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富勒的法理论述,通常会被视为一种新自然法学思想。那么,他的自然法思想到底新在何处,作为富勒自然法思想体系奠基之作的《人之目的与自然法》可以为我们提供诸多线索。从"人之目的"的角度来描述或阐释自然法并不算特别新颖,但是富勒对于"共享目的的合作表达"的阐述以及对于社会秩序形式方面的开拓却是自然法学家核心意旨的发现,尤其是对于法律之内在道德的阐发则是其新自然法学思想的重要标志。

  • 标签: 人之目的 自然法 共享目的的合作表达 内在道德
  • 简介:把赌博行为作为犯罪处理是我国刑法的传统做法;支撑这种做法的法理根据在于,国家权力试图全面主宰生活秩序、运用法律灌输道德教化;实效与预期的反差使得有些规范几近虚置;不可否认,赌博行为除罪化观点仍然需要进一步论证,但却富有教益。

  • 标签: 赌博 权力 除罪化
  • 简介:尽管德国刑事诉讼法典并未规定证据保全措施必须遵循适当性原则,适当原则要求严厉的刑事追究措施只能针对社会危害性严重的犯罪行为而采用,适当原则要求刑事追究措施的种类应当与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相适应

  • 标签: 刑事诉讼相应 原则法理 性原则
  • 简介:朱未易著,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12月版本书的基本研究框架和体系结构围绕地方法治建设的法理与实证这个主旨展开。全书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中国地方法治创新的理论与实证。该部分共分五章,内容涉及地方法治建设的法理分析、地方法治建设绩效测评体系的实践性探索、

  • 标签: 法治建设 实证研究 法理分析 东南大学出版社 绩效测评体系 2010年
  • 简介:法理的角度看待电信资费改革就是要突破一些旧东西,以牺牲一些规则为代价,甚至有可能突破法律.近来,舆论对电信资费审批制度的合法性提出了质疑.2004年7月6日,也就是204号文件出台以后,发表作者为李克杰的署名文章--<"电信资费套餐需报批"合法吗?>,对电信资费审批制度的合法性提出了质疑.

  • 标签: 电信资费 资费管制 审批制度 出台 突破口 套餐
  • 简介:网络技术的开发和运用涉及刑法中的“中立行为”。运用客观归责理论否认中立行为违法性的观点,割裂了构成要件和违法性的关系,混淆了“技术开发”和“技术运用”的行为属性。犯罪构成要件承担着禁止性评价的规范功能,行为对客观要件和主观要件的符合性是刑法归责的依据。在主观要件认定中,行为反证和司法推定是判断网络技术犯罪主观故意的重要方法。在网络技术滥用的法律应对中,应完善前置性的技术操作规程,衔接不同性质的法律责任,使法律在犯罪风险控制和互联网创新保护中取得平衡。

  • 标签: “快播案” 中立行为 客观归责行为反证司法推定
  • 简介:综观不可抗辩条款的发展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不可抗辩条款的价值取向经历了这样的演变过程:由缓和信任危机、扩大保险市场。逐渐过渡到以抑制保险人的道德风险、保障被保险人及受益人利益为价值目标。不可抗辩条款价值的嬗变,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它代表着保险业法治水平的不断提升。

  • 标签: 不可抗辩条款 法理基础 社会经济发展 被保险人 发展历史 信任危机
  • 简介:<正>一、商法理念的内涵界定(一)法理念的一般学说所谓理念,根据我国《辞海》的解释,是指"一种理想的、永恒的、精神性的普遍范型"。《现代汉语词典》关于"理念"一词的解释,其一为信念;其二为思想和观念。因此,理念是一种理性认识和思想观念,是人类思维活动的结果。在西方语境中,"理念"(idea)一词则包括思想、观念、观点、见解、想法、意见、计划等多重含义。西方最早

  • 标签: 思想观念 现代汉语词典 实现机制 商事立法 词则 商事通则
  • 简介:对梁启超司法观念的分析不能脱离于梁氏对西方宪政思想改造的理论框架,寻此脉络可以明晰梁氏宪政理念中对待司法的态度,带有国家本位意识突显于三权分立中的司法限权功能的特征.对外而言,司法独立首先体现为国家主权的独立,也即对领事裁判权的收回.对内而言表现为三方面,第一国家权力的收敛与集中优位于对政府权力的限制;第二倚重行政权与立法权之间权力制衡,司法权功能被旁置;第三,民权让位于司法权力的统一与司法治理.

  • 标签: 梁启超法治思想 司法改革 国家本位
  • 简介:公司法人人格独立和股东有限责任原则是现代公司法人制度的两大基石,当它们遭到破坏时,国家便会利用司法手段,就具体法律关系中的特定事实,否认公司与其背后的股东各自独立的人格及股东的有限责任,责令公司的股东对公司债权人或公共利益直接负责,以实现公平、正义之目标,此即是"公司法人格否认".它不是对公司法人人格制度的否定,而是对该制度的一种必要的补充.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对完善我国公司法律制度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 标签: 公司法人格否认 法理 法人制度
  • 简介:海域使用权作为财产性权利,必然要最大限度发挥海域资源的效益,必须要充分发掘海域利用的经济价值,海域使用权只有在市场上流转起来才能实现作为“物”的价值.海域使用权的流转可以从法经济学依据和法社会学找到法理依据,海域使用权的流转符合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理论、产权经济学理论和社会学原理.

