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5 个结果
  • 简介:青少年网络成瘾是伴随互联网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阻碍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的社会问题。其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本文仅从家庭教育的角度出发,研究引发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家庭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教育对策。

  • 标签: 网络成瘾 青少年 家庭教育
  • 简介:<正>《领导教育集体的社会心理问题》一书是苏联教育科学院编辑委员会批准,于1982年由苏联教育科学院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学校管理心理学专著。这本书的作者P.沙库罗夫多年从事教育心理学研究,他在1975年就出版了《校长与教师集体》一书,并在苏联教育刊物上多次发表过文章。作者针对学校管理学中长期以来忽视学校管理的社会心理问题这一情况,指出,如果学校管理学研究只注意校内领导的教育组织问题,而很少注意

  • 标签: 心理问题 苏联教育 教师集体 学校管理学 学校管理心理学 校长
  • 简介:<正>对于教育心理学一般认为,它就是应用普通心理学的知识和新的发现去解决教育和教学上的问题,因而它的内容就似乎是一个大杂烩,其中也包括发展心理学、学习心理学、个性心理学、心理卫生、教育心理的统计与测验等等。但是美国纽约州大学研究院的奥苏伯尔教授(Ausubel)却认为,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它的主要任务是

  • 标签: 教育心理学 奥苏伯尔 认知结构 学习活动 主要任务 学习过程
  • 简介:道德敏感性是新科尔伯格学派提出来的重要概念,是一种区分道德与非道德事件的能力,对个体的道德决策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本文从"行为规范"和"行为偏好"两个角度阐述了道德敏感性的概念内涵,论述了关于道德敏感性的测量和研究方法。最后,作者评述了道德敏感性研究所带给我们的道德教育启示。

  • 标签: 道德敏感性 测量 道德教育
  • 简介:<正>学校教学教育工作的每个教师的活动都是在集体中进行的。教师之间形成的相互关系对他们的工作能力和劳动效率都产生直接的影响。这里,集体成员间的善意的、平等的关系、良好的道德气氛、集体和每个教师的情绪、对自己工作是否满足,都是起着重要作用的。学校中心理气氛的形成取决于很多条件。既有校长的工作作风,他的个人表率作用,又有能吸

  • 标签: 心理气氛 教师 集体活动 教育工作 表率作用 工作作风
  • 简介:<正>日本把青少年的劣迹行为和犯罪行为称为问题行为。有时称它为非行。问题行为意味着逸脱了法律和社会习惯等社会规范的越轨行为。在学校,从教育观点出发,应首先以是否阻碍学生发展作为判断的标准去看待问题行为。日本从教育指导的角度,把问题行为分为反社会性的(指违反法律和社会习惯等社会规范的行为)和非社会性的(指不能积极适应或不肯力求适应的逃避行为)。此外,

  • 标签: 青少年问题行为 犯罪青少年 性行为 不良行为 社会规范 吸烟
  • 简介:文章首先探讨了心理测量在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中、心理健康咨询中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科研中的作用;其次,探讨了心理测量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期对后续相关研究能有所帮助。

  • 标签: 心理测量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教育
  • 简介:父母教育方式与儿童社会性发展关颖,刘春芬天津社会科学院,天津教育科学研究院在儿童发展过程中,家庭因素是影响其社会化程度的首要因素。而家庭教育是在家庭生活中发生的,以亲子关系为中心、以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为目的的教育活动,在影响儿童发展的家庭诸因素中,占...

  • 标签: 父母教育方式 家庭教育方式 儿童社会性发展 宽容型 儿童发展 儿童行为
  • 简介:本研究采用两种测量工具,对137名儿童(其中学习困难儿童46名,多动症儿童50名,控制组儿童41名)的父母的教育方式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在教育方式的不同方面和教育方式类型上,学习困难和多动症组儿童的父母与对照组父母存在显著差异。最后,本文结合父母的期望,教育方式与儿童行为问题的关系对结果进行了讨论。

  • 标签: 多动症 学习困难 教育方式
  • 简介:<正>十月革命后到三十年代末期,苏联教育心理学发展的主要特点,就是以马列主义观点分析、批判俄国教育心理学遗产,确定重建教育心理学的道路。维果茨基于1920年出版的《教育心理学》,是十月革命后第一本教育心理学专著,是苏联教育心理学教材的里程碑。后来又写了《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1900年)和《思维与语言》(1934年)。维果茨基对苏联教育心理学的主要贡献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他反对把普通心理学的现成篇章移入教育心理学,强调把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分支来研究。他明确提出要重新审查教育心理学的

  • 标签: 教育心理学思想 维果茨基 十月革命 心理机能 苏联教育 三十年代
  • 简介:<正>在现代社会,有人认为缺乏儿童发展知识或没有受过有关方面训练的人也能够成为一个好父亲(母亲)。然而,父母们很快就会知道要做合格的父母是生活中最艰难复杂的任务之一。在过去,也就是在社会人员流动较小的时代,通常由大家族的成员们——如祖父母,父辈亲属或堂兄弟——为刚作父母的年轻人传授作父母的实际知识(Bronfenbrenner,1970)但是在现代工业技术高度发展的社会,迫切需要进行父母教育的新方法(Henry,1981)。

  • 标签: 儿童发展 儿童早期发展 通讯 儿童生长 生活中 语言发展
  • 简介:独生子女政策是我国现在和今后若干年内奉行的基本国策,现有研究发现,独生子女的自我中心倾向较强,在社会化过程中,独生子女得到的关注较多,从而发展出较强的自我关注倾向,表现为:依赖性强,自理能力差,经不起挫折,这样的孩子将来一旦步入社会,便会无所适从。作...

