  • 标签: 胶质瘤 Pokemon 核因子NF-&kappa B/p65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R-CHOP和CHOP方案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患者疗效。方法对于2010年1月-2013年9月在我院住院的60患者按亚型分类,分别按R-CHOP和CHOP方案给药,考察治疗效果。并采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Bcl-2的表达与疗效的关系。结果GCB组与non-GCB组疗效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6;Bcl-2在两种亚型中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Bcl-2表达阳性患者采用R-CHOP方案治疗缓解率高于CHOP组,Bcl-2表达阴性患者采用两种方案治疗缓解率相同,均为100%。结论GCB组患者接受R-CHOP或CHOP方案治疗近期缓解率高于nonon-GCB组,预后性良好。

  • 标签: R-CHOP CHOP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