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49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导管规范化护理流程对静脉导管相关感染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分配法将该院静脉导管相关感染患者108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4例。两组患者均实施颈内静脉置管,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实施静脉导管规范化护理流程,对比两组患者的CRBSI(导管内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非计划拔管率、导管堵塞率、平均导管留置时间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CRBSI发生率(1.85%)、非计划拔管率(3.70%)和导管堵塞率(9.26%)均明显低于对照组(7.41%、11.11%、46.30%),平均导管留置时间(12.98±3.47)d长于对照组(9.15±3.06)d,护理总满意度(96.30%)明显高于对照组(77.78%)(均P<0.05)。结论对静脉导管相关感染患者实施静脉导管规范化护理流程可有效减少相关感染的发生率,延长导管的留置时间和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深静脉导管 规范化护理流程 感染 应用效果 CRBSI发生率 平均导管留置时间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士对静脉血栓认知程度的影响因素及其对脑外伤术后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对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在职的130名护士进行静脉血栓认知程度的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护士的一般资料,静脉血栓发病机制、风险因素、临床诊疗护理工作,通过分析调查得到的数据判断护士对静脉血栓认知程度的影响因素。选取该院2018年1~12月的脑外伤术后患者176例,按照对患者实施护理工作的护士静脉血栓认知程度评分分为两组,认知高水平组91例,认知中低水平组85例,比较两组患者静脉血栓形成率。结果不同学历、不同工作年限、不同职称、不同职务的护士静脉血栓认知程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不同科室的护士静脉血栓认知程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学历、工作年限、职务是护士对静脉血栓认知程度的影响因素。护理工作中,护士认知高水平组的患者脑外伤术后静脉血栓形成率显著高于认知中低水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学历、工作年限、职务是护士对静脉血栓认知程度的影响因素,并且其对静脉血栓认知程度直接影响到脑外伤术后静脉血栓形成率,临床工作中应该采取干预措施提升护士对静脉血栓认知程度,降低静脉血栓形成率,保证患者安全。

  • 标签: 深静脉血栓 认知程度 脑外伤术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静脉血栓形成(deep cerebral vein thrombosis, DCVT)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纳入南京鼓楼医院2006年12月至2019年12月经影像学确诊的DCVT住院病例,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治疗及转归。结果共纳入11例DCVT患者,男性7例,女性4例,平均发病年龄41.6岁。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急性或亚急性起病的头痛(11/11,100%)、意识障碍(5/11,45.5%)和癫痫发作(4/11,36.4%)。11例患者均累及直窦,9例累及大脑大静脉,5例累及大脑内静脉,1例累及基底静脉。所有患者均合并其他静脉窦血栓,3例合并皮质浅静脉血栓形成。8例(72.3%)早期CT平扫(发病1周内)可显示大脑大静脉高密度点征或直窦条索征。头颅MRI显示90.9%(10/11)的患者出现脑实质损害,以丘脑受累(5/11,45.5%)最常见,其次为深部白质(4/11,36.4%)。1例患者接受尿激酶介入溶栓治疗,发病第6天死亡。其余10例接受抗凝治疗后好转,随访4个月至13年显示,4例遗留轻至中度残疾(改良Rankin量表评分1~3分),6例恢复正常。结论头痛、意识障碍和癫痫发作是DCVT的常见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显示丘脑或深部白质受累时需警惕DCVT的可能。需重视早期CT平扫显示的高信号血栓点征和条索征。合并皮质静脉血栓形成的DCVT患者急性期进展迅猛,转归较差。

  • 标签: 颅内血栓形成 静脉血栓形成 窦血栓形成,颅内 脑静脉 丘脑 神经影像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性囊性胃炎(GCP)的CT影像特征及临床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搜集2015年6月至2019年8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病理确诊的GCP患者的临床及CT影像资料。共纳入9例患者,男3例,女6例,年龄44~66(59±7)岁。所有患者均行腹部CT平扫及增强扫描,分析并总结病灶的部位、大小、形态、边缘、密度、强化方式及强化程度。结果9例GCP患者,病灶位于胃底3例,胃窦3例,贲门、胃体小弯侧、胃体大弯侧各1例;2例病灶以实性成分为主,7例病灶以囊性成分为主;CT表现为胃壁增厚3例,类圆形或圆形团块影突向胃腔6例;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实性成分明显强化6例、中度强化3例,病灶肌层轻度强化5例、中度强化4例;静脉期病灶实性成分渐进型明显强化6例、中度强化3例;病灶肌层强化不明显5例、渐进性中度强化4例;囊肿表面衬有完整的黏膜层7例、黏膜层欠光整2例。结论在准确定位的基础上,CT检查可提供GCP病变大小、形态、内部结构及病变周围情况等信息,对GCP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胃炎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诊断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从手机振动器的原理入手,查询手机振动器相关的文献,在全面了解该方面涉及的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手机振动进行研究。在理论研究基础上对手机振动器的用途与功能优化进行探索。

