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糖尿病高危人群是我国糖尿病预防事业的重点对象。针对糖尿病高危人群开展筛查和早期临床干预对降低我国糖尿病疾病负担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本专家共识对国内外关于糖尿病风险筛查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进行全面回顾与分析,结合我国国情,对我国糖尿病高危人群作出界定,推荐因地制宜地通过无创糖尿病风险评分或空腹血糖或糖化血红蛋白或脂联素检测进行糖尿病高危人群的初筛,对风险评分≥25分或空腹血糖或糖化血红蛋白升高但未达糖尿病诊断标准或脂联素水平不达标的人群进一步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以确定糖代谢状态。推荐制定个性化风险管理方案,将生活方式干预与健康教育贯穿糖尿病高危人群临床干预的全程。推荐建立规范的随访制度,定期评估临床干预的效果,形成连续动态的糖尿病风险管理模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哮喘缓解期儿童与正常健康儿童心肺运动试验(cardiopulmonary exercise test,CPET)、肺功能各项指标的差异,以及有氧运动对哮喘缓解期儿童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7月就诊于北部战区总医院儿科的7~14岁哮喘缓解期儿童50例为研究组,健康体检儿童50例为对照组,完善静态肺功能、CPET检测。并且将哮喘缓解期患儿按照是否进行有氧运动分为运动组(23例)及非运动组(27例),随访3个月后再次进行静态肺功能以及CPET检测。结果哮喘缓解期组无氧阈时公斤摄氧量(maximum oxygen consumption at anaerobic threshold,VO2/kg@AT)、最大公斤摄氧量(maximum oxygen consumption,VO2max/kg)、最大心率(maximum heart rate,HRmax)、最大耐受功率(maximal tolerance power,Pmax)较健康对照组明显降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3个月有氧运动后,运动组VO2/kg@AT[(19.95±2.46)ml/(min·kg)]较非运动组[(16.55±4.12)ml/(min·kg)]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组VO2max/kg[(30.21±5.78)ml/(min·kg)]较非运动组[(25.59±6.63)ml/(min·kg)]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哮喘缓解期儿童心肺功能低于正常健康儿童。适当有氧运动后,哮喘缓解期儿童心肺功能有所改善。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RevMan5.0软件评价运动对老年睡眠障碍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探讨不同运动对老年睡眠障碍患者睡眠质量的干预效果,为今后有关运动干预老年睡眠障碍患者的研究提供循证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CNKI)等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9年8月28日,收集有关运动干预老年睡眠障碍患者睡眠质量的随机对照实验,依据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应用Cochrane偏倚风险工具对纳入的文献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并应用ReMan5.0软件进行合并效应量分析。结果最终纳入9篇随机对照研究,共92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运动能够改善老年睡眠障碍患者的总体睡眠质量,合并效应量分析为:睡眠总分[均数差(MD)=-2.41,95%CI(-3.05,-1.76),P<0.001];主观睡眠质量[MD=-0.13,95%CI(-0.45,-0.16),P<0.001];睡眠潜伏期[MD=-0.50,95%CI(-0.66,-0.43),P<0.01];睡眠时间[MD=-0.4,95%CI(-0.58,-0.21),P<0.01];睡眠效率[MD=-0.40,95%CI(-0.62,-0.18),P<0.01];睡眠干扰[MD=-0.18,95%CI(-0.28,-0.08),P<0.01];睡眠药物使用[MD=-0.29,95%CI(-0.48,-0.10),P<0.01];日间功能[MD=-0.29,95%CI(-0.44,-0.13),P<0.01]。结论运动能够提高睡眠障碍患者的总体睡眠质量、缩短睡眠潜伏期、提高睡眠效率、减少睡眠药物的使用、改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并能改善老年人的日间功能,但对其主观睡眠质量及睡眠干扰的影响效果较小。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经LT4治疗的妊娠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对子代0~36月龄生长发育及神经心理的影响。方法招募孕前无甲状腺病史的20~45岁单胎妊娠健康妇女建立母婴队列,对妊娠期发生亚临床甲减的妇女给予LT4治疗。纵向收集子代0~36月龄的体重、身长、头围等生长发育检查结果。通过问卷调查母婴营养、家庭经济水平和婴儿照护等情况。应用《0~6岁儿童神经心理发育量表》评价子代6月龄和12月龄的神经心理发育水平。结果最终将186对母子纳入研究队列,依据孕期甲状腺功能将研究对象分为甲状腺功能正常组(136例)和亚临床甲减组(50例)。亚临床甲减组子代出生时的体重、身长、体重/身长Z评分,1月龄体重/身长Z评分,6月龄头围Z评分,8月龄身长Z评分,24月龄体重/身长Z评分,以及12月龄的语言评分均低于甲状腺功能正常组(P<0.05)。经LT4治疗的妊娠期亚临床甲减对早产、低出生体重、发育商<85分均未呈现显著影响,但可降低巨大儿的发生风险(AOR 0.206, 95%CI 0.046~0.929, P=0.040)。结论妊娠期亚临床甲减经LT4治疗后仍可能对子代0~36月龄的生长发育和神经心理产生不利影响。
