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8F-FDG PET/CT与1.5T MRI联合显像在肾癌原发病灶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38例临床怀疑为肾癌的患者于一周内分别行18F-FDG PET/CT及1.5T MR和病理学检查。比较两者对肾癌的诊断价值。结果:38例患者中,经手术病理检查证实为肾癌者30例.其余8例因18F-FDG PET/CT显像发现有转移病灶者放弃手术。18F-FDG PET/CT检查准确率为73.3%;1.5T MR的准确率为86.7%;二者异机融合后准确率为95.3%。8例转移病例中,3例为腹膜后淋巴结转移,3例两肺多发转移,2例骨转移并肝转移,1例伴有下腔静脉和肾静脉癌栓形成。而MR仅发现l例肾静脉和下腔静脉痛栓形成。结论:18F-FDG PET/CT与1.5TMR异机融合显像对诊断原发性肾癌的准确率高于单独的18F-FDG PET/CT及1.5TMR。对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的诊断优于MR。对肾癌的分期、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预后的判断有重要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 表柔比星联合紫杉醇(E+T)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保乳术患者的效果分析。方法 于本院2019年1月-2019年12月接受保乳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中筛选56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保乳手术前结束E+T型辅助化疗,汇总临床效果及毒副反应差异。结果 56例患者术前3周接受4-6疗程的E+T型辅助化疗,治疗后12-16d接受保乳手术治疗,临床有效率为%,病理完全缓解率(PCR)为%。入组患者中仅有33例发生白细胞减少和3例中心粒细胞减少,无不可耐受毒副作用。术后随访3年,结果证实复发转移5例,死亡3例,对侧乳腺癌1例,其他患者均良好恢复。结论 E+T型辅助化疗应用于乳腺癌保乳手术治疗前,可提高PCR率,无明显毒副反应,应用价值显著值得借鉴。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胃癌患者接受丙泊酚与七氟醚麻醉对其围术期T淋巴细胞与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 以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间收治的胃癌患者60例作为此次的观察对象, 并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平均分组,其中30例接受七氟醚麻醉的设为对照组,30例接受丙泊酚麻醉的设为实验组,并对比这两组的麻醉效果。结果 观察两组的T淋巴细胞,结果(p>0.05),两组的CD3+、CD4+、CD8+以及CD4+/CD8+水平相比无统计学意义;观察两组的血清肿瘤标志物,结果(p>0.05),两组的CEA、CA199以及CA724水平对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丙泊酚与七氟醚均可作为胃癌患者的手术麻醉药物。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恩格列净联合常规降糖治疗对T2DM血糖控制不佳患者血糖水平及低血糖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8月-2023年8月本院接诊的109例T2DM血糖控制不佳患者为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常规降糖)与观察组(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恩格列净治疗)。比较两组血糖水平、低血糖发生率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FBG、HbAl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恩格列净联合常规降糖治疗T2DM血糖控制不佳患者效果显著,可有效控制血糖水平,降低低血糖发生率。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桉柠蒎肠溶软胶囊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效果及对耳积液IL-8、IL-10、IL-1β水平的影响。方法:研究时间为2021年1月-2021年12月,研究对象为此期间我院收治的SOM患者,共计92例。通过回顾性分析方式。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入组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46例患者,治疗使用在鼓膜穿刺后鼓室注射地塞米松的方法。观察组46例,治疗需以对照组为基础,加用桉柠蒎肠溶软胶囊。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中耳积液炎症因子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耳积液炎症因子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IL-8、IL-10、IL-1β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结论:桉柠蒎肠溶软胶囊的使用对于缓解患者IL-8、IL-10、IL-1β水平具有积极作用,值得在临床中推荐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艾滋病合并机会性感染与肿瘤患者中 CD4+ T 淋巴细胞计数的相关性及其对疾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 二零二一年 六 月至 二零二三年 十二 月期间 八十 例艾滋病合并机会性感染与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 CD4+ T 淋巴细胞计数分为两组,即低计数组(CD4+ T 淋巴细胞计数 < 200 个/μL)和高计数组(CD4+ T 淋巴细胞计数 ≥ 200 个/μL)。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机会性感染类型、肿瘤类型、治疗方案及预后情况。结果 低计数组患者的机会性感染发生率显著高于高计数组(P < 0.05),肿瘤恶性程度更高(P < 0.05)。治疗后,高计数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低计数组(P < 0.05)。结论 CD4+ T 淋巴细胞计数与艾滋病合并机会性感染与肿瘤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密切相关,监测 CD4+ T 淋巴细胞计数对评估患者病情和制定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3.0T磁共振下3D-TOF-MRA与3D-SilenZ-MRA两种技术在脑血管病患者中对脑动脉成像质量的差异,研究于2023年10月至2024年10月期间进行,共纳入80例患者。方法:选取80名确诊为脑血管疾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每位患者均接受3.0T磁共振下的3D-TOF-MRA及3D-SilenZ-MRA检查。由两位经验丰富的放射科医师独立评价两组图像的质量,包括血管对比度、背景抑制效果以及小血管显示情况三项观察指标。评分采用5分制,其中1分为最低,5分为最高。结果:对于血管对比度,3D-TOF-MRA平均得分为4.2±0.6,而3D-SilenZ-MRA为4.5±0.5;背景抑制方面,3D-TOF-MRA获得3.8±0.7分,3D-SilenZ-MRA则达到了4.6±0.4分;至于小血管显示情况,3D-TOF-MRA评分为3.9±0.8,3D-SilenZ-MRA得分4.4±0.5。统计学分析表明,在背景抑制效果和小血管显示上,3D-SilenZ-MRA显著优于3D-TOF-MRA(P<0.05),而在血管对比度方面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本研究表明,在3.0T磁共振条件下,3D-SilenZ-MRA相较于3D-TOF-MRA能够提供更佳的背景抑制效果和更清晰的小血管显示,但在血管对比度上两者表现相当。因此,针对需要高质量背景抑制或精细结构展示的脑血管疾病诊断,推荐使用3D-SilenZ-MRA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