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5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针对孤独症患儿采取日常生活活动训练对家庭适应能力的影响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5月-2021年6月期间收治的孤独症患儿(共60例)。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参照组30例,试验组30例,参照组实施常规训练,试验组实施日常生活活动训练,根据所得数据,对比两组患儿心理教育量表(PEP-3)量表评分。结果 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训练后,试验组患儿PEP-3量表高于参照组(P

  • 标签: []孤独症 日常生活 活动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住院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术后营养知识知晓率。方法成立品管圈,调查240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术后(对照组)对疾病相关的营养治疗知识了解情况,分析患者知识需求和知晓率低的产生原因,确定对患者进行营养治疗知识教育的内容。对240例(观察组)患者按品管圈活动程序,实施营养教育,不断评价营养教育的效果,改进教育内容和方式,评价品管圈活动效果。结果观察组营养知识知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可有效对住院患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术后营养知识知晓率提高。

  • 标签: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术后营养 品管圈 营养知识 知晓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铝镁加混悬液联合泮托拉唑治疗活动性胃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90例活动性胃溃疡患者,将他们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5)。其中对照组给予进行单纯泮托拉唑治疗,观察组采用铝镁加混悬液联合泮托拉唑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7.78%,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1.11%,经过对比,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出现1例腹痛,乏力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4%;对照组患者出现4例腹痛,乏力3例,3例便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22%,经对比看出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远远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明显看出,铝镁加混悬液联合泮托拉唑治疗活动性胃溃疡的临床效果明显,能够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铝镁加混悬液 泮托拉唑 活动性胃溃疡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应用品管圈活动对护理满意度及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我院行常规护理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30例为对照组,并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开展品管圈活动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30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满意度、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老年股骨颈骨折,开展品管圈活动可提升护理满意度,减少不良事件,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老年股骨颈骨折 品管圈 护理满意度 不良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8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60例,将2016年6月-2017年5月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的30例患者资料组成对照组,2017年6月-2018年5月实施品管圈活动管理的30例患者资料组成观察组。比较两组救治时间及院前救治效果。结果两组出诊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CI时间、获得救治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住院期间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品管圈活动应用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救治中能在一定程度上缩短救治时间,进而使救治效果得以全面提升。

  • 标签: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品管圈 院前救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提高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6月至2017年5月期间诊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共106例,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期间入院的患者为对照组,53例,采用常规的护理管理模式,2016年6月至2017年5月期间入院的患者为观察组,53例,采用品管圈活动护理管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情况。结果对照组健康教育知晓率和满意度分别是75.47%和81.13%,观察组健康教育知晓率和满意度分别是94.34%和96.23%,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护士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品管圈活动护理管理模式,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品管圈活动 住院 健康教育 知晓率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不同血管通路患者的体力活动与生存治疗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我院 2017年 10月至 2018年 10月间收治的 8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作为本文的观察对象,并将其按照抽签法进行平均分组,分别为 AVF(动静脉瘘)组以及 CVC(带 Cuff 的隧道型半永久中心静脉导管)组,各有患者 41名,分析这两组患者的体力活动、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AVF组的最大活动得分、校正活动得分均优于 CVC组,对比差异明显( p<0.05); AVF组的生存质量得分明显高于 CVC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取动静脉瘘通路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体力活动得分情况明显优于采取 CVC的患者,且最大活动、校正活动是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的独立因素。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 血管通路 生存质量 影响因素 体力活动
  • 简介:【 摘 要 】 目的: 分析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良肢位摆放正确率中的应用 价值。 方法: 抽选 2019 年 1 月至 2020 年 7 月在本院就诊的 56 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根据患者选择划入参照组与试验组( n=28 )。参照组行常规护理,试验组基于品管圈活动内容护理,比较患者的良肢位摆放正确率及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 结果: 参照组良肢位摆放正确率是 71.43% ,试验组良肢位摆放正确率是 96.97% ,试验组正确率相对较高( p < 0.05 )。试验组病患的生理功能、身体疼痛、社会关系及情感状态测评得分均相对较高,优于参照组( p < 0.05 )。 结论: 品管圈活动可提升脑卒中偏瘫患者良肢位摆放的正确率,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有益,建议临床推广。

  • 标签: 品管圈活动 脑卒中偏瘫患者 良肢位摆放正确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康复治疗在改善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方面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8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康复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MMSE评分和Barthel指数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15d及治疗后30d的MMSE评分和Barthel指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质量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认知能力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康复治疗 脑卒中 认知功能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品管圈活动对降低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堵塞发生率的影响。方法抽取我院于2016年9月-2018年4月收治的93例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管理方法的差异,将其分成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55例)。分别给予两组常规护理管理、品管圈护理管理。结果观察组动静脉内瘘堵塞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11.29,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χ2=5.26,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用于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管理,可有效降低其动静脉内瘘堵塞发生率。

