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接受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超声雾化吸入)治疗效果。方法:选择 2015年 1月 -2017年 1月于我院诊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老年患者 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根据其治疗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用常规方法 +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各项实验数据。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用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
简介: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基因174G/C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stroke,IS)风险的相关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BM、CNKI、PubMed、MEDLINE和EMbase数据库,收集从建库至2011年8月间关于IL-6基因174G/C多态性与IS风险相关性的病例对照研究,由两名研究者独立进行资料提取、质量评价并交叉核对后,采用RevMan5.1.2和Stata11.0软件对符合标准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2个研究,2537例患者和2767例对照。各遗传模型Meta分析结果显示:IL-6基因174G/C多态性与IS风险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共显性遗传模型:G/Cvs.G/G:OR=0.98,95%CI(0.78,1.24);C/Cvs.G/G:OR=0.75,95%CI(0.38,1.50);显性遗传模型:OR=0.93,95%CI(0.68,1.28);隐性遗传模型:OR=0.80,95%CI(0.45,1.42)]。基于人种的亚组分析结果显示两者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而基于对照来源的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对照人群为医院来源的亚组中IL-6基因174G/C多态性是IS的保护因素[共显性遗传模型:G/Cvs.G/G:OR=0.56,95%CI(0.40,0.79);C/Cvs.G/G:OR=0.17,95%CI(0.11,0.27);显性遗传模型:OR=0.40,95%CI(0.29,0.55);隐性遗传模型:OR=0.24,95%CI(0.16,0.37)]。结论基于目前研究结果显示,IL-6基因174G/C多态性与IS风险无明显相关性。受纳入研究质量和数量限制,上述结论尚待开展更多高质量的前瞻性研究进一步验证。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罹患晚期结直肠癌的患者在伊立替康给药基础上,取贝伐珠单抗联用效果,及对MMP-9水平影响。方法:选取罹患晚期结直肠癌的患者60例,均为我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采用数字表抽取法随机分组,即对照组(单用伊立替康)和观察组(联用贝伐珠单抗)各30例,对比两组疾病控制率、金属蛋白酶-9(MMP-9)及肿瘤标志物(CEA)水平、药物毒副作用率。结果:观察组经对疾病控制率评测,为83.33%,对照组经评测为6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开展治疗后,两组指标均有降低,且观察组更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罹患晚期结直肠癌的患者,在伊立替康给药基础上,取贝伐珠单抗联用,可增强疾病控制率,改善MMP-9及肿瘤标志物水平,且未使毒副作用增加。
简介:摘 要: 目的 观察UGT1A1*6和UGT1A1*28 基因多态性与伊立替康化疗所致严重不良反应(迟发性腹泻、重度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的关系。方法 选择120例使用FOLFIRI或XERILI方案化疗的结直肠癌晚期患者,化疗前外周血检测UGT1A1*6和UGT1A1*28 基因多态性,观察迟发性腹泻、重度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的情况,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120例结直肠癌患者中, 化疗期间发生3 ~ 4 度迟发性腹泻者中,其中UGT1A1*6野生基因型6例(6.98%),突变基因型13例(38.24%),差异有显著性(P<0. 05)。发生3 ~4 度中性粒细胞减少患者,UGT1A1*6野生基因型25例(29.07%),突变基因型20例(58.82%),差异有显著性(P<0. 05)。发生3 ~4 度血小板减少患者,UGT1A1*28 野生基因型1例(1.05%),突变基因型9例(34.62%),差异有显著性(P<0. 05)。结论 UGT1A1*6和UGT1A1*28 基因多态性分布对于伊立替康的不良反应有一定的预测作用,突变型发生迟发性腹泻、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的概率明显增加,有统计学差异。UGT1A1*6和UGT1A1*28基因多态性检测对于使用伊立替康化疗患者不良反应的预见性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单一药物给药和联用循证护理在临床治疗与护理肺癌中的疗效差异性。方法 选取2021年6月~2022年3月来我院就诊74例肺癌患者展开分析,根据给予的用药情况,对照组单一给药伊立替康联合奈达铂,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用循证护理。两组均治疗30d后,采用超声肺功能动态检测仪观察用药后肺功能水平,采用肺癌预后因子观察用药后炎症反应。结果 研究组肺功能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炎性反应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伊立替康联合奈达铂治疗肺癌耐受较好,能够抑制炎性因子,联合循证护理效果更好,具有可靠的临床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德谷胰岛素利拉鲁肽注射液在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评估对血糖水平的改善情况。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对照研究,选取2023年3月至2024年3月我院180例25岁以上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90例,接受德谷胰岛素利拉鲁肽注射液治疗)和对照组(90例,仅用基础胰岛素治疗)。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监测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记录不良反应。结果:随访6个月后,观察组HbA1c平均下降2.1%,优于对照组的1.4%;观察组FPG和2hPG也显著降低,与对照组差异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12%,对照组10%,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德谷胰岛素利拉鲁肽注射液治疗可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地氯雷他定、西咪替丁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共筛选门诊病例169例,其中完整病例114例慢性荨麻疹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口服地氯雷他定5mg1次/d,西咪替丁200mg2次/d,肌注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2ml,每周一次穴位注射,注射穴位为双上肢曲池穴,双下肢足三里穴;对照组单用口服地氯雷他定5mg1次/d,同治疗组,疗程均为60天。结果治疗组治愈率75.8﹪,总有效率96.5﹪,6个月内复发率29.3﹪,与对照组比较,治愈率,总有效率,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6个月内复发率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地氯雷他定、西咪替丁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穴位注射可提高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减少复发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佛山地区111例接受伊立替康为基础化疗方案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UGT1A1?28基因多态性与不良反应发生率严重程度及疗效的关系.