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替莫唑胺联合全脑放疗治疗脑转移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脑转移瘤病例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全脑放疗,观察组给予全脑放疗联合替莫唑胺化疗。观察两组近期治疗效果和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完全缓解和部分缓解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的完全缓解和部分缓解所占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液学方面观察组白细胞下降发生率、淋巴细胞下降发生率、贫血发生率、血小板下降发生率和对照组白发生情况近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胃肠道方面观察组恶性呕吐发生率高于对照组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泻及便秘发生率和对照组发生率近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头痛发生率和对照组头痛发生率近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脑放疗联合替莫唑胺治疗脑转移瘤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流行病学、临床及病理学特征、诊断、鉴别诊断、最新治疗和预后。方法结合我科收治的1例原发性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伴全身多处转移临床资料,查阅并分析国内外相关文献。结果ARMM分为无色素性和有色素性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大多数发生于50岁以上女性,主要临床症状为肛门部肿块或疼痛、便血等,肿瘤距肛缘几乎均<7cm,易误诊为痔疮、直肠癌等常见疾病。免疫组化HMB45、Vimentin、S-100具有临床诊断意义,早期易发生血源性转移或淋巴道转移,肿瘤大小、浸润深度和分期、有无远处转移、手术或治疗方式等因素影响患者的生存率,预后极差。结论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罕见的皮肤恶性肿瘤,恶性程度高,病因尚不明,误诊率可达80%以上。目前首选治疗为手术治疗,生物治疗和免疫治疗为术后首选辅助治疗,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以有效降低死亡率。
简介:摘要目的加深对肺硬化性血管瘤(PSH)尤其合并转移性结节的认识,丰富诊治经验。方法对华西医院1例PSH合并转移性结节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结果PSH是肺实质的一种良性增生性病变,女性多见,常无临床症状及体征,少数可出现咳嗽、痰中带血、胸闷、发热。对极少部分出现向对侧肺、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胸膜转移的PSH,应注意与周围性肺癌、肺错构瘤、结核球等鉴别。外科手术及胸腔镜下取病变组织行组织病理学检查是常用的PSH确诊手段。手术切除是有效治疗PSH的方法。对于有转移倾向的PSH或未能切除的病灶需进行随访。结论肺硬化性血管瘤具有潜在恶性及转移倾向,无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对肺内单发或多发结节的鉴别诊断均应包括PSH。手术切除及随访是有效的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骨质疏松或骨转移瘤致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MRI鉴别研究。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5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60例脊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分析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主要有50节椎体由骨质疏松引起的,观察组患者主要有48节椎体由肿瘤转移引起的,对两组患者MRI检查中形成的椎体形态、信号、后缘、椎弓根等进行比较,分析MRI增强后,椎体病变的表现。结果研究表明,MRI鉴别的骨质疏松患者的椎体形态主要有楔形和凹陷形,而骨转移瘤患者MRI鉴别的椎体为倒楔形、扁平形,两组患者的MRI诊断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患者的椎体后缘形态和椎弓根受到的破坏、MRI增强后的形态、椎管内软组织等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研究表明,通过对骨质疏松和骨转移瘤导致的椎体压缩性骨折MRI检查,患者的相关特性均有明显的改变,有利于临床诊断和鉴别。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与全脑放疗对多发性脑转移瘤(10个病灶以内)的疗效预后。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90例多发性脑转移瘤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定向放疗组、全脑放疗组与联合治疗组各30例,定向放疗组给予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全脑放疗组给予全脑放疗,联合治疗组给予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与全脑放疗,对比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结果定向放疗组高于全脑放疗组,差异无显著(P>0.05),联合治疗组高于定向放疗组与全脑放疗组,差异显著(P<0.05);联合治疗组的中位生存时间长于定向放疗组与全脑放疗组,差异显著(P<0.05);定向放疗组低于全脑放疗组与联合治疗组,差异显著(P<0.01)。结论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较单纯全脑放疗可以提高颅内局部控制,有效保留患者认知功能。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用MRI全脊柱扫描及其后重建技术诊断脊柱侧弯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选取25例脊柱侧弯患者使用GE1.5T超导磁共振成像仪进行全脊柱扫描,对接颈、胸、腰各段脊柱扫描后进行后处理并分析其现象,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结果通过对多位患者扫描得出,15例患者属于椎体及附件发育不良、6例属于Chiari畸形、3例属于中央管扩大或脊髓空洞、1例是脊髓纵裂。结论MRI全脊柱扫描的应用,提高了各种脊柱侧弯畸形诊断的直观性和准确性,对下一步的治疗具有实际意义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微脊柱创伤手术治疗脊柱创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3年7月到2016年7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脊柱创伤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给予对照组患者传统开放手术治疗,给予试验组患者微创脊柱创伤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疼痛评分,并对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疼痛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P<0.05。并且试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P<0.05。结论微创脊柱创伤手术治疗脊柱创伤的临床疗效显著,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合并脊柱骨折的临床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以我院2012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41例强直性脊柱炎合并脊柱骨折的患者为观察对象,对其临床治疗方法及疗效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本组手术治疗成功率为97.6%,患者术后1年存活率为90.0%,术后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手术治疗后患者骨折局部疼痛明显缓解,术前及术后VAS评分分别为6~9(7.5±1.2)分,和1~3(2.1±0.8)分,经t检验,手术前后VAS评分有显著性差异(t=5.12,p<0.05);X线片复查显示,所有患者的植骨部位均为骨性融合,融合时间为8~15(11.3±2.3)个月。结论对于强直性脊柱炎合并脊柱骨折患者,临床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根据患者骨折部位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入路及固定方式,可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微脊柱创伤手术治疗脊柱创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3年7月到2016年7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脊柱创伤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给予对照组患者传统开放手术治疗,给予试验组患者微创脊柱创伤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疼痛评分,并对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疼痛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P<0.05。并且试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P<0.05。结论微创脊柱创伤手术治疗脊柱创伤的临床疗效显著,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腹腔镜下结直肠癌切除联合肝转移瘤射频消融术与传统开腹手术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78例结直肠癌患者进行分析,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手术,观察组采取腹腔镜下结直肠癌切除联合肝转移瘤射频消融术,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初次排气时间以及住院天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手术相比,腹腔镜下结直肠癌切除联合肝转移瘤射频消融术有助于提高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借鉴。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结直肠癌切除联合肝转移瘤射频消融术与传统开腹手术的疗效对比研究。方法对2012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80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治疗组采用腹腔镜下结直肠癌切除术联合肝转移瘤射频消融术。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差异性。结果治疗组患者术后出现发热9例,腹痛4例,腹腔出血3例;对照组术后出现膈下脓肿2例,胆漏4例,切口感染3例,腹腔出血2例。所有患者均在发生后进行保守治疗,并全部痊愈。而在随访中我们发现,治疗组患者3年内出现局部复发5例(12.5%),对照组为3例(7.5%),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患者在第1年和第3年的生存率方面,治疗组分别为37例(92.5%)、34例(85%),对照组分别为36例(90%)、32例(80%)。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下结直肠癌切除术联合肝转移瘤射频消融术进行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尤其是对于直径≤5cm、数目≤3个的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来说,此方法比较传统的开腹手术有一定的优势。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