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2
42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仔细研讨寒湿凝滞型慢性盆腔炎采用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定本院治疗的120例寒湿凝滞型慢性盆腔炎患者为本次实验对象,时间范围选择2022年8月-2023年8月,按临床治疗方案的不同将120例寒湿凝滞型慢性盆腔炎患者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对照组(n=60)均予常规西药进行治疗,研究组(n=60)均予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对比和观察不同给药方式下的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结果:就研究组(98.33%)而言,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3.33%)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展开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较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寒湿凝滞型慢性盆腔炎具有良好的疗效,可以显著缓解症状、改善临床指标,并且减少复发率。该方副作用少、安全性高,可作为临床治疗寒湿凝滞型慢性盆腔炎的有效选择。

  • 标签: 寒湿凝滞型 慢性盆腔炎 少腹逐瘀汤加减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雷火灸联合早期综合护理方式在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护理阶段应用的效果。方法:以我院2023年2月-2023年10月之间接收的84名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抽取的方式将患者平均分为基础组与研究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炎性指标、晨僵时间、关节肿胀及压痛个数。结果:研究组患者各项炎性指标均优于基础组患者,且研究组患者晨僵时间、关节肿胀及关节压痛个数均少于基础组患者。结论:雷火灸联合早期综合护理方式在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护理阶段的应用具有改善患者炎性指标的积极作用,且可缓解患者关节部位疼痛与肿胀程度,促进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康复。

  • 标签: 雷火灸 早期综合护理 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
  • 简介:【摘要】目的:对风寒湿型项背肌筋膜炎应用自制祛风除湿膏治疗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纳入100例风寒湿型项背肌筋膜炎患者,将其随机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推拿联合麝香追风止痛膏治疗(n=50例),观察组实施常规推拿联合自制祛风除湿膏治疗(n=50例),结合两组治疗前后的VAS评分等指标对方案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数据与对照组相比,其疗效具有优越性,VAS评分显著下降且临床症状评分改善明显(P<0.05)。结论:临床治疗风寒湿型项背肌筋膜炎时,为了尽快缓解患者的疼痛感,加快临床症状的改善速度并提升疾病治疗总体效果,建议推广的方案是自制祛风除湿膏。

  • 标签: 风寒湿型项背肌筋膜炎 祛风除湿膏 VAS评分 疗效 症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火针结合拔罐治疗风寒湿痹型膝骨关节炎的价值。方法:所选病例是2022年4月到2023年5月接收的风寒湿痹型膝骨关节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常规组进行常规治疗,中医组予以火针结合拔罐治疗,对照治疗效果。结果:中医组总有效率比常规组高,数据有差异(P<0.05)。结论:为风寒湿痹型膝骨关节炎患者运用火针结合拔罐治疗的效果确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火针 拔罐 风寒湿痹型 膝骨关节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雷火灸联合早期综合护理方式在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护理阶段应用的效果。方法:以我院2023年2月-2023年10月之间接收的84名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抽取的方式将患者平均分为基础组与研究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炎性指标、晨僵时间、关节肿胀及压痛个数。结果:研究组患者各项炎性指标均优于基础组患者,且研究组患者晨僵时间、关节肿胀及关节压痛个数均少于基础组患者。结论:雷火灸联合早期综合护理方式在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护理阶段的应用具有改善患者炎性指标的积极作用,且可缓解患者关节部位疼痛与肿胀程度,促进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康复。

  • 标签: 雷火灸 早期综合护理 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温通灸联合八段锦治疗风湿寒型肩周炎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将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期间在本院住院治疗的肩周炎患者60例纳入研究,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常规护理+布洛芬缓释胶囊口服)和治疗组(30例,常规护理+温通灸+八段锦),各30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7d、治疗后14d、治疗后21d的疼痛评估得分(VAS)、肩关节活动度(Melle评分),治疗前后肩关节功能评分(Constant-Murly肩关节评分)以及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后7d、治疗后14d、治疗后21d,治疗组患者的VAS评分、Melle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治疗组的Constant-Murly肩关节评分高于对照组;治疗组的临床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76.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温通灸联合八段锦治疗风寒湿型肩周炎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明显缓解患者肩部疼痛,改善肩关节活动度,促进肩关节功能恢复正常,推荐临床应用。

  • 标签: 温通灸 八段锦 风寒湿型肩周炎 肩关节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针刺和中药泥灸联合用于寒湿痹阻型膝骨关节炎的价值。方法:随机均分2022年5月-2024年4月本科接诊寒湿痹阻型膝骨关节炎病人(n=68)。试验组采取针刺和中药泥灸联合疗法,对照组行针刺治疗。对比VAS评分等指标。结果:关于总有效率:试验组97.06%,对照组79.41%,比较发现:试验组数据更高(P<0.05)。VAS评分:治疗后,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寒湿痹阻型膝骨关节炎联用针刺和中药泥灸疗法,病人的疗效更高,疼痛感减轻更加明显。