  • 标签: 小学生心理健康 健康教 多角度 青年教师 康教育 独生子女
  • 简介:采用分层抽样法,从省会城市、县城和农村三种社经层面上共抽取初中一、二、三年级在校学生895人,男女大致各半。对被试施以父母教育方式量表,以省城和县城被试为城市样本,对城乡父母教育方式进行比较。结果发现:1.在城乡两种文化背景中,父母双方对子女的教育方式均具有较高的一致性。2.父母教育方式存在城乡差异,与农村青少年的父亲相比,城市青少年的父亲对子女有更多的情感温暖与理解,但同时,其对子女的惩罚与严厉、过分干涉和拒绝否认也多于前者;与农村青少年的母亲相比,城市青少年的母亲对子女干涉和保护、拒绝否认、惩罚严厉等更多,但在情感温暖与理解方面不存在差异。3.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父母对男孩和女孩的教育方式都存在差异,但在两种文化背景中这种差异表现出不同的模式。

  • 标签: 父母教育方式 青少年 城乡
  • 简介:<正>教育子女是家庭的重要职责,而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良好的家庭教育更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我们做父母的要自觉地担负起为祖国培养下一代的义务。要注意孩子德智体的全面发展,尤其要注意培养孩子的共产主义道德品质,使他们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

  • 标签: 家庭教育 健康成长 培养孩子 重要条件 祖国 学习兴趣
  • 简介:以往的研究认为儿童要到5、6岁才能进行推理,而本文作者在对一个婴儿进行追踪研究的过程中却发现约从2岁起,婴儿的认知活动中就有类似推理的东西出现。于是通过分析推理思维产生的前提条件一语言入手,并运用逻辑学上的推理法则检验婴儿的思维活动,证明2—3岁的婴儿能在有限的、熟悉的范围内理解和运用日常概念进行判断推理。

  • 标签: 教育方法 推理法 思维活动 证明 熟悉 探索
  • 简介:教育研究中定量方法的局限性不仅发生在统计误用方面,还发生在这种研究方式本身与学科特点并不协调。为了改进这种缺陷,最近30年来,定性研究方法获得了长足发展。研究方法上的创新,应该成为当前我国教育研究和人才培养中最受重视的部分。

  • 标签: 定性 定量 方法
  • 简介:采用自编的“互动教育效果及影响因素问卷”,对电大金融类课程的学生进行调查,考察其在远程开放环境下的学习特征及其差异。结果显示:该问卷包括“教学艺术”、“活动吸引力”、“材料丰富性”和“途径便利性”等四个因子,且具有较好的信效度;目前电大远程开放教育的整体状况有待改善。在这基础上,对如何提高电大远程开放教育互动性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 标签: 远程开放教育 学习特征 互动 金融类课程
  • 简介:<正>有资料证明,用韦克斯勒智力测验量表测得新中国儿童的言语智商明显高于美国儿童,但操作智商则低于美国儿童。有人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与中国和美国家庭教育的不同方式有关。中国的父母重视孩子言语的发展,孩子有较多的时间听故事、阅读。而美国的父母重视孩子动手能力的培养,孩子有较多的时间玩玩具和参加家务劳动。中国和美国

  • 标签: 智商 中国儿童 三个方面 家庭教育方式 操作能力 调查结果
  • 简介:卢梭在18世纪最先提到儿童教育中的尊重和平等对待原则,以后蒙台梭利和杜威把这些原则付诸实施,逐渐形成当代发达国家的主流教育思想.我国由于传统文化的长期影响,师生之间、亲子之间缺乏尊重与平等,制约了我国教育改革.尊重平等教育的心理学基础包括弗洛伊德、皮亚杰、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的观点,以及笔者提出的两颗种子的观点.过去10年间,笔者在承担教育部重点课题过程中,提出了一套实施尊重平等教育的具体方法,在全国近200所幼儿园和中小学校进行实验,取得明显效果.这些方法主要包括:教师树立尊重平等的教育观;在教育教学中实施尊重平等;人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目标;注重学生态度的培养;德育的自我-他人模式;加强外控,引导内控;激趣、启思、导疑的教育原则;加强对儿童的社会技能训练;教师的前尊重平等教育.

  • 标签: 尊重平等教育 两颗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