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 86 例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43 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舒适度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的舒适度评分无明显差异( P>0.05 );观察组护理后的舒适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对血液透析治疗患者进行舒适护理,可有效增加患者的治疗舒适度,提高治疗依从性,改善其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血液透析;舒适护理;生活质量 引言 血液透析是临床治疗终末期肾病的主要手段,但该治疗方式所具有的费用昂贵、治疗时间长等特点,患者在承受生理痛苦的同时,也容易产生较大心理负担。部分患者在透析治疗后仍未达到预期效果,就容易产生恐惧、悲观等心理,甚至放弃治疗。我院为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改善其生活质量,在血液透析护理中引入了舒适护理模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 201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血液透析患者采取分阶段匹配护理干预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于我院2017年3月--2018年10月所收治的98例血液透析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比较,按照所采取的护理措施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各组分别为49例,具体分为实验组扣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采取分阶段匹配护理干预,观察并对比对照组和实验组的自护行为能力评分以及并发症的发生几率。结果实验组的各组自护行为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几率5例(10.20%)明显低于对照组18例(36.73%),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血液透析患者采取分阶段匹配护理干预模式,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更加利于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
简介:进行体与Smith所提出的五类动词情状之间存在关联。活动及完成类情状都含有过程,可以对其内部进行观察,所以与英语动词进行体兼容,表达某个正在发生的事件。而实现类情状、单动作类情状带有非持续性,状态类情状没有动态性,故通常不与进行体兼容。但在实际应用中,这三类情状的进行体结构非常普遍,不再是强调某种进行概念,而是滋生出新的表意功能。实现类情状的进行体表达某个将要发生的事件,并着眼于该事件的准备阶段;单动作类情状的进行体表达某个重复发生的事件,尤指一系列相同的动作;状态类情状的进行体表达某个短暂性的事件,而且这种短暂性用法往往会带有说话者的主观色彩。我们有必要从语义语用相结合的角度来研究进行体。
简介:目的:比较新型长期导管Palindrome同以往长期导管非palindrome导管在透析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在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自2011年10月1日~2012年6月1日接受长期深静脉导管留置术的患者,选取其中采用Palindrome导管与相同手术时间的非Palindrome导管病例进行比较,观察两组尿素清除率(Kt/V)、尿素下降率(URR),导管相关感染及导管通畅率.两组感染及低流量发生率用次/1000导管日表示,比较用χ2检验.其他比较用t检验.结果:总手术59例次(59人),Palindrome导管组31例次,经右侧颈内静脉置管31例次(30人),经左侧颈内静脉置管3例次(3人);带管时间3~230d;发生感染2例次,平均感染率为0.37次/1000导管日;发生低流量1例次,平均发生率为0.37/1000导管日;拔管0例.普通长期导管组28例次(28人),经右颈内静脉置管24例次(24人),经左颈内静脉置管4例次(4人);带管时间1~219d;感染3例次,平均感染率0.83次/1000导管日;发生低流量2例次,平均发生率为0.6次/1000导管日;拔管2例.两组在感染、低流量发生率上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Palindrome组优于普通长期导管组.Palindrome导管反接时未发生流量不佳.Palindrome组在Kt/V、URR优于非Palindrome导管组(P分别0.01,0.02,0.03).结论:Palindrome导管是维持性透析患者临床深静脉长期留置导管术的较好补充选择,但是由于样本量小,尚需进行更大样本、多中心及更长时间的进一步临床观察.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程护理在老年透析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血液透析中心长期透析治疗的40例老年患者实施全程护理作为观察组,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12月实施常规护理的40例老年患者的相关资料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医嘱执行情况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医嘱依从性分别为97.5%与77.5%,两组间医嘱执行依从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7.5%与35.0%,两组间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透析患者实施全程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医嘱执行依从性,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护理中通过舒适护理带来的效果。