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随着老年性高血压发生率不断提高,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也得到大幅度增加。老年性高血压与心脑血管疾病之间有着密切关系,在治疗时,需预防心力衰竭,避免发生脑血管意外。而老年性高血压患者常合并糖尿病,严重威胁到患者生命安全。由于老年患者肝脏和肾脏功能降低,会减少血容量,抑制交感神经敏感性,合并糖尿病后会增大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因此为了预防老年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疾病,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必须要采取科学合理的处理方法,加强管理力度,以此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简介:目的探讨宫腔镜腹腔镜联合检查与手术的适应证和优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妇科29例应用宫、腹腔镜联合检查与手术的病例。结果检查结果与术前诊断符合18例(62.1%),不符合或有新发现11例(37.9%)。20例不孕症患者,发现子宫内膜异位病灶9例(45%);18例行输卵管美蓝通液术。腹腔镜监视下子宫纵隔电切割术6例及子宫粘膜下肌瘤剜出术2例。29例术后恢复良好,均未出现并发症。结论宫、腹腔镜联合检查与手术适用于怀疑宫腔、腹腔同时存在病变的病例;对于子宫穿孔可能性较大的宫腔镜手术,应采用腹腔镜监视;在不孕症的检查与治疗中具有重要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在牙周炎治疗中,对派力奥与牙康的治疗效果进行对照分析与研究。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00例牙周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收治时间段在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之间。对200例患者进行数字编号(1~200),采用随机数字分配法将200例患者分为派力奥组与牙康组,每组均包括100例患者,派力奥组患者使用派丽奥进行牙周炎治疗,牙康组患者使用牙康进行牙周炎治疗,使用方法均为每周一次,4次为一个疗程,最后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分析,主要观察内容包括菌斑指数(PLI)、出血指数(BI)、牙龈指数(GI)、探诊牙周袋深度(PD)。结果经过数据对比分析,(1)治疗总有效率派丽奥组(96.00%)明显高于牙康组(77.00%)。(2)一个疗程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LI、BI、GI、PD水平均有所降低,派丽奥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更加明显,各项指标降低幅度更大,P<0.05。结论在牙周炎的治疗药物选择上,派力奥与牙康均能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但相比较而言,派力奥对牙周炎的治疗效果更好,在牙周炎治疗中应该得到更多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尿NGAL与IgA肾病临床与病理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来我院行健康体检的20例人群及20例经肾活检病理检查确诊为IgA肾病的患者作为本次观察对象,收治时间为2014年3月至2015年2月,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IgA肾病患者为实验组,检测两组观察对象的血、尿NGAL水平,观察血、尿NGAL及IgA肾病患者临床与病理的相关性。结果血、尿NGAL反映IgA肾病肾功能情况比血尿素氮及血肌酐更为敏感,多个指标相关性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血、尿NGAL与IgA肾病临床与病理存在多个指标的相关性,能有效反映肾小管间质损伤程度。
简介:目的探讨肿块型胰腺炎与胰腺癌的超声表现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1月至2010年7月临床确诊的38例肿块型胰腺炎患者和35例胰腺癌患者影像学检查资料,总结其超声声像图特点及鉴别要点。结果肿块型胰腺炎与胰腺癌超声诊断符合率分别为73.7%(28/38)和77.1%(27/35)。17例(44.7%,17/38)肿块型胰腺炎患者出现病灶内强回声斑块,胰腺癌患者中均无此征,两者之间的超声声像图显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肿块型胰腺炎患者出现后方回声增强的比例(50.0%,19/38)明显高于胰腺癌患者(8.6%,3/35,P〈0.01);胰腺癌患者中出现腹腔淋巴结肿大的比例(45.7%,16/35)明显高于肿块型胰腺炎患者(5.2%,2/38,P〈0.01)。肿块型胰腺炎患者胰管多表现为不光滑扩张并贯穿(26.3%,10/38);胰腺癌患者胰管表现为光滑扩张并中断的比例(54.3%,19/35)明显高于肿块型胰腺炎患者(7.8%,3/38,P〈0.05)。肿块型胰腺炎和胰腺癌的超声声像图表现在发病部位、肿块边界轮廓、内部回声、邻近血管的变化及肿块内血流特征等与胰腺癌极为类似,存在较多重叠而难予鉴别,两者之间的超声声像图显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对肿块型胰腺炎与胰腺癌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病灶内强回声斑块、病灶后方回声增强、胰管及胆管改变及伴有淋巴结增大是超声检查诊断肿块型胰腺炎和胰腺癌的鉴别要点。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脑梗塞住院患者跌倒坠床原因以及护理对策。方法:将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接收的120例脑梗塞住院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各60例。参照组病人选择常规护理进行干预,实验组选择在参照组的基础上,对以往临床中坠床和跌倒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比较两组病人的坠床和跌倒发生率。结果:实验组病人的坠床和跌倒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较大(P<0.05)。结论:脑梗塞住院病人在临床中有着较高的坠床和跌倒情况发生率,其相关原因包括病人的年龄、医院环境、疾病、以及护理效率低等,而依据这些坠床和跌倒原因来对脑梗塞病人实施相应的护理进行干预,可预防和降低病人发生坠床和跌倒的情况,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