  • 标签: 手机振动器 功能 优化
  • 简介:摘要患儿 女,11岁,以周身红斑、水疱伴疼痛、发热5 d起病,入院后确诊为重症药疹——中毒性表皮坏死解症,应用糖皮质激素和人免疫球蛋白5 d,病情未得到完全控制,为进一步控制病情给予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皮下注射。经治疗患儿痊愈无复发。本例患儿为治疗儿童中毒性表皮坏死及降低病死率提供了有益的方案和探索。

  • 标签:
  • 简介:摘要落叶落叶病是一种常见的林木病害,全面研究防治的方案以及对策对现阶段防治工作进行必要的改良,有助于进一步提升防治的质量与效果。文章将针对这一方面的内容展开论述,详细分析了落叶落叶病的具体防治方案,并且对病害发生的规律以及防治过程当中需要注重的几个环节进行了探析,旨在更进一步的促进林木病害的防治水平。

  • 标签: 落叶松落叶病 病害防治 发生规律 研究分析
  • 简介:摘要本文根据黑龙江林区落叶人工混交林营造的实际,在强调落叶人工混交林优势的基础上,说明了落叶人工混交林营造中混交比例配置、混交林整地、混交林营造等关键技术的要点,为黑龙江林区深化落叶人工混交林营造工作提供了技术方面的总结。

  • 标签: 黑龙江林区 落叶松人工混交林 混交比例 树种选择 营造技术
  • 简介:摘要落叶落叶病是一种常见的林木病害,全面研究防治的方案以及对策对现阶段防治工作进行必要的改良,有助于进一步提升防治的质量与效果。文章将针对这一方面的内容展开论述,详细分析了落叶落叶病的具体防治方案,并且对病害发生的规律以及防治过程当中需要注重的几个环节进行了探析,旨在更进一步的促进林木病害的防治水平。

  • 标签: 落叶松落叶病 病害防治 发生规律 研究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筋护理训练联合筋膏外敷给药治疗对废用性膝关节挛缩患者肌力、肌张力的影响。方法2018年8月至2019年6月在新疆维吾尔医学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选取80例受试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并安排在不同病房。常规康复组27例施行医院常规康复(良肢位摆放、按摩、主动和被动运动训练),常规康复+筋护理训练组27例是在医院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实行康复护理训练(放松训练、用手微震动疗法、巴氏球运动训练),常规康复+筋护理训练+用药组26例是在医院常规康复治疗和康复护理训练基础上实行筋膏外敷给药治疗。干预8周后比较3组患侧股四头肌(伸膝肌)的肌力和股二头肌(屈膝肌)的肌张力。结果干预前,3组患者都出现患侧股四头肌的肌力下降,股二头肌的肌张力过高(最小值≥5 uV)引起的膝关节屈曲挛缩表现。干预8周后,3组患者患侧股二头肌的肌张力测量值下调(F值为10.623,P<0.001),股四头肌的肌力测量值上调(F值为10.888,P<0.001)。两两比较结果显示,与常规康复组相比,常规康复+筋护理训练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康复+筋护理训练+用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常规康复+筋护理训练组相比,常规康复组和常规康复+筋护理训练+用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废用性膝关节屈曲挛患者采用筋护理训练联合筋膏外敷给药治疗能够解关节组织的短缩僵硬,显著降低屈膝肌的肌张力,增加伸膝肌的肌力,恢复和改善屈伸膝肌的节律性收缩和舒张能力,使其肌力/肌张力比例趋于平衡,增强肌群间的协调控制能力,有效降低膝关节屈曲挛缩程度。

  • 标签: 废用综合征 关节挛缩 松筋护理训练 松筋膏 肌力 肌张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筋护理训练联合筋膏外敷给药治疗对废用性膝关节挛缩患者肌力、肌张力的影响。方法2018年8月至2019年6月在新疆维吾尔医学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选取80例受试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并安排在不同病房。常规康复组27例施行医院常规康复(良肢位摆放、按摩、主动和被动运动训练),常规康复+筋护理训练组27例是在医院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实行康复护理训练(放松训练、用手微震动疗法、巴氏球运动训练),常规康复+筋护理训练+用药组26例是在医院常规康复治疗和康复护理训练基础上实行筋膏外敷给药治疗。干预8周后比较3组患侧股四头肌(伸膝肌)的肌力和股二头肌(屈膝肌)的肌张力。结果干预前,3组患者都出现患侧股四头肌的肌力下降,股二头肌的肌张力过高(最小值≥5 uV)引起的膝关节屈曲挛缩表现。干预8周后,3组患者患侧股二头肌的肌张力测量值下调(F值为10.623,P<0.001),股四头肌的肌力测量值上调(F值为10.888,P<0.001)。两两比较结果显示,与常规康复组相比,常规康复+筋护理训练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康复+筋护理训练+用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常规康复+筋护理训练组相比,常规康复组和常规康复+筋护理训练+用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废用性膝关节屈曲挛患者采用筋护理训练联合筋膏外敷给药治疗能够解关节组织的短缩僵硬,显著降低屈膝肌的肌张力,增加伸膝肌的肌力,恢复和改善屈伸膝肌的节律性收缩和舒张能力,使其肌力/肌张力比例趋于平衡,增强肌群间的协调控制能力,有效降低膝关节屈曲挛缩程度。

