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总结胸腺囊肿的影像学表现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7例胸腺囊肿的CT及MRI表现,并与病理对照。结果37例胸腺囊肿形态、大小、位置、边界、密度及信号分析。结论CT及MRI影像学检查能充分清楚显示胸腺囊肿的大小位置形态及其与纵隔血管、脂肪及邻近其他结构的关系,为术前诊断、鉴别诊断及手术治疗提供重要价值。

  • 标签: 胸腺囊肿 CT MRI 影像学检查 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精神症状的CT影像特征。方法对93例颅脑外伤所致精神病患者的临床就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研究发现脑外伤所致精神病患者其脑部CT出现异常的机率较高达86%,且无年龄、性别差异,少数病情轻微患者或病程较短患者CT检查结果未出现异常。脑组织形态病变中以脑萎缩、脑软化、脑积水、硬膜下积液、脑水肿较多见,病变部位以颞叶、额叶、基底节、枕(顶)叶、脑皮质、脑髓质或多部位病变常见。结论脑外伤患者CT扫描准确率高、操作简便,应首选为脑部器质性病变精神病的筛选方法。

  • 标签: 颅脑创伤 精神障碍 CT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间质瘤的螺旋CT表现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1例胃间质瘤的CT影像资料,归纳胃间质瘤的CT征象特征。结果21例均为单发肿块,其中胃底3例,胃体部16例,胃窦2例;腔内型15例,腔外型2例,腔内外型4例。最大径≥5cm者5例,最大径<5cm者16例。与胃壁夹角锐角17例,钝角4例。平扫密度均匀13例,不均匀8例。增强明显强化18例,轻度强化3例。肝转移例5,淋巴结转移并大网膜转移1例。其中术前误诊5例。结论胃间质瘤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能够与胃的其它肿瘤相鉴别。

  • 标签: 间质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CT诊断胸腰椎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47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的影像学诊断资料,入院后均先后接受X线、CT检查,对两者的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手术结果相比,本组患者X线的诊断符合率为74.5%(35/47),CT符合率为91.5%(43例),相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CT、X线的影像学表现与手术病理表现相比有差异。结论在胸腰椎骨折诊断中,应用CT的准确率相对高于常规X线检查,临床价值更显著。

  • 标签: 胸腰椎骨折 CT X线
  • 简介:摘要本文收集20例鼻腔鼻窦炎性病变患者,均采用冠状位CT扫描后再次重建放大处理。结合解剖研究,显示出复杂的鼻腔结构及各鼻窦的开口,描述了炎性病变的CT表现。对鼻腔解剖(包括变异)与炎症的关系、粘膜软组织病变及骨质破坏的表现作了讨论分析。

  • 标签: 鼻腔 鼻窦 炎性病变 冠状位CT扫描 再次重建
  • 简介:摘要目的对CT方案应用于早期肺癌诊断中的效果进行分析,并总结误诊原因。方法从2013年1月至2016年11月入院诊断的早期肺癌患者中,随机抽选52例进行研究,术后病理已证实,并选择CT方案进行检查,观察CT方案准确率。结果52例确诊患者中,CT方案检出50例,有2例患者出现误诊,准确率是96.15%(50/52),(P>0.05)。结论当早期肺癌患者接受诊断时,选择CT方案可保证准确率,除了可对患者细小型病灶准确定位外,还能准确判断其疾病类型,因此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

  • 标签: CT方案 早期肺癌 准确率 误诊原因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螺旋CT在肺段隔离症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8月-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5例肺段隔离症患者,全部采用螺旋CT进行检查,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探究疾病的表现、CT检查的结果等。结果肺段隔离症主要见于双肺下叶侧的基底段,其中位于左下肺叶3例,右下肺叶2例;患者的CT表现为实质性肿块(3例)、囊性肿块(1例)、囊实性肿块(1例),且全部患者均出现异常供血动脉。结论采用螺旋CT检查肺段隔离症价值较高,其扫描时间短,且图像清晰,能对微小病变进行发现。

  • 标签: 肺段隔离症 螺旋CT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CT与MRI影像学表现特点与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胃肠道间质瘤临床及影像学资料。24例行CT检查,6例行MRI检查。结果胃肠道间质瘤的主要影像表现为软组织肿块,向胃肠腔内、外或同时向腔内外突出,肿块内密度均匀或呈混杂密度影。增强后,肿块强化较明显或呈中心坏死、囊变,周边强化。24例肿瘤发生于胃部16例,十二指肠3例,空肠1例,回肠2例,小肠系膜2例。良性10例,肿块直径多小于5cm,边界清楚,多均匀强化;恶性14例,肿块直径多大于5cm,边界多不清楚,12例肿块内有坏死,2例出现转移灶。结论CT与MRI对胃肠道间质瘤的定位和定性诊断以及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 标签: 胃肠道间质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腹部创伤的CT诊断与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2014年3月—2016年8月在我院进行就诊的腹部创伤患者50例,对50例腹部创伤患者均实施CT诊断检查,观察CT检查在腹部创伤病症中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结果CT检查诊断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对腹部创伤病症患者进行CT检查诊断,诊断准确率较高,对患者的预后及治疗有积极作用,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腹部创伤 CT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在肺硬化性血管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肺硬化性血管瘤的CT表现。结果肿瘤发生于左肺9例,右肺11例。肿块均为单发,呈椭圆形、类圆形、不规则形、楔形或空洞样病灶。肿瘤最大径线0.7~10cm,CT表现为肺内边界清楚的孤立性结节或肿块,增强呈中重度持续强化,强化均匀或不均匀,4例肿块内见斑点状钙化,7例伴邻近胸膜增厚,3例伴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空气新月征”5例,“贴边血管征”4例,“尾征”2例。结论肺硬化性血管瘤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掌握其典型CT特征有助于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及鉴别。

