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教师提问学生解答,起源于古希腊哲学苏格拉底,并把它叫做“精神的接生术”。这种方法具有某些辩证法的特征,因而被后人加以续承与发展。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教育的发展,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一方法,仍然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从表面特征看,问答法似乎十分简单,一问一答,无须多论。但深入考究,并非如此,教师要使自己能够对这种方法做到运用自如,并收到理想的效果,笔者认为还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必须建立融洽、和睦、平等、互助的师生关系,这是实现该法的先决条件。实践证明,若教师对学生缺少平等、民主,学生就会对老师抱有一种戒备、疑惧的心理
简介:一、前言1891年美国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得(旧译春田)市基督教青年会训练学校体育教师詹姆斯·奈史密斯博士由工人和儿童用球向桃子筐内做投准的游戏受到启发,发明了篮球运动。当初称为篮球游戏。美国、苏联等篮球强国在儿童少年的训练中,十分注重趣味性,大量使用游戏训练法。这种手段能引起儿童少年的浓厚兴趣。他们中间许多人后来之所以能成为出类拔萃的球星,原因之一在于他们成长过程中所采用的游戏练习法。国内不少中、小学和少体校的篮球教学训练普遍存在着成人化的倾向,不考虑青少年和儿童的年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点,手段贫乏、单调、陈旧。无疑,这不利于青少年篮球运动技能的形成和提高。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检验游戏练习法在篮球技术教学训练中的效果。二、研究方法浙江师范学院体育系一年级(83级)女生二个班共38人参加了试验。二个班随
简介:根据金特尔(Gentile)二维分类法,对羽毛球正手高远球技能操作从环境背景和动作功能两个维度进行分类,并将其运用到教学实验中,该实验采用自身比较法和组间对比法。教学结果表明:实验组羽毛球正手高远球技术得到明显提高,其技术动作规范程度优于对照组。通过对两组同学羽毛球正手高锭球技术的综合测试,实验前后两组同学的考核结果呈现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实验后两组同学技术动作规范性成绩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击球准确性成绩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两种教学方法对学生掌握击球准确性上都有比较好的效果,对于学生动作规范性上实验的教学方法优于对照组。
简介:为提高乒乓球专项学生击球反应能力,寻找更有效的教学方法,本文运用多球训练法对吉首大学体育教育专业2016级乒乓球专项班24名学生进行反应效果的实验对比研究。通过实验前后对比发现:实验前实验组学生的反应时、击球失误率和落点准确性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其差异均具有高度显著性(p﹤0.01),表明多球训练法对乒乓球专项学生运动技能提高是有效的。建议学生在动作学习与动力定型时期,可多选择多球训练法进行练习;教师可要求减少击球失误率,增强击球落点准确性,达到提高运动技能的效果,还应对多球的量和运动强度进行有效把控,全面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