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心脑血管疾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原因,认识其危险因素,并采取正确的预防措施,可以控制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上医治未病、预防为主等观念自古有之,但在基层医院往往被忽视或宣传不够。故本文针对吸烟、酗酒、肥胖、运动减少、情绪应激等危险因素,普及预防知识。

  • 标签: 心脑血管疾病 危险因素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肠系膜血管缺血疾病的护理。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2012年治疗的22例肠系膜血管缺血疾病,通过回顾性分析法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2例患者中,1例死亡,术后有1例出现并发症。结论掌握正确的护理流程与措施,对患者的康复有很大的帮助。

  • 标签: 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 护理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对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在缺血血管疾病中的运用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5年7月于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70例缺血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70例健康受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颈部血管超声检查结果。结果对照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42.86%、颈动脉狭窄发生率20%、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增厚发生率40%相较于观察组74.29%、48.57%、70%显著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在缺血血管疾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运用价值,能够为疾病风险评估与预后提供可靠参考,对观察缺血血管疾病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颈部 脑血管超声检查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血超声对心血疾病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诊治的心血疾病患者111例,入院时,先行常规方法检查,后行心血超声检查,比较心血超声检查前后患者疾病的诊断准确性,分析心血超声的临床价值。结果心血超声检查后,患者疾病诊断准确性大幅提升。异常患者右心室Tei指数值、左心室Tei指数值均明显高于正常者。三尖瓣返流患者中,返流程度越严重,返流速度越快,肺动脉收缩压越高。相互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血超声有助于提高心血疾病的诊断准确率,具有无创、快速、便捷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心血管超声 诊断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评价颈部血管超声检查缺血血管疾病的应用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2例缺血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血管超声检查,并以10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比较其血管超声检查结果之间的差异。同时以最终诊断结果为依据,计算血管超声诊断缺血脑疾病的符合率。结果经血管超声诊断,缺血血管疾病患者的颈动脉血管壁内-中膜增厚率、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以及颈总动脉PSV、RI值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血管超声可以为缺血血管疾病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状态、颈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进行充分诊断,为患者的诊断提供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颈部血管超声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应用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颈部血管超声检测在缺血血管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随机抽样的方式从2016年1月—12月期间在我院诊疗的缺血血管病患者中选取20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体检者20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均实施颈部血管超声检测,对比观察两组研究对象的颈动脉粥样硬化、内-中膜厚度增加、颈动脉狭窄发生情况,及颈总动脉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舒张期最小血流速度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内-中膜厚度增加率和颈动脉狭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的颈总动脉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相当,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的舒张期最小血流速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颈部血管超声检测在缺血血管病的诊断中具有显著效果,可作为缺血脑病诊断的有效手段进行临床应用,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 标签: 颈部血管超声 缺血性脑血管病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评估心血超声诊断心血疾病的临床价值及准确性。方法将2015年7月-2017年2月收治的疑似心血疾病患者93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予以心血超声检查,对其临床影像学资料予以回顾性分析。结果93例患者中有85例确诊为心血疾病。心血超声的诊断敏感度为97.65%;特异度为62.50%,诊断准确率为94.62%;与病理诊断结果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心血超声诊断心血疾病的诊断准确率高,可通过超声影像学特征予以诊断,具推广应用意义。

  • 标签: 心血管超声 心血管疾病 临床诊断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缺血血管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选取临床2012年1月~2013年12月缺血血管病患者40例临床护理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40例缺血血管病患者,经临床治疗及护理,症状明显改善39例,无明显变化1例,死亡0例,无护理并发症。结论经临床精心护理工作,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及时抢救。维持患者呼吸功能,保持气道通畅。预防并发症发生。护士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促进语言功能恢复。

