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总结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治疗经验。方法本组176例行机械瓣膜置换的患者,术后待胸部引流管的引流量〈20ml/h,开始予肝素300-400u/h,拔除气管插管后开始予华法林5mg/d口服,待PT〉22.5s,APTT〉60S,PTINR〉1.6时停用肝素,口服华法林(2.5±0.8)mg/d,单一主动脉瓣置换者PT-INR(1.8±0.3),其余PT-INR(2.2±0.4)。结果本组应用肝素(52±8)h,出院前97%的患者达到低强度的要求,在术后3个月的随访中,除3例PT-INR〉6.0(未出现并发症),再次入院调整剂量外,其余患者均达到治疗的要求。结论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抗凝剂的应用先给予饱和量,再用维持量的低强度的方法是安全的,术后出凝血并发症的发生率很低。

  • 标签: 心脏瓣膜假体植入 华法林 肝素 手术后医护 国际标准化比
  • 简介:近年来,国内相关学术团体和机构先后制订并颁布了多种疾病防治的《专家共识》。其主要目的在于将先进、科学的心血管疾病防治技术与理念传递给广大临床医生,进一步规范临床医疗思维和防治行为,更新心血管疾病的防治观念。《专家共识》的制定,不但需要组织相关专家讨论,也要发动广大临床医生的参与。

  • 标签: 专家讨论 抗凝治疗 心房颤动 心血管疾病 中国 临床医生
  • 简介:摘要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虽然心房颤动本身并不直接危及生命,但房颤时可引起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心房血栓形成,使患者发生脑血管栓塞的危险增大。因此房颤患者的治疗势在必行。但在目前临床治疗中药物的应用并不充分,对于出血及栓塞的风险评估,本文将对目前的现状进行分析。

  • 标签: 房颤 抗凝治疗
  • 简介:辅助性治疗可降低接受溶栓治疗的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再发梗死和死亡的风险。首个被评估用于此种适应证的药物——普通肝素(UFH),由于大多不经肾脏清除,且具有半衰期短,作用可逆转以及临床医师对该药较为熟悉等特点,一直被临床应用。但患者对UFH的反应不可预测,且患者必须接受凝血监测.达到疗效的时间也因人而异。这就成为了一个问题,因为UFH在未能达到效果时,可使再发缺血事件风险增加。

  • 标签: ST段抬高心肌梗死 抗凝治疗 再发梗死 溶栓治疗 普通肝素 抗凝药物
  • 简介:摘要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笔者所在医院接收的55例行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并探讨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治疗护理的临床效果。旨在探讨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治疗患者的护理手段,预防和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治疗成功率和生活质量。

  • 标签: 冠心病介入治疗术 抗凝治疗 护理效果
  • 简介:心房纤颤是一个常见病,而房颤又是中风的高危险因素,故治疗在房颤病人中十分必要,华法令为一种窄治疗窗药物,剂量精确和用药方法的正确对保证疗效和降低副作用非常重要。本文对比两种不同治疗方案,以探索最佳安全的治疗方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心房纤颤病人40例,年龄35~72岁,平均

  • 标签: 华法令 心房纤颤 房颤 抗凝治疗 危险因素 副作用
  • 简介:摘要:在我国,重症肝病、肾功能不全患者都要经历接受血浆置换或血液滤过等治疗手段,血液需由体内引出经过置换装置或透析膜才能达到疗效。目前还没有成功研制出抗凝血透析膜,但是血液在体外接触透析膜会诱发凝血机制导致治疗无法进行,临床医师会根据患者情况输注抗凝血药物,重症肝病及肾功能不全患者自身抗凝血功能已经很差,如果继续输注药物,可能会导致患者因出血而死亡。因此,临床对抗凝血性的生物医用透析膜的需求十分紧迫,结合多年来抗凝血材料的研究发展,这一问题将会最终得到解决,为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和保障患者健康发挥重大作用。本文主要分析生物医用性材料的研究进展。

  • 标签: 生物医用材料 血液相容性 凝血机制 抗凝血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肺栓塞患者应用针对性护理措施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研究时间段2019.9-2021.9,研究内容:在本院治疗肺栓塞的高龄患者中选取40例作为研究对象。给予随机分组,20例常规组应用针对性护理方法,20例研究组应用常规护理方法。研究分析40例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5.00%,常规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0.00%,研究组高于常规组,2组之间差异明显,P

