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土地开发权与土地发展权两者在概念界定、文本规范等层面,存在诸多差异,应予区分。法律性质上,宜将土地开发权定性为用益物权。立足我国独特的地权结构形态,在土地开发权归属层面,应践行城市土地开发权国家独占和集体土地开发权归集体土地使用权人享有的“双轨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区分承包地开发权、宅基地开发权、集体建设用地开发权和城市建设用地开发权四种不同类型,来展开制度设计和规范配置。中国法上嵌入这一“新权利”,会带来法体系、法制度和法规范三大法效应。在城镇化高速发展的当下,以土地开发权为切入口.改革我国土地财产权和土地管理权两大法律制度,是回应其法效应,增强土地制度回应力和适应性品格的内在诉求。

  • 标签: 土地开发权 土地发展权 法律性质 法效应
  • 简介:中国的司法体系运作及其改革会影响多方个人与团体的利益,同时也受多方个人与团体的影响。组织研究的学者把这些个人与团体视为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s)。如果将利益相关者的理论应用到中国司法改革的研究中来,则应将法院系统和检察院系统视为两个大型组织,并把司法改革看作这些组织的重大行动目标。依据相关理论,中国司法体系运作及其改革的诸多利益相关者可以被区分为主要利益相关者和次要利益相关者,前者又包含核心利益相关者与非核心利益相关者。法院和检察院系统中的司法人员是核心利益相关者,其根本利益受司法改革的直接影响,并通过日常的岗位职责直接影响司法改革的落实。对全国1748位检察人员的问卷调查表明了司法人员对于执政党十八届三中全会启动的本轮司法改革的基本立场。他们一方面表达了对部分改革任务的困惑与质疑,另一方面也表现出因改革走向不明朗所产生的不安。而在表达机会得不到充分保障的前提下,司法人员与其他一些利益相关者一样,会选择以沉默或者“用脚投票”的方式来应对。这导致优秀司法人才与社会精英的进一步流失,进而对改革产生负面影响。这种不能有效动员利益相关者参与改革的境况,正是司法改革“组织约束”的核心要素之一。为了使本轮司法改革取得更好的效果,可以借鉴利益相关者参与组织决策的“阶梯理论”,为如何在当前的政治语境下有效扩大利益相关者合理参与司法改革决策,提供一些具体的建议。

  • 标签: 司法改革利益相关者 司法人员 法治 组织分析
  • 简介:在中央与地方关系的研究中,事权与事权划分的内涵、理论及原则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当前却被极大忽略。事实上,应当在明确事权、事权划分等基础概念准确内涵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委托——代理”、公共产品层次、博弈等基础理论的学术价值,以兼顾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客观现实、事权、责任和职能相适应、灵活性以及法制为指导原则,进而明晰因何划分、以何划分和如何划分三个重要逻辑问题,为中央与地方关系的事权划分乃至宏观的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提供坚实的基础。

  • 标签: 中央与地方关系 事权划分 内涵 理论 原则
  • 简介:<正>正义,其形象为一蒙眼女性,白袍,金冠。左手提一秤,置膝上,右手举一剑,倚束棒。束棒缠一条蛇,脚下坐一只狗,案头放权杖一支、书籍若干及骷髅一个。白袍,象征道德无瑕,刚直不阿;蒙眼,因为司法纯靠理智,不靠感官印象;王冠,因为正义尊贵无比,荣耀第一;秤……比喻裁量公平,在正义面前人人皆得所值,不多不少;剑,表示制裁严厉,绝不姑息,一如插着斧子的束棒,那古罗马一切刑罚的化身。蛇与狗,分别代表仇恨与友情,两者都不许影响裁判。权杖申威,书籍载法,骷髅指人的生命脆弱,跟正义恰好相反:正义属于永恒……

  • 标签: 行政程序法典 形式理性 程序正义 形式正义 行政权 现代行政法
  • 简介:审级制度是一国司法制度的重要内容.长期以来,我国的民事审级制度一直坚持的是单一的两审终审制.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法院受理的民事案件的数量与日俱增和案件类型的复杂化,以一审复审为原则,以审判监督为保障的原有审级制度的理想状态被打破.本文对审级制度存在的问题作了详尽地分析,并提出了重构我国民事诉讼审级制度的理论构思.