  • 标签: 海域使用权流转 法理 法经济学 法社会学
  • 简介:现行劳动法对劳动者兼职的限制,不仅与劳动力市场对人力资源的灵活化配置要求相悖,也难以从一仆不事二主的雇员忠诚理念,或诚实信用原则下的合同附随义务负担中得出具有信服力的解释。市场经济下,作为劳动力资源载体的劳动者应享有兼职的权利。劳动关系建立后,劳动者基于诚信原则而非基于主仆关系或隶属关系,对用人单位负有忠实义务,但该义务范围不宜扩张。兼职应以不过分减损劳动力,影响劳动者本职工作的完成为限。不当兼职的,不宜作为用人单位有权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定情形,或对兼职单位予以追责。对不当兼职惩戒时,应酌量劳动者的过错程度,并遵循正当程序,以防权利滥用。竞业禁止的适用不宜扩大至普通劳动者,或将兼职视同竞业。劳动者兼职时,对用人单位、兼职单位应履行及时通知或告知义务。应将兼职形成的法律关系纳入劳动法调整,并以部分工时立法改造现行非全日制用工制度,作为规制兼职劳动的路径选择。

  • 标签: 兼职 忠实义务 竞业禁止 非全日制用工 部分工时
  • 简介:公司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的重要表现形式,但是我国《行政许可法》仍然将公司等企业设立需要确定主体资格的事项列为可以设定行政许可的事项,致使行政许可的目的与设立公司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社会意义产生法理上的背离。行政许可的目的是防止危害公共利益的行为发生,而公民设立公司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并不会危害公共利益。在公司设立领域,行政许可的工具性价值与目的性价值无法和谐,导致公司登记行政许可性质法理依据不充足。

  • 标签: 公司登记 行政许可 公共利益
  • 简介:摘要不动产登记是不动产物权变动的法定公式手段,也是确定不动产物权变动是否生效必须具备的法律性程序文件。在各种不动产的登记中,房屋登记是最基础也是重要要的登记之一,因此,首要要对房屋登记的相关法理依据以及房屋登记机关这两个问题进行明确。本文就以房屋登记的法理以及登记机关的选择为研究课题,系统的进行阐述和研究。

  • 标签: 房屋登记 法理依据 登记机关
  • 简介:网络技术的开发和运用涉及刑法中的“中立行为”。运用客观归责理论否认中立行为违法性的观点,割裂了构成要件和违法性的关系,混淆了‘铁术开发”和‘铍术运用”的行为属性。犯罪构成要件承担着禁止性评价的规范功能,行为对客观要件和主明.要件的符合性是刑法归责的依据。在主观.要件认定中,行为反证和司法推定是判断网络技术犯罪主观故意的重要方法。在啾播案”中,快播公司及其责任人员滥用P2P技术,使公司内部服务器成为淫秽视频源,提供检索和播放服务,并通过文件碎片技术、虚置信息审查机制等方式逃避监管,符合《刑法》第363条规定的构成要件,应认定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在网络技术滥用的法律应对中,应完善前置性的技术操作规程,衔接不同性质的法律责任,使法律在犯罪风险控制和互联网创新保护中取得平衡。

  • 标签: '快播案” 中立行为 客观归责 行为反证 司法推定
  • 简介:<正>三月八日,第五剧全国人大常委会22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严惩严重破坏经济的罪犯的决定》,对刑法的有关条款作了一些补充和修改.这些补充和修改是非常及时和很有必要的.法律是为政治服务的,法律应该跟上形势的发展和变化.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法律,法律的制定不可能一次完善,客观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法律当然就要跟着变化,法律的制定、补充和修改是常有的事,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从立法程序来看,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

  • 标签: 全国人大常委会 刑法学 国家工作人员 法律规定 从重处罚 最高法定刑
  • 简介:本文从五个方面对中美两国的司法理念进行了比较。美国的司法制度体现了程序公正优于实体公正、普遍我优于个案正义、法律真实优于客观真实、法律调整优于调整法律、服从法律而非服从民意的司法理念。而中国的司法理念在这五个方面与美国的司法理念差别很大。

  • 标签: 中国 美国 司法理念 比较 程序公正 实体公正
  • 简介:摘要:建立我国的国土空间规划法律体系并实施监督,实现国土空间的“多规合一”机制,是当前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工作。加强对国土空间规划的专项指导和约束作用,是全面提升国土空间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实现生态文明战略的基础工作之一。

  • 标签: 国土空间规划 法理 机理
  • 简介:风险社会理论与刑法体系之间的关联点不是风险概念,而是安全问题。政治层面与公共政策上对安全问题的高度关注,导致预防成为整个刑法体系的首要目的。刑法体系在目的层面向预防的转变,深刻地影响了传统的刑法体系。这种影响不仅体现在法益论的流变及困境与刑事责任根据的结构性嬗变上,也体现在教义学中其他理论(包括不法论、罪责论、实质化、因果关系与归责论、故意理论以及被害入学)的调整与重构上。风险刑法本质上是一种预防刑法。刑法的预防走向对传统的自由主义与形式法治国构成重大的威胁。有必要在正视预防的前提之下,从现有的体系中发展出合适的控制标准,包括强化刑法内部的保障机制与宪法上基本权利的制约作用。

  • 标签: 风险社会 预防刑法 风险刑法理论 刑法教义学 法益论 因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