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费城染色体阳性(Ph^+)急性淋巴细胞白血(ALL)为难治血液系统疾病之一,占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aALL)比例较高,成人Ph+ALL对传统化学治疗方案效果不好,近年来,伊马替尼作为一线药物联合化学治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得到应用,提高了该病完全缓解率及预后。但由于ABL基因的突变,伊马替尼耐药等问题成为治疗中的又一挑战。几种新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有望成为较伊马替尼更有潜力的抗肿瘤活性药物。

  • 标签: PH染色体 成人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治疗
  • 简介:摘要慢性淋巴细胞白血(CLL)是一种单克隆、成熟样小淋巴细胞的淋巴造血系统恶性疾病。CLL虽属于惰性白血,但其临床预后呈明显异质,高危患者临床进展快、易复发耐药,且生存期短,因此准确判断患者预后并进行分层治疗尤为重要。目前联合免疫化疗和伊布替尼虽然对于总体CLL患者疗效较好,但是对于具有高危预后因素的CLL患者的疗效仍然不尽如人意。文章主要对高危CLL的诊断变迁以及新药治疗时代取得的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白血病,淋巴细胞,慢性 高危 诊断 靶向药物 免疫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慢性淋巴细胞白血(chronic lymphocytic leukaemia,CLL)累及皮肤,与麻风(leprocy)均可引起以皮肤结节为主要表现的皮肤病变。现报道1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与麻风同时发生在皮肤的罕见病例,旨在提示组织活检的必要,以及精准诊断需要紧密结合临床和病理形态学仔细观察的重要,从而减少对于少见疾病的误诊和漏诊。

  • 标签:
  • 简介:应用全反式维甲酸诱导AML—M3白血细胞成熟已经提高了无病生存率。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例如伊马替尼)可以提高费城染色体阳性ALL的生存率。可利用更有效的抗真菌药和抗病毒药治疗机会性感染。利用降低预处理强度的(“减量”)异基因移植使得老龄患者进行移植成为可能。

  • 标签: 急性白血病 伊马替尼 异基因移植 治疗机 费城染色体 机会性感染
  • 简介:患者,男性,21岁。因间断口腔溃疡3年,食欲不振、双眼肿痛、视物不清半年,间断黑便2个月,于2000年6月24日入院。体检:慢性病容,颜面水肿,双眼球结膜水肿,双上眼睑肿胀,上腭及双颊黏膜可见散在0.5cm×0.5cm大小的溃疡数个,其周围转红晕,表面附有白膜,心肺(-),腹平软,剑下及脐周围压痛,肝肋下2cm质软,脾肋下0.5cm质软。双下

  • 标签: 白塞氏综合征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治疗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应用培门冬酶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的护理效果和护理措施。方法:主要选取本院于 2018年 5月 -2019年 5月收治的 86例接受培门冬酶治疗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并随机将 86例患者按照 1:1的比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43例患者,对实验组患者采取有针对的护理,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用药次数和平均住院天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且经过治疗以后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也要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较为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患者进行培门冬酶治疗后采取有针对的护理措施,不仅能够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还有助于提高护理的效果,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培门冬酶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护理
  • 简介:摘要急性淋巴细胞白血(ALL)患者的微小残留(MRD)水平与预后密切相关。目前国内外通用的三种ALL-MRD检测手段包括免疫球蛋白重链/T细胞受体(IGH/TCR)基因重排检测法、流式细胞术(FCM)检测法、白血相关融合基因检测法。IGH/TCR基因重排检测法包括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和二代测序(NGS),前者主要检测IGH/TCR重排基因的可变区,比普通FCM灵敏一个对数级,但初诊时某些微小克隆易被忽略,导致假阴性;后者同样是检测IGH/TCR重排基因的可变区,其灵敏度较FCM及RT-qPCR法更高,最高可达10-6,并可以追踪导致复发的小亚克隆。FCM检测MRD的灵敏度通常在10-4,8色以上FCM可达10-6,但要求细胞数达(2~5)×107,而缓解期标本细胞数一般很难达到要求,且对检测人员技术要求较高,易受克隆演变和表型漂移的干扰。RT-qPCR可用于检测BCR-ABL等融合基因,灵敏度最高可达约10-5,但仅有少数患者存在可用作MRD监测的特异性融合基因改变。对于费城染色体阳性ALL患者推荐RT-qPCR法检测MRD水平,而对于费城染色体阴性ALL和T细胞ALL患者,FCM、RT-qPCR、NGS均适用。

  • 标签: 白血病,淋巴细胞,急性 微小残留病 二代测序
  • 简介:摘要 :主要综述了急性淋巴细胞白血 (ALL)患儿检测体内微小残留( MRD )的临床意义、现阶段主要使用的检测手段( PCR 、 FCM 、 NGS ),寄希望于为提高 ALL患儿 MRD 检出率及临床处理提供一定参考。

  • 标签: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体内微小残留病 PCR FCM NGS
  • 简介:靶向免疫疗法是白血淋巴瘤治疗中的一种重要手段和研究热点。这种疗法的关键步骤是先找到白血淋巴瘤发病机制中的主要或关键致病蛋白质或在肿瘤细胞膜上所表达的抗原(这种抗原较特异或在数量和频率上较高),然后针对这种靶点通过主动、被动或过继免疫疗法进行治疗。①主动免疫疗法是用靶点蛋白制备疫苗,如用独特型(Id)免疫球蛋白(Ig)、DNA、膜蛋白脂质体(MPL)、树突状细胞等制备疫苗。

