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 了解灾害性天气特征,对麻江县防灾减灾,乡村振兴战略等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利用1990-2019年麻江国家气象站气温、降水、天气现象等观测数据,5个乡镇区域自动气象站2010-2019年气温、降水、风速观测数据。历史极端值采用1961年麻江国家气象站建站以来的气象观测数据。对灾害性天气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麻江县气候资源、灾害性天气在空间和时间上存在一定的规律和特征。了解这些规律和特征,对科学做好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充分发挥气象在防灾减灾“消息树”和“发令枪”的作用,最大限度减轻气象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的损失,进一步助力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防止因灾返贫、因灾致贫。
简介:摘要:通过对博州地区2005~2018年春季四个测站同时出现大风天气的资料分析,找出了当地大风一些气候特征,对博州春季大风天气环流形式进行简单分型,总结造成博州大风天气的重要特征。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兴义机场2015~2019共5年逐日每小时地面观测资料,使用线性回归法对兴义机场低能见度天气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5~2019年兴义机场能见度
简介:2005年我国共出现了11次沙尘天气过程,其中沙尘暴4次、强沙尘暴1次,是沙尘天气频次明显偏少、强度明显偏弱、影响范围明显偏小的一年。春季(3-5月)的沙尘天气过程明显少于近6年的平均值,沙尘暴和强沙尘暴过程远少于2000、2001和2002年,该季累计出现的沙尘天气、沙尘暴总站日数较2000--2005年同期平均水平偏少4--7成,创近6年的最低值。分析表明,2004/2005年冬季我国北方地区雨雪偏多,地表积雪偏多,土壤表层湿度偏大,是导致2005年沙尘天气明显偏少、强度偏弱的主要原因。此外,冬末春初北方气温偏低,土壤解冻晚,延迟了沙尘天气的发生,造成早春沙尘天气显著偏少,沙尘多发期偏晚。
简介:利用1980--2011年重庆市36个区县气象站能见度及相对湿度资料,分析了重庆全区域雾的气候特征。选取全市典型浓雾个例,利用NCEP的1°×1°再分析资料和L波段雷达资料,合成分析了辐射雾和雨雾的环流形势和温、湿、风的垂直结构。结果表明:重庆全区域雾呈西多东少的分布形势,出现的时间主要集中在lO月至翌年2月,年平均雾日数在21世纪初呈现显著下降趋势,雾日减少的突变发生在2002年。辐射雾发生时500hPa中亚及青藏高原地区为高压脊,地面上重庆位于高气压内部的均压场中,冷锋已到达华南地区;而雨雾发生时500hPa青藏高原地区为低压槽区,地面冷高压中心位于中国北方地区,有弱冷空气经大巴山从东北向重庆渗入。两种雾的温、湿、风垂直结构特征表现为辐射雾近地层逆温明显强于雨雾;上千下湿和湿层深厚分别是辐射雾和雨雾形成时湿度垂直结构的主要特征;两种雾形成时近地层风速均较小,总体来看雨雾发生时各层的风速均大于辐射雾。
简介:摘要:本文应用2003年至2022年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地面观测资料,对近20年风沙天气的气候特征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近20年,哈尔滨太平机场的风沙日数呈不明显上升趋势,增加速率不足0.1日/年;春季为风沙天气出现频率最高的季节,其次为秋季;风沙天气发生的峰值时间是在08时至15时,结束时间无明显特征,各时次均有可能发生;风沙天气的持续时间越长,出现的频率越低,90%的风沙过程持续时间不足12小时;沙暴、尘暴天气仅出现7次,均发生在春季,多在中午至傍晚时段生消。