简介:摘要目的编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自我管理量表,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以自我管理理论为基础,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采用德尔菲法形成量表。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7—9月西安市第一医院眼底病区的240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进行调查,检验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结果构建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自我管理量表包括血糖管理、疾病管理、认知管理、日常生活管理、情绪管理5个维度,共36个条目。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952,重测信度为0.991,折半信度为0.883。量表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947。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出特征值>1的5个公因子,可解释总变异的64.343%。结论构建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自我管理量表信效度较好,可作为评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自我管理的测评工具。
简介:围产期妊娠和哺乳对骨代谢存在影响,骨量的丢失是必然的,骨密度的改变可能相对出现较晚或不明显,围产期妇女定期监测,正确膳食,补充骨矿元素与维生素D,能够防止骨量丢失,避免围产期骨质疏松,有利于母婴的骨骼健康发育。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加速康复外科(ERAS)在肝移植围手术期应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系统检索国内外数据库,收集有关在肝移植手术中应用加速康复外科的研究,检索时间至2020年11月为止。由2名研究者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进行质量评价和数据提取,采用RevMan 5.3.5软件对术后指标(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再入院率、死亡率)进行Meta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7篇文献,3篇随机对照研究,4篇队列研究,共纳入1 016例受者,其中加速康复外科组404例,对照组(传统围手术期管理)612例。Meta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与常规对照组比较,加速康复外科组ICU住院时间缩短[加权均数差(WMD)=-2.20,95%可信区间(CI):-2.43~-1.97,P<0.05],住院总时间缩短(WMD=-5.85,95%CI::-8.20~-3.49,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OR=0.61,95%CI:0.42~0.88,P<0.05),但在两组入院率和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速康复外科应用在肝移植围手术期,可以缩短ICU住院时间、住院总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受者康复。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DN)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9月于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403例的临床资料,排除其他因素后,根据是否合并DN分为2型糖尿病组(DM组)(315例)和DN组(88例),将年龄、病程、合并症、单核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的比值(MHR)等资料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中,分析DN的相关因素。结果DM组和DN组病程≥10年[95例(30.16%)比37例(42.05%)]、合并高血压[141例(44.76%)比58例(65.91%)]、胰岛素应用[94例(29.84%)比39例(44.32%)]、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应用[132例(41.90%)比62例(70.45%)]、空腹血糖[(7.38±2.45)mmol/L比(8.26±2.06)m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1c)≥7%占比[91例(28.89%)比36例(40.91%)]、MHR[(10.30±4.38)比(17.10±7.18)]、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0.58±0.16)mmol/L比(0.52±0.17)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41、13.31、6.52、22.46、3.08、4.60、11.02、2.65,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高血压(OR=2.06,95%CI=1.36~2.76)、HbA1c≥7%(OR=1.32,95%CI=1.04~1.60)、MHR≥11.78(OR=1.65,95%CI=1.03~2.67)与DN独立相关。结论高血压、HbA1c≥7%、MHR≥11.78是DN的独立危险因素,为临床判断提供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以学定教式饮食营养教育对糖尿病围术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广州市荔湾区中医医院收治的糖尿病外科手术患者126例,应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63例,对照组行糖尿病常规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以学定教式饮食营养教育,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糖尿病知识、饮食依从性、血糖水平、血糖控制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糖尿病知识评分及饮食依从评分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而干预后观察组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FPG)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而术后末梢血糖平均值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切口感染、高血糖发生率、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学定教式饮食营养教育可提高糖尿病外科手术患者糖尿病知识及饮食依从性,使患者血糖短时间内达标,血糖得到有效控制,能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患者预后。