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对通心络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为临床应用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全面检索通心络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文献,并按照文献选择标准进行筛选,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5.0软件对以基础治疗为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通心络胶囊治疗作为治疗组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3篇文献,通心络组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高于对照组,无明显不良反应。合并RR=1.26,95%CI[1.20,1.33]。结论:通心络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优于对照组,但由于本研究存在一定的不足,对其疗效及安全性仍有待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加以验证。
简介:摘要: 目的: 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益气活血化痰通络汤进行治疗,探讨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 2012年 4月 ~2013年 4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 6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32例患者,两组患者均实施常规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益气活血化痰通络汤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0.6%,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 78.1%,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有明显差异( 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益气活血化痰通络汤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促进患者尽早康复,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简介:目的观察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并评价其安全性和禁忌证.方法将7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和观察组37例.对照组仅予以常规抗凝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尿激酶早期静脉溶栓干预.对2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及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9%,高于对照组的76.9%;且治后疗6h、24h、7dNIHSS评分2组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应用静脉溶栓法治疗急性脑梗死,对临床疗效、安全性和预后恢复均有确切的作用,可以作为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首选药物.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急诊急救治疗,重点分析治疗方案和要点,帮助患者改善病情程度。方法:针对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对象,疾病就诊时间为2021年10月到2022年4月的患者,可以通过1:1的方式进行平均数分组,对照组为常规急诊急救治疗,观察组为急诊动脉内溶栓治疗,对比治疗成果。结果:从数据可见,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疗效率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在Barthel以及NIHSS量表的对比中,观察组数据高于对照,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急诊动脉内溶栓治疗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病情康复更有利,可改善关键指标,保障生命安全,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急诊急救治疗,重点分析治疗方案和要点,帮助患者改善病情程度。方法:针对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对象,疾病就诊时间为2021年10月到2022年4月的患者,可以通过1:1的方式进行平均数分组,对照组为常规急诊急救治疗,观察组为急诊动脉内溶栓治疗,对比治疗成果。结果:从数据可见,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疗效率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在Barthel以及NIHSS量表的对比中,观察组数据高于对照,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急诊动脉内溶栓治疗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病情康复更有利,可改善关键指标,保障生命安全,值得推广。
简介:目的观察巴曲酶配合延伸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再梗死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ACI)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抗血小板聚集、脱水、降颅压等常规治疗,并配合延伸护理干预。同时,对照组患者加用拜阿司匹灵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巴曲酶治疗。治疗20d后,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血浆纤维蛋白原(Fg)、D-二聚体(D-D)的表达水平、卡氏评分(KPS)变化,比较其疗效,并记录与患者用药及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及治疗结束6个月内梗死再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2.22%,高于对照组的52.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g及D-D表达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KPS评分均显著上升,且观察组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大便隐血阳性、鼻出血及皮肤黏膜出血的发生率与对照组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凝血时间延长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再梗死发生率为5.5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巴曲酶治疗ACI的临床疗效确切,促进了纤溶系统的平衡,有效地抑制了血栓的再发生,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少。配合延伸护理,可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