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翻转课堂与传统教学在口腔医学本科课程《口腔正畸学》头影测量分析实验操作课中的教学效果。方法选取参加《口腔正畸学》本科课程的学生60人,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人。实验组头影测量分析实验操作课采用翻转课堂,对照组采用传统授课。比较两组学生对教学方式的认可度、理论知识、实验操作成绩以及对课程重难点的掌握程度。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t检验和卡方检验。结果问卷调查显示,实验组学生对授课方式认可度更高,认为翻转课堂有助于提高学习积极性,有利于深入理解正畸头影测量课程重难点,学生自我感觉对课程掌握程度及总体学习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课后考核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理论知识和实验操作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对课程重难点的掌握程度也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翻转课堂有助于提升口腔医学本科课程《口腔正畸学》头影测量分析教学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神经内科护理教学中,翻转课堂模式在的教学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实习护士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抽样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5名。两组实习护士均为女性,对照组年龄(19.19±1.35)岁,试验组年龄(19.28±1.12)岁。对照组实习护士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试验组实习护士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比较两组实习护士的理论考试成绩、操作技能成绩、自我评价和对教学效果的满意程度。结果试验组实习护士的理论考试成绩[(85.77±6.45)分比(81.31±5.64)分]、操作技能成绩[(88.97±5.18)分比(79.38±6.11)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实习护士在对护理职业的认可度、学习主动性、理论联系实践能力、自我认可程度、科研创新思维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试验组实习护士对教学效果的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03,P=0.001)。结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能有效提高神经内科护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消化内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及对护生护理理论、专业技能掌握情况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18年7月—2020年1月进入山西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实习的136名护生,将2019年7月—2020年1月的69名实习护生设为试验组,采取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将2018年7月—2019年1月的67名实习护生设为对照组,采取传统带教模式。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护理理论、专业技能、综合能力情况及对教学质量、满意度的评价。结果试验组护生的出科护理理论、专业技能成绩分别为(88.45±7.12)、(92.78±3.03)分,高于对照组的(80.32±8.56)、(88.15±3.6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921、7.952;P<0.05);试验组的护理问诊、查体、诊断、措施、健康教育、人文关怀、组织效能、整体评价评分分别为(6.21±1.25)、(6.45±1.03)、(6.53±1.21)、(6.59±1.28)、(6.98± 1.12)、(6.59±1.21)、(6.30±1.18)、(7.01±1.16)分,高于对照组的(5.37±1.59)、(5.58±1.32)、(5.29±1.64)、(5.62±1.71)、(6.03±1.57)、(5.70±1.42)、(5.21±1.72)、(6.08±1.6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370、4.216、4.940、3.686、4.001、3.867、4.246、3.746;P<0.05);试验组对教学效果、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分分别为(21.65±1.19)、(20.27±1.80)、(21.43±1.25)分,高于对照组的(19.13±1.28)、(18.81±2.79)、(19.47±1.2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1.676、3.575、9.112;P<0.05);试验组护生对理论知识、学习兴趣、实践技能、自学能力、实际解决问题能力的满意度分别为94.03%、97.01%、95.52%、91.04%、92.54%,高于对照组的81.25%、85.94%、84.38%、78.13%、79.6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986、5.222、4.550、4.224、4.560;P<0.05)。结论在消化内科护理带教中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助于护生熟练掌握护理理论及专业技能,提高教学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超星平台的临床课程线上课堂教学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蚌埠医学院2016-2018级学生(大学二年级至四年级)为主要调查人群,对14门课程的线上、线下教学效果进行分析,分析同一专业不同年级2018/2019学年第2学期(线下组)与2019/2020学年第2学期(线上组)学生期末成绩,并对比分析成绩。结果学生能够熟练使用超星平台,第2、4周末时学生比例均在95%左右;学生能够逐渐适应线上教学活动,第4周末时学生比例达90%左右。线上组耳鼻咽喉科学、妇产科学、皮肤性病学、神经病学、外科总论学、中医学、急诊医学、内科学成绩均高于线下组[(91.670±4.839)分比(71.310±7.402)分、(79.440±13.320)分比(73.740±8.595)分、(82.380±7.473)分比(76.720±9.489)分、(88.280±6.695)分比(78.020±9.644)分、(88.050±5.162)分比(74.760±10.440)分、(88.410±4.710)分比(70.570±8.354)分、(79.550±6.560)分比(79.140±5.491)分、(81.760±6.294)分比(69.040±7.242)分,t=35.913、7.614、9.975、14.880、20.715、17.466、7.736、27.420,均P<0.05],但两组肿瘤学、传染病学、系统外科学、眼科学、诊断学、儿科学成绩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75.600±6.430)分比(74.070±7.562)分、(85.340±7.941)分比(76.190±6.124)分、(79.520±7.685)分比(63.810±7.375)分、(82.060±8.376)分比(77.850±6.358)分、(90.540±6.718)分比(73.860±7.585)分、(88.650±6.599)分比(77.380±6.009)分,t=8.175、16.814、35.119、3.161、22.230、18.220,均P>0.05]。结论基于超星平台的临床课程线上课堂教学改革经实践后效果较好,学生课程学习成绩显著提高,同时提升了教师教学效率,丰富了教学资源,促进了教育公平,为今后实施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提供了重要参考。
简介:摘要为提高国内病理诊断质量,促进病理诊断的均质性,近年国内相关学会/协会推荐了许多疾病的结构化病理报告,但并未广泛应用于实际病理诊断工作中。本研究以胃炎活检小标本为例,比较结构化病理报告模板与传统病理报告在诊断准确率、内容完整度、术语规范性,以及是否便于书写、阅读、交流等方面的差异。结果显示炎性病变、活动、肠化、萎缩、幽门螺杆菌(Hp)感染在传统报告与结构化报告中的报告率分别为100%/100%、35.2%/100%、40.1%/100%、16.7%/100%、17.9%/100%。在传统病理报告中,低年资与高年资病理医师对肠化、萎缩、Hp感染的报告率分别为53%/82%、53%/84%、84%/68%。在结构化的病理报告中所有职称的医师均报告所有指标。综上所述,结构化病理诊断报告能够有效提升病理诊断质量、促进病理诊断均质化;有助于病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再利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教学在医学公选课中的应用效果,为相关课程混合式建设提供参考。方法以229名医学生为研究对象开展"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教学改革研究,结课后采用自编问卷及焦点小组访谈评价教学效果。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对调查问卷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结果98.5%的学生较喜爱"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超过93%的学生认为结合视频案例的"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教学对提升其学习兴趣、共情能力及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有促进作用。质性研究结果提炼出"学习自主性提升""综合素质拓展"两个主题词。结论"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教学方法对促进医学生自主学习、优化学习效果、提升综合素质具有积极作用。
简介:摘要结合临床"5+3"一体化学生特点和课程内容,在解剖学理论教学中运用智慧树与腾讯课堂构建了"课前—课中—课后"高效、精准、互动的线上翻转智慧课堂。将ARCS[注意力(atention)、相关性(relevance)、自信心(confidence)、满足感(satisfaction)]动机模型引入教学设计中,助力翻转课堂的有效进行。课前通过智慧树发布教学资源,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课中应用腾讯课堂直播教学,针对性地讲解重难点内容,答疑讨论;课后应用智慧树发布习题测试与作业。实践表明,该模式的线上教学受到了学生的广泛认可;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实施多元化形成性考核;为疫情之后开展混合式教学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