  • 标签: 白血病 淋巴瘤 靶向免疫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患儿甲氨蝶呤(MTX)的血药浓度,并对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ALL)血药浓度监测结果进行分析。方法2010年4月-2012年3月收治的21例ALL患儿接受85例次大剂量MTX治疗,MTX的剂量为5g/(m2•次)。MTX应用后42h用甲酰四氢叶酸钙解救。在大剂量MTX应用后的44h、72h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监测MTX的血药浓度。结果44h、72hMTX的血药浓度分别为(0.82±0.95)μmol/L、(0.091±0.062)μmol/L。结论MTX在体内处置个体差异大,可以根据血药浓度测定结果作为调整甲酰四氢叶酸钙用量的主要依据。

  • 标签: 甲氨蝶呤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血药浓度
  • 作者: 黄先琪 蔺亚妮 刘恩彬 邢飞 王哲 陈雪晶 陈龙 马婧婷 秘营昌 汝昆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病理学杂志》 2022年第04期
  • 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实验血液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细胞生态海河实验室,天津 300020 天津见康华美医学诊断中心 天津市血液病理智能化诊断企业重点实验室,天津 300385,天津见康华美医学诊断中心 天津市血液病理智能化诊断企业重点实验室,天津 300385,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实验血液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细胞生态海河实验室,天津 300020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初诊急性淋巴细胞白血(ALL)患者融合基因的表达情况,进一步探讨融合基因阳性患者的实验室检查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9月至2020年12月天津见康华美医学诊断中心1 994例初诊ALL患者的融合基因筛查结果,同时对表达不同融合基因患者的基因突变筛查结果、免疫表型特点及染色体核型结果进行系统分析。结果(1)1 994例ALL患者,中位年龄为12岁(15 d至89岁)。44.3%(884/1 994)的ALL患者检测到15种不同的融合基因,其表达呈现典型的“幂律分布”。(2)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B-ALL)患者融合基因的阳性率显著高于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T-ALL)患者(48.48%∶18.71%),B-ALL和T-ALL的融合基因分布具有重现的特点,交叉少见。(3)融合基因的表达高峰分别出现在<1岁、3~5岁和35~44岁;儿童患者融合基因的种类明显多于成人;MLL-FG、TEL-AML1及BCR-ABL1分别是婴儿、儿童和成人患者最常见的融合基因。(4)融合基因阳性ALL患者以伴随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突变为主,其中以NRAS和KRAS突变率最高;携带不同融合基因的B-ALL患者早期标记和B系标记表达有差异;BCR-ABL1阳性患者复杂核型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融合基因阳性患者。结论不同年龄及类型的ALL患者,其融合基因的表达特点明显不同;携带不同融合基因的ALL患者,突变基因、免疫表型及染色体核型特点也存在差异。

  • 标签: 白血病 癌基因蛋白质类,融合 突变 免疫表型分型
  • 简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ALL)是常见的成人急性白血之一,其治疗效果近年来尚无显著改善,虽然诱导治疗的首次缓解率可达到89%-90%,但3-5年的无病生存率仅为10%-30%,约有50%以上的患者1-2年内复发。老年ALL预后尤其不良,英格兰北部和美国报道提示所有60岁以上老年ALL患者采取足够积极的治疗,2年总生存率约20%,5年总生存率约为12%,

  • 标签: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老年 预后因素 生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诊治的临床经验,以提高急性淋巴细胞白血诊治水平。方法分析2005年1月到2011年2月在我院住院的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ALL)1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FAB分型显示ALL-L18例,ALL-L24例,All-L33例。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患者进行化疗,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诱导缓解治疗VLDP方案用法为V(长春新碱)2mg静脉注射,第1、8、15、22d;LASP(左旋门冬酰胺酶)1万U静脉滴注,第19~28d;D(柔红霉素)60mg静脉滴注,第1~3d,15~17d;Pred(泼尼松)60mg口服,第1~14d,15~28d减半。第二阶段为缓解后治疗(缓解后治疗包括巩固治疗和维持治疗)原诱导CR方案、含有HD-MTX、含依托泊苷(VP16)方案、阿糖胞苷(HD-Arac)交替化疗3~4疗程,化疗间期用口服强的松(Pred)、甲氨蝶呤(MTX)、巯基嘌呤(6Mp)维持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白血(CNSL)预防及治疗采用鞘内注射、全身化疗。结果治疗一疗程后,15例患者完全缓解10例,完全缓解率66.7%,首次诱导死亡0例,3年总生存率(OS)33.3%和无病生存率(DFS)为20.0%。结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患者根据患者的特点制定个体化治疗,定期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患者复查。

  • 标签: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临床研究
  • 简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ALL)是一种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准确的形态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分型是制订治疗方案和判断预后的基础,其中染色体异常与发病密切相关,是一项独立的预后因素。迄今报道涉及50多种特异的染色体易位形成的融合基因。

  • 标签: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融合基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对成人ALL生物学特性和发病机制的逐渐认识和一些新的治疗药物的不断出现,近年来,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的治疗有很大的进展。

  • 标签: 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预后因素 治疗
  • 简介:摘要慢性淋巴细胞白血(CLL)是一种淋巴细胞克隆增殖的肿瘤性疾病,近年来关于CLL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已经取得多项重大进展。2020年第62届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就该疾病基础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了详细报道,使人们对CLL的发生、发展过程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并对临床治疗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 标签: 白血病,淋巴细胞,慢性,B细胞 基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