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期待疗法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肾功能影响意义。方法选取6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期待疗法,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肾功能指标α1-MG、BUN、Cr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项指标均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改善更加显著,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小动脉RI、PI、S/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期待疗法能够有效保护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肾功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期待疗法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肾功能 肾小球动脉
  • 简介:目的分析心肌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变化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时间区间,于我院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病症患者58例对象列为研究组,并选取时间段开展健康体检的人员60例为对比组,对比两组对象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维生素B12叶酸水平和血脂指标。结果研究组对象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叶酸水平高于对比组,且维生素B12水平低于对比组,具有差异(P<0.05);且研究组血脂指标与对比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通过实验证实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指标是导致急性心肌梗死病症发病因素之一,在临床中具有较高诊断价值。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 价值
  • 简介:目的分析心肌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变化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心肌梗死患者63例,即观察组,选择同期在我院接受健康体检正常志愿者5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比较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前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7d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30d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治疗后7d(P〈0.05)但与对照组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变化与心肌梗死病情进展、治疗效果有关,提示心肌梗死患者检测血浆半胱氨酸对病情转归、预后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标签: 心肌梗死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 临床意义
  • 简介:过去认为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心电图出现病理性Q波,表明心肌细胞为不可逆性坏死,但随着冠状动脉再通技术广泛应用,特别是冠状动脉搭桥术(bypass)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形成术(PTCA)支架植入术开展,人们发现,尽管常规心电图和心肌灌注显像为不可逆性缺血改变,也不一定就是心肌坏死和瘢痕形成,相当部分病例,左心室功能降低是由于可逆性心肌缺血所致,原梗死区无收缩功能或收缩功能异常心肌节段在恢复血流灌注后可逐渐恢复功能,这种血流再灌注后可恢复心肌即称"存活心肌”.由于重建血运后"存活心肌”正常化意味着左室功能恢复,前瞻性地估计梗死后心肌是否存活对决定是否值得重建血运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和社会效益.

  • 标签: 存活心肌 血流再灌注 检测方法 动态特征 心肌梗死 冠心病
  • 简介:目的比较伴代谢综合征高血压患者与单纯高血压患者尿微量白蛋白及假性血友病因子水平差异,并探讨尿微量白蛋白(MAU)、假性血友病因子(vWF)与代谢综合征(MS)发生关系。方法选择自2013年3月-2015年5月在延安市人民医院收治100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伴代谢综合征高血压患者(HTN合并MS组)56例,单纯高血压患者(HTN组)44例。比较两组患者24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晨尿白蛋白/肌苷比(ACR)血浆vWF水平有无差异。结果HTN合并MS组患者血浆vWF水平UAE较HTN组高(P〈0.05),两组患者ACR无显著差异;相关分析显示UAE与ACR显著相关(r=0.574,P〈0.05),而两者与vWF间无明显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体质指数(BMI)、三酰甘油(TG)、UAE、血浆vWF水平与是否伴发MS具有关联性。结论与单纯高血压患者相比,伴代谢综合征高血压患者MAU和血浆vWF水平增加,且MAU与血浆vWF对代谢综合征发生有促进作用

  • 标签: 代谢综合症 高血压 尿微量白蛋白 假性血友病因子
  • 简介:目的探讨水蛭地龙提取液(extractliquorfromhirudoandearthworm,ELHE)治疗急性脑梗死作用机制疗效.方法7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被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8例,进行基础治疗;治疗组40例,在基础治疗同时静脉给予ELHE(20ml+等渗盐水250ml,静脉滴注,1次/d,连续2周).观察2组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评分、Barthel指数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以及血栓烷B2(TXB2)、6-酮-前列腺素(6-Keto-PG)Flα变化.结果ELHE组患者经过14d治疗,其神经功能缺失评分由9.4±4.0下降为3.3±1.2,Barthel指数由25.9±4.6升高为67.4±2.8,APTT、PT分别由(28.2±3.8)s、(12.2±3.5)s延长为(42.0±5.2)s、(19.5±2.1)s,血浆tPA含量活性分别由(10.1±1.2)μg/L、(0.27±0.03)KIU/L升高为(15.3±2.1)μg/L、(0.57±0.12)KIU/L,血浆PAI-1含量活性由(47.8±4.6)μg/L和(0.77±0.12)KAU/L下降为(44.2±3.0)μg/L和(0.68±0.11)KAU/L,血栓烷B2由(228.4±48.9)ng/L降低为(152.7±44.4)ng/L,6-Keto-PGF1a由(21.9±6.3)ng/L升高为(33.8±6.4)ng/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ELHE具有明显抗凝、促纤溶、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血液循环作用,对急性脑梗死治疗和预防安全有效.