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参芪地黄汤化裁方结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Ⅳ期DN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2018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就诊的Ⅳ期DN气阴两虚夹瘀证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2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疗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参芪地黄汤化裁方。2组均连续治疗12周。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中医证候评分;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空腹血糖、2 hPG、BUN、SCr、Alb、TC、TG、血尿酸(uric acid, UA)、SOD、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 HCY)水平;采用HPLC法检测HbA1c,免疫比浊法检测24小时尿蛋白定量(24-hour urine total protein quantity, 24 hUTP);计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eGFR),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35/40)、对照组为67.5%(27/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57,P=0.033)。治疗后,治疗组尿浊、双下肢浮肿、倦怠乏力、腰膝酸软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2.178、-1.675、-3.667、-1.904、-4.835,P值均<0.01);空腹血糖、HbA1c水平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3.781,-8.557,P值均<0.01);收缩压低于对照组(t=-2.883,P=0.005);血清TC水平低于对照组(t=-3.321,P=0.008);24 h UTP、HCY水平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2.819、-2.053,P值分别为0.008、0.043),SOD水平高于对照组(t=2.489,P=0.018)。结论参芪地黄汤化裁方结合西医常规疗法可有效降低Ⅳ期DN气阴两虚夹瘀证患者24 hUTP,减轻肾损伤,延缓DN发展,提高疗效,保护肾功能。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探讨中分化Ⅰa期子宫内膜癌患者保留生育功能治疗的肿瘤结局和妊娠结局。方法收集2010—2019年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共3家医院收治的保留生育功能治疗的Ⅰa期子宫内膜癌及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患者的临床资料。给予保留生育功能治疗的纳入标准:(1)年龄≤45岁;(2)病理类型为高分化、中分化子宫内膜癌或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3)若为子宫内膜癌,需证实为Ⅰa期、病变局限于子宫内膜,并经影像学检查评估无任何可疑的子宫肌层浸润、淋巴结转移、子宫外转移。保留生育功能治疗方法:给予口服大剂量孕激素治疗,每3个月复查子宫内膜病理并评估疗效。根据保留生育功能治疗前的病理检查结果将纳入患者分为中分化子宫内膜癌组、高分化子宫内膜癌组和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组,比较3组患者的肿瘤结局及妊娠结局。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57例符合条件的患者,包括中分化子宫内膜癌组11例,高分化子宫内膜癌组22例,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组24例。(2)肿瘤结局:中分化子宫内膜癌组、高分化子宫内膜癌组、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组患者的完全缓解率(分别9/11、91%和96%)、复发率(3/9、30%、22%)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分化子宫内膜癌组患者达到完全缓解所需时间长于高分化子宫内膜癌组、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组(中位时间分别为8、6、4个月),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6)。9例初次治疗完全缓解的中分化子宫内膜癌患者中,3例分别于完全缓解后7、18、53个月复发,均选择再次保留生育功能治疗,并均再次获得完全缓解。(3)妊娠结局:中分化子宫内膜癌组、高分化子宫内膜癌组、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组患者的辅助生殖治疗率(分别为4/8、5/18、36%)、妊娠率(分别为6/8、5/18、36%)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中分化子宫内膜癌组患者获得妊娠所需时间显著短于另外两组(中位时间分别为4、9、22个月,P=0.006)。结论中分化Ⅰa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经过保留生育功能治疗,能够获得较高的完全缓解率和一定的妊娠率,但因本研究病例数有限,尚需进一步探索研究。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肌少症的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检索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数据库、医学文摘数据库(Embase)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和维普数据库从建库到2020年11月30日收录的所有有关糖尿病患者肌少症患病率研究的文献。