  • 标签: 肺栓塞患者 针对性护理 常规护理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现如今,我国医疗行业发展迅速,心房颤动合并共病的情况越来越常见,老年心房颤动合并共病患者容易发生衰弱,衰弱可以对心房颤动患者产生不利影响。而国内外指南缺少针对衰弱的老年心房颤动患者的具体管理建议。老年心房颤动合并共病患者除应进行出血及栓塞风险评估外,也需完善有关衰弱的老年综合评估。衰弱的老年心房颤动合并共病患者应该接受合理的治疗,新型口服药是其首选推荐。

  • 标签: 抗凝治疗 出血并发症 管理现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栓患者护理管理的实践方法,并评估其效果,以提高患者的康复质量和生活水平。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血栓患者为研究对象,实施护理管理。具体实践包括: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确保患者按时按量服用药物;加强患者教育,提高其对抗治疗的认识和依从性;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及提供全面的康复指导和心理支持。在实施过程中,记录患者的恢复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过护理管理,患者的血栓症状得到明显改善,疼痛减轻,肿胀消退,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同时,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得到有效控制,减少了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此外,患者对抗治疗的依从性提高,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也相应提升。结论:血栓患者护理管理的实践效果显著,不仅有助于患者的康复,还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依从性。通过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全面的患者教育和密切的病情观察,我们能够为血栓患者提供更加优质、安全的护理服务。未来,我们将继续优化护理管理流程,提升护理质量,为更多血栓患者的康复贡献力量。

  • 标签: 血栓患者 抗凝护理管理 实践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华法林治疗在医院门诊就诊患者中的应用现状及治疗用药的合理性。方法 筛选20232年0112月至20243年0112月80例门诊华法林治疗患者,依据国际标准化比值达标率及治疗范围内时间百分比,评价入组80例患者治疗合理性。结果 入组80例患者,应用华法林治疗期间,接受INR监测次数均值为(3.60±2.48)次;INR值监测提示 <1.8 、≥1.8~2.5、≥2.5,共计288例次,约44.44%INR值<1.8,约39.24%INR值≥1.8~2.5,约16.32%INR值≥2.5;TTR值最大者为100.00%,均值为(37.44±33.21)%;约78.75%患者TTR值<58%。。结论 医院门诊应用华法林行治疗的患者大部分治疗效果欠佳,需进一步对门诊就诊患者治疗药物的应用进行规范管理,以切实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 标签: 医院门诊 华法林 抗凝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低钙和标准钙透析液在枸橼钠抗凝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9年 1月 -2019年 12月,本院一共收治高危出血患者 80例,按照奇偶数法分组,分别给予标准钙透析液治疗(甲组)、低钙透析液治疗(乙组),对比两组结局。结果:两组透析前的电解质浓度( K+、 Na+、 Ca+)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治疗后的电解质浓度明显改善,乙组治疗后的电解质浓度明显优于甲组(P<0.05)。 乙组体外循环凝血发生率小于甲组(P<0.05) 。结论:低钙透析液在枸橼钠抗凝血液透析中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体外循环凝血发生率,值得推广。

  • 标签: 标准钙透析液 低钙透析液 枸橼酸钠抗凝血液透析 体外循环凝血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低钙和标准钙透析液在枸橼钠抗凝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9年 1月 -2019年 12月,本院一共收治高危出血患者 80例,按照奇偶数法分组,分别给予标准钙透析液治疗(甲组)、低钙透析液治疗(乙组),对比两组结局。结果:两组透析前的电解质浓度( K+、 Na+、 Ca+)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治疗后的电解质浓度明显改善,乙组治疗后的电解质浓度明显优于甲组(P<0.05)。 乙组体外循环凝血发生率小于甲组(P<0.05) 。结论:低钙透析液在枸橼钠抗凝血液透析中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体外循环凝血发生率,值得推广。

  • 标签: 标准钙透析液 低钙透析液 枸橼酸钠抗凝血液透析 体外循环凝血
  • 简介:【摘要】枸橼钠和肝素钠都是血液净化中常用的抗凝剂,研究关注于比较不同抗凝剂的安全性和副作用,以及优化抗凝剂的使用方法和剂量调整,以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并降低在血透器中发生凝血的概率,提高对患者的透析质量,确保透析安全进行。