  • 标签: 地龙提取液 作用机制 Barthel指数 血栓烷B2(TXB2) 疗效 水蛭
  • 简介:目的探讨血脂异常人群血清高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对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聚集率(PAgT)变化临床意义。方法根据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07),将体检人员392例分成对照组、边缘高TC组、边缘高TG组,高TC组、高TG组、TC、TG均升高组(TC、TG均升高),运用美国BackmanCoulterLH75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电阻抗法检测PLT、MPV,美国Chrono-logAggroMeter四通道血小板聚集仪,免疫比浊法测PAgT,诱导剂分别为二磷酸腺苷(ADP)0.5umol/L、2.0umol/L,肾上腺素(Adr)2.78umol/L、5.56umol/L,比较各组之间差异,并分析各指标间相关性。结果各实验组MPV结果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0.01);各实验组PAg-TADP0.5、PAgTAdr2.78结果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PAgTADP2.0、PAgTAdr5.56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别(P〉0.05);各实验组PLT与对照组结果比较无区别(P〉0.05);MPV、PAgTADP0.5、PAgTAdr2.78与TC、TG含量分别存在正相关P〈0.05,MPV与PAgTADP0.5、PAgTAdr2.78分别存在正相关P〈0.05。结论血脂异常人群监测血小板计数、MPV血小板聚集率,对心脑血管和血栓性疾病发生风险具有参考价值。

  • 标签: 高胆固醇 高甘油三酯 血小板平均体积 血小板聚集率
  • 简介:目的探讨严重多发骨折患者血清IL-6、TNF水平变化情况及其与疾病变化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5年4月我科收治严重多发骨折患者40例(ISS评分≥16分)开展回顾性分析,同时以4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采用酶联兔疫吸附剂测定法(ELISA)准确测定严重多发骨折患者与健康.6-愿者血清IL-6、TNF值,观察严重多发骨折患者不同时间段血清IL-6、TNF水平变化情况及其与健康志愿者比较。结果严重多发骨折患者骨折第2d、手术当天(骨折第6d)、术后第2d(骨折第8d)IL-6值显著高于健康志愿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第2d、手术当天(骨折第6d)、术后第2d(骨折第8d)TNF值显著高于健康志愿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0例严重多发骨折患者IL-6、TNF值呈现为一个先升高后降低趋势,骨折第2d患者IL-6、TNF值均开始升高,在手术当天(骨折第6d)达到顶峰,然后逐渐降低。结论骨折手术创伤均可致患者体内IL-6、TNF升高,通过血清IL-6、TNF水平监测,可为严重多发骨折患者临床手术治疗、感染控制等提供重要依据。

  • 标签: 严重多发骨折 血清IL-6 TNF 免疫因子
  • 简介: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浆凝血因子Ⅶ活性(FⅦc)与冠心病关系.方法分别对43例冠心病10例健康人进行C反应蛋白及凝血因子Ⅶ活性测定.结果在正常对照组、稳定型心绞痛组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组,CRP分别为(029±017)mg/L、(228±131)mg/L和(497±233)mg/L,各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FⅦc分别为(7773±1229)%、(9028±1614)%和(12466±2653)%,稳定型心绞痛组与对照组比较,FⅦc未显示有显著差别(P>005),其余各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CRPFⅦc水平增高参与不稳定型心绞痛病理发展过程.

  • 标签: 冠心病 C反应蛋白 凝血因子Ⅶ活性 临床意义
  • 简介:目的观察再灌注对心肌线粒体损伤,评价中药复方--益心康胶囊(H303)保护作用.方法利用离体大鼠全心停灌/再灌(I/R)模型,测定心肌线粒体结构和功能变化.结果I/R可致线粒体结构和功能损伤,H303预先灌注给药可明显减轻心肌脂质过氧化程度,抑制磷脂酶A2活性,抑制线粒体磷脂降解和游离脂肪酸生成,改善线粒体膜脂流动性.此外对呼吸功能及Ca2+-ATPase活性也具有明显保护作用.结论H303对再灌注所致线粒体损伤具有明显保护作用.