  • 标签: 民事诉讼 审级制度 上诉 两审终审 三审终审
  • 简介:司法三段论在实际诉讼中得以顺利应用的前提是待证事实(要件事实)的存在,即法官对待证事实形成了为真的心证,如果心证结论为"伪",则将不适用大前提,因此也不发生一方当事人所希望的法律效果。除此以外,心证状态还可能是真伪不明(nonliquet),在这种情况下法官应当如何适用法律就是证明责任理更多还原

  • 标签: 证明责任 要件事实 法律要件分类说 心证 间接事实 待证事实
  • 简介:权威问题在法哲学和政治哲学的讨论中地位极其重要,约瑟夫·拉兹的权威理论作为20世纪法律与政治权威领域里最重要的理论,为权威问题提供了系统解决方案。拉兹以独特的实践哲学为进路,把权威指令定义为一种兼具一阶理由和排他性理由的保护性理由。沃尔夫的"权威悖论"虽然破产,但它揭示了权威正当化难题。拉兹为此提出了由三个规范性命题和独立性条件组成的服务性权威观。但拉兹的权威理论并非完美,其仍旧面临着实践理由与权威正当化之间的张力、程序正当性等批评,值得我们进一步反思。

  • 标签: 正当权威 实践理由 服务性权威观 权威悖论
  • 简介:湖北横向经济物资贸易公司(下称横向公司)于1997年3月4日、6日、8日分别与中国冶金进出口湖北公司(下称冶金公司)签订了三份《委托协议》。协议内容为:横向公司委托冶金公司代理进口钢材,冶金公司负责对外开立付款信用证,横向公司保证在开证前将保证金划付到开证行指定的保证金帐号。合同签订后,横向公司于1997年10月28日分别将收款人为冶金公司的两张转帐支票(共计400万元),

  • 标签: 票据无因性 委托 《票据法》 公司 合同签订 支票
  • 简介:在当代医疗过错理论发展中,违反组织义务所带来的组织过错责任与诊疗过错责任共同构成了医疗过错责任的二元体系。诊疗过错涉及到诊疗行为中的过错,主要依据医疗科学知识来进行评价;而组织行为则是对诊疗行为的保障,该组织行为中的过错主要依据管理科学知识来进行分析。《侵权责任法》中规定了医疗损害的过错责任,但是我国《侵权责任法》第54条并没有对判决中出现的组织过错问题作出具体回应,制度上的漏洞导致了司法上的正义缺位。医疗机构中存在许多组织义务,如首要的组织义务、次要的组织义务、抽象的组织义务和具体的组织义务等等。基于医疗责任中绝大多数都是间接侵权责任,而对组织义务的违反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因此医疗机构的组织过错责任与诊疗活动中的医疗缺陷责任构成的二元责任对于科学构建医疗责任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侵权法 组织过错 组织义务 医疗责任
  • 简介:闽台合作法治化之形成与发展,应具备区域法治文化特点,并依循相应的实践路径。闽台合作法治化要求以“法律主治”对台工作,以实现“非限缩型”和多层级“共同治理”的法治现代化。实践推进应从三个方向展开,即构建科学立法机制,完善涉台地方法律体系;保障社会民生需求,拓展涉台地方立法适用领域;健全政府和社会法治,探索闽台地方共同治理模式。

  • 标签: 闽台合作 法治 涉台立法 地方共同治理
  • 简介:利益相关者公司治理理论是信托公司的理论依据,由于信托公司是具有财产管理和金融属性的特殊公司,该理论对其治理既具有重要意义也存在很大挑战.信托公司应根据自身特点构造制度化、多方位的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公司模式,即“信托监管推动下,股东主导、信托当事人和职工参与的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模式”.