提取纳入文献中的样本量、研究对象性别、研究所在地区及研究环境、肌少症的患病率和95%CI及其影响因素等。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合并分析糖尿病肌少症的患病率,分亚组分析糖尿病肌少症患病率的影响因素。结果最终纳入45篇文献,样本量为12 379例。糖尿病患者肌少症的总患病率为18.0%(95%CI 16.0%~20.0%)。亚组分析结果显示,男性糖尿病患者肌少症患病率为19.0%(95%CI 17.0%~22.0%),女性为17.0%(95%CI 15.0%~20.0%);亚洲地区肌少症患病率为19.0%(95%CI 17.0%~21.0%),南美洲地区为13.0%(95%CI 8.0%~18.0%),大洋洲地区为9.0%(95%CI 0~17.0%);就诊于医院的糖尿病患者肌少症患病率为18.0%(95%CI 16.0%~20.0%),就诊于社区的为15.0%(95%CI 4.0%~26.0%)。结论糖尿病患者肌少症的总患病率为18.0%,男性、亚洲及就诊于医院的糖尿病患者可能更易发生肌少症。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国内外糖尿病运动在护理领域的研究现状,讨论当前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方法采用文献计量学研究方法,检索CNKI(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简称WOS)核心合集数据库中自建库以来至2021年1月9日以“糖尿病”和“运动”为关键词的文献,导入Cite Space 5.7.R1可视化软件进行文献聚类和计量分析。结果国内外糖尿病运动研究文献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国内外高产作者总发文量分别为161篇和313篇,占比24.85%和3.67%,且尚未形成优质的核心作者群和研究团队;机构主力仍是医院临床科室、医学院和体育学院,尚未推动学科交叉进一步纵深发展,合作欠缺;分析发现关键词主要关注糖尿病类型、运动方式和结局指标,有氧和抗阻运动的个性化方案探索一直作为糖尿病不同群体的关注热点。结论未来研究可进一步开展针对糖尿病运动个性化方案的构建和相关知识的宣教,同时关注其发展机制,加强团队合作。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在普通人群和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病史的患者中,糖尿病前期与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疾病风险的相关性。研究设计对前瞻性队列研究或临床试验的事后分析进行meta分析。数据来源截至2020年4月25日PubMed、EMBASE和Google Scholar等电子数据库。方法如果前瞻性队列研究或临床试验的事后分析报告了与正常血糖相比,糖尿病前期人群中校正后的全因死亡或心血管疾病(CVD)的相对风险比(RR)、优势比或风险比,该研究则纳入分析。数据由两名研究者独立提取。使用随机效应模型计算RR和95%可信区间(CI)。主要结局是全因死亡率和复合心血管疾病,次要结局包括冠心病和卒中的发生风险。结果meta分析共纳入129项研究,包括10 069 955名参与者的数据进行分析。在普通人群中,中位随访时间9.8年,与正常血糖者相比,糖尿病前期人群的全因死亡(RR 1.13,95%CI 1.10~1.17)、复合CVD(RR 1.15,95%CI 1.11~1.18)、冠心病(RR 1.16,95%CI 1.11~1.21)和卒中(RR 1.14,95%CI 1.08~1.20)的风险均增加。与正常血糖者相比,糖尿病前期人群的全因死亡、复合CVD、冠心病(CHD)和卒中的绝对风险差异分别为9.59(95%CI 7.36~12.51)、8.75(95%CI 6.41~10.49)、6.59(95%CI 4.53~8.65)和3.68(95%CI 2.10~5.26)每10 000人年。与空腹血糖受损人群相比,糖耐量异常人群(IGT)具有较高的全因死亡、冠心病和卒中风险。在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患者中,经过中位随访时间3.2年后,糖尿病前期人群的全因死亡(RR 1.36,95%CI 1.21~1.54)、复合CVD(RR 1.37,95%CI 1.23~1.53)、冠心病(RR 1.15,95%CI 1.02~1.29)的风险均较正常血糖人群显著增加,但卒中风险未见统计学差异(RR 1.05,95%CI 0.81~1.36)。与正常血糖相比,糖尿病前期中全因死亡、复合CVD、CHD和卒中的绝对风险差异为66.19(95%CI 38.60~99.25),189.77 (95%CI 117.97~271.84),40.62(95%CI 5.42~78.53)和8.54(95%CI 32.43~61.45)每10 000人年。在ASCVD患者中,所有观察的结局在不同定义下的糖尿病前期,风险均无显著异质性(所有P>0.10)。结论在普通人群和ASCVD人群中,糖尿病前期均与患者的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相关。糖尿病前期的筛查和适当的管理可能有助于心血管疾病的一级和二级预防。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对比棉拭子取样方法与组织取样方法判断糖尿病足(DF)是否感染病原菌及确定病原菌种类的一致性。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和万方数据自建库至2021年3月25日发表的相关文献,由2名独立的研究者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评价,并提取数据进行分析。使用RevMan5.3及STATA13软件计算棉拭子取材方法判断DF是否感染病原菌及确定病原微生物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并根据感染的深度进行亚组分析。采用t检验分析病原菌数量、χ²检验分析革兰染色分类的差异。结果共纳入了6篇研究的725个样本。在评价棉拭子取样方法判断是否感染病原菌时,敏感度合并=0.94(95%CI为0.82~0.98),特异度合并=0.59(95%CI为0.33~0.81);棉拭子取样方法确定病原微生物的敏感度合并=0.71(95%CI为0.46~0.87),特异度合并=0.28(95%CI为0.14~0.49),集成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拟合曲线下面积0.45(95%CI为0.41~0.60)。在亚组分析中,浅部感染组的敏感度较深部感染组高(P<0.01),两种取样方法在得到的病原菌数量、革兰染色分类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 棉拭子取样对判断是否感染病原菌具有较高的价值,但其准确识别DFI病原微生物的效果较差,棉拭子取样方法并不能完全取代组织取样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