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础麻醉复合单次骶阻滞在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本院2015年1月~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行麻醉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的患儿中选取80例,根据患儿采用的不同麻醉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儿采用基础麻醉复合单次骶阻滞麻醉,对照组患儿采用氯胺酮肌注基础麻醉加氯胺酮与咪唑安定静脉麻醉,比较两组患儿术中MAP、HR变化值、苏醒时间以及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儿手术过程中的MAP变化值与HR变化值均少于对照组,表明观察组患儿手术过程各项体征更为平稳,安全稳定性更高,P<0.05。苏醒时间为(20.4±8.6)min,少于对照组的(40.8±15.6)min,出现躁动4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低于对照组的60%,P<0.05。结论采用基础麻醉复合单次骶阻滞应用于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中,麻醉效果较好,安全性较高。

  • 标签: 基础麻醉 单次骶管阻滞 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离胶促凝对核酸检测的影响和价值。方法本次医学研究对分离胶促凝和普通干燥所采集的30名乙肝患者空腹静脉血进行了核酸检测,对比分析两组检测结果。结果两组血清HBV-DNA检测值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血清分离率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离胶促凝不会对核酸检测结果造成过大影响,因而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分离胶促凝管 核酸检测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尿常规检测在尿路感染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尿路感染患者22例,作为实验组,同时选取21例健康体检样本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尿常规检测结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白细胞计数28.00个/微升以上的比率为77.27%,亚硝酸盐阳性率为81.82%,白细胞酯酶阳性率为86.3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2.86%、33.33%、47.62%,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样本的白细胞计数、亚硝酸盐和白细胞酯酶特异性与敏感性比率无显著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尿常规检测方便快捷,可以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可以推广使用。

  • 标签: 尿常规检测 尿路感染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腕综合征病人正中神经肌电图的跨腕部运动检测技术和传统检测方法(以感觉测定为主)的异常检出率对比,探讨前者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证实的58例腕综合征病人,采用NDI~200P+型肌电图仪,1每位患者均按常规方法检查正中神经,测定食指中指感觉,测定刺激环指对照相同距离正中神经与尺神经上记录到的感觉神经电位潜伏期之差;以表面电极置于拇短展肌记录,测腕至肘的运动传导速度。2在上述基础上加做正中神经掌至腕段运动传导速度测定。结果两者异常检出率相当。结论对于腕综合征的各期病人跨腕部运动检测技术将会是传统常规检测方法的有力补充。

  • 标签: 腕管综合征 正中神经 电生理检测 肌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基础麻醉复合骶阻滞麻醉与单纯静脉麻醉在小儿下腹部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择期手术患儿6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30例丙泊酚+氯胺酮静脉诱导+骶阻滞;B组30例单纯丙泊酚+氯胺酮全静脉麻醉。记录下手术前、手术即刻、手术开始后5分钟、10分钟、15分钟患儿心率、血压、呼吸、SPO2及麻醉后患儿清醒情况和疼痛情况。结果与全静脉麻醉相比复合麻醉在小儿下腹部外科手术中应用更平稳、安全、有效。术后苏醒更快、镇痛更完善。结论基础麻醉+骶阻滞麻醉在小儿下腹部手术中的应用在基层医院是理想的麻醉方法。

  • 标签: 基础麻醉 骶管阻滞 小儿 下腹部手术 优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以Schlemm基础的各类型青光眼内引流手术术后眼压分布特征。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选取2015年6月至2019年1月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行以Schlemm基础的青光眼内引流手术(黏小成形术和穿透性黏小成形术)的患者资料,入选其中随访时间≥6个月,且末次随访在未用药情况下眼压≤21 mmHg(1 mmHg=0.133 kPa)患者,分析患者的眼压分布特征。各类型青光眼的眼压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共纳入患者204例(236眼),术前眼压为(33.4±12.1)mmHg,用药(2.7±1.2)种。术后末次随访时(6个月及以上)眼压为(13.9±3.3)mmHg。其中眼压分布在5~10 mmHg有37眼(15.7%),分布在>10~12 mmHg有43眼(18.2%),分布在>12~15 mmHg有78眼(33.1%),分布在>15~18 mmHg有56眼(23.7%),分布在>18~21 mmHg有22眼(9.3%)。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85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30眼)、继发性青光眼(76眼)和先天性青光眼(45眼)的末次随访眼压分别为(13.9±3.2) (14.5±3.0) (14.0±3.3) (13.2±3.7)mmHg,各类型青光眼总体眼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011,P=0.289)。对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早、中、晚期青光眼的目标眼压达标率分别为82.4%、81.8%、36.8%。结论:以Schlemm基础的青光眼内引流手术术后平均眼压为14 mmHg,80%的早、中期以及1/3的晚期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可以达到目标眼压。

