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1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术前头部弥散张量成像(DTI)结合术中超声引导下导丝定位技术,在功能区深部脑肿瘤手术的应用价值。方法自2018年1月至2018年5月,给13例功能区深部脑肿瘤患者术前行头部DTI检查,根据DTI技术重建脑白质纤维三维图像,并与MRI图像整合,明确肿瘤与白质纤维束的三维空间结构关系。采用避开功能区皮层、尽量减少白质纤维束损伤的原则设计手术入路;并在术中超声引导下导丝定位肿瘤。术后72h内复查头部MRI增强扫描评估肿瘤切除程度,术后4周采用KPS评分评估患者的身体功能状态。结果本组患者的肿瘤定位均准确,10例患者的肿瘤完全切除,3例患者因术中冰冻病理检查为淋巴瘤,仅取活检。术后病理检查示,胶质瘤6例,转移瘤4例,淋巴瘤3例。术后患者均未出现新的神经功能缺失症状,8例患者的神经功能缺失症状较术前改善,5例患者的症状同术前。结论对功能区深部脑肿瘤采用术前头部DTI结合术中超声引导下导丝定位技术,能精准定位肿瘤,并能够实时指引手术路径;在最大限度地切除肿瘤的同时,又可有效保护神经功能;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辅助手术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脑功能区 脑肿瘤 弥散张量成像 术中超声 导丝定位
  • 简介:脑室外引流是治疗和缓解神经科一些疾病的有效手段。但是,随之而来的并发症尤其是继发感染临床处理很棘手。因此,外引流后预防、早期诊断和有效治疗感染,是减少病残率和病死率的关键。我科自1997年9月~2009年9月共行各种涉及脑室系统的手术145例,行脑室外引流28例,5例出现脑室系统感染,报道如下。

  • 标签: 脑室外引流 术后感染 脑室系统感染 有效治疗 2009年 临床处理
  • 简介:本组资料将静脉及反复鞘内注入抗生素达一个月,仍不能彻底控制的颅内感染,定义为顽固性颅内感染

  • 标签: 颅内感染 治疗
  • 简介: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可使机体免疫功能受到抑制。研究证实,交感神经过度激活参与中枢神经系统损伤诱导的免疫抑制综合征。本文阐述了卒中后交感神经激活途径及交感神经如何通过神经、体液途径作用于免疫系统,旨在探讨卒中后感染发生的机制,为预防卒中后感染的发生和改善卒中病人预后提供思路。

  • 标签: 卒中 感染 免疫抑制 交感神经
  • 简介:目的探讨脑室-腹腔分流术后感染保守治疗的效果。方法2001年2月至2014年5月保守治疗16例脑室-腹腔分流术后感染。结果14例脑脊液培养阳性,其中葡萄球菌4例,金黄色葡萄球菌2例,屎球菌、粪球菌、绿脓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隐球菌,产气芽孢杆菌、铜绿假单胞杆菌,不动杆菌各1例。14例未拔除分流管,行抗感染治疗后治愈。2例因为分流管堵塞,拔除分流管,抗感染治疗后痊愈。16例均治愈出院。出院后随访6个月至3年,平均2.5年,均未出现感染,2例重新置管。结论分流术后感染病人通过积极系统抗感染治疗,也能在不拔除分流管的情况下得到治愈。

  • 标签: 脑室-腹腔分流术 感染 保守治疗
  • 简介:针刺伤是临床医务工作中最常见的一种职业性损伤,医务人员在完成病人的检查、诊断、治疗、护理等工作中存在着被医疗锐器物刺伤的潜在危险,特别是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士要完成大量的注射、采血、输血、输液等操作,被注射针头刺伤的发生率更高。医务人员发生针刺伤最大的职业风险是感染血源性传染病。医学文献中1903年就有了这样的报道。

  • 标签: 职业暴露感染 护士 临床护理工作 引发 案例 血源性传染病
  • 简介:感染性痴呆系指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所导致的认知功能障碍,为一类痴呆综合征。其病因包括人类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HIV)、乳多空病毒科JC病毒(JCV)、朊蛋白(PrP)、梅毒螺旋体(TP)、寄生虫、霉菌、单纯疱疹病毒(HSV)感染等。大多数感染性痴呆患者呈亚急性或慢性发病过程,部分可急性起病,由于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故临床诊断有一定困难。但是,感染性痴呆不同于神经变性痴呆,部分患者治疗效果相对良好,甚至可以治愈,因此,对于感染性痴呆患者应该早期诊断、及时治疗。

  • 标签: 痴呆 综述文献
  • 简介:目的总结应用神经内镜治疗合并脑室内感染的脑积水的经验。方法采用神经内镜对54例合并脑室内感染的脑积水病人进行治疗,在结合抗生素冲洗的同时,分别行透明隔造瘘术、第三脑室底脚间池造瘘术、脉络丛凝固术及内镜引导下脑室外引流术.结果脑积水及炎症控制49例,死亡5例,随访22例无复发。结论运用神经内镜治疗合并脑室内感染的脑积水病人.能明显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

  • 标签: 神经内镜 感染 脑积水
  • 简介:目的探讨艾滋病(AIDS)合并神经系统(NS)机会性感染的临床特征.方法报道6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阳性患者并发NS机会性感染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复习研究AIDS与NS机会性感染的相关性.结果6例分别表现为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PML)、带状疱疹、结核性脑膜炎(2例)、结核性脑、脊髓膜炎和脑脓肿,考虑AIDS所致NS机会性感染.6例患者中5例预后不良.结论HIV具有亲淋巴性的特点,可造成机体严重的细胞免疫缺陷和体液免疫缺陷,较易并发NS机会性感染,且多数预后不良.对NS感染久治无效时,应考虑AIDS可能.

