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结果对比研究。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5月~10月间的临床标本2648份,把5月份~7月份的临床标本1324份作为观察组,把8月份~10月份的临床标本1324份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标本的细菌阳性率。结果观察组临床标本的尿液、血液及呼吸道的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的临床标本的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标本的痰液阳性率与对照组标本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不同时段的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进行分析研究,可以为临床治疗流行病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提高治疗效果,还可以对疗效观察和预后提供帮助。
简介:摘要卵巢癌的浸润和转移是传统抗癌治疗难以克服的主要障碍。最新发现卵巢癌等肿瘤细胞的十大特征和机体存在许多新发现的抗凋亡的蛋白。使得卵巢癌极易发生转移,加强对抗凋亡的蛋白研究是有效防治卵巢癌转移的最新策略和方向。
简介:摘要目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版的要求,对复方薄荷脑软膏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进行研究和方法验证,建立复方薄荷脑软膏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方法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版(四部)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微生物计数法、控制菌检查法,采用常规法进行研究验证。结果采用常规法做出各菌的回收比值均在0.5~2.0范围内,金黄色葡萄球菌生产良好可检出、铜绿假单胞菌生产良好可检出,该法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版的要求。结论经过需氧菌、霉菌和酵母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的研究试验,复方薄荷脑软膏微生物限度(需氧菌、霉菌和酵母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可采用常规法检查。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不同小夹板固定方式固定儿童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的生物力学,寻找最佳的固定方法。方法采用经防腐处理的儿童离体上肢4具,制成肱骨髁上骨折模型,采用夹板固定,固定方式为前臂位置旋前、旋后;肘关节屈伸角度0°(伸直)、45°、90°、110°、120°、150°(极限度数),经纵向及偏轴加载后测出各种固定方式骨折的稳定性、抗弯及抗旋转强度。结果在纵向加载(抗弯)能力中,前臂旋前屈曲110~150°位移最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偏轴加载(抗旋转)能力中,前臂旋后屈曲110°、120°,前臂旋前屈曲120°位移最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夹板固定儿童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其中前臂旋前位、旋后位过度屈曲(>90°)稳定性最好,抗弯及抗旋转能力最优。结论针对儿童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的患儿,小夹板过度屈曲前臂旋前或旋后位固定均能取得良好稳定性,临床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简介:摘要目的对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的毒力、免疫力及生物学活性测试方法进行测试。方法依据中国药典2010年版第二增补本中对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毒力、免疫力及生物学活性测试的要求,其中简化了淋巴细胞混悬液制备的步骤以及缩短供试品溶液制备时的离心时间。结果主种子和工作种子的LD50均为7.65×10-8个/mL;主种子和工作种子对小鼠的保护率分别为80%和76.7%;供试品稀释至1100时,生物活性刺激指数为2.15。结论所选用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的毒力、免疫力及生物学活性测试均符合标准。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重症颅脑损伤ICU肺部感染微生物检验分析报告以及应对措施。方法以我院ICU病房在2013年1月-2013年6月之间收治的重症颅脑损伤并且并发肺部感染的50例患者作为分析研究对象,对其在ICU病房内肺部感染微生物检验进行分析总结,给与抗感染护理,并对这些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情进行记录,分析寻找应对措施。结果50例患者经肺部微生物检验分析后,结果显示鲍曼不动杆菌株数位居首位,并且鲍曼不动杆菌对哌拉西林、头孢哌酮/舒巴坦、米诺环素都具有较强的敏感性。重症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的患者的微生物检验情况不但与其居住的病房有关系,还与护士的护理能力以及用药和治疗办法等都有较大的关系。结论对于重症颅脑损伤患者ICU病房内并发微生物感染的患者来说,保持患者的呼吸畅通,对于损伤部位要及时的采取相应的抗感染措施,并采取一定的麻醉诱导办法是十分关键的,同时给与这些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积极安抚,对于出现并发症的患者要采取积极的处理办法,这样不但可以降低患者肺部感染的几率,还能有效的降低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死亡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会阴超声与生物反馈联合检测方法在产后盆底康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11月于我院分娩并经产后复检确诊为PFD的62例患者,比较治疗前后盆膈裂孔面积等盆腔超声表现以及盆底肌力变化。结果治疗后患者静息状态下盆膈裂孔面积明显降低、肛提肌厚度增加,Valsalva状态下膀胱尿道后角缩小,阴道肌电压、Ⅰ类肌纤维持续收缩压以及Ⅱ类肌纤维快速收缩压明显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予以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康复效果评估时采用经会阴超声联合生物反馈,可更为详尽的获得盆腔形态结构变化及盆底肌力变化情况,临床应用价值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