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8 个结果
  • 简介:团契概念是俄罗斯民族个性的主导特征之一.本文试在词源分析基础上讨论团契概念的宗教原意,以团契语言文化场为工具,对团契概念进行了语言文化学场性分工式地描写与阐释,形成了团契概念分析的总体框架.

  • 标签: 团契精神 词源 宗教原意 场性分工
  • 简介:俄语中经常遇到主体为四格的状态述体模型句(модель предложения со статальным предикатом,以下用МП表示),如:Его лихорадит他忽冷忽热。Меня тошнит我恶心。Ее трясет.他晕车。此类句子常见的有两大类:1无主语模型句(МП1),如: Ее знобит她发冷。Его вырвало рыбой他把鱼吐出来了。2有主语模型句(МП2),如: Меня охватило горе我很痛苦。Его давит тоска他闷得慌。МП1又有以下两种变体:МП1а: Его всего ломает.他全身疼痛。МП1б: Лодку качает.小船直摇晃。МП1а的类型意义(типовое значение)是主体(人或动物)的外在的不舒服状态(дискомфортное состояние)。而这种不舒服状态可分为生理的(физиологическое),情感心理的(эмоциональнопсихологическое),智能的(интеллектуальное)状态。下...

  • 标签: 主体四格 体模型 四格状态
  • 简介:信息技术与俄语教学的研究在中国和俄罗斯同样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信息化背景下的俄语教学研究也越来越成为当前俄语教学研究的前沿和重点课题。这一背景下的外语教学理论也具系统化。其实践领域集中在多媒体、网络和语料库的俄语教学应用中。

  • 标签: 信息技术环境 俄语教学 多媒体 网络
  • 简介:对两种语言具体熟语的异同进行研究是熟语对比分析中人所共知的、深入详细的一种对比分析方式。本文从俄汉熟语单位的形式相关性、功能-意义相关性及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等三个方面,对俄汉两种语言的熟语组成进行了对比,对俄汉两种语言熟语单位的语际相关性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 标签: 形式相关性 功能-意义相关性 语际相关性
  • 简介:提要:汉俄称呼言语行为的社会性别语用对比分析表明,称呼语揭示了厚重的历史传承,蕴含着丰富的社会元素,体现了汉俄两个民族的文化记忆,从中可以看到汉俄称呼语中的社会性别异同、男女两性的社会性别原型、语用特点及其成因,有助于正确理解和掌握汉俄社会性别语言的基本特征。

  • 标签: 汉俄语 称呼语 社会性别 语用对比
  • 简介:本文从分析口译过程的实质和口译过程教学内容入手,以44名俄语专业四年级学生为对象,研究了巴赫金言语体裁理论在口译过程教学中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该理论对口译过程教学具有明显指导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运用巴赫金言语体裁理论解决口译过程教学中的听解、记忆、转换与表达问题的途径。

  • 标签: 巴赫金 言语体裁 口译过程
  • 简介:本文从朗读、记背、回答问题、转述课文、翻译、各级语言单位的含义理解、篇章理解技巧以及写作等方面对俄语专业基础阶段所采用的大学俄语教材课后练习项目的设置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并讨论了其设置的特点与不足,旨在评价练习项目设置的合理性.

  • 标签: 《东方》 练习设置 合理性分析
  • 简介:语块是自然话语的主要组成部分,是语言知识和文化内涵的重要载体,语块的认知和习得能力的培养对于外语学习者语言能力的提高至关重要。本研究以语块理论和元认知理论为基础,通过教育实验证明,基于元认知的语块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学习者识别、归纳和运用语块的意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俄语应用能力。

  • 标签: 语块 元认知理论 语块教学法
  • 简介:俄罗斯的庄园是社会文化空间,具有独有的特征,它是作家们一直描写的对象。但是文学中的庄园已不仅仅是人物的日常起居之地,它已经具有了更多的功能,承载了更多的意义。屠格涅夫向来就喜爱描写庄园,在《罗亭》《贵族之家》与《父与子》中庄园更是必然出现的空间。本文正是在巴赫金时空体理论的观照下,分析这三部作品中屠格涅夫笔下的庄园。