  • 标签: 枸橼酸钠 肝素钠 血透 抗凝剂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枸橼钠与乙二胺四乙酸两种抗凝剂中全血细胞的分析结果,探讨二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2月至2018年4月50份血液样本进行全血细胞分析,均同时采集3.2%枸橼钠抗凝血(采用19的黑头管)(A组)和EDTA-K2抗凝血(B组),分别编号A1~A50,B1~B50,严格按照标准操作规程,运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检测,比较两种抗凝剂下的白细胞(WBC)计数、红细胞(RBC)计数、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血细胞比容(HCT)和淋巴细胞(LYM)计数。结果3.2%枸橼钠抗凝血和EDTA-K2抗凝血检测结果显示,两种抗凝血样的WBC、RBC、Hb、PLT、HCT、LYM结果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3.2%枸橼钠抗凝血标本和EDTA-K2抗凝血标本的全血细胞分析结果类似,有一定可比性,在临床上值得应用。

  • 标签: 全血细胞分析 抗凝剂 3.2%枸橼酸钠 乙二胺四乙酸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局部视网膜激光光局部)治疗Coats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2006年1月1日至2020年8月1日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检查确诊并接受局部治疗的Coats病患者48例48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40例40只眼,女性8例8只眼;平均年龄(32.46±22.41)岁。Coats病分期为2A、2B期分别为9、39只眼。患眼均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底彩色照相、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BCVA检查采用标准对数视力表进行,统计时换算为最小分辨角对数(logMAR)视力。依据年龄将患者分为青少年组(年龄≤20岁)、成人组(年龄>21岁),分别为18例18只眼、30例30只眼。青少年组18例18只眼均为男性;平均年龄(11.17±3.31)岁;平均logMAR BCVA为0.83±0.60。成人组30例30只眼中,男性22例22只眼,女性8例8只眼;平均年龄(49.26±15.26)岁;平均logMAR BCVA为0.82±0.59。患眼均行局部治疗。激光参数:波长577 nm,光斑直径500 μm,曝光时间0.5~ 0.7 s,光斑强度弱Ⅲ级。患眼于首次光后3~ 4个月复查FFA,按需再次治疗。治疗后平均随访时间(36.88±36.92)个月。观察患眼视力、眼底异常血管及硬性渗出(硬渗)的变化。结果48只眼中,接受多次局部治疗36只眼(75.00%,36/48)。末次随访时,视力提高或稳定者36只眼(75.00%,36/48 ),其中BCVA≤0.32 logMAR单位(小数记录≥0.5)者17只眼(35.42%,17/48 )。青少年组患眼平均logMAR BCVA为0.66±0.54,较治疗前提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126,P=0.260 )。成人组患眼平均logMAR BCVA为0.96±0.79,较治疗前下降,但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Z=-0.482,P=0.630)。48只眼中,异常血管完全或部分闭锁42只眼(87.50%,42/48);其中,完全闭锁29只眼(60.42%,29/48 ),部分闭锁13只眼(27.08%,13/48)。黄斑和周边视网膜脂质硬渗完全吸收或明显吸收40只眼(83.33%,40/48);其中,完全、明显吸收分别为11 (22.92%,11/48)、29 (60.42%,29/48)只眼。结论大光斑、长曝光、弱Ⅲ级光斑局部治疗Coats病,能有效封闭患眼异常血管,减少硬渗,改善或稳定视力。

  • 标签: 视网膜毛细血管扩张症 激光凝固术 局部光凝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小板药物治疗患者时导致消化系统损伤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4在我院接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481例,对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时导致消化系统损伤的相关因素进行总结和探讨。结果经过治疗共有72例患者并发消化道出血、胃黏膜损伤等消化系统损伤;就患者既往病史看,85例有消化系统疾病病史患者中有13例(15.3%)并发消化系统损伤,而396例无消化系统疾病病史患者中有59例(12.2%)并发消化系统损伤,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就患者的职业看,并发消化系统损伤的72例患者中工人、农民、无具体记录患者61(84.7%)例。结论既往消化道病史、年龄是血小板药物治疗导致消化系统损伤的危险因素,应引起重视。

  • 标签: 抗凝药物 抗血小板药物 消化系统损伤 相关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例脑梗塞患者围手术期栓和治疗,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查阅病历,分析1例脑梗塞合并肛周脓肿的患者的治疗方案,探讨围手术期如何进行栓和治疗。结果根据患者使用栓药物的出血风险为“低度出血”和停药所致的血栓栓塞风险为“较高风险”,权衡利大于弊,应继续使用栓药抗血栓治疗。根据“接受治疗患者围手术期风险类别”进行分类,患者血栓形成的风险较低,可不予临时替代性的方法进行治疗。结论围手术期栓和治疗应结合病人的具体情况进行有效评估和预测,体现个体化治疗,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用药。

  • 标签: 脑梗塞 围手术期 抗栓 抗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