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通过对急性期、慢性非活动期、慢性活动期的乙型肝炎患者血中HBcAb-IgM检测,以及HBcAb—IgM与相应的肝功能和乙肝两对半进行相关分析,探讨HBcAb—IgM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对345例乙型肝炎病人乙肝病毒核心抗原IgM抗体用酶联试剂采用捕获法原理,两对半标志物用ELISA方法进行测定,并同时在东芝TBA-40F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检测相应的肝功能。结果:1.HBcAb—IgM在急性期、慢性活动期的乙型肝炎患者血中有高度的表达;2.HBcAb—IgM阳性的乙型肝炎患者与HBcA-IgM阴性的乙型肝炎患者比较,肝功能各项指标有显著差异(P〈0.01);3.在急性期和慢性活动期,乙型肝炎患者血液中,乙肝表面抗原(HBsAg)有96.2%为阳性;在急性期,病人血液检测结果有83.3%表现为“大三阳”;在慢性活动期病人,HBcAb-IgM不仅出现在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阳性的标本中,也出现在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HBeAb)阳性的标本中。结论:HBcAb-IgM的血清检测对判断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状态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是HBV早期感染的标志;也是反映HBV在体内活跃、复制的可靠指标;并可作为判断慢性乙型肝炎活动性的指标;同时可间接了解肝功能的状态以及乙肝病毒传染性强弱等情况
简介: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市级疾控中心的发展速度也不断提升,社会多种不同级别疾控机构所选择的固定资产数量也持续的提升,应该如何充分有效的把多项固定资产进行合理的使用等等内容,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对固定资产的有关管理工作提出了非常严格的要求。本文目的在于对疾控中心中应该怎样让固定资产充分的发挥出自身的价值进行分析,目的是强化固定资产的有效管理,持续促进疾控中心朝着更好的方向进行发展,使其能够在本地区充分的发挥自身的作用,真正的造福与社会。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小儿发热不同时期实施循证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纳入时间为 2017年 8月到 2018年 8月,纳入 68例来我院就诊的发热患儿,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组 34例。将实施常规护理的作为参照组,将实施循证护理的作为实验组。检验 2组发热患儿的体温、发热持续时间、复发次数、护理满意度、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发热患儿的体温、发热持续时间、复发次数相比于参照组均较低,组间差异性明显( p< 0.05);实验组发热患儿的护理满意度为 97.06%( 33/34)、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8.82%( 3/34),参照组发热患儿的护理满意度为 73.53%( 25/34)、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32.35%( 11/34),经对比组间差异性明显( p< 0.05)。结论:对小儿发热不同时期实施循证护理干预,患儿的发热情况得到有效控制,复发情况明显降低。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心理干预护理对调节乳腺癌患者化疗后的不良情绪的作用。方法抽取乳腺科收治的乳腺癌患者77例进行讨论分析,大部分患者在实施化疗后有着不同程度的悲伤易泣、心理焦虑、绝望、紧张恐惧、否认、急躁易怒等不良心理问题,我们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问题给予其有效的心理干预护理,比较患者在心理护理前后的情绪状况。结果结合心理问题分析,实施有效的心理干预护理,最终使患者在不同程度上减轻或消除了其心理负担,并均能较好的配合护理和治疗,同时拥有战胜疾病的信心,其不良情绪较实施前明显降低,经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乳腺癌肿瘤患者的心理问题可直接影响患者的化疗以及治疗效果,同时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开展、加强心理干预护理措施可以明显提高护理质量,同时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简介:目的研究脑卒中大鼠不同时期胃窦cajal间质细胞(ICC)的表达与变化。方法将40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3组,即对照组、假手术组、缺血性脑卒中模型组,缺血性脑卒中模型组又根据实验终止时间分为3个亚组(1d组、3d组、7d组),每组8只。采用改良的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分别于缺血后1、3、7d处死相应模型组大鼠。假手术组仅切开皮肤,不放线栓。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胃窦酪氨酸激酶受体阳性ICC含量的变化。结果脑卒中后大鼠胃窦的ICC总数有减少,以脑卒中后3d组减少的最多(P〈0.01),脑卒中不同时期对胃窦ICC总数有显著影响(P〈0.01)。胃窦各层ICC数量在脑卒中后以黏膜下ICC(ICC—SM)减少明显(P〈0.01),肌内ICC(ICC—IM)仅在脑卒中后3d减少(P〈0.05),而肌间ICC、深肌丛ICC受影响轻微。结论缺血性脑卒中后大鼠胃窦的ICC总数有减少,以ICC—SM明显,其次是ICC-IM,ICC数量的变化是脑卒中后胃肠功能紊乱的原因之一。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小儿发热不同时期实施循证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纳入时间为2017年8月到2018年8月,纳入68例来我院就诊的发热患儿,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组34例。将实施常规护理的作为参照组,将实施循证护理的作为实验组。检验2组发热患儿的体温、发热持续时间、复发次数、护理满意度、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发热患儿的体温、发热持续时间、复发次数相比于参照组均较低,组间差异性明显(p<0.05);实验组发热患儿的护理满意度为97.06%(33/34)、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82%(3/34),参照组发热患儿的护理满意度为73.53%(25/34)、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2.35%(11/34),经对比组间差异性明显(p<0.05)。结论:对小儿发热不同时期实施循证护理干预,患儿的发热情况得到有效控制,复发情况明显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