  • 标签: 巴赫金 时空体理论 屠格涅夫 庄园
  • 简介:作为一种认知方式,通感在人类情绪概念的构建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日常生活中人们通常运用具象感觉——味觉、触觉来思维和表达抽象情绪。-本文阐释了《红楼梦》及其俄译本中悲哀情绪通感模式的迁移特点和基于经验相关的认知基础,分析了汉、俄悲哀情绪通感隐喻的个性差异。

  • 标签: 情绪 通感 认知阐释 优先概念化
  • 简介:动词语义内容的分析和描写是认知语义研究的一个重要层面。本文运用当代认知语言学的基本观点、方法对俄语动词语义问题作了相关分析和研究。文章具体从“认知凸显”和“认知域转移”两大方面的分析入手,对动词语义构成、动词语义组合以及动词多义、动词隐喻引申义等问题进行探讨。这对于从认知角度深化动词语义、句子语义的研究、充实和完善认知方法论都不无裨益。

  • 标签: 动词语义 认知凸显 认知域转移 概念结构 意象图式
  • 简介:当今俄罗斯语言学界从不同角度对语言与文化问题展开了积极的研究,提出了许多新的概念和方法,或对原有概念给予新的阐释.本文试图对其中的语言个性、先例现象、认知库、预设这四个概念给出基本的解释,分析这些概念的出发点,揭示其本质,理清它们之间的关系.

  • 标签: 语言个性 先例现象 认知库 预设
  • 简介:本文通过分析短篇小说《宝贝儿》中奥莲卡的形象,对比契诃夫与列夫·托尔斯泰对于奥莲卡的不同态度,探究两位作家对女性社会地位和责任的看法。

  • 标签: 宝贝儿 契诃夫 女性观 托尔斯泰 妇女的天职
  • 简介:俄语中带который的限定句(以下简称K限定句)主要有两种功能:限制和描写。限制功能的K限定句以主句事件中所涉及的事物为中心,其功能相当于表示事物的名词,在主句事件中所涉及事物的不确定语义基础上进行语义限制。整个复合句由主句表达一个事件,汉译时通常采用“的”字结构做前置定语。描述功能的K限定句以自身所概念化的事件为中心,事物作为中介联结两个独立的事件,这个中介在整个复合句中的表现形式则为主句中的基础词和限定句中的который。这类K限定句在汉译时会后置于主句,并且根据两个独立事件之间的事件关系采用相应的词汇表达形式。还有一类K限定句的功能与前述两种不同。这类K限定句从认知语义上说以事件为中心展开语言,本质功能是描述性的,表达一个事件。其所在的主句则不再表达独立的事件,而是依附于K限定句所概念化的事件。在汉译时先找到K限定句与主句的这种深层事件关系,然后把K限定句汉译成译语的主句,而把原语的主句译成译语的限定成分或其他次要成分。

  • 标签: 事件 功能 翻译 带который限定句的主从复合句
  • 简介:本文对2004—2010年北大俄语系本科四年级学生六次参加八级测试的成绩进行统计,对2010年八级各考项成绩进行数据分析并结合参加测试班级的毕业去向进行对照,着重以双主观、双智观的教学理论总结取得优良成绩的原因,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并因此所造成的测试中的缺憾。

  • 标签: 双主 双智 俄语专业八级测试 得与失
  • 简介:为清楚地认识中国俄语研究的现状,我们对1994—2003年间《中国俄语教学》所刊登的480篇科研论文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研究,根据调查所得的数据分析发现:1.俄语界的研究热点分布和国际语言学界、国内英语界相比有较大的差异;2.交叉性学科、应用性学科和跨语言对比研究需要加强;3.俄语研究基本上采用的是不依赖数据的定性研究方法,其中的教学研究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依靠的仍然是印象式的总结,量化研究意识亟待加强。在语言科学全面发展、学科交叉蔚然成风的大趋势下,我们必须把学习和借鉴作为时时保持的一种生存意识,把加强方法建设意识、积极进行方法训练作为学术创新的一个有效途径。

  • 标签: 《中国俄语教学》 研究方法 方法建设意识 交叉性学科 应用性学科 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