  • 标签: 废用综合征 关节挛缩 松筋护理训练 松筋膏 肌力 肌张力
  • 作者: 严寒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03
  • 出处:《健康世界》2023年第4期
  • 机构: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 四川宜宾 644000
  • 简介:下肢静脉血栓是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血管疾病之一。在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过程中,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病率也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这种疾病的复发率高,且引发严重并发症的可能性也较大,因此,需要大家加强重视。

  • 标签: 下肢深静脉血栓;家属护理
  • 简介:摘要2018.7.18号过站,5652机组反映右发振动值在空中有丢失情况,过站发现右发参数指示存在问题,EEC自检和AVM自检无故障,复位两部DEU跳开关后正常,航后排故,查询AMMS,该故障多次出现。

  • 标签: 传感器 振动值 排故
  • 简介:摘要脑卒中后痉挛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影响患者的功能预后。本文选取PubMed和万方数据库中近十年以来关于局部振动治疗脑卒中后痉挛的文章,对痉挛产生的机制、局部振动疗法的作用机制以及振动治疗的参数进行分析,并对局部振动治疗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 标签: 脑卒中 痉挛 振动疗法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的提高,对建筑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当今高层建筑的数量与过去相比明显增加,作为能够提升高层建筑利用效率的技术之一,高速曳引电梯得到了广泛应用,并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便利。但是随着行程以及速度的提高,电梯振动情况加剧,这给电梯乘坐的安全性与舒适性带来了无法被忽视的影响,因此,对高速曳引电梯所具有的振动特性加以研究,成为了现阶段有关人员的主要工作之一,本文所研究内容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 标签: 高速曳引电梯 机械系统 振动特性分析
  • 简介:摘要在世界上目前国际上振动与摆锤1SO标准已广泛应用多年。而最近几年,IS0和IEC也将1S07919-5和ISO10816-5合并为新标准IS020816-52016,以取代以前的旧标准,成为IS0和EC的共同标准。但是,在一些国家对机组的振动和摆锤也存在在其特有的标准。

  • 标签: 振动和摆度 国际国内标准 振动和摆度评定 水轮发电机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太尔(Terson)综合征手术效果及发病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2017年9月至2019年10月玻璃体切除术治疗Terson综合征10例(18眼)的临床资料,比较术前与术后视力、不同的手术时机与疗效的关系,分析Terson综合征的发病机制。结果术后1个月视力(BCVA,log MAR)为0.36±0.28,优于术前的2.78±0.43(t=20.12,P<0.05)。短病程组(<3个月)术后视力(BCVA, log MAR)为0.36±0.19,优于长病程组(≥3个月)的0.74±0.22(t=13.480,P=0.008)。术中发现所有病例具有高度相似的临床特征,如早期的黄白色圆丘形病灶和晚期的近圆形病灶,以视盘为起始、以Cloquet管为中心的条状出血及浑浊等。结论玻璃体切除术治疗Terson综合征可以显著改善视力。手术越早视力提高越显著。由眼底病变推断其发病可能是颅高压导致血液沿视神经突破筛板后进入玻璃体和(或)视网膜静脉回流受阻导致小静脉及毛细血管破裂所致。

  • 标签: 综合征,太尔松(Terson) 玻璃体切除术 发病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甲状腺手术中追加肌药物对术中神经监测的影响,为甲状腺手术神经监测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1年6月河南省人民医院同一外科医师团队甲状腺手术喉返神经监测患者80例,随机分为A、B两组,两组患者均采用相同的麻醉诱导药物及肌药物,均由资深麻醉医师完成神经监测气管插管。手术开始后待暴露迷走神经时,采用NIM-Response 3.0神经肌电监测仪监测,以3 mA电流刺激迷走神经,待有持续稳定肌电信号后,A组患者嘱麻醉医师加深麻醉,不追加肌药物;B组患者开始给予顺式阿曲库铵微量泵持续泵入直至手术结束,其他麻醉药物维持原量。记录两组患者迷走神经和喉返神经肌电信号各时间段相应值;术中体动及呛管次数、术中血压、心率波动、苏醒延迟、恶心呕吐及颈部僵硬不适等并发症。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秩和检验及χ2检验。结果A组患者术中5例出现呛管体动,B组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13,P<0.05);两组患者术中均能实时监测神经肌电信号,两组振幅分别为A组(355±125)、(482±136)、(580±156) μV,B组(382±132)、(468±118)、(620±163) μ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55、0.326、0.596,P>0.05);B组患者较A组术中心率、血压更加平稳,术后恶心呕吐、颈部僵硬不适感、苏醒延迟等并发症相对较少,分别为A组6、5、2例,B组3、2、1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26、1.409、0,P>0.05)。结论甲状腺手术中小剂量持续泵入肌药物对术中神经监测无明显影响,更有利于手术的安全进行及患者术后的康复。

  • 标签: 甲状腺手术 肌松药物 神经监测 顺式阿曲库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