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机场(在原军用机场的基础上改建) 为研究区,进行为期一年连续逐日逐时气象观测,同时与场址附近气象站(鲁山站)1981年-2019年气象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根据拟建机场现场一年的气象监测结果、机场高影响天气等综合分析,得出以下结论:⑴机场及周围区域地形相对开阔、平坦,暴雨、强对流天气现象少,雷暴、闪电、冰雹、沙尘暴等天气均出现较少,不易形成气象灾害,这点对机场工程建设及运行安全极为有利。⑵从不同气象观测要素的对比分析中,机场临时气象观测站数据与鲁山气象站数据相关性较好,且差别不大,符合参证气象站选取条件。⑶近39年气象要素分析发现,除温度呈现上升趋势,强降水、雷暴、闪电、冰雹和雾等出现日数基本均呈减少趋势。
简介:摘要:收集果洛州近十年(2010-2019)夏季(5-9月)强对流个例,对个例中各类资料统计分析,通过分析常规观测资料(地面资料、高空、卫星云图)、达日站的探空资料,归类各类强对流天气发生的环流背景、时空分布特征、参数特征。果洛地区各类强对流天气环流型以副高边缘型为主,5月雷暴大风出现最多,8月短强和冰雹出现最多。探空数据显示在不同强对流天气类型下,有明显的指示:短时强降水出现时500hPa温度露点差最小为2~5℃,冰雹数值在中间为3~7℃,雷暴大风最大在6~11℃之间。0℃和-20℃层高度来看,短时强降水出现时0℃和-20℃层高度最高,冰雹数值次之,雷暴大风数值最低。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保亭国家一般气象站1981~2010年逐日降水量资料,利用统计学法分析保亭县暴雨气候特征。结果表明近30年保亭县平均暴雨日数为9.2d,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其气候倾向率为0.803d/10a,增加趋势较为明显;暴雨主要出现在4~10月份,集中在5~10月份,占全年暴雨日数的88.1%,除了冬季外,其余三季均有可能有暴雨天气出现,以夏季和秋季暴雨天气出现频率最高;近30年保亭县平均年降水量为2162.7mm,年平均暴雨降水量为787.5mm,即暴雨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36.4%,说明暴雨降水量对年降水量的贡献率达到了36.4%;保亭县暴雨天气影响系统主要有三种类型,分别为高原槽类、南支槽类和切变线类。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黑水县2001~2015年逐日降水量资料,分析了黑水县的暴雨天气气候特征。结果表明黑水县年内降水主要集中在5~10月份,是全年降水量的83.7%。结合四季降水量变化,黑水县夏季降水最高,将近是全年降水量的一半,冬季降水量最少,春季和秋季降水量几乎相当;黑水县近15年的降水量平均值为821.8mm,降水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其气候倾向率为104.4mm/10a;近15年黑水县共出现暴雨日数36d,平均每年出现暴雨日数为2.4d,暴雨天气的年内分布呈现出抛物线型,以6月份出现暴雨天气的频率最高,年内暴雨天气以5~9月份居多,占94.4%,主要集中在夏季(6~8月),这段时间需要政府部门及时关注降水量变化,并做好防汛指挥工作,避免因暴雨天气的出现引发泥石流、地质灾害等。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阿拉尔市气象局提供的1981~2016年逐月沙尘天气(沙尘暴、扬沙、浮尘)资料,对阿拉尔垦区近36a沙尘天气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阿拉尔垦区沙尘天气日数近36a呈现波动减少变化趋势;沙尘暴、扬沙、浮尘天气出现日数气候倾向率分别为-1.651d/10a、-5.136d/10a、-3.109d/10a,减少趋势最为明显的为扬沙;沙尘天气发生最为频繁的月份为4月和5月,这两个月份沙尘暴日数分别为72d、76d,扬沙日数分别为104d、109d,浮尘日数分别为245d、214d。春季沙尘天气发生最为频繁,夏季次之,秋季比冬季要多。沙尘暴天气春季出现频率高达64.4%;春季沙尘天气频繁的主要原因春季天气变暖,气温回升,干旱少雨,风力强劲,多风,土质疏松,再加上人为破坏植被严重,导致沙尘暴、扬沙、浮尘天气多发。