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完善、多角度的个性化健康教育对骨折患者康复的影响,以供护理工作参考使用。方法将我院2010年1月~2011年7月收治的130例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与健康指导,实验组患者采用完善的、多角度的个性化健康教育模式。两组患者均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骨折的康复效果、患者生活质量和对我院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经统计学分析,实验组患者经过我院健康教育,患者总有效率更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更好,对我院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更高,与对照组患者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完善、多角度的个性化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骨折患者的遵医行为,提高其康复效果,使其生活质量改善,值得在护理工作开展。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部位应力性骨折的影像学特点。方法搜集26例应力性骨折患者的X线、CT、MRI资料,分析其影像学表现及其与骨骼生物力学薄弱区的相关性。结果26例中,胫骨14例、6例骶骨翼,跖骨2例、肋骨1例、股骨颈并双侧肋骨多发骨折1例、股骨下段1例、腓骨1例.2例早期应力性骨折X线上表现为较具特征性的“灰色骨皮质征”;修复期骨痂呈球形或不规则形生长,骨膜反应明显,2例可见“双皮质征”;骨折局部愈合,典型表现为“扣征”.CT能清晰显示骨质改变和软组织水肿;MRI上骨痂生长表现为T1低信号,T2稍高信号;骨髓水肿范围较平片及CT所见大,T1低信号,T2高信号;骨折线呈长T1、短T2信号;应力性骨折发生部位有一定特征性,好发于骨骼生物力学上的薄弱区.结论应力性骨折的发生部位及影像学表现均具有一定的特征性,X线平片仍是诊断应力性骨折的首选方法,CT与MRI对于鉴别诊断具有较高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盆骨折病人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对本院21例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实施术前、术后及康复锻炼的整体护理。结果通过对患者综合护理干预后,采用matta评分法。结论采用常规护理与个性化护理相结合,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跟骨关节内骨折使用内固定治疗方法并加以分析。方法选取2008年-2011年间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患者共100例,将这些患者随机分成A组和B组,每组都为50例患者,A组患者使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的方法治疗,但是B组使用传统切开复位的方法进行治疗,对这两组患者都进行跟踪观察,对其临床效果、骨折愈合情况和并发症等进行比较。结果A组治疗的优良率为86.7%,B组患者的优良率为66.7%,两组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百分比为8.9%,B组为22.2%,两组的比值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骨折的愈合所用时间明显比B组所用时间少,P<0.05。结论有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患者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的治疗方法,其效果更好,愈合所用时间也更短,并发症的发生率也在明显减少,这个治疗方法是值得被推广使用的。
简介:摘要目的就手法整复儿童桡骨远端骨骺骨折100例进行探讨。方法本组患者100例,男73例,女27例;年龄最小2岁,最大12岁,平均7.5岁;按Sater-Harris分型,均属2型骨骺损伤,对本组100例桡骨远端骨骺骨折儿童患者都采用手法整复。结果在手法整复之后,对患者拍片复查,100例患者均为近解剖或解剖复位,1例由于棉垫放置不当致成角者,有1例为重新跌倒,有2例重新移位者,均发生在1周之内,及时给予纠正。之后,结果3个月-1年的随访,最后100例疗效均获优。结论近早的解剖复位可缩短疗程,有利于软组织修复和肿胀尽快消退,减轻骨折周围软组织损伤。
简介:背景:研究表明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是一种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安全性、生物活性和骨传导能力的高强度高韧性复合材料.目的:分析转染LIM矿化蛋白1基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接骨板治疗犬股骨骨折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收集犬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LIM矿化蛋白1转染后与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接骨板复合制备新型生物活性接骨板.48只杂交犬建立右侧股骨中段横形骨折模型,分别用转染/未转染LIM矿化蛋白1基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接骨板、单纯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接骨板和钢板螺钉进行修复.结果与结论:修复后8周及修复后12周转染组内固定失败率均低于未转染组和单纯接骨板组(P〈0.05),与钢板螺钉修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转染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其他组.修复后12周转染组接骨板与犬股骨外侧皮质完全融合,骨干间有明显新骨生成.未转染组和单纯接骨板组未见或少量骨组织生成.说明新型生物活性接骨板能促进骨折愈合并与自体骨融合,不需要二次手术取出,但该新型接骨板的强度有一定的局限性,用于犬股骨骨折的治疗时必须辅加外固定.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经伤椎椎弓根行椎体内植同种异体骨结合椎弓根内固定系统固定治疗胸腰椎压缩骨折与椎板间植骨结合椎弓根内固定系统固定治疗胸腰椎压缩骨折两种方法疗效的优劣,为临床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07~2008.03沧州市中心医院脊柱外科收治的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术后椎体高度矫正程度及临床症状改善等方面的差异性。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均获得随访,经伤椎椎弓根行椎体内植同种异体骨结合椎弓根内固定系统固定组即试验组在改善椎体高度、临床症状改善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椎弓根内固定系统固定结合经伤椎椎弓根行椎体内植同种异体骨治疗胸腰椎压缩骨折可以很好的恢复伤椎高度,并且能够很好的长期维持术后伤椎的高度,避免远期椎体塌陷。在减少迟发性椎体塌陷导致腰背痛、神经症状出现、矫正度丢失、内固定松动断裂等并发症方面有明显优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共治疗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43例,其中保守治疗14例,手术治疗29例。结果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除保守治疗2例关节僵硬外,均取得良好效果。结论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的治疗,均可尝试进行手法整复,但应尽量达到解剖复位,否则需手术治疗。合理功能锻炼是关节功能恢复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