  • 标签: 品管圈活动 血液透析 动静脉内瘘堵塞 肾衰竭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讨卒中伴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在临床护理中引入中医康复理念对其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7月-2020年7月入住我院的卒中伴肢体功能障碍患者68例,随机予以设组分析,对照组(n=34)实施基础临床指导,观察组(n=34)基于其条件引入中医康复理念进行干预,比较两组的方案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麻木、偏瘫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上、下肢FMA测评显示,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医康复理念引入卒中伴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护理中,能够明显加快中医证候的缓解,恢复患者的肢体活动能力。

  • 标签: [] 中医康复护理 卒中 肢体功能障碍 活动能力
  • 简介:[摘要 ] 目的 通过品管圈活动,提升医院手术室麻醉药品管理规范化。 方法 调查手术室麻醉药品管理不规范的主要因素,根据查找出的主要问题拟定对策,并对实施结果进行确认和评价。 结果 针对麻醉药品管理不规范的原因, 通过加强培训、 管控重点环节 、 统一标准完善管理 制度等措施,使得手术室麻醉药品管理 规范化得到明显提升。 结论 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可以提高医院手术室麻醉药品的规范化管理。

  • 标签: [ ] 品管圈 麻醉药品 规范化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品管圈活动在降低新生儿经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并发症发生率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自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70例行PICC置管的新生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采用品管圈活动模式的护理,对比两组患儿PICC并发症发生率、PICC留置时间。结果:观察组患儿PICC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PICC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在降低新生儿PICC并发症发生率的应用价值显著,还能有效延长PICC留置时间,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品管圈活动 新生儿 PICC并发症
  • 简介:摘要   目的:在儿童门诊输液应用品管圈活动联合叙事护理教育,使用一些方法降低儿童静脉输液后,拔除针头遗留的皮下淤血导致皮肤青紫的改变。方法 组织输液室护理成员7人成立“拔萝卜”组,成员构成为:护士长任组长指导工作,高年资护士3名低年资护士3名,针对患儿拔针后遗留皮下淤血的问题进行讨论和数据的收集,分析患儿拔除针头后形成皮下淤血的原因,并对数据进行分析讨论。  结果  实施品管圈活动的措施后,两组穿刺后皮肤皮下淤血率进行对比,拔除针头后的皮下淤血率由原来的%降低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结论 品管圈活动联合叙事护理教学使护理人员的穿刺技术得到了提高,家属能清楚的了解按压的时间和力度,使用卡通人物贴画等措施提高了的患儿的按压时配合度,输液的穿刺成功率、患者满意度和护理工作的质量都得到了提升。  关键词:品管圈;小儿输液;叙事教育;皮下淤血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活动性疼痛护理评估对骨折手术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骨科在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收治的72例骨折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36例)与对照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术期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活动性疼痛评估,对比两组患者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愈合情况、心理焦虑情况、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24h静息时VAS评分和活动时VAS评分低于对照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P<0.05。结论:对骨折手术患者实行活动性疼痛护理评估有助于减轻其术后疼痛,改善其预后,改善心理焦虑情况,提升其生活质量。

  • 标签: 骨折 活动性疼痛护理 术后疼痛 心理焦虑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中医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对改善患者肢体活动能力的效果。方法:以我院2019年1月—2021年4月收治的72例中风后遗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各36例,将常规西药治疗方式应用在常规组患者治疗中,研究组患者在常规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实施中医针灸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治疗前后Fugl-Meyer评分、barthel评分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97.22%)与常规组的(80.56%)相比要更高,且研究组患者治疗后Fugl-Meyer评分(28.84±1.89)、barthel评分(84.79±3.53)与常规组的Fugl-Meyer评分(20.31±1.03)、barthel评分(69.57±4.87)相对比要更高,P

  • 标签: 中医针灸 中风后遗症 肢体活动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以问题为中心协同巴林特小组活动对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护士共情工作能力的教学效果和使用价值。方法:选择我科70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开展实践活动研究,依照小组之间本质特征配对标准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一组35名护士。结果:活动开始前,2组的共情和总成绩无明显差别,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共情能力及沟通能力显著高过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balint联合以问题为中心的主题活动能合理地提高PICU护士的共情能力,对于临床中的护士及护士带教质量与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以问题为中心 巴林特小组活动 共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