  • 标签: 寒湿痹阻型 针刺 膝骨关节炎 中药泥灸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清肺排毒汤治疗寒湿郁闭型新冠肺炎患者的疗效,并探讨其对CRP、ESR、LYM的影响。方法 选取新冠肺炎寒湿郁闭型患者33例,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17例)和对照组(16例),对照组用一般基础治疗+利巴韦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清肺排毒汤,3天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比较退热时间,住院时间和病程时间,并比较CRP、ESR和LYM变化。结果 观察组患者退热时间、住院时间和总病程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均明显下降(P

  • 标签: 清肺排毒汤 寒湿郁闭型新冠肺炎 CRP ESR LYM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针灸结合除痹止痛汤治疗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抽取近一年内(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我院收治的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予以针灸结合除痹止痛汤治疗。结果:经治疗后,患者的疾病症状得到了明显的缓解,治疗总有效率较高,M—JOA、Oswestry评分呈改善趋势,进一步促进了其生活质量的提高。结论:针对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而言,针灸结合除痹止痛汤治疗的落实,有利于促进整体治疗效果的提高,在改善预后方面发挥着积极的意义。

  • 标签: 针灸 除痹止痛汤 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温针灸配合通督温任按摩法治疗寒湿凝滞型继发性闭经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寒湿凝滞型继发性闭经患者94例,均来源于我院2020年1月-2022年1月就诊患者。对患者进行分组,各分入47例。对照组采取的治疗方案为温针灸治疗,治疗组采取的治疗方案为温针灸配合通督温任按摩法治疗,对比2组治疗效果与血清雌激素改善结果。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依次为93.62%、72.34%,2组对比,治疗组更高,P<0.05。治疗前,治疗组血清LH、FSH、E2与对照组对比,P>0.05;治疗后,2组血清LH、FSH、E2对比,治疗组血清LH、FSH更低,血清E2更高,P<0.05。结论:温针灸配合通督温任按摩法治疗寒湿凝滞型继发性闭经效果确切,并能调节患者雌激素水平。

  • 标签: []温针灸 通督温任按摩法 寒湿凝滞型 继发性闭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补脾胃汤联合厚朴温中汤加味对脾胃寒湿夹杂型胃脘痛患者疼痛症状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80例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补脾胃汤组应用补脾胃汤口服治疗,联合组应用补脾胃汤联合厚朴温中汤加味口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血浆胃动素与生长抑素水平变化,评估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以及前后的中医症状积分。结果:治疗后联合组胃动素水平显著高于补脾胃汤组,生长抑素水平显著低于补脾胃汤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胃痛、胃胀及胃部喜按或喜暖的症状积分均低于补脾胃汤组(P<0.05)。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补脾胃汤组(P<0.05)。结论:脾胃寒湿夹杂型胃脘痛患者应用补脾胃汤联合厚朴温中汤加味治疗能够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补脾胃汤 厚朴温中汤加味 脾胃寒湿夹杂型胃脘痛 疼痛症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附子八物汤加味治疗寒湿阻络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的寒湿阻络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观察组患者给予中药方剂附子八物汤加味治疗(每日一剂,以水煎服),对照组患者给予西药甲氨蝶呤治疗(每周一次,每次10mg),一个月为一个疗程,治疗时间是2到3个疗程,疗程结束之后,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并对两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水平、红细胞沉降率以及类风湿因子等指标进行测定和比较。结果治疗后,两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关节压痛、疼痛、肿胀和晨僵时间)治疗与治疗前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且P<0.05,具有比较意义。观察组患者显效26例,进步4例,有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4.3%;对照组显效9例,进步10例,有效8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7.1%;两组患者的有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有比较意义。结论附子八物汤加味治疗寒湿阻络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有效率高,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附子八物汤加味 寒湿阻络型类风湿性关节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局部熏洗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纳入研究的病例随机分组,对照组40例采用来氟米特(LEF)联合甲氨蝶呤(MTX)治疗;观察组38例则在对照组基础加用中药局部熏洗治疗,12周一疗程。观察患者关节肿胀个数、双手握力、关节疼痛程度(采用VAS评分)、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等指标的改善情况;观察两组综合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患者症状均好转,各指标较前降低,但观察组改善更显著,P<0.05;患者不良反应以消化系统不适症状、肝功能异常、血细胞降低为主,但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应用中药局部熏洗治疗寒湿痹阻型RA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 标签: 中药局部熏洗 寒湿痹阻型 类风湿关节炎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通过红外线热扫描技术(TTM),观察并分析口服温经汤对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患者的疗效机制。方法:临床选取辨证属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患者60例,口服温经汤1个疗程,治疗前后均行TTM扫描,对比治疗前后数据变化。结果:寒湿凝滞型痛经患者TTM表现为下腹部明显的细胞代谢热降低区。温经汤治疗1个疗程后,下腹部及腰骶部代谢热值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均P〈0.05)。结论:温经汤可提高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患者局部细胞代谢热值,改善其临床症状;TTM能可视化观察人体细胞新陈代谢热分布,为治疗提供影像依据。

