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在众创的背景下,大学生就业较为困难是当前一个不争的事实,并且呈现出越来越难的趋势,因此,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是缓解就业压力的一个主要方法,然而许多大学生虽然对自主创业抱有较大的热情,但仍缺乏自主创业的相关知识。因此我们必须要提高民办大学生创业成功的可能性,通过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从而帮助大学生创业的实践经历来总结得出自己的心得体会。
简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创造历史性机遇,催生出智能制造、“互联网+”、分享经济等新科技、新经济、新业态。当代经济的创新创业特征也越来越突出。鼓励更多青年在创业活动中做出实绩,对于中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有着越来越强的作用。近年来兴起的众创空间,已经呈现出数量巨大、多个种类、不同流派的外观,据2016年全国科技工作会议发布的数字,“全国各地众创空间已经超过2300家,形成了两大类服务,涌现出八大流派,出现了一些影响力较大的品牌”。在加强对众创空间宏观层面上的关注的同时,开展中观层面上的比较研究,以及微观层面上的细致剖析,对于梳理众创空间这一新兴“集合体”在发展中的脉络轨迹、成功规律以及虚华泡沫和现实困境都将有积极意义。本栏目通过两篇不同视角的访谈,尝试对众创空间进行聚焦反思;同时从众创空间在中国创业教育发展阶段中的重要作用,高校众创空间创业生态圈的构建,以及高校在众创空间发展中的自我重新定位等角度对众创空间进行研究,以期多层面呈现众创空间的发展势态,为众创空间的深入研究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思路和借鉴。
简介:摘要:众创空间是以“平台化”为特征、以“资源”和“服务”为功能,以“价值共创”为目标的互联网+时代下的产物。高校众创空间发展规模与速度和大众对众创空间认知不匹配成为阻碍其发展的重要原因。因此,本论文以高等院校为对象构建多层次动态生态系统,进行众创空间的自我定义、自我定位与自我发展,为高校众创空间的转型升级提供理论支撑。本论文在赋能理论视域下解读高校众创空间生态系统的动态内涵,分解出三大互动层次,有利于高校众创空间的自我定义;其次,在功能赋能和互动层次的耦合机制下衍生出六大生态系统模式,有利于高校众创空间的自我定位;最后,基于“资源”和“服务”赋能的角度对目前高校众创空间的现状提出对策与建议,有利于高校众创空间的自我发展。
简介:温恒杰,山东招远人。2005年毕业于山东省鲁东大学美术系。2008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中国画山水专业,获硕士学位。现为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参加展览:2005年入选"水墨中国"首届《书画典藏》中国画学术邀请展,2005年入展"美在新江苏"中国画精品展,2006年"美在新江苏"中国画精品展优秀奖,2006年获南京艺术学院亚明奖学金,2007年获南京艺术学院陈之佛奖学金,2007年"当代艺术院校大学生年度提名展"铜奖,2008年获南京艺术学院王嘉廉造型艺术奖学金,2008年中、韩、日、俄Mane展,2008年水墨报告—《画刊》’70后水墨邀请展,2009年养墨堂江苏省国画名家邀请展,2009年"内动"青年水墨提名展,2009年"看江山如此多娇"2170山水画展。作品与论文散见于《中国画苑》《艺术界》《画刊》《墨痕》《七零后水墨》《水墨典藏》《美在新江苏》《扬子江诗刊》等图书和刊物。
简介:共青团如何发挥自身优势,为青年就业创业提供有效帮助和有力支持,这是共青团服务党政大局的必然要求,也是服务青年成长发展的重要路径。课题组通过对湖州市众创空间和青年创客进行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后发现,湖州市众创空间近年来发展较快,在发展模式上可以划分为活动聚合型、培训辅导型、企业主导型等类型,其发展问题主要集中在顶层设计有待加强、核心竞争力有待提高和发展支持有待加强等方面。青年创客作为众创空间的重要主体,具有数量多、热情高、区域集中等特点。共青团组织参与打造众创空间的路径在于优化青年创新创业环境、拓宽众创空间服务领域、整合创新创业优势资源、加强青年创客队伍培育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