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采用ICU护理风险干预并观察其应用效果。方法:设置2020年11月--2021年11月为观察时间段,设置64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为观察对象,采用资料回顾分析法,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一般组和风险组,一般组采用一般护理干预,风险组采用风险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满意度和舒适度等情况。结果:一般组和风险组护理满意度和生理舒适度评分对照中,一般组分别为70.34±3.58(分)、71.03±3.54(分),风险组分别为86.79±3.27(分)、88.71±3.26(分),(t=18.809,p=0.012),两组有差异。结论: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采用护理风险干预效果优良,值得推荐。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ICU护理风险干预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中发挥的作用。方法:选取2022至2023年我院收治的50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即常规组、研究组,其中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加入ICU护理风险干预,对比两组患者血气指标变化以及并发症发生几率。结果:经过ICU护理风险干预后的研究组血气指标情况明显改善,相较于常规组而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治疗期间加入合理的ICU护理风险干预,能够使通气质量提升,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同时能够使患者护理满意度提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风险预警评分指导下预防式护理在肺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旨在提升临床护理质量,改善患儿预后。通过建立和应用风险预警评分体系,指导实施针对性的预防式护理措施,评估该模式对降低肺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以及提高家长满意度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23年11月至2024年11月期间收治的80例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则基于风险预警评分结果进行预防式护理干预。观察指标包括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日数及家长满意度评分。所有数据经统计学处理,使用t检验比较两组间差异显著性。结果: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5%,低于对照组的35%;研究组平均住院时间为7天,较对照组的10天明显减少;家长满意度方面,研究组得分达到92分,高于对照组的78分。上述三项指标在两组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险预警评分指导下预防式护理应用于肺炎患儿中,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缩短住院时长,并且提高了家长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这表明,在儿科护理实践中引入风险预警评分系统并据此制定个性化护理计划,对于优化护理流程、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有着积极的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呼吸衰竭患者急诊过程中应用高流量吸氧治疗时结合护理风险管理并观察其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急救室治疗的呼吸衰竭患者100例作为观察对象,观察开始于2020年1月,观察结束于2022年12月,并且将患者分成一组与二组,一组采取护理风险管理,二组采取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一组和二组护理效果情况,一组护理满意度为98.00%,二组护理满意度为84.00%;一组不良反应率为4.00%,二组不良反应率为20.00%;(x2=11.564,p=0.015),结果有差异。结论:呼吸衰竭患者急救过程中使用高流量吸氧治疗时结合护理风险管理效果优良,可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风险管理护理在颅脑外伤护理中的效果以及其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研究选取2019年6月~2020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并进行护理的100例颅脑外伤的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是否接受了风险管理护理随机将10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患者。观察组患者接受了风险管理护理,对照组患者则未接受风险管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将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对比。结果:从临床治疗效果来看,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0.0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颅脑外伤患者的护理过程中,风险管理护理有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率,提高护理满意度,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工作中,临床护理 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 2018年 10月 -2019年 8月 在我院心血管内科进行治疗的患者 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 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患者给予临床护理 模式,最后对比两组患者的实施不同护理模式后,其临床效果间的差异。结果: 通过对比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护理模式后,评估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数据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 P<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对患者实施临床护理 模式,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从护理质量改善和不良事件发生率预防两方面研究肿瘤内科开展护理风险管理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肿瘤内科护理风险管理实施前后各1年时间内所接收的77例(包括风险管理实施之前的38例命名为对照组,风险管理实施之后的39例名为研究组)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护理风险管理实施前后2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和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对各项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研究所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各项数据分别比较差异显著P
简介:【摘要】 目的 针对老年高血压血流介导的舒张功能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方法 取100例于2020年3月-2020年10月间前来我院体检的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研究,并以患者舒张功能正常与否进行分组,并进行 Pearson 及logistic相关性分析。结果 老年高血压与舒张功能呈正相关的为BMI、空腹血糖、LDL-C、尿酸;呈负相关的是心血管危险因素、CVD10 年风险分层,统计学分析(P<0.05)。空腹血糖、 尿酸和 CVD 10 年风险分层为舒张功能受损的独立危险因素,统计学分析(P<0.05)。结论 通过研究,老年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和舒张功能有直接关联。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研究主要探讨在高血栓风险老年冠心病治疗过程中运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的疗效。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择来我院门诊随诊的70名老年冠心病病人,时间区间为2021年10月到2022年10月之间,且依据随机分配的方法来把70名病人分成两个组,分别是对照组以及观察组,每组35人。首先,对照组的病人实施单一的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观察组的病人实施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最后对两组病人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病人的治疗总有效率要比对照组病人的高,两组病人出现急性冠脉综合征上转的病人数,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与对照组病人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仿。结论:高血栓风险老年冠心病人群需要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阿司匹林肠溶片与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氯吡格雷片抗血小板安全性相当。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血栓弹力袜在ICU深静脉血栓风险高危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9月-2020年9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分组这一方式,将患者以每组10例划分为2组,并应用不同方式。实验组运用常规预防深静脉血栓的相关措施与血栓弹力袜,对照组利用常规预防深静脉血栓方法与空气压力波仪治疗。对2组患者的双下肢周径差值、双下肢股静脉血流速度、D-二聚体比较。结果 在治疗前,2组患者无显著差异。在治疗之后,实验组在双下肢周径差值、D-二聚体对比中,明显低于对照组。在双下肢股静脉血流速度比较中更高。并且,差异明显。结论 对于ICU患者而言,实现对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是重点,护理人员需要实现对血栓弹力袜的有效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中应用安全隐患自查模式的效果。方法:筛选本院采取采取手术治疗的66患者为探究对象,研究时段为2019年4月-2021年4月,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组名称为试验组(33例)、参照组(33例)。参照组应用常规护理风险管理,试验组应用安全隐患自查模式,比较各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与护理质量。结果:试验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为6.06%,明显低于参照组的24.24%,P<0.05;试验组各项护理质量评分均显著较参照组高,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中应用安全隐患自查模式具有显著效果,可有效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是一种高质量的护理管理模式,应用价值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