  • 标签: 温经汤 寒湿凝滞 痛经 红外线热扫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定向透药联合中药封包治疗寒湿阻痹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80例寒湿阻痹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中医中药定向透药对照组60例,中药封包对照组60例,中医定向透药联合中药封包治疗组60例,治疗两周后,通过对三组患者分别进行VAS评分,Oswestry评分的比较,判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两对照组,且治疗组治疗后VAS评分与Oswestry评分,均明显优于两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医定向透药联合中药封包在寒湿阻痹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有显著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中医定向透药 中药封包 寒湿阻痹型 腰椎间盘突出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寒湿痹阻型疾病中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的最终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2月-2019年10月收治的64例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每组各32例患者。对比组患者采用西乐葆和超短波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行中药封包外敷,对比两组患者最终治疗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最终治疗效果,研究组优于对比组,数据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WOMAC评分,研究组患者恢复情况好于对比组,数据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寒湿痹阻型疾病中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效果显著,故值得在临床医学中应用和推广。

  • 标签: 中西医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寒湿痹阻型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中医定向透药联合中药封包治疗寒湿阻痹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 180例寒湿阻痹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中医中药定向透药对照组 60例,中药封包对照组 60例,中医定向透药联合中药封包治疗组 60例,治疗两周后,通过对三组患者分别进行 VAS 评分, Oswestry评分的比较,判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两对照组,且治疗组治疗后 VAS评分与 Oswestry评分,均明显优于两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 (P<0.05)。结论 中医定向透药联合中药封包在寒湿阻痹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有显著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中医定向透药 中药封包 寒湿阻痹型 腰椎间盘突出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药联合火针治疗中药联合温针灸治疗风寒湿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方法纳入类风湿性关节炎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中药联合温针灸组)30例和对照组(单纯西药组)30例。对照组口服塞来昔布胶囊,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运用中药联合温针灸。观察两组在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CRP、ESR、RF的变化,共治疗2周。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0.05,说明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中医症状积分两组治疗后较同组治疗前降低(P<0.05),试验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CRP、ESR、RF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同组治疗后较治疗前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温针灸配合西药治疗风寒湿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疗效显著。

  • 标签: 温针灸 中药 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9-0314-02
  • 简介:目的研究电热砭石温熨疗法治疗风寒湿型肩凝症的近期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风寒湿型肩凝症患者116例,采用随机分组、平行对照的研究方法,治疗组(电砭石疗法)和对照组(针灸组)每组各58例,2组取穴及康复方案均相同,通过美国加州大学(TheUniversityofCalifornia-LosAngeles,UCLA)肩关节评分系统对比分析以评价临床疗效。结果电砭石疗法与针灸疗法在治疗1个疗程及治疗结束后3个月随访时比较,UCLA评分在疼痛、功能、活动度及满意度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肌力之间的评分在随访3个月时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2种疗法均可有效缓解患者症状。电砭石疗法在镇痛、改善肌力、恢复功能及总体评价上要优于针灸疗法。

  • 标签: 电砭石 温熨 肩凝症 随机对照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中医病因病机和治法方药,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COVID-19的疗效。方法依据中医五运六气理论、地域气候特点及症状、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特点,分析出病因病机证治方案,并据此对2019年12月-2020年1月湖北省黄冈市中心医院30例COVID-19患者实施临床治疗。结果COVID-19属中医瘟疫范畴,为寒湿直中三阴内郁虚火之厥阴病,病名以寒湿瘟(疫)为宜,故治以乌梅丸合麻黄升麻汤合达原饮,随证加减。30例COVID-19患者中,1例纯中药治疗,29例在西医对症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25例患者在服用中药1剂后症状即出现好转。服中药后7~10 d,30例患者全部有效,其中18例患者症状完全消失,6例重型患者5例转为普通型、1例转为轻型,症状总消失率达60.0%(18/30),病毒核酸检测转阴并达到出院标准13例(包括1例纯中药治疗)。结论COVID-19病机为寒湿直中三阴,内郁虚火,形成厥阴病,属寒湿瘟(疫)范畴,中西医结合治疗可迅速改善症状且临床疗效满意。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传染病 五运六气 寒湿郁火 寒湿瘟 中医药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