  • 标签: Schlemm管 青光眼 内引流手术 眼压分布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就根联合牙周基础治疗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与探究。方法选择我院自2015年7月至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70例,依据患者就诊时间将其平均分为两组,每组患者35例,接受常规根治疗的患者当做参照组,接受根联合牙周基础治疗的患者当做实验组,最后比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经不同方法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比参照组,实验组更低,组间数据结果经统计可知,实验组和参照组差异显著。结论在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治疗中,应用根联合牙周基础治疗,疗效确切,且安全性较高,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根管联合牙周基础治疗 牙周牙髓联合病变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实施牙周基础治疗联合根治疗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实验研究选取时间为2021年5月-2022年5月期间,选取本院诊治的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73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6例,实施根治疗)和观察组(37例,实施牙周基础治疗联合根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经不同治疗,观察组治疗的有效率较高、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牙周牙髓联合病变 牙周基础治疗 根管治疗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腕综合征(CTS)患者的神经电生理特征。方法对临床症状、体征符合CTS的30例患者行正中神经、尺神经的运动和感觉传导速度测定,以及拇短展肌、小指展肌的肌电图检测。结果在30例患者中,双侧病变者为9例,单侧病变者21例,共有39病变。30例CTS患者中39条正中神经感觉潜伏期均延长和感觉传导速度均减慢,30条正中神经感觉诱发波幅降低,37条正中神经运动远端潜伏期延长,2条正中神经运动远端潜伏期和诱发波幅正常;29块正中神经支配的拇短展肌呈神经原性损害。结论神经电生理检查在CTS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腕管综合症(CTS) 神经电生理 正中神经
  • 简介:摘要目的神经—肌电图检测在腕综合征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为病例组、标准对照组,运用肌电/诱发电位仪对腕综合征患者进行神经传导速度及针极肌电图检测。结果50例患者中有5例正中神经感觉传导速度测定未引出诱发电位,43例正中神经感觉传导速度减慢,42例正中神经远端潜伏期延长,2例正中神经运动传导速度减慢,50例环指潜伏期差值均大于0.4ms,10例拇短展肌见神经源性损害。结论神经—肌电图检测敏感、客观,在腕综合征患者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神经&mdash 肌电图 腕管综合征 传导速度 潜伏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神经肌电图检测在腕综合征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本次选择我院60例CTS患者以及68例健康体检患者进行研究,比较两组测定结果。结果:CTS组患者测定结果均低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标签:
  • 简介:本文就石油钻具漏磁检测原理、标定样的作用进行了阐述,借鉴参照31/2"钻具标定样研制4"标定样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同时,对研制标定样的现场应用情况进行了总结。实践表明,4"标定样在钻具漏磁检测中应用是成功的,可以借鉴。

  • 标签: 钻具漏磁检测 4" 标定样管 借鉴研制 应用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当前药品检验检测实验室标准物质管理的现状,制定解决措施,以保证实验室有完整且精确的检验数据。方法:利用对原来药品检验检测实验室标准物质规范化控积累的经验认真分析,不断创新改革管理方法和管理模式。结果:如今,药品检验检测实验室标准物质控的问题相当多,主要包括混合使用对照品和标准以及标准物质收发台账录入数据不全等等。要想判断药品是否达标,必须要重视实验室标准物质,在测定以及检验含量中合理运用。结论:为了可以保证检验结果非常可靠,必须要不断加强对实验室检验检测标准物质的规范化控,这是尤为重要的。

  • 标签: 药品检验检测实验室 标准物质 规范化 管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根治疗联合牙周基础治疗对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 86例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比较组与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9.3%明显低于比较组的 2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治疗中,采用根治疗联合牙周基础治疗比单纯采用常规的根治疗效果更好,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根治疗 ;牙周基础治疗 ;牙周牙髓联合病变 ;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root canal therapy combined with periodontal basic treatment on periodontal pulp combined lesions. Methods: 86 patients with combined periodontal and pulp disease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treatment methods: the comparison group and the study group, and the treatment effect and adverse reaction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study group was 9.3%,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25.6%) (P < 0.05). Conclusion: in the treatment of periodontal pulp combined with pathological changes, the root canal treatment combined with periodontal basic treatment is better than the conventional root canal treatment, with higher safety, 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