方法对111人结直肠癌患者,进行UGT1A1?28基因多态性检测,分析不同基因型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化疗疗效的异同,分析不同基因型患者使用伊立替康后Ⅲ度以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论111例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中UGT1A1基因启动子区TA序列6次重复的纯合野生型TA6/6有76例(68.4%);基因型为TA序列6次和7次重复的杂合型TA6/7有32例(28.8%),基因型TA序列7次重复的纯合突变型TA7/7有3例(2.8%).TA6/6中出现3-4度腹泻13例(17.1%);3-4度中性粒细胞减少8例(10.5%);TA6/7中出现3-4度腹泻4例(12.5%);3-4度中性粒细胞减少3例(9.3%);TA7/7中出现3-4度腹泻2例(66.7%),3-4度中性粒细胞减少2例(66.7%).结论TA7/7纯合变异型频率极低,应用伊立替康化疗发生3-4度腹泻及中性粒细胞减少的风险增加,达统计学意义,而TA6/7杂合子与TA6/6野生型3-4度腹泻及中性粒细胞减少风险相似,对野生型TA6/6或甚至TA6/7者,选择合适患者适当增加伊立替康剂量以提高疗效,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关键词伊立替康;不良反应;UGT1A1基因多态性中图分类号R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630-01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盐酸伊托必利联合黛力新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 62例作为本次的观察对象,入院时间在 2018年 6月 -2019年 1月间。将本次研究的 62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进行对比分析,其中一组为实施单一药物进行治疗的参照组,另一组为实施盐酸伊托必利联合黛力新进行治疗的实验组,两组各有患者 31例,分析两组的治疗有效率以及对胃肠功能的影响。结果 从治疗有效率上看,统计学对比结果显示( p<0.05),差异显著;治疗前,两组的胃肠功能情况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两组的胃肠功能情况对比差异明显( p<0.05)。结论 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采取盐酸伊托必利联合黛力新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试验主要是探索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血管紧张素-2(Ang-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心肌酶谱(CK-MB)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地将2019年1月~2021年12月医院收治40例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此项试验的主要研究对象,列入实验组,同时取健康体检者40例,列入对照组。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IL-2、Ang-2、TNF-α以及心肌酶谱的水平,同时对比两组患者对比患者在治疗前后IL-2、Ang-2、TNF-α以及心肌酶的等指标的变化情况,探讨IL-2、Ang-2、TNF-α以及CK-MB等指标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意义。结果:实验组患者IL-2、Ang-2、TNF-α以及CK-MB等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同时在给予临床治疗后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IL-2、Ang-2、TNF-α以及CK-MB等指标,明显低于治疗前,组间差别具有重要统计价值(P
简介: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机械通气患者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和血清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降钙素原、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表达及其临床价值。方法:以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收治的128例COPD机械通气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分为VAP组和非VAP组。比较两组间BALF和血清中CRP、降钙素原、IL-6表达差异,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 xˉ± s表示,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进行组间均数比较;计数资料以构成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χ2检验。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COPD患者发生VAP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BALF和血清中CRP、降钙素原、IL-6对VAP的诊断价值。 结果:128例COPD机械通气患者中出现32例VAP,96例非VAP。VAP组机械通气时间(5.12±0.48)d,3个月内使用抗生素13例(40.63%);非VAP组分别为(4.79±0.69)d和56例(61.46%),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2.51, χ2=4.23,均 P<0.05)。VAP组患者BALF标本中CRP、降钙素原、IL-6表达水平分别为(26.46±6.78)mg/L、(2.47±0.69)ng/L和(751.46±126.44)μg/L,非VAP组分别为(20.47±6.26)mg/L、(1.12±0.32)ng/L和(447.89±68.69)μg/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4.59、15.00、17.18,均 P<0.001);VAP组患者血清标本中CRP、降钙素原、IL-6表达水平分别为(124.78±26.32)mg/L、(10.53±2.20)ng/L和(221.69±45.46)μg/L,非VAP组分别为(96.78±24.96)mg/L、(6.46±1.89)ng/L和(146.36±42.34)μg/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5.42、10.12、8.56,均 P<0.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机械通气时间,BALF和血清中CRP、降钙素原、IL-6是影响COPD患者发生VAP的独立因素( OR值分别为1.578、1.687、1.669、1.844、1.645、1.775、1.659,95% CI分别为1.017~2.447、1.066~2.669、1.076~2.588、1.148~2.963、1.086~2.493、1.172~2.690和1.084~2.538,均 P<0.05);ROC曲线显示,BALF和血清中CRP、降钙素原、IL-6的AUC分别为0.758/0.792、0.965/0.930、0.977/0.900( P值分别为0.049/0.046、0.030/0.030、0.021/0.033)。 结论:COPD机械通气患者BALF和血清CRP、降钙素原、IL-6表达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可辅助早期VAP诊断。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德谷胰岛素与甘精胰岛素(100 U/ml)分别联合门冬胰岛素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的疗效差异。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1年12月在北流市人民医院内分泌风湿科住院收治的60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研究组(30例),予以餐前皮下注射门冬胰岛素为基础,分别联合基础胰岛素甘精胰岛素(100 U/ml)和德谷胰岛素进行胰岛素强化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控制情况、低血糖发生率等作出分析。结论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和餐后2小时血糖(2hPBG)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三项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伊托必利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并对其发生的不良反应进行整理分析。方法选择123例在2016年8月到2017年8月期间我科接收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病例,根据性别分为对照组(n=62,男)与观察组(n=61,女),对照组应用伊托必利进行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8%,且不良反应发生率6.5%低于对照组19.4%,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伊托必利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能有效提升治愈率,不良反应极少,安全性较高,临床可进一步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