  • 标签: 益心康胶囊 再灌注损伤 线粒体
  • 简介:目的探讨60例心房颤动合并长R-R间距动态心电图(DCG)改变临床意义。方法以DCG24h记录60例心房颤动合并长R-R间距临床资料,统计长R-R间距发生总次数、昼夜发生频率相关性长R-R间距、逸搏逸搏性心律出现时间是否与睡眠相关,分为与睡眠相关组(A组)非睡眠相关组(B组)。结果60例发生1.5s以上长R-R间距共1285次,其中夜间965次,占75%,白天320次,占25%。发生频率夜间明显高于白天。60例中A组42例(70%),B组18例(30%)。A组发生长R-R间距1.5~2.0s、〉2.0s逸搏(逸搏性心律)频率分别100%、9.5%、11.9%;B组发生长R-R间距1.5~2.0s、〉2.0s逸搏(逸搏性心律)频率分别100%、88.8%、83.3%。B组明显高于A组(P〈0.01)。结论DCG诊断心房颤动合并长R-R间距时,应检测长R-R间距发生频率、发生时间、与睡眠相关性,结合临床和病史,除外迷走神经作用病窦可考虑心房颤动合并病理性房室阻滞,临床应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减少甚至停用抑制房室传导药物,必要时行人工起搏治疗。

  • 标签: 心电图 心房颤动 长R-R间距
  • 简介:急性心肌梗死(AMI)后,QT离散度(QTd)明显增加易引起恶性心律失常[1].近年来研究表明,成功溶栓治疗可降低AMI患者QTd.我们对40例AMI患者溶栓治疗前后QTd、JT离散度(JTd)进行了观察,以探讨溶栓治疗对AMI患者QTd、JTd影响临床意义.

  • 标签: 溶栓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 QT离散度 JT离散度
  • 简介:目的研究进展型脑梗死患者凝血、抗凝和纤溶系统功能指标的变化,探讨进展型脑梗死发病机制,为其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比检测了209例进展型脑梗死患者与209例完全型脑梗死患者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率、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含量、抗凝血酶、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活性水平.结果与完全型脑梗死患者比较,进展型脑梗死患者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显著缩短,抗凝血酶、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水平显著降低,而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率、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水平显著升高(P<0.01).结论进展型脑梗死患者存在着明显高凝血和较低抗凝和纤溶活性.

  • 标签: 脑梗塞 血液凝固 抗凝血酶类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脑出血患者(ACH)血浆细胞因子、粘附分子动态变化规律、与脑水肿严重程度关系。方法测定40例健康对照者60例ACH患者发病24小时内、72小时、10天35例ACH患者15天时血浆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含量,并对脑出血患者在相应时间检查头颅CT,计算脑水肿大小,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ACH患者不同时期血浆IL-1β、TNFα、TCAM-1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2)ACH患者发病24小时内、72小时、10天时血浆IL-1β、TNFα、ICAM-1含量变化均无显著差异(P〉0.05),直到发病15天时血浆IL-1β、TNFα、ICAM-1含量明显下降(P〈0.01);(3)ACH发生后不同时期血浆IL-1β、TNFα、ICAM-1含量与脑水肿程度均呈正相关。结论细胞因子、粘附分子参与了脑出血脑水肿形成,早期应用细胞因子拮抗剂、积极预防和控制感染对于控制脑水肿、改善预后至关重要。

  • 标签: 脑出血 细胞因子 粘附分子 脑水肿
  • 简介:摘要目的初次心梗患者再灌注后脑钠素、心肌钙蛋白T变化临床意义。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3年12月~2015年11月收治40例初次心梗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下壁再灌注)和对照组(前臂再灌注),在住院入院初以及治疗四天后对其相关指标比如脑钠素等和同期住院治疗其他病症患者相关指标结果对比。结果治疗前后,三组患者脑钠素、心肌钙蛋白T指标大小都发生了一定变化,同时治疗组、对照组分别和同期对照患者脑钠素、心肌钙蛋白T指标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初次心梗患者再灌注治疗后,患者脑钠素指标明显上升,同时患者实施灌注治疗后,血浆脑钠素浓度明显下降。

  • 标签: 初次心梗 再灌注 脑钠素 心肌钙蛋白T 临床意义
  • 简介:目的研究分析冠心病患者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以及临床意义.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80名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8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进行监测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检查结果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随着病情加重,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增高.结论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对冠心病患者病情治疗以及判断病情发展有重要临床意义.

  • 标签: 冠心病 同型半胱氨酸 超敏C反应蛋白 临床意义
  • 简介:药物研究参与者有时候经历积极作用,尽管他们服用无活性成分模拟药(称为安慰剂效应)。但是,有时候,他们服用模拟药时出现消极作用,这种现象称为反安慰剂效应。一项新研究显示,反安慰剂效应或能解释降胆固醇他汀类药物服用者报告一些肌痛和无力。这项研究于2017年5月在线发表于《柳叶刀》,包括超过10,000名参与者,

  • 标签: 安慰剂效应 模拟药 他汀类药物 柳叶刀 降胆固醇 肌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