方法选取了2018年进行血液透析护理的70名患者,进行观察组和对照组的随机分配,每组35人,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制定观察时间,登记生命体征结果,以及抗凝剂和透析机等等的使用效果。观察组通过进行心理舒适护理包括血液透析前舒适护理、血液透析过程中舒适护理和血液透析后舒适护理为主的舒适护理模式。结果护理后,观察组中有30人了解了透析知识,配合率为94.2%,治疗和护理非常配合30例,部分配合3例,不配合2例;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非常满意28人,5人满意,不满意2例,满意度为80.0%;对照组控制透析知识掌握33例,控制率66.0%,充分配合治疗和护理25例,部分配合4例,6例未得到尊重,配合度71.4%,非常满意25人,3人护理满意,7人不满意。满意度为80.0%。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有效地改善了患者对治疗的理解和依赖,提高了对血液透析意识的认识,提高了护理满意度。
简介:摘要:目的全世界范围内的慢性肾脏病(Chronickidneydis-ease,CKD)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中国面临的形势则更加艰巨。2019年美国肾脏病数据库最新资料显示美国成年人CKD的患病率为14%,其中终末期肾脏病(End-stagerenaldisease,ESRD)的患病率0.14%,较2000年增长了大约60%。中国肾脏病数据库2018年发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1850万.的住院患者中,CKD患者的比例占4.8%,60岁以上患者所占的比例达到了6.2%,校正年龄因素的ESRD透析发病率为122.19/100万。血液透析是ESRD患者的肾脏替代治疗主要方法之一,良好的血管通路也是血液透析患者顺利完成透析治疗的前提条件,临床上将血管通路视为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目前常用的血管通路类型包括自体动静脉内瘘、移植物动静脉内痿、中心静脉导管等。我国血管通路专家共识提出了内瘘优先的策略,但是,我们没有更多自己的流行病学数据及预后分析等资料支撑进而制定具有更高循证医学证据的指南,作为经济欠达的西部地区更没有血管通路相关的数据报道。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40例血液透析用临时导管在血液透析中的使用经验,达到减少导管并发症的发生。方法以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留置血液透析临时导管经右侧颈内静脉置管和右侧股静脉置管的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临床资料对25例需要进行血液净化治疗的患者采用右侧颈内静脉留置临时导管作为血管通路,15例为右侧股静脉作为临时血管通路,通过细心护理,观察导管的使用以及并发症的情况。结果40例静脉置管全部成功,置管成功率为100%。血流量均大于200ml/min,导管连续使用6个月以内8例,三个月以内是的25例,超过6月以上1例,一个月以内的6例。共发生导管内血栓形成10例(占25%),全部为股静脉置管。导管相关性感染3例(7.5%)。结论血液透析临时导管的置入可解决刚透析还没有及时进行造瘘手术且外周血管条件差的患者的血管通路问题。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液透析护理中的风险以及相关风险防范措施。方法:选取我院在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接收的80例血液透析患者进行研究,将80例患者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参考组,两组患者均为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血液净化护理方式,参考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血液休息风险护理和控制。对两组患者的护理风险发生情况进行分析,比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的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参考组,且参考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更高,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对血液透析护理中风险防范措施的应用,不仅能有效降低和控制护理风险的发生,还能切实提升护理质量,是一项值得临床推广的重要护理手段。
简介:终末期肾脏病(Endstagerenaldisease,ESRD)患者由于左心室肥厚(Leftventricularhypertrophy,LVH)这种心脏解剖的异常加上容量超负荷因素经常发生急性左心衰竭,在经济不发达国家或地区,终末期肾脏病患者进入透析过晚或透析不充分常常导致这种情况更加突出,LVH发展的结果是急性左心衰竭,表现为肺循环系统的急性淤血,临床症状为急性肺水肿:重度呼吸困难、烦躁不安、咳嗽、咳粉红泡沫痰等。我国文献报告以急性左心衰竭为首要原因的血液透析患者比例较高,达11.6%~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