  • 标签: 艾滋病 AIDS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神经系统
  • 简介:目的:探讨引起短期多例神经外科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的可能原因。方法:回顾2013年2月1日至3月15日所有神经外科手术患者资料,进行相关暴露因素分析,探讨可能引起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第五手术间”OR=4.07(95%CI=0.52~36.65),第五手术间环境微生物采样除麻醉剂袖带菌落总数超标以外均符合国家要求;各“手术主刀医生”“手术参与者”的手术部位感染专率较神经外科手术部位平均感染率均无差异(P〉0.05);“二次手术”OR=18.00(95%CI=2.00~180.00)。结论:“二次手术”是此次短期多例神经外科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的高危因素;对其干预措施可由此入手,进一步探讨。

  • 标签: 神经外科 手术部位感染 危险因素
  • 简介:目的了解长期住院精神病人院内感染情况.方法对自1984年2月~2003年10月住进我院的长期住院精神病人,在胃肠道感染和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进行了初步的调查分析.结果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为8.21%,胃肠道的平均期间患病率为26.87%,其感染率高.结论应结合精神病院的特点,对精神病患者特别是长期住院精神病患者的院内感染进一步的监测和防治.

  • 标签: 长期住院精神病患者 院内感染
  • 简介:目的:探讨感染性脑损伤的发生机制及NMDA受体非竞争性拮抗剂和Ca^2+通道阻滞剂对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百曰唼菌液诱导感染性脑损伤模型,应用第二代细胞内Ca^2+荧光指示剂Fura-2/AM负载突触体.测定突触体胞浆内[Ca^2+].变化及MK-801和Nimodipine对其变化的影响。结果:突触体胞浆中[Ca^2+].在注菌后30分钟即已明显升高.随脑损伤时间的延长,[Ca^2+].持续进行性升高。Nimodipine治疗后,突触体胞浆内[Ca^2+]明显下降,MK-801预处理后4小时和24小时组突触体胞浆内[Ca^2+].亦明显降低(P<0.05)。结论:感染性脑损伤的发生与神经细胞膜上电压依赖性Ca^2+通道开放和NMDA受体依赖性迟发性钙离子内流引起的神经细胞内钙离子超载密切相关.MK-801和Nimodipine通过缓解细胞内钙离子超载.减轻感染性脑损伤。

  • 标签: 感染性脑损伤 脑保护作用 NMDA受体 非竞争性拮抗剂
  • 简介:目的探讨引起卒中患者院内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其预防和控制的措施.方法对我院2003年1月至2005年12月的255例卒中患者,根据临床症状和病原学检测确定院内肺部感染并对其危险因素予以分析.结果卒中患者院内肺部感染发生率为33.4%.引起院内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有高龄、住院时间、呼吸机运用、气管切开及是否存在基础病等.结论加强对院内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控制可能是降低感染率的有效方法.

  • 标签: 卒中 肺部感染 危险因素
  • 简介:脑室-腹腔分流术后感染因其反复发作,最终分流管梗阻而致手术失败;可导致颅内感染,形成脑室-腹腔分流术后最为严重的并发症脑室炎;抗感染治疗以及治疗后再分流时机的选择较困难.我科自2003年1月至2005年1月共治疗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并发感染患者9例,现对其诊断及治疗分析如下.

  • 标签: 感染 脑室-腹腔分流术 诊断 治疗
  • 简介:目的比较应用不同浓度庆大霉素冲洗液及甲硝唑冲洗液预防后颅窝开颅手术颅内感染的差异。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分析方法,对2012年1月到2013年3月海军总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19例后颅窝开颅手术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成4组,分别为生理盐水对照组30例,甲硝唑组29例,生理盐水+庆大霉素8万U组30例,生理盐水+庆大霉素16万U组30例。每组患者年龄范围、手术暴露时间及冲洗液总量,术前术后静脉应用抗菌素预防感染方法相同的情况下比较各组术后发热、细菌培养及术后颅内感染情况。结果生理盐水对照组发生感染7例(23.33%),甲硝唑组发生感染6例(20.69%),生理盐水+庆大霉素8万U组发生感染1例(3.33%),生理盐水+庆大霉素16万U组发生感染1例(3.33%)。结论生理盐水+庆大霉素8万U组及生理盐水+庆大霉素16万u组冲洗液预防术后颅内感染明显好于生理盐水对照组及甲硝唑组(P〈0.05),生理盐水+庆大霉素8万U组与生理盐水+庆大霉素16万U组无明显差别(P〉0.05)。

  • 标签: 后颅窝手术 庆大霉素 颅内感染
  • 简介:脑卒中是老年人最常见的疾病,病死率居世界人口病死原因的第2位。下呼吸道感染是脑卒中患者发生率较高的并发症,往往加重脑血管病的病情,也是导致脑血管病死亡的重要因素。老年脑卒中患者往往具有一般情况差、基础疾病多、免疫力低下等特点,术后较易发生下呼吸道感染

  • 标签: 下呼吸道感染 脑卒中患者 开颅术后 老年人 临床分析 脑血管病
  • 简介:水痘-带状疤疹病毒(Varicella—zostervirus,VZV)感染可引起中枢和外周的血管病变。VZV感染后脑血管病变是导致儿童期脑、脊髓缺血/缺氧性坏死,动脉瘤,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重要原因。近几十年来,有关VZV感染后缺血性卒中的病例报道有所增加,其原因尚不清楚,临床表现的多样性及其相关治疗措施仍有待深入研究。

  • 标签: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血管炎 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