  • 标签: 肺硬化性血管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目的对MRI与CT诊断颅内肿瘤的价值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选取我院收治的75例颅内肿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不同诊断方案分为对照组(32例)与研究组(43例),前者行CT诊断,后者行MRI诊断,观察两组检出率、准确率及诊断效能。结果研究组检出率及准确率比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诊断效能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MRI应用于诊断颅内肿瘤相比CT可有效提高肿瘤检出率及准确率,提高诊断效能,其临床推广价值更高。

  • 标签: MRI诊断 CT诊断 颅内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探讨磨玻璃结节样肺腺癌的CT表现。方法收集2008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并经手术病例证实的63例肺部孤立磨玻璃结节样肺腺癌患者的CT图像,由2名从事胸部影像诊断10年以上医生通过评估病变部位、形态、大小、边缘、边界、内部结构、与邻近结构的关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右肺36例,左肺27例,结节最大径0.73~2.84cm,平均1.86cm,形态不规则形12例,圆形、类圆形51例,深分叶8例,浅分叶42例,毛刺征45例,瘤-肺界面清晰43例,不清晰20例,混合磨玻璃结节40例,纯磨玻璃结节23例,见斑点状密度减低影23例,“空泡征”33例,细支气管充气征15例,支气管连续性中断12例,支气管扭曲、走行僵硬43例,血管穿行病灶18例,血管集束征19例;胸膜及叶间胸膜凹陷28例。结论CT对磨玻璃结节样肺腺癌的早期判断,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磨玻璃结节 肺腺癌 CT表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减少患者在检查中的不良因素,使患者积极配合,顺利完成检查,提高图像质量。方法对2014年690例冠脉造影患者采取检查前、检查中、检查后护理方法。结论应用护理方法能够使患者积极地配合顺利完成检查,提高检查的成功率及图像准确率。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A血管造影成像在肺动脉栓塞诊疗中的临床应用,以达到最佳的血管成像。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32例肺动脉栓塞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延迟组,各16例。两组患者均使用多排螺旋CTA血管成像对肺动脉栓塞患者进行扫描,常规组采用正常时间扫描,延迟组采用不同延迟时间扫描,关注扫描时间对影像效果的影响。结果观察两组扫描后影像,常规组影像清晰程度较高,清晰影像较延迟组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974,P<0.05)。结论采用多排螺旋CTA血管成像对肺动脉栓塞患者进行检查,是一种安全、无创的检查方法,掌握最佳扫描时间可有效提高其影像清晰程度,提高对栓塞患者诊断的准确率。

  • 标签: 肺动脉栓塞 多排螺旋CTA 血管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性脑外伤CT与MRI检查方法各自优缺点进行比较。方法对我院2008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急性脑外伤病人125例,采取自身对比法行CT与MRI检查,对两种检查方法的优劣势进行对比分析。结果MRI在脑干损伤,小挫裂伤,硬膜下小血肿,小脑损伤以及单纯性挫伤的显示上比CT更具优势。CT在骨折,超急性期脑出血以及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显示上比MRI更具优势,但CT检查漏诊率较高。结论CT与MRI都有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因此在诊断时应该将CT与MRI结合起来,以实现优势互补。

  • 标签: 急性脑外伤 CT MRI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在纵隔血肿诊断中的医学影像学价值及优势。方法整理收集于2013年1月到2015年1月收治我院的22例胸部外伤及纵隔血肿的患者。结果22例纵隔血肿患者中,有10例为前纵隔血肿,8例中纵隔血肿,4例后纵隔血肿。结论采用16排螺旋CT的MPR技术(多平面重建)及VR(最大密度重建)技术在诊断胸部外伤、纵隔血肿、肺挫伤方面明显优于其他影像学诊断技术,均能良好地显示胸部疾病,尤其是纵隔血肿方面,能够清楚显示血肿的具体位置、性状,与邻界器官的关系,有无合并其他疾病,为临床提供更有价值的影像学诊断依据,提高了诊断率,为危急患者诊治赢取宝贵的时间。

  • 标签: 多平面重建 螺旋CT 16排 血肿 纵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