  • 标签: 缺血性脑血管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缺血血管病中介入治疗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7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缺血血管病患者80例,通过介入治疗总结临床的护理方案;结果本次研究中,患者再通72例(90.00%),不通8例((10.00%);术后发生观察处渗血患者2例,心率变缓者1例,血压下降患者3例。通过对患者的临床护理,对病症做到了及时发现,及时处理,所以患者恢复均比较良好。结论脑血管介入治疗手术是一项新的技术,其的优势是治疗效果好,创伤性小。

  • 标签: 缺血性脑血管病 介入治疗 临床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谱勒超声(TCCD)在缺血血管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从2012年9月~2013年9月,在我科经过彩色多谱勒超声(TCCD)检查的250例中,经过对患者颞窗探测颅内各动脉血管狭窄程度,获得的二维图像分析,大脑中动脉(MCA)狭窄为184例(因为MCA狭窄是诊断缺血血管疾病重要指标),各个分支动脉狭窄43例。正常为23例。结果TCCD诊断大脑中动脉狭窄的敏感性为94.2%,特异性为95.6%。结论彩色多谱勒超声检查对缺血血管疾病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临床使用价值。

  • 标签: 彩色多普勒 缺血性脑血管病 大脑中动脉狭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尼莫地平治疗缺血血管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8月-2013年9月收治的98例缺血血管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A组与B组,A组45例患者给予常规治疗,B组53例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尼莫地平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A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1.1%,B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0.6%,B组患者临床效果明显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较为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尼莫地平治疗缺血血管病的临床疗效较显著,能有效促进患者颅内淤血的吸收以及神经系统的恢复,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尼莫地平 缺血性脑血管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前,心血疾病已经严重威胁到患者的生命,许多研究发现,导致心血疾病的因素很多,对其治疗既可以采取医疗措施,更重要的是要预防其发生。国内外的临床研究表明,高血压、高血脂、吸烟、肥胖等是导致心血疾病的重要因素。随着人类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医学界在心血疾病的研究方面也加快了步伐。本文主要分析了心血疾病传统危险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心血疾病的防止策略,期望能够让人们远离心血疾病的威胁,过高质量的生活。

  • 标签: 心血管疾病 传统危险因素 防治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缺血脑卒中临床特点、致病因素。方法回顾性地分析100例急性缺血脑卒中临床病例。结果研究对象中男78例,女22例,亚型以腔隙性脑梗死为主,急性脑卒中与高血压、动脉硬化、吸烟、肥胖及家族史相关,吸烟者比例较大,占67.5%。结论急性缺血脑卒中的病因以早发性动脉硬化为主,其次有栓塞性血管病、血管狭窄等。吸烟、高血压、高脂血症、肥胖和家族史是急性缺血卒中常见的危险因素。

  • 标签: 急性 缺血性脑卒中 病因分析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缺氧性肝炎的生化、临床特点,提高临床诊断认识。方法对17例缺血肝炎患者的资料数据进行分析。结果缺血肝炎患者血清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测值明显升高,总胆红素(TBIL)水平轻度升高。缺血肝炎的诱因主要为心力衰竭、感染性休克、低血容量性休克后等。结论缺血肝炎患者生化改变多以ALT、AST、LDH为主,呈显著升高趋势,病因纠正后可快速下降。缺血肝炎死亡率较高,应提高临床认识,及早诊断与治疗。经积极治疗,存活患者的肝功能常能快速恢复。

  • 标签: 缺血性肝炎 乳酸脱氢酶 转氨酶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缺血血管介入治疗颅内动脉重度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2年6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颅内动脉重度狭窄患者26例作为研究对象,全身麻醉后,采用Seldinger技术穿刺股动脉,利用导丝导管技术将支架置入病变位置。结果支架置入成功率为100%(26/26),病变血管的平均狭窄率从治疗前的81.21%下降到10.23%,对进行介入治疗的患者随访后发现3(11.53%)例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减慢、血肿等不良反应,但经过多巴胺和阿托品治疗一段时间后,上述不良反应均消失。结论对颅内动脉重度狭窄患者采用介入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缺血性脑血管病 介入治疗 颅内动脉重度狭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