  • 标签: 信托公司 利益相关者 共同治理模式 信托监管
  • 简介:期待可能性理论是刑事古典学派与刑事近代学派联姻的"混血儿",其兴、衰的原因同两个学派的变迁直接相关。期待可能性理论从以往只重视考察行为人的行为,转变为在考察行为的同时重点考察行为人,这是期待可能性理论的精华之所在。"期待可能性"的判断根据,应当是行为人的人格类型;"期待可能性"的未来命运,是在保留其精华的同时,用"犯罪危险性人格"取代"期待可能性"名称。

  • 标签: 期待可能性 刑法导向观 行为刑法 行为人刑法 犯罪危险性人格
  • 简介:"邓小平理论概论"课是学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要切实提高"邓小平理论概论"课教学效果,必须加强师资建设、培养骨干教师队伍,合理优化教学内容、突出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开阔视野和思路,在现有基础上,实事求是,不断探索,求实创新,开拓进取.

  • 标签: 邓小平理论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 简介:曾引起全国关注的邓玉娇案件引出了客观归责理论的借鉴问题。邓玉娇案件的基本事实表明,除非存在强奸,该案依我国刑法只能是防卫过当,至多免刑而不能免责。从比较研究的角度,以德国刑法衡量该案,在防卫过当情况下,邓玉娇仍然有机会获得免责无罪的结论。德国刑法第33条是罗克辛教授客观归责理论的具体体现之一。我国引进该理论还存在理念和体系的障碍。

  • 标签: 邓玉娇案件 防卫过当 客观归责理论
  • 简介:开展检察理论研究既是推动检察工作深入发展的需要,也是应对检察实践面临的各种挑战的要求。近年来,检察理论研究成果不断丰厚,许多难点疑点问题都得到了理论上的充分论证。但在这一过程中,也产生了基础理论与应用理论研究相脱节、理论对实践指导性不够强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认为有必要对检察理论研究中的一些原则性和方向性问题加以厘清,使理论研究更加符合检察工作发展的客观需要,更充分地发挥指引检察工作未来发展的作用。

  • 标签: 检察理论 科学发展 检察工作 检察实践 研究成果 基础理论
  • 简介:治安防控主体多元化是治安防控体系发展的趋势,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治安防控主体从传统的单一制,发展到二元制,逐渐向多元化演变。传统公共管理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公共物品理论和治理理论为这一演变过程提供了理论支撑。

  • 标签: 治安防控 主体多元化 理论基础
  • 简介:<正>引言根据法律的有关规定,任何知悉案件情况的人都可以作为证人,并负有出庭如实作证的义务。然而,在司法实践中,并非每个出庭作证的证人都如实作证,一方面,很多人明明了解案件的情况,但就是不愿意出庭作证;另一方面,有些人未必真的知道案件事实,却积极或勇敢地站出来为一方当事人

  • 标签: 证人宣誓制度 证人制度 理论研究 证人出庭作证 规则设计 作伪证
  • 简介:八二宪法颁布实施至今已经三十年整,这三十年间,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背景发生了大幅度的变化,与此相适应,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分别于1988年4月12日、1993年3月29日、1999年3月15日和2004年3月14日对1982年宪法进行了四次局部修改。三十年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中国的主流政治观念也在不断变化,与此相关的宪法学方法论和基础理论体系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 标签: 宪法观念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经济体制改革 1982年宪法 变迁 对外开放程度
  • 简介:党的十六大作出了进行"司法体制改革"的战略决策,这对推进在全社会实现公平和正义、保障公民权利、实现社会稳定及社会主义法治文明,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但是,如何进行改革,有一个理论基础和价值趋向的选择问题.

  • 标签: 司法体制 改革 中国 法律监督 审判权 检察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