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 对患有情绪障碍的青春期儿童进行调研,探讨影响其情绪障碍的家庭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为本次研究的时间段,抽选在该时间段内本院收治的患有情绪障碍的青春期儿童34例,根据相关文献选择出最有可能影响青春期儿童情绪障碍的因素,并对其展开回归分析,明确影响因素。结果:对患有情绪障碍的青春期儿童进行家庭影响因素的调查,发现儿童的健康因素、父母的教育手段、父亲的文化程度、母亲的文化程度、父母之间的关系、父母的陪伴时间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结论:青春期是个体成长发育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也是情绪障碍的高发阶段,因此,需要加强对青春期儿童情绪的关注,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尽可能防止儿童情绪障碍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应用在抑郁症患者中对其睡眠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1年5月到本院诊治的抑郁症90例患者资料,分两组,对照组患者45例给予常规的护理,研究组患者45例给予心理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睡眠障碍、心理状态。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SDS评分(8.27±2.19)分、SAS评分(11.19±5.11)分均低于对照组(16.67±3.87)分、(22.54±5.16)分,表示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表示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应用在抑郁症患者中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障碍,也能使患者的负面心理情绪得到缓解。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2023年3月至2024年3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5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康复护理干预,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比较2组患者护理前后睡眠质量的改善情况,同时记录2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结果:护理前,2组患者的睡眠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睡眠质量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护理能有效改善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的睡眠质量,提高治疗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全程护理干预对双向情感障碍患者的康复影响。方法:此次研究,选择院内收治双向情感障碍患者100例,2023年1月-12月,随机数字表法下分组,对照组50例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50例则接受全程护理,对两组护理结局对比与分析。结果:对比两组护理前BRMS、NGASR以及HADM评分,并无统计学差异存在(P>0.05);研究组护理后BRMS、NGASR以及HADM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双向情感障碍患者实施全程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抑郁情绪以及抗造程度,降低自杀风险,临床价值较高。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针对睡眠障碍患者的综合护理策略,并分析其干预效果,以期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科学依据,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提高其生活质量。方法:研究对象为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某三级甲等医院睡眠障碍门诊就诊的300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50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而实验组接受包括睡眠卫生教育、认知行为疗法、放松训练、睡眠限制和必要时的药物治疗的综合护理干预。观察指标包括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睡眠效率、Epworth嗜睡量表(ES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简版量表(WHOQOL-BREF)。结果:实验组在干预后的PSQI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睡眠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Epworth嗜睡量表、HAMD、HAMA和WHOQOL-BREF得分实验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改善睡眠障碍患者的睡眠质量、睡眠效率、日间功能、情绪状态及生活质量具有显著效果。这些发现为临床护理提供了有效的干预策略,